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100章 全新氣象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公元一九一年秋。

距離袁紹得到冀州已經過了一年之久。

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冀州平穩發展,百姓富足,各行各業皆有欣欣向榮之象。

恰逢秋高氣爽,氣相怡人,正是豐收之時。

作為當世產糧之大州的冀州更是一片忙碌、歡慶之象。

袁紹在自家別苑之內擺下宴席,邀請麾下一眾文臣、武將前來赴宴。

宴會上。

作為冀州之主的袁紹當仁不讓地坐在主位上。

在他的兩側,左右分別是沮授以及荀諶。

這兩位乃是河北、豫州兩大世家的代表,極受袁紹的重用。

在袁紹麾下的一眾文臣、武將之中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在下方則是以文臣、武將分成了兩列依次而坐。

坐在右首的是近一年以來以難以想象的姿態飛速崛起的大將許褚許仲康。

他代表的是新興崛起的第三股勢力,位於所有武將之首,甚至要力壓袁紹麾下資歷最老,也同樣立下過不少功勳的顏良、文丑。

許多人的心中雖然對此頗有微詞,但是也只是敢怒而不敢言。

如今的許褚可不再是孤身一人,沒有任何的身份背景。

在他身後站著的可是冀州數一數二的世家甄家。

以許褚的才能再加上甄家的扶持,真可謂如虎添翼,一飛沖天。

依他如今的身份足以與沮授、荀諶這樣的人物相提並論。

坐在這裡已經算是屈尊了。

而在許褚的後方,依次是顏良、文丑以及鞠義。

以他們的資歷,以及經驗,位於此理所應當。

再之後,則是許褚之後另一位如同彗星一般崛起,勢不可擋的武將。

趙雲趙子龍。

自從與公孫瓚一戰斬殺嚴綱之後,他在冀州軍中聲名大振。

並且在許褚崛起之後,趙雲作為其羽翼,極少數幾個知道內情的人之一,自然得到了不少幫襯。

現在的趙雲作為軍中新貴,已經是軍中的騎兵統帥。

他所率領的騎兵號稱是袁紹軍中最為精銳的騎兵。

人數不多,不過八百人而已。

但是個個都是都能以一當十,以一當百,其中半數都是從軍中的百人將中挑選而出。

不過,這一支軍隊卻極其神秘。

除了極少數參與訓練的將領之外,極少有人見過這支軍隊的全貌。

之所以被稱為是最精銳的騎兵,乃是出自袁紹之口。

相傳,在袁紹見過這支騎兵之後,心中大喜,甚至發出了有此騎兵,何愁天下不定的感嘆。

其精銳程度也可見一般。

而在趙雲之後則是徐榮、張郃、高覽等將。

另外一側,主要是以文臣、謀士為主。

但是,位於首位的卻並非許攸、郭圖、逢紀、審配、辛毗等人。

而是一長陌生的面孔。

那人年紀大概在三十歲上下,方方正正的國字臉,留著兩撇鬍須。

身著一身普通的青色衣衫,腰間還配著一把劍。

明明是一介儒生,但是其身上卻帶著一股剛正不阿、鋒芒外露的銳氣。

此人名為田豐。

先前是冀州牧韓馥麾下的謀士。

只是因為實在看不上韓馥懦弱、膽小、晦暗的性子,一氣之下離開了韓馥,並隱居了起來。

袁紹素來都聽聞過田豐的賢名,於是在掌管冀州之後,便命人前去尋找田豐的蹤跡,還親自登門拜訪,請田豐出山。

田豐心中感激不已,於是答應袁紹,成為了袁紹麾下的謀士。

自來到袁紹的麾下之後,他便被袁紹委以重任,這一年裡不辭勞苦,為袁紹解決了不少問題,深得袁紹賞識。

地位自然也節節攀升,甚至越過了許攸、郭圖、逢紀等人,成為了文臣之中僅次於沮授和荀諶的第三號人物,也稱得上是十分地不凡了。

只不過,此人雖然能力不凡,但是性子卻過於執拗,為人不知變通。

有時候,甚至連袁紹的面子都能不給。

