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42章 震驚眾人(求追讀)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第42章 震驚眾人(求追讀)

陸曉才看一個多小時,方秘書便和大家一起喊陸曉出去吃火鍋。

好在所有資料陸曉已經讀取在模擬器中。

新的技術正在模擬。

眾人一起到附近一家火鍋店吃火鍋。

方秘書還以為陸曉根本沒看出什麼東西,心情很放鬆的笑道:“陸同學能吃辣不?”

北方人一般都不太能吃辣,陸曉也一樣,對辣非常排斥。

平時家裡都不吃辣椒,搖搖頭道:“不能吃辣,聽說有鴛鴦鍋,可以試試這個。”

“哈哈哈,吃火鍋就要紅鍋才夠味啊。”張兵說道。

其他研究員也有北方人,不過早已習慣川菜,畢竟川菜大部分都挺多辣椒。

為了照顧陸曉,眾人還是點了鴛鴦鍋。

總共8個人,張兵和方秘書稍微年長一些,其他人都不滿30歲。

不過學歷都挺高,吃飯前大家相互介紹,陸曉才知道大部分都是研究生畢業,還有博士畢業,陸曉還是個高中生。

眾人還沒有和陸曉深入交流,都拿他當小弟弟看待。

好在陸曉身上也有不少眾人感興趣的地方,比如上次去參加imo的經歷,還有怎麼想出的新演算法。

接觸下來眾人發現陸曉的知識儲備,已經遠遠超出高中生,比起其中幾個研究生還厲害。

“陸曉你這是自學完了大學課程了嗎,知識儲備感覺比我還厲害。”有個研究員說道。

“還行,我看的書比較多,各方面都有積累。”陸曉笑道。

陸曉還沒說自己會3國語言,再加上其他才藝呢。

吃飯時陸曉也詢問之前看過的一些資料,主要討論雷達問題。

他必須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這才不會被耳邊的噪聲干擾,現在已經好很多了,今天和大家見面他就沒有戴耳機。

不過他感覺只能控制五六個小時,待會回酒店還是要戴上耳機才行。

陸曉閒聊時,詢問大家關於雷達的技術資訊,雖然很多資料,先前已經看了不少,但因為現在陸曉模擬的也是一種新的雷達資料處理方式,從大家口中獲得更多資料,也會加快模擬速度。

“現在的雷達有很多種比如脈衝雷達、連續波雷達、脈部壓縮雷達和頻率捷變雷達、聲吶雷達等等,這次我們設計的無人機上也安裝了很多種雷達。”

“不過我們研究的主要不是雷達,這是沈飛那邊的工作,現在我們準備用你給的技術方案,改進一下用在大型無人機上,用於遠端識別人臉鎖定目標人物。”張兵說道。

大家喝了點啤酒,慢慢地也就聊開了。

從陸曉的聊天中大家也知道不能小瞧陸曉,現在終於和陸曉探討具體的技術問題。

“我們在考慮要不要用一些光學鏡頭收集資料,再經過特殊處理,識別比較小的物體,甚至人臉,比如利用其他光學掃描。”有研究員說道。

目前除了正常的鏡頭,還有紅外拍攝、紫外拍攝等等。

眾人的目標是能在至少1公里外識別人形大小的物體,再進階一點,最好可以把人臉也識別出來。

還要在高速飛行之下。

無人機在很遠處時,即便飛得比較快,同樣可以拍下影片或者照片,理論上是能夠做到的,就是必須解決面臨的無數困難。

陸曉聽大家說了不少,才開口道:“拍攝的時候,無人機只要降低速度,以巡航模式配備比較長的鏡頭,應該可以得到清晰的照片吧?”

現在的陸曉還不知道自己模擬出的技術到底是怎麼回事,所以也只能隨便說點看法。

很可能他的看法本身就是錯誤的。

“我們現在這臺無人機是用於超長續航遠端偵查攻擊機,自身攜帶導彈,不過用的是鐳射制導,它的體型很大,不能太過於靠近地面,甚至要在數千米高空對下方目標進行識別。”

張兵見陸曉有些沒聽懂,重新描述道:“打個比方,假如地面有一支部隊,剛好偵察機發現指揮部,我們知道指揮官的體型樣貌,要是透過無人機在高空就能完成鎖定,那我們就算是成功了。”

“最難的地方是指揮官不可能恰好看天,被我們的無人機拍攝到,光學拍攝的作用就極為有限了。”

