UU看書

第5章 最後的落腳地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

這一年,楊建安在西和客居了三年後,縣長調走了。

又失業了,這個時候,已經囊中羞澀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沒有收入,一家人都張著嘴得吃飯,於是一家五口,又開始了流浪。

因為弟弟在一家頗有田產的大戶家裡,做長工,能夠養活自已,楊建安也知道,隨著年齡慢慢的老去,他越來越力不從心。

帶著弟弟,既導致自已負擔過重,又讓弟弟跟著,吃顛沛流離的苦難。

就讓弟弟留下來,他帶著韓氏和兒女,繼續向東流浪遷徙。

大約1942年,成縣的西門,踉踉蹌蹌走來了一家五口,

男人滿臉的疲憊和滄桑,背上揹著薄薄的被褥,女人牽著兩個女兒,一個稚嫩,青澀的十幾歲少年挑著不多的行裝。

到了,總算到了。

男人也舒了一口氣,這個縣的文書,是他過去在臨洮政府裡的幹事,是武威人。

家裡出了事,要回去,因為和縣長是鄉黨,所以他就舉薦了自已的老上級,楊建安來接替自已。

成縣素有“隴上江南”之稱,四面環山,兩條大河貫穿而過,屬於小盆地,土地肥沃。

雖然華夏大地經歷了“1942年”的天災人禍,但是成縣,基本上能夠吃得飽,不至於路有餓死骨。

就這樣,楊建安一家租住在城關,王家巷,一家的閒置廂房裡。

韓氏在家養育孩子,他起早貪黑的去政府幹活,以此來養家育兒。

第二年,這個本就窮困潦倒的家裡,又添了一男丁,那個時候的夫妻,生孩子都是隨機的,都是每個人的緣分罷了。

53歲得一子,楊建安是開心的,畢竟傳統的思想,兒子還是未來的頂樑柱,也是家庭未來的希望。

是新民國,給了他公幹,給了他一個男人的尊嚴,雖然最後如曇花一現,但是總是對民國,內心是感激的。

他給小兒子取名“楊民勝”,他希望人民能夠勝利,能夠真正當家做主,能夠安居樂業,頗有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的渴望。

政府的收入,實在太過微薄,難以支撐家裡的生活,韓氏和大女兒有時就替幾個大戶人家縫縫補補,洗衣服。

不至於餓死,就這樣暫時在成縣落了地,他看到成縣和老家環境也差不多,可能覺得當做老家,來安慰自已。

1947年,他再也不想著落葉歸根了,也回不去了。於是僱了兩個,“腳馬”——西北對舊社會,專門趕著騾子,做運輸的人的稱呼。

自已年齡大了,又無法遠行,就算能去,他走了,剩下的五個人,根本無法生活。

事出無奈,只能安排已經18歲的兒子去老家。

父母去世之前,把他多年寄回家的錢,捨不得用,都存在二叔那裡,還有家裡最後剩下的田產,也委託二叔變賣了。

原來想著,落葉歸根,回去也有點家底。

現在看來,是回不去了,只好取回來,安居成縣吧。

兒行千里母擔憂,父親何曾不是呢?一再叮囑,一再交代。

不過此時,楊建安也沒太多擔心,因為民國多年了,加上同行的兩個“腳戶”,都是成縣本地人,而且都是三十幾歲,正當年。

不會有事,他相信的。

那天黎明,老父親麼,兒子第一次遠行,他跟著一直送過了東河,到了棗兒溝的柏樹樑,巨大的古柏矗立在這千年,彷彿是“迎賓”一樣。

不知道迎接了多少來千年古縣的百姓,送走了多少離鄉的遊子。

他們早已化為了塵埃,消失於歷史長河。

兒子心疼老父親,一直勸說他回去,可是他孤獨的站在老樹下,目送兒子,知道看不見,依然痴痴的站著,望著。

此時的他,肯定想不到這是最後一眼,要不,他哪怕死,也會追上去,把兒子叫回來。

啥都不要,都可以,他只希望一家六口,能夠在一起,好好的活下去。

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去了,韓氏也進門時,孩子小,也很乖巧,一直也是視為已出。

在家也是哭得和淚人一樣,兩個女兒從小和哥哥生活,壓根不知道是不是一母同胞。

人麼,總得活,苦惱代替不了生活。

就這樣,苦苦等了三月,兒子還不見回來,“腳戶”家天天來催,他也慌了,沒辦法,就給老家寫了份書信。

一月後,堂哥的信來了,說兒子帶著“腳戶”已經走了三個月了,詳細的說了,帶了些什麼?

“晴天霹靂”一下就擊垮了這個堅強的男人,也差點選碎了這個家庭。

他一夜蒼老了許多,這個家庭瀰漫著濃濃的悲傷和絕望,只有一歲多的楊民勝,沒有煩惱。

兒子沒了,一切沒了,長達半年,這個家裡沒有歡聲笑語,可能楊建安此事之後,就心如死灰一樣活著。

出了這麼大事,“腳戶”家裡活生生的兩個人沒了,怎麼可能善罷甘休,攜老挾少,天天家裡鬧。

給原本就悲慘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這事,可不是賠賠不是,到道歉就完事的,整整鬧了半年,最後不得不對簿公堂。

也是亂世,人命如草芥,加上連年的軍閥混戰,本來對世事都明白兇險。

最後楊建安賠錢了結,這一下又加重了這苦難的一家人的重擔。

大女兒18了,也出落的亭亭玉立,雖然不會說話,可是個子高,膚白貌美。

經人介紹,二郎沿河一個30歲的地主,剛好喪妻,就明媒正娶,一隊帶著大紅花的馬車,接進了山裡。

大女婿家,雖然在大山裡,但是山林,地產頗多,家裡長工就一百多人。

也對他們不錯,替老岳父還了所有的外債,從此就成了家裡的補給站。

慢慢生活有了點起色,過了兩年,小女兒也17歲了,成縣拋沙的廣化大地主,劉家老三28歲喪偶,老大“劉巡官”,就向,曾在政府當文書的楊建安,替兄弟提親。

這劉家,家大業大,地產達到10000畝,覆蓋拋沙廣化,河東張旗,石家坪。

在成縣真可謂“富家一方。”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重生之擁有系統的我打爆末日 重生之我拯救了我自己 快穿雙面嬌妻攻略記 火影:鳴人黑化了? 一路向前的戀愛 我家在異世開超市 馬甲大佬帶你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