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十章 汝南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妙啊!”

孫乾讚歎一聲!“關將軍去汝南抵禦曹洪,派人送信去袁紹處請其相助,袁紹必派皇叔前來主持局面,再修書與皇叔告知原委,我等就可在汝南相聚,一來避開曹操諸將,二來請皇叔離了袁紹帳下,安全無虞.”

孫乾也是個聰明人,董良稍一提點,便立刻明白了一切。

聰明人與聰明人總是惺惺相惜,拱手讚歎,“存初果然是少年英傑,眼光獨到!”

“不敢不敢,公祐兄才是足智多謀,我一開口,就說全了計劃.”

董良謙虛道,又對關羽說:“我和公祐兄想的一樣,關將軍意下如何?”

“既然如此,我們就去汝南。

具體如何安排,存初與公祐商議即可.”

關羽放權與董良,這文人該做的事他也願意聽從專業人士的意見。

同時,怕董良年輕缺乏經驗,讓孫乾兜底。

“關將軍,關將軍,帶上我吧,帶上我吧!”

廖化跳到跟前請求。

廖化很想跟著關羽,畢竟是小迷弟,董良覺得可以,關羽卻沉默不語。

關羽尋思此人到底是黃巾餘黨,如今自己等人勢單力薄,讓這來歷不明的人跟在身邊,恐節外生枝。

董良其實對廖化的感官不錯。

雖後世有句老話,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雖無大將之才,但也可堪早就,又忠心耿耿,此正是用人之際,不宜推辭。

更何況,以後要跟劉備打天下,人才不可或缺,自然要多多網羅人才才好。

打定主意,董良看著廖化希冀的眼神,有些想發笑,強忍笑意,上前規勸:“關將軍,我觀廖化是個可造之材,如今正是用人之際,還是收下吧.”

關羽見董良來勸,卻不好明說,暗對董良低聲道:“此人黃巾餘黨,我等勢單力薄,帶到身邊,恐勢大難制.”

董良說:“既如此,讓他少帶,或不帶人馬,隻身一人跟隨,也就是了.”

關羽見董良堅持,也不十分反對,畢竟若是廖化孤身一人,關羽哪裡放在眼裡,只是現在他的人多,自己又顧慮兩位嫂嫂,才不肯答應。

董良招手喚來廖化,廖化見有機會,趕忙顛顛的跑上前來。

畢竟還年輕,比較活潑。

畢恭畢敬的聽話指示。

董良說:“元儉兄,實不相瞞,我等人少,你手下人多,雖不怕他們鬧出多大事端,但是驚擾劉皇叔的兩位夫人卻不好看.”

廖化聽言,立刻拍胸脯表示:“先生放心,我們這些人都只是抱團取暖,我們山上也是來去自由,大多都是不相識的,只是佩服我有勇力,才讓我做個頭領,本沒什麼情誼,待我走後,讓他們再選一個頭領,人馬我一個不帶.”

董良笑笑,又說:“我們本不相識,而且我們是跟隨劉皇叔的仁義之師,治軍甚嚴,怕你在山上自由自在,難以忍受,何苦又受這樣的罪.”

廖化又急著說:“先生放心,我一定嚴守軍令,絕不怠慢,若有疏漏,以死謝罪.”

董良敲打完畢,轉頭對著關羽做了個眼色,關羽見狀開口:“既然你真心跟隨,那就跟在我身邊做個侍衛吧.”

廖化聞言大喜:“是,是!我為君侯牽馬.”

高興的跑上前,抓住馬繩,好像得了什麼美差似的。

隨即遣散手下眾人,這些人馬就又回上山去了,也不肯解散,又選出一名頭領,繼續劫掠為生。

……轉過來,董良和孫乾商議後續安排。

董良說:“此次前往河北送信,須擇一智謀之士,非公祐兄不可.”

孫乾也不推辭:“我正有此意,劉闢等人託我與袁紹處求援,既然受人之託,不可假手他人.”

關羽道:“待我修書一封給兄長,也讓公祐一併帶去.”

董良又說:“此去路途遙遠,兵荒馬亂,一人前去,恐怕再遇到杜遠這樣的事。

不如選一老成持重的,帶兩名士卒,保護孫先生.”

關羽點點頭表示認可,“讓馬景帶人去吧.”

幾人商議完畢,關羽回到林中,帶孫乾,叉手於車前問候二位夫人,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事畢,孫乾坐在一旁歇息等候出發,關羽去寫書信。

“竊聞義不負心,忠不顧死。

羽自幼攻讀春秋,粗知禮義,觀羊角哀、佐伯桃之事,未嘗不三嘆而流涕也。

前守下邳,內無糧草,外無救兵,欲斷首捐軀,奈何有二嫂之重,才忍辱負重,冀圖後會。

近知兄信,夜逃曹營,奉二嫂歸。

但曹操用計,北上難行,只在汝南等兄相會。

披肝瀝膽,筆楮難窮。

瞻拜有期,伏惟照鑑云云.”

寫畢將信交於孫乾,命馬景帶上兩個老兵,保護孫乾,走小路,晝伏夜出,小心前行。

其實一開始董良和關羽是不擔心許昌城附近有強盜的,因為這是曹操大本營,這地方做強盜實在是老壽星吃砒霜——活的不耐煩了。

沒想到會有廖化這樣的奇葩,在這樣的地方落草為寇。

這也說明了人逼急了,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

廖化說這些人來去自由,卻偏偏都在這種危險的地方落草,極有可能都是來的附近的百姓,活不下去了,最後掙扎一下。

畢竟曹操還沒有統一北方,兵荒馬亂的莫說是普通人,就是一些地主豪強也未必沒有餓死路旁的。

這也是為什麼王朝建立初期,政治清明,因為戰爭起到了洗牌的效果,哪怕是一些地主得利,但大部分是清洗了一遍,為了在新朝廷得到足夠的政治利益,一開始從政都有很高的政治追求,也就努力造福一方,求名,求權。

而禪讓的政權,往往會留下很大的隱患,因為一個腐朽王朝的毛病幾乎原封不動的繼承了,失去了新朝建立初期的新氣象,國家的面貌,很快的就到了其他王朝中後期的樣子。

好比司馬家篡位,晉朝的局面很快的腐朽黑暗起來,以至於後來的神州腥羶,風雨飄搖。

如宋朝,必須要杯酒釋兵權。

宋太宗得位也不明不白,所以一輩子沒自信,只能玩手段埋下了宋朝靖康恥的禍根,崖山海戰的結局似乎在那時就已經註定了。

而董良他們即便遇到了廖化,還是覺得孫乾北上不會遇到什麼土匪了,畢竟那裡可以說比許昌還危險,那裡已經是兩軍交戰的前線,沒有土匪生存空間。

劫掠為生?劫掠正規軍嗎?何況,普通百姓被殺良冒功的不在少數,一群土匪,若敢生存在一群驕兵悍將之間,說不定半夜睡覺時,腦袋就被摘去換戰功了。

儘管這樣說,還是給孫乾配上了護衛,以防萬一吧!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我在大唐開當鋪 愚和昧 我只想安安靜靜做個反派 仁義!不,我需要的是人心 封地私兵百萬,女帝為兵權獻身我 三國:開局砸了劉備的草鞋攤 廟堂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