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七章 我要做張良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自董良一行人,掉頭往東北方向行進以來,漸漸偏離了寬闊的官道,走的道路,越來越偏僻,越來越狹窄崎嶇,十分顛簸。

連著行進了兩天,速度比第一天晚上,慢了近一半。

在狹窄小路上,一來馬車難行,二來道路偏僻要時時探查,以防不測。

馬蹄敲打著大地,偶爾蹦飛一些碎石,而常常激起陣陣煙塵,籠罩著眾人,除甘糜二夫人在馬車中,其餘眾人都已是灰頭土臉。

董良尤其顯的憔悴,因為連著騎馬行進在崎嶇的小路,本就疲憊的身體,更加受折磨。

二來關羽等人都是久經沙場,較有經驗,在閒暇無戰事的時候都會養膘,這肚子上的一圈圈肥肉,在這種行軍時刻,就是備用能量。

可惜董良沒有……比之肉體上的苦痛,更難以接受的是精神上的衝擊,這衝擊,不是因為苦,因為累,而是因為道路旁的堆堆白骨。

穿越十餘日來,他一直呆在許昌城中,所以沒有見過這個世界殘酷的一面,只是一腔熱血的等待關羽回來,等待抄底劉備,等待建功立業!當他懷著興奮的心情,隨關羽衝出城門的那一晚,因為是晚上,奔跑又急,也沒有看到這一面。

而現在,他看到了。

看到了波瀾壯闊的三國史詩,看到了千古流芳的英雄,看到了他們的下面,是後來人,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看不到,也不願意看的皚皚白骨!國家不幸詩家幸,這句話套用在任何英雄豪傑身上也是一樣,正是悲慘的時代,才有英雄的用武之地!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到底是文學作品,語文老師帶著學生賞析時,再怎麼強調悲慘,也很難感同身受。

尤其是在講竇娥冤,孔雀東南飛時,老師說出標準答案,萬惡的封建家長制的時候,還往往會引起學生們的吐槽。

不親身經歷,怎麼能知道封建到底有多悲慘。

平日裡若不是街頭碰到車禍,生活在和平的國家裡,一輩子能見過幾個屍體?才子佳人永遠只是一小撮人的美好,大多數人都是掙扎求活,甚至掙扎了也求不活,不掙扎還是要死。

董良心裡很不是滋味,兩日來,從官道,到小路,三五步就能看見一塊,或者一堆白骨。

那已經近腐朽的白骨,恐怕是桓靈二帝時期的。

死屍暴露於天地間,無人收拾,風吹日曬,野獸啃食,自然也爛的快。

說不定,說不定,還有快餓死的人。

有些骨頭還是鮮亮的,看著似乎是最近去世的,只有幾塊破布參雜其中,所以判斷是新死的。

為什麼沒有血肉?這麼多的野獸,怎麼會放過他呢!董良木然的跟隨著隊伍,沉默。

他在思考,他能做什麼?董良不喜歡看到這種景象,這讓他很不舒服,他想改變。

但是,太難了。

他有什麼能力去做出翻天覆地的變化呢?想要得到改變,最起碼要進步到工業革命,這千年的歷程,不是僅僅靠個人的主觀能動效能改變的。

但,也不是什麼都不能做。

董良心裡想著。

當封建發展到極致,再將其打破,下一步,就要步入近代,現代社會,就能得到根本改變了。

他做不到一步登天,實現民主,卻可以加快封建。

一個時代的人有一個時代的任務,有句話說超越時代一大步,別人就會認為他是瘋子。

雖不全對,但也可以這樣解釋,超越時代一大步,就超越了物質基礎。

那麼當後世人評價董良是封建的幫手時,這恰恰是董良追求的,萬事萬物都有他的壽命,封建也是。

當他發展的快了,壽命也就短了。

董良漸漸想通了,但是他還要思考,他能在古代社會做什麼樣的人才?武將?不行!董良本來不通武藝,勉強從前身繼承了一些漢朝人用劍的手藝,打仗完全不行。

要統兵,要學兵法,學令旗暗號,學軍隊排程,學安營紮寨……種種都要學,不是一朝一夕能學會的。

縱使學成了,也難保不是紙上談兵。

自己在這方面沒有優勢,而且浪費了穿越的機遇。

體力比之古人也沒優勢,打仗就是刀劍上跳舞,風險和收益不成正比。

那麼就要走文官路線。

現在還沒有科舉,從微末中奮起的,有三個可以效仿的物件。

一是蕭何,董良能做蕭何嗎?董良這樣想著抬頭看著行進中的隊伍。

看看他們的裝備,軍糧,暗暗搖了搖頭。

不行,蕭何後勤搞的的好,能做到四方排程而不出錯,需要全面縝密的心思,大局觀和手段一個也不能缺,這不是普通人的自己能效仿的,穿越也沒有這方面彌補的地方。

二是陳平,董良又想,我能做陳平嗎?陳平善於計謀,常用反間計,能抓住人性的弱點,出使敵營。

要的是足智多謀,隨機應變。

要有洞察力,反應力,這些自己也不佔優勢,不合適。

那隻能學張良了,留侯張良,出名的是運籌帷幄,對局勢的掌控。

自己雖然未必有大局觀,這個三國也有點似是而非,又有自己攪局,蝴蝶效應變化更大。

但是自己從後世而來,對各路諸侯都有一定了解。

對各處地形地勢也有印象,對後世的政策也有可以拿來借鑑的地方。

所以我能做張良!董良打定主意,眼裡逐漸恢復了光彩,凝視著路邊白骨,時而看向驚飛的燕雀,看著天!打馬向前,趕到關羽身邊,這時候,身上的疼痛也漸漸忘卻了,轉頭對著關羽一笑,緩緩開口:“關將軍,我要做張良!”

關羽有些驚詫,但也並沒有說什麼。

這時候,董良又衝著荒野大喊:“我要做張良!!”

到底是少年意氣!穿越前是年輕人,穿越後仍然年紀不大。

心裡有了志氣,便迫不及待的向世界宣告!這時候,所有人都聽見了董良的高喊。

但大家的想法卻不一樣。

關羽有些樂呵,董良以張良為目標,那大哥劉備就是漢高祖劉邦。

與其說關羽效忠大漢,不如說效忠劉備,也許關羽心裡仍然有大漢的存在,但比起劉備,那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而哪個武將心裡沒有建功立業的心思呢?做張良,做得好!而其他士卒們則完全沒有反應,你董良愛做誰做誰,跟他們關係不大,反正他們就是給劉關張賣命混飯吃的。

跟著劉備混,劉備要復興大漢,他們也跟著幹。

大漢要找他們,他們管你是誰?西漢計程車族並不十分效忠劉氏,所以有了王莽篡漢,他們還幫了大忙。

但是王莽乾的不行,才有了後面的人心思漢。

而本朝自桓靈以來,早把人心一點點的打碎了,哪還有人心思漢,沒有了。

正是因為人心不思漢,才有了黃巾起義,才有了各路諸侯討董卻猶豫不前,才有了各路軍閥混戰。

東漢雖然還有獻帝在位,但是,東漢已經亡了!大漢已經亡了!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重生大明:朱棣魂穿明堡宗 我看這反派也是風韻猶存! 三國:我開局打劫了曹操 辮兒爺張 魂穿秦始皇,虎痴當侍衛 偶遇漢末 紅樓:開局秦可卿被電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