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2015年9月27日(二)哥倫布故居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第大街之後一路來到港口,雖說此時天色尚未大亮,但碼頭上已經開始陸陸續續的有人登船出航了。

那些大型的,小型的,顏色各異的貨輪,一艘接一艘從停泊新港密密麻麻的船海中脫離出來,緩緩的離開岸邊,駛向港灣之外那片廣闊的地中海。

遠遠的,還能夠看到許多男男女女站在岸邊,目送著自己的朋友與家人揚帆遠航,並默默的為他們此行能夠一帆風順卡而祈禱。

願上帝照拂這些辛巴達們。

我沿著海岸線,一路向聖吉奧吉奧的方向前進。

當我經過那座著名的熱那亞水族館,卻不禁被館外的另外一樣東西吸引的停下了腳步。

那是一個巨大的、被玻璃籠罩的球體,幾塊純白色的三角帆,在它的中上部隨意的斜掛著。

而在它的下面,是一小片我僅僅只從電視上面看過的,外形特異的羊齒類植物,以及一些同樣是樣貌奇特的熱帶植物。

當你走到近前的時候,會發現裡面有許多蝴蝶和小型鳥類在其中自由的飛舞著,這時你才恍然大悟,當在遠處時,你看到的那些略顯模糊的彩色光影到底是什麼。

當然,我這時同樣恍然大悟的是,我竟然在不知不覺中,就走到了它的前面,站在那裡呆呆的看著那些五顏六色的花鳥與蝴蝶們。

顯然,這就是現代建築學大師——倫佐·皮亞諾為這座港口設計的最具特色的兩件東西之一——“生物圈”了。

這位善於創造奇蹟的大師將一些熱帶植物、蝴蝶和小型鳥類養殖在了這個巨大的潮溼玻璃球內部,形成了一個迷你的生物圈。

遠遠的看去,這個小小的生物圈就彷彿一個巫師手上的水晶球,將我們的視線帶到了遙遠非洲大陸上的熱帶雨林之中。

而這個水晶球則在這座義大利最大的港口城市中,不斷的提醒著我們每一個人,無論我們的工業和經濟多麼發達,但若是沒有了這個生物圈的存在,那麼我們就什麼也不是。

在呆呆的望了一會那些無憂無慮的小鳥與蝴蝶之後,我輕輕的拍了拍自己的腦袋,轉身向海岸的方向跑了回去。

沒跑幾步,就來到了那座以黑白相間的條紋而著稱的聖洛倫佐大教堂。

一隻目光憂鬱的獅子,坐在黑白相間的大理石階梯旁邊,似乎是在守護這座教堂之內,曾經在最後的晚餐中被耶穌基督使用過的聖盃。

而也許正是由於有了這隻獅子的保護,這座教堂才得以在二戰時期,從英國人鋪天蓋地的炸彈中得以倖存。

不過在我看來,也許這隻獅子眼中的憂鬱目光,正是在追憶當年耶穌行走於世間之時的美好時光,併為我們的未來而憂慮吧。

教堂向前,便是著名的費拉里廣場,此時大約已經是早上八點鐘的樣子,廣場上陸陸續續的開始有些早起的人們在這裡來來往往起來。

我在廣場旁邊的小食品店買了一塊塗抹了熱那亞香蔥醬的富卡面包,又點了一杯美式咖啡,坐在廣場旁邊的階梯上,望著廣場中央那座著名的大型噴水池,張口吃了起來。

但願我身後沒有什麼花邊新聞的記者跟隨吧。

不過話說回來,這塊富卡面包的羅勒也放的太足了一些吧,看來我的香蔥醬真的是白放了……我一邊咀嚼著口中充滿羅勒味道的富卡面包,一邊將視線越過那座美麗的大噴水池,九月二十日大街在我的正前方筆直的伸展出去,一棟又一棟的巴洛克式建築在她的兩側整齊的排列著,彷彿是正在接受閱兵計程車兵,排了一條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長隊。

