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50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求追讀)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第50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求追讀)

這次帶過來的聲吶裝置屬於小型聲吶,接收和發射是用外接線路連在一起。

而且外觀上,發射超聲波裝置是球體,接收裝置是類似於地面鍋形雷達那樣可以旋轉的弧度造型。

在潛艇上,一般都是把聲吶裝在頭部或者尾部。

有一些飛機上也有聲吶雷達,比如日不落國有兩款飛機,費爾康預警機、獵迷預警機就是把雷達融入到機身裡。

飛機正前方的腦袋頂著一個球,還有就是“大盤機”,飛機的中間部分是個圓盤。

陸曉將資料線和超聲波接收裝置連線在一起,另一邊王猛也啟動了發電機,開始給儀器供電。

現在是測試階段,隨便對準任何方向發射超聲波都可以。

陸曉就對著面前的大山,啟動了儀器。

周圍還有不少人圍觀,都是官方搜救隊指揮和藍天救援隊指揮。

他們見陸曉擺弄電腦和儀器,還以為陸曉就是普通工作人員,負責操作裝置。

不過彭方存的態度,很快讓眾人感覺到陸曉的不簡單。

“陸曉怎麼樣,能使用嗎?”彭方存詢問道。

“嗯,使用沒問題,不過要覆蓋這麼多大山,角度要選好,除非我們能去最高的山頂,否則搜尋的範圍有限。”陸曉說道。

儀器啟動,超聲波激發。

陸曉的耳朵馬上聽見了超高頻率的聲波,他確信其他人絕對聽不到。

可惜他的大腦又沒有程式設計,沒有成像建模軟體,自然不能識別資訊是什麼。

要想讓大腦和電腦一樣,起碼要在大腦裡進行程式設計,安裝實用的軟體。

或者把基因程式設計,學習蝙蝠。

製造一個特殊器官專門識別超聲波。

這暫時是不可能的,大腦神經元工作原理和二極體不同,陸曉也沒辦法控制神經元工作,倒是將來可能研究大腦外接晶片,間接實現這種隨時轉化超聲波成像的功能。

陸曉將所有注意力放在電腦上,他的這臺電腦只是稍微高檔的外星人品牌電腦。

勉強能處理一部分資料。

根據電腦效能,陸曉在軟體層面做出過限制。

目前世界上的聲吶裝置,比如目前老鷹國最領先的an/bqr-2b被動探測聲吶能探測130千米~160千米的艦型,而an/bqs-4這樣的主動探測聲吶,精度高一些,但最大探測距離不到20千米。

這些聲吶裝置都無比巨大。

另外,還有最新的合成孔徑聲吶,其實就和陸曉現在的技術有些類似。

用合成孔徑聲吶探測,能夠探測出400米外,10cm的解析度。

要是用合成孔徑聲吶的資料,加上陸曉的軟體,解析度至少能到厘米甚至毫米級別。

距離接收裝置越遠,資料會越模糊,理論上陸曉現在這臺裝置能探查1-3公里範圍,在500米內都會比較清晰,再遠自己的電腦就頂不住了。

500米對大雪山搜救來說,有些不夠用。

陸曉一邊操作軟體一邊對彭方存說道:“如果等下我測試沒問題,要馬上調一架直升機過來,裝置放在直升機上,才能對所有大山進行全方位掃描建模,彭老能喊來直升機吧?”

彭老還沒說話,張兵就疑惑道:“可是直升機上噪音那麼大?”

彭方存翻了個白眼,他和陸曉接觸得多,大致知道軟體的原理,提醒道:“你能聽見的噪聲和超聲波能一樣嗎?頻率都不一樣,相互之間根本不會干擾,隨便在軟體設定一下引數,就能把直升機噪聲給抹掉了。”