更別說是其他人了。

這也註定了田豐在袁紹麾下的文臣、謀士之中的人緣、交際並不好。

尤其是許攸、郭圖、逢紀等人更是對田豐十分地怨恨。

他們只見也時常發生爭鬥。

在田豐之後,就是許攸、郭圖、逢紀、審配、辛評、辛毗等人。

以他們的身份、地位來排,如此並沒有多少爭議。

真正值得令人注意的是坐在末席的一位謀士。

那人不過弱冠之年,穿著一身深藍色的衣衫,身形瘦削,面色蒼白,少見血色,雙眸卻格外有神,彷彿可以直擊人心,看穿一切。

他是最新投奔袁紹而來的謀士,名為郭嘉,字奉孝。

出身自潁川世家,屬於豫州世家的一支。

由於投奔袁紹的時間尚淺,還未立下功勳,但是袁紹卻對此人十分地看重。

在這樣的一場酒宴中,也沒忘記讓郭嘉跟著一起來。

袁紹坐在首位之後。

他淡淡地看著下方的一眾文臣、武將,胸中彷彿有萬丈豪情。

昔日戰國四公子之一信陵君魏無忌好養門客,最終也利用這些門客做成了不少大事,名垂千古。

而他袁紹前些年便在效仿信陵君的做法,吸納人才為己用。

如今終於初見成效。

如今他的麾下也可稱為是人才濟濟了!

想到這裡,他不禁嘴角微揚,雙眸之中帶著些許興奮的神色。

汝南袁氏人人皆以四世三公為榮,而在他袁紹的這一世,他將超越先祖,做成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

“諸位,如今賊軍肆虐,黃巾餘孽在青州復燃,再起風浪,幷州先遭匈奴南下劫掠,又有黑山軍盤踞在太行山一代禍害四周百姓。”

“朝廷西遷,董賊挾持天子盤踞長安,情況不知。”

“我袁家世代食漢祿,受君恩,如今大漢正是危急存亡之關頭,我袁紹豈能坐視不管。”

“今我欲興漢室,救天下百姓於水火之中,諸君皆是天下之棟樑,應當集思廣益,共同商討對策,你們以為我該怎麼做?”

說完,便一臉審視地看著下方。

許褚坐在座位上,手中攥著酒杯,正要飲下,就聽見袁紹開口說話了。

只好眼巴巴地看著,直到現在。

沒想到,袁紹竟然還提了個問句。

他就更喝不成了。

看著這許久未曾飲下的一杯酒。

許褚的心裡癢啊。

這什麼事兒不能等吃飽喝足之後說,非要搶在現在……

袁紹正看著下方,就看見許褚一臉心不在焉地,故直接開口道:“許褚,你說!”

“啊?”

許褚一愣,趕忙將酒杯放下,站起身來。

面對袁紹的詢問,他神色平靜,沒有一絲的波瀾。

因為在這之前,他的小弟許霄早就已經將一切都安排妥當。

他也全部都記得清清楚楚,一字不差。

許霄說過。

如今的袁紹兵馬、糧草皆十分充沛,自然會向外擴張,擴大自己的勢力。

不過,在這個時代不管是做什麼都講究一個出師之名。

直接出兵攻打會被認為是不義之兵,不可取。

所以,一定要找一個由頭。

而在當下,最好的由頭莫過於匡扶漢室了。

以匡扶漢室為名,擴張自己的勢力。

這一切都與許霄所說的一般無二。

所以在袁紹剛剛開口之後,許褚便已經知道袁紹要說什麼,自然也就聽得心不在焉了。

在袁紹叫到許褚的名字之後,在場的許多人都將目光放在了許褚的身上。

這一年的時間裡,許霄可謂是袁紹整個冀州集團之中風頭最甚的人物。

其中,忌憚他的,憎惡他的,畏懼他的,想要巴結他的,什麼都有。

最初的時候,許褚還有些不太習慣。

但是到了現在,他已經習以為常了。

這就是許霄所說的,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既然他選擇了走這條路,那現在的一切都是他不得不去承受的。

他對著袁紹雙手抱拳道:“主公,末將以為可先討青州黃巾,再徵幷州黑山,最後與幽州的公孫瓚決一死戰。”

“如此一統河北,主公坐擁四州之地,再攜虎狼之師西進,定可大破西涼軍,將天子救回洛陽!”