陸曉這下明白到底有多難了。

以前他設計的無人機自動跟蹤,面前擺了一臺無人機對準他的臉拍攝。

資料傳輸給天空的無人機。

蓉飛的無人機實驗室卻是想就用一臺頭頂的無人機,拍到地面的人臉,還要識別出這個人是誰。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沒有專心吃飯。

而是談各種技術問題,工程師們進入狀態後,吃飯都成了不那麼重要的事。

方秘書見狀,特地囑咐服務員不要靠近他們這間包房。

裡面的討論外人聽不清楚。

時間一直持續了兩三個小時,方秘書才忍不住提醒道:“要不下次再聊,今天吃飯就到這裡,陸曉剛來蓉城需要好好休息休息。”

陸曉自然不答應,他就等著再過差不多一小時,模擬完成在眾人面前一鳴驚人呢。

剛才他很多時候都插不上話,也沒有隨便提意見。

“方哥,不著急,我一點都不累,大家正談到興頭上呢,喝點酒靈感似乎都變多了。”陸曉笑道。

隨後又招呼大家碰一杯,讓大家繼續討論。

其他人在之前的研究上也的確遇到一些演算法問題,剛好趁著這次聚餐詢問陸曉。

又過了一小時,陸曉聽見腦海裡模擬完成的聲音。

頓時精神一振。

馬上檢視到底是什麼技術解決方案,比預計中的5小時提前了不少。

看來剛才聽眾人討論技術,也加快了模擬速度。

等陸曉檢視完方案後,心中大為震撼,他知道又有劃時代的黑科技即將誕生了!

模擬好的方案,陸曉能快速消化吸收。

等熟悉後,陸曉拍了拍手掌,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眾人都疑惑地看著北邊來的小老弟,一開始陸曉還參與無人機自動追蹤設計的討論,後來就完全沒聲音了。

大家都以為陸曉根本不懂戰鬥無人機,也沒有強求。

有幾個研究員怕陸曉尷尬,還特地挑了幾個演算法問題詢問陸曉。

張兵也疑惑地看向陸曉,不知道他要說什麼,今天的確有些忽略陸曉了,本來是歡迎人家來蓉城的。

結果大家吃吃喝喝聊開後,就成了工程師的技術討論會。

“抱歉啊,陸曉我們這群搞技術的,討論起來就沒個完,你吃好了嗎?我們先送你回酒店吧。”張兵說道。

他以為陸曉是因為被冷落有情緒了,趕緊送陸曉回酒店,大家一起再開個會,把剛才討論的一些設計方案靈感記錄下來。

“不是,張哥,我聽大家討論了這麼久,也有一個想法,要是不出意外的話,能夠完美實現你們要的效果。”陸曉笑道。

“什麼?”

“怎麼可能,陸曉你都不懂我們這些裝置。”

“是啊,陸曉你什麼想法?有很多想法,其實想得挺好,但很難實現。”

眾人頓時議論起來,都不相信陸曉想出瞭解決方案。

他們一群高材生,研究這個技術解決方案已經很久了。

今晚甚至討論出不必追求追蹤人臉,因為壓根無法實現,乾脆放棄以前的想法。

不要用神鵰無人機作為基礎設計,而是用無數小無人機,形成無人機陣列。

釋放出去平行拍攝人物,只要無人機夠小,就能去各種地方。

戰場上的指揮部也可以入侵。

最後的目標是起到定位作用,鎖定目標再給神鵰無人機制導。

其實相當於讓神鵰無人機作為母機,攜帶幾十個小無人機,看到需要偵查的地方,就釋放小無人機從高空投到地面。

讓小無人機全方位橫向推進,把資料實時傳輸給神鵰無人機。

眾人都覺得這個方案不錯,神鵰無人機很大,完全可以裝載無數小型無人機。

這些小無人機以後還可以升級,最終形態可能是一隻蒼蠅,蚊子,也可以變成地面爬行的老鼠,蟑螂。

既然高空識別不了地面的具體人臉。

那就按照陸曉原來的設計思路,用兩個埠。

以前陸曉高空埠是用來拍攝,現在高空埠是發射導彈。

地面埠可以化整為零,分身無數,地毯式搜尋目標人物。

眾人已經想不出還有什麼方案比這個還要好了。

陸曉見眾人不相信,便解釋道:“我這套方案涉及一些特殊演算法,能有效處理雷達資訊,現在的雷達不是分為聲吶和電磁波雷達嗎?一個是橫向電磁波一個是縱向的聲波。”

“雖然電磁波的速度是聲吶波的100萬倍,但在短距離偵察上對比並不明顯,所以用聲吶波也沒問題。”

“具體實現的方法,在這裡很難給大家描述,我就說說效果吧。”

眾人都側耳傾聽,畢竟大家之前的方案,其實都是建立在光學攝像頭資料處理上。

透過拍攝影象的方式,讓無人機識別人臉。

現在陸曉卻說,用雷達的形式也能識別人臉嗎?