“哦哦哦,是我想岔了。”張兵連忙點頭。

他是戰鬥無人機專家,又不是雷達專家.。

彭方存想了想拿起電話撥通一個西南j區老友的電話,他的工作會接觸各個分割槽的人。

恰好在西南也有朋友。

“老範,我彭方存,找你幫個忙,我現在在西嶺雪山大雪峰區域做最新的雷達測試,剛好這邊有人迷失在雪山,你能不能派一架直升機過來配合一下工作?”彭方存快速說道。

老林就是西南j區的人,知道彭方存竟然來他們保護的區域做最新的雷達測試。

頓時像是貓聞到了葷腥,馬上表示沒問題。

最快半小時就能抵達。

他也將親自過來,好東西這次西南也不能少!要是不厚臉皮一點,估計彭方存壓根不會想著西南j區。

要知道這裡本來就是川省蓉城周圍,當初陸曉從市區開車才小時就抵達了西嶺雪山。

而生活在蓉城的人,特別是生活在新d區的人,經常都能看到直升機嗡嗡嗡地從頭頂飛過。

蓉城人其實特別幸運,除了能看到直升機,偶爾還能聽見j-20戰機的音爆聲。

這可是很多人難以體驗到的情景。

搜救隊的人,見到彭方存一個電話,竟然就找來直升機,頓時佩服得五體投地。

他們當然也能找救援直升機,可是搜救的直升機和彭方存找的自然不一樣。

搜救的直升機惡劣天氣根本不敢飛。

兩種直升機效能就不同,當然駕駛員技術也肯定有區別。

陸曉竟然能指揮彭方存幹活,也讓眾人刮目相看。

很快陸曉就收到無數反饋資料,他價值兩萬多的膝上型電腦也開始工作。

單獨設計的3d自動建模軟體,正在建模。

在這之前,陸曉已經擷取了一部分資料,排除掉普通的樹木音波資訊干擾,只保留地形,還有地形中的人。

幾分鐘後3d軟體就把接收器對應方向五百米範圍,全部建模在三維空間中。

就算是陸曉這些在指揮帳篷裡的人,也沒有例外!

甚至他們最清晰,只要放大三維模型,能看清楚大家的長相。

當然因為沒有特殊處理,所有圖形都是黑白的,而且灰度不明顯,基本看不出是什麼東西。

陸曉又操作一番,很快讓軟體ai程式自動對模型進行灰度調整,有了明暗變化。

所有人都能看到筆記本螢幕上,出現了一個地圖場景!

外出找人的藍天搜尋隊成員。

待在帳篷內的十幾人。

不遠處的汽車,山上的巨石。

全都在電腦螢幕上,清晰顯示。

“這,竟然能把樹都去掉!太神奇了!”有人忍不住驚呼道。

他根本理解不了這是什麼技術。

為什麼樹木甚至帳篷的防雨布,都對畫面沒有任何干擾。

陸曉其實還可以只顯示人形生物,到時候畫面裡就會是其他地方漆黑一片,有人的地方,顯示白色。

調整一下,就能看到每個人長什麼樣子,站在什麼位置,是躺著還是趴著還是在行走。

因為是3d建模,陸曉可以環繞人體模型,看看長什麼樣子。

不過這次不行,要建模出清晰的人臉,需要吸收更多資料,必須直升機帶著聲吶裝置收集一大圈資料。

現在是一個方向的資料,就好比手電筒照到一個方向,被木板擋住了。

我們能知道木板一個面的樣子,軟體會自動生成整個模型,但在背面,其實是不完整的資料。

但如果探測器在天空,一直輸出超聲波,接收回波。

就會產生大量資料,這些資料會拼湊出和現實一樣的模型,自動建模精度很高。

接下來陸曉先聯網到國家超算中心,用彭方存給的許可權,把軟體加密上傳。

他的膝上型電腦作為一個接收資訊的終端,計算全部由超算負責。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等到直升機一到,陸曉就可以大展身手。

經過前期測試,聲吶成像系統,非常完美。

而這一切,保鏢王猛也用攝像機拍攝下來,將來給陸曉當b站影片素材。

ps:週一衝榜,求個小小打賞有木有能支援一點的小夥伴。排在第12就差2名就能前十了。

(本章完)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從零開始的加點進化 我那不可逃避的現實 全球天災,我打造了無敵堡壘 末日:從打獵開始肝經驗 都是都市夜歸人 無盡航路 穿越後只求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