在我的左側,加里波第的雕像意氣風發的躍馬揚鞭,任憑身後的那座卡爾洛·費里斯劇場對他的歌頌。

而在我的背後,立滿了金色雕像的熱那亞總督府早已物是人非,但不經意間,你又彷彿感覺到,那一道道加蓋了紅印的樞密信函似乎依然一封接一封的從這裡簽署,再由疾馳的駿馬和舊港的快船送到比薩和威尼斯的前線,向艦隊們下達著一條條進攻的指令。

這是一座偉大的城市,而她和我們的米蘭城最大的區別則在於,在我們的歷史上,米蘭大部分時間都在被西班牙人所控制,而這些精明的熱那亞人,卻能夠利用自己的財富,將那些西班牙人反控在自己手中。

他們是偉大的對手,而正是由於有了這些偉大的對手,我們才能夠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我將綠色的紙質咖啡杯丟到廣場旁邊一個垃圾桶的獅子口中,繞開前方筆直的九月二十日大街,拐到側面的索普拉納大街,盡頭處便是如今這座城市所餘不多的中世紀痕跡——聖安德烈門。

高聳的半圓形雙塔,讓我不禁想到了《刺客信條2》中喜歡攀爬到高聳的塔尖之上,然後來一個完美的信仰之躍的艾齊奧·奧迪託雷。

而塔頂上飛揚的那杆和英格蘭區旗幾乎一樣的熱那亞城旗,也不禁讓人遙想回曾經神聖的紅十字軍在這座城門之下出徵時的神采。

轉過身來,面前這座僅由紅色磚頭和灰色的石塊組成的,如今早已在其上爬滿藤類植物的二層小樓,就是整個西方世界最偉大的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的故居。

儘管原本的房屋早已成為廢墟,但到了十八世紀,這座城市的領導者還是在重新整修它的時候,儘量讓建築師和歷史學家們復原了它原本的樣子。

也許對那些走馬觀花的遊客來說,這座小小的房屋裡面並沒有什麼太值得一看的東西。

但在我看來,哪怕是小屋外面那些已經略顯殘缺的磚牆,或許都被那些歷史學家們刻意承載了這位偉大航海家的童年記憶,而插入到這座並不起眼的二層小樓中來。

當你在這座小屋中游蕩的時候,你甚至能夠想象的到,童年的哥倫布,是如何在這個信奉基督教的猶太人家庭中,在父母的陪伴下快樂的成長,在二樓自己的小房間中閱讀那些“地圓說”的讀物、以及那本承載了他最大夢想的《馬可·波羅遊記》。

而你很難想象到的是,在這樣一個典型的工人家庭的小屋中,這位西方歷史上最偉大的航海家,是如何讓自己獲得那些有關“地圓說”的書籍,並建立起自己堅定不移的信念的。

而他本人,也正是依靠著這堅定不移的信念,才經過一步一步的努力成為一艘船的船長,甚至最終離開自己的國家,成為西方歷史上最偉大的發現者的。

我站在房屋中央,看著這些即便是在現代的工人家庭中,也甚至還有些常見的日常用品,閉上眼睛,默默的懷念著這位偉大的航海家。

儘管成為總督之後的他,有許多令人不屑的行為,但無論如何,沒有他,就沒有如今的整個美洲。

當然,如今這些華麗優美的桑巴足球和探戈足球也就更加不會存在。

懷念完這位偉大的發現者,我緩緩步出小屋,又繞回到九月二十日大街上。

還不到九點的時間,讓這條寬闊的大街就彷彿體育場中的跑道一般,筆直卻又格外的空曠。

我放開腳步,在這條看不到盡頭的大街上奔跑起來。

但願當我跑到頭的時候,薩基奇的奧迪a3會在那條公路上等候著。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全球神卡時代 觸手怪的自我修養 全民神祗,開局神域我的世界 重生:我在遊戲世界修仙 黃泉恐怖空間 衝出二進位制 網遊之攻防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