“嗯。”

袁紹頷首,“仲康此言有理,深得我心。”

其他人對此也沒有別的意見。

許褚所言確實有理,這也是現在最適合他們的道路。

在他們的四周,幽州的公孫瓚無疑是勢力最強的一個。

而青州黃巾軍,以及幷州太行山一代的黑山軍則要弱上許多。

這些人說是兵,不如說是一些賊匪。

他們的軍隊紀律、武器裝備,都十分簡陋,根本不值一提。

這兩者之前,青州地勢相對平坦,而幷州的黑山軍背靠太行山,地勢複雜,易守難攻,難度相對較大。

這二者的先後確定下來,大體的策略也遍可以確定。

先舉兵吞併青州、幷州,然後再整合力量,與公孫瓚打一場決定河北歸屬的一戰!

在場的許多人心中都是這個想法,只是可惜正要開口就被許褚給搶了先。

你說這算什麼運氣。

比如許攸和郭圖,他們正一臉不服不忿地看著許褚,還在為許褚搶了他們功勳的事情氣憤不已。

而許褚則將這些他們兩個人完全無視了。

其實,在很早的時候,他就曾經因為許攸、郭圖這兩位時常與他作對的事情跟許霄商量過。

既然這兩人這麼找死,不如就乾脆將這兩人給除去。

一了百了。

然而許霄卻說不可以。

因為無論是在哪裡,都會出現勢力之間的爭鬥。

這是不可避免的。

就算是除去了許攸和郭圖也同樣會有其他的人出現,來與他們為敵。

他們是不可能除去所有人的。

那樣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在袁紹的手下形成他許褚一家獨大的局面。

袁紹在暗中扶持他,是為了讓許褚去制衡。

如果三家制衡的局面不在了,許褚自然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

這就是所謂的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要想維持現在的局面和地位,就要讓自己可以被利用的價值最大化。

隨著主要戰略的確定,現在擺在他們面前的便是攻打青州黃巾軍。

下方,顏良、文丑已經等候這個時機許久了。

隨著許褚的話音剛落沒多久,他們兩位就趕忙站了出來。

“主公,末將願領軍青州黃巾軍,定可一戰功成,將青州獻給主公!”

先前,冀州邊境與公孫瓚一戰,許褚名震天下,有了今日之地位。

如今,攻取青州,奪取戰功的機會就在眼前。

若他們果真能拿下青州,未必不能一舉改變局勢。

也讓袁紹和天下人知道,冀州除了許褚之後,還有兩位大將叫做顏良、文丑。

鞠義、徐榮和張郃也連忙戰了出來道:“主公,末將也遠前往!”

但凡為武將,哪個會不想要軍功的。

這可是建功立業,名垂千古的機會!

尤其是這次他們攻打的青州,可不一般。

這可是一州之地。

而且想要攻取並不難。

那些黃巾餘孽人數雖多,但是卻不過是一些走投無路的流民和匪寇,根本不堪一擊。

這等功勳與白得的無異。

他們當然要把握好。

隨後,又有數位武將站了出來,表態自己願意出征。

一時間,武將一邊幾乎盡數站了出來。

許褚卻依舊穩如泰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絲毫沒有站出來的意思。

因為他的小弟早就跟他說過。

攻打青州不必爭搶。

因為註定了沒有機會。

自上次大破公孫瓚,又經過了這一年的發展,許褚在冀州的聲勢已經達到了一個頂點。

在這種情況之下,袁紹是一定不會讓許褚再次領兵出征的。

那會很容易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

與袁紹三方勢力制衡的理念不相符合。

而且,就算袁紹願意讓許褚去,其他的各方勢力也一定不會讓這種局面出現。

什麼都讓你許褚佔了還要他們這些人幹什麼?

於是既然已經知道許褚沒有出征的機會,不如干脆不爭不搶。

袁紹也略含深意地看了許褚一眼,雙眸之中微不可見地閃過了一絲讚賞的神色。

這許褚倒也懂事。

於是,在看了一圈之後,袁紹大致定下了出征青州的人選,並當場宣佈由顏良、文丑、張郃、高覽四位大將前往。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歷史評論員:開局給秦始皇頒獎 北宋濟王之大宋帝國 蠻族簡史那些事兒 為歷史遺恨奏響復仇之歌 混在民國當探長 吾父朱高煦 重生古代苟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