聽上去就不太可能。

但接觸了一晚上,大家也感覺到陸曉還是比較穩重的人,不會開這樣的玩笑。

“聲吶波在遇到物體時,會反饋資訊給雷達,正常情況下遇到人,我們最多知道有個人站在那裡對吧?”陸曉問道。

眾人紛紛點頭,聲吶雷達其實大部分都是用在水中。

比如探查暗礁、冰山、沉船、深海魚群,當然遇到人其實也能探測出來。

為什麼大部分用在水中呢,因為電磁波在水中傳導不太行,剛好聲波有水傳導速度很快。

在空氣中聲吶面臨各種噪聲干擾,還有空氣的傳播速度是300米每秒,而電磁波的傳導是30萬公里每秒,差別巨大!

這也是聲吶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水裡的東西的原因。

不過現在聲吶在陸地上其實也有大作用了,那就是用在機器人領域,還有無人駕駛領域。

想想看蝙蝠就是因為特殊的聲吶系統,即便幾千只都在洞穴裡,環境再黑暗,相互間也不會碰撞,更不會撞在山壁上。

就知道聲吶的潛力有多大了。

只要資料能夠處理,聲吶能完美讀取出物體的真實形狀,只不過人類利用“資料”的手段太粗糙。

即便在陸地使用聲吶,地面複雜環境轉化出的資料,干擾實在太多,根本處理不了。

水中能夠反射回波的物體較少,相互干擾也少,自然能很容易處理。

陸曉提出用聲吶,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用不了。

“不行的,聲吶干擾太多,要知道任何環境,都會相互反射聲波,就和水面有無數島嶼當浪打過去的時候,水波會變得無比雜亂一樣。”張兵搖搖頭說道。

陸曉已經有詳細技術解決方案,而且以他現在的數學、資訊學等級,很輕易地看出這次得到的演算法有多強大。

還是用水面的島嶼舉例,假如水波盪開,會形成非常複雜的影象,這些影象如果處理好,就能知道島嶼和水面接觸的形狀。

因為不同形狀的島嶼,反饋出波紋是不同的。

陸曉感覺這次模擬出的聲波解決方案,和當初接觸麥田怪圈也有關。

模擬速度這麼快,肯定是人生模擬接觸的資料,用在了這次模擬上。

以後要製造麥田怪圈,只要改進聲波雷達,可能就可以製造聲波武器。

當然現在陸曉還沒有模擬出方案,還需要一段時間。

他準備先幫無人機實驗室解決完聲波探查人臉技術,就上山靜修,等待麥田怪圈聲波武器模擬結束。

“地面使用聲波獲得資訊最大的難題就是干擾,但最好的地方也是透過聲波反饋回的複雜資料資訊,既然蝙蝠都能處理山洞內複雜情況的資料,還有飛來飛去無數蝙蝠避免碰撞,只要我們找到辦法,也能透過聲波確定一個人的長相。”

“不但能確定人的長相,我們還能確定地面的任何形狀物體,地面有個小坑,螞蟻洞的構造,都可以識別!”

“我已經有靈感了,現在不如去實驗室,讓我驗證一下自己的想法如何。”陸曉說道。

眾人已經震驚得張大嘴巴,螞蟻洞都能識別,這是要逆天啊?

而且聲波識別人臉,以前沒聽過聲波還能這麼詳細處理的。

水裡的聲吶,其實都是檢測到某些地方有物體,然後就標記一個光點。

陸曉卻是要用聲波,實現軟體層面的再次建模嗎?

那按照這個思路,陸曉應該是研發新的雷達,只要把這個雷達往地上一放,聲波傳遞能夠反饋資訊的環境,都能被完整模擬出來!

畢竟聲波可不是水面和島嶼邊緣的關係。

聲波是四面八方,上上下下同時傳導。

張兵喝啤酒喝得雖然臉有些紅,但此時卻來了濃厚興趣,一拍桌子道:“好,我們去實驗室,看看陸曉怎麼弄,大家全都給我好好配合!”

作者不是理科生,很多科技都是幻想的,大家千萬別較真啊。什麼聲吶識別人臉,也許有這個可能,但現實應該是沒有的。

<BR />

(本章完)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灰暗校園 元極 科技公司,我成國產之光! 開局無敵,三千世界皆玩物 網遊之最強歐皇 陰體符 詭異世界我有模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