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214章 技術難題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第214章 技術難題

核動力小型海陸空裝置現在的技術根本不可能實現,那現在難道要研究核動力的小型化?

所有人都看向陸曉,因為在場的人都很明白一個事實。

那就是靠著他們的研發能力,也許在過五十年,都不可能成功將核動力小型化。

學界有一句話一直在流傳,那就是人類距離可控核聚變,永遠還有五十年!

這是所有人公認的事實。

小太陽專案,其實就是在嘗試將核聚變小型化。

像是航母上的核動力,大型潛艇上的核聚變,還有核電站的核動力,這都是利用燒開水原理,體積非常巨大。

可控核聚變最大的優勢就是將核能縮小,能夠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

要是隻有手提箱大小的核動力能源核心,就能供應巨大的能量,那無數交通工具都可以迎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陸曉也沒辦法短期內將可控核聚變造出來。

看見大家都投來期待的眼神,心中有些尷尬。

既然可控核聚變沒辦法弄出來,那還有別的什麼辦法嗎?

陸曉快速思考著,這就相當於現在遇到了一個sss級別的高難度研究課題,知道這個課題不可能弄出來。

只能降低難度,比如先把s級別的技術弄出來。

需要小型化核動力,主要目的是為了給交通工具提供動能。

提供動能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現在戰鬥機用的就是燃油,看著內燃機原理的發動機提供動能。

為什麼新的飛行器,不能使用戰鬥機的動能,主要原因還是續航、裝載然後需要用到很大的空間,而這次全新的交通工具,大小受到限制。

想了一會兒,陸曉才說道:“核動力小型化,我短期內也沒辦法,也許幾年內都沒辦法成功,所以暫且擱置這套方案,現在我們還是想想另外兩種形式。”

其他人聽了點點頭,心中雖然失望,但也不意外。

畢竟核動力小型化這可是個大專案。

陸曉說的另外兩種形式大家也很清楚。

除了核動力,那就只有燃油還有電能了。

也就是現在汽車的兩種動力模式。

不管是汽車,還是航天器,主要形式都是這兩種。

化學燃料,還有利用電能。

內燃機為主的發動機和使用電能的電動機。

現在只有從這兩個方向入手,討論那個方式更加適合現在的方案。

並且,還要對這兩種模式進行技術升級,才能符合方案的條件。

劉真說道:“用化學能的發動機目前的缺點就是噪聲比較大,燃油也需要很大的空間,不過按照戰鬥機的動力,其實也是可以的,只要我們解決垂直起降的問題,也許燃油動力的裝置也是可行的。”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其實戰鬥機如果改進一下,能夠快速起降,再適應水下航行,那完全可以用於接人。

那接下來大家討論的,便是如何改進戰鬥機,讓它們擁有在深海航行的能力。

還需要在外觀上進行改造。

適應地面行駛,比如戰鬥機可以變形。

有飛行形態,也有地面還有海底行駛的形態。

這樣一來,他們討論出的方案也就滿足條件了。

陸曉聞言仔細想了想,覺得這也是個解決辦法,讓戰鬥機擁有變形的能力,總要比研究出可控核聚變還有小型化核動力要簡單不少吧。

這倒是有點像變形金剛了。

汽車人變身啊!

陸曉還沒有說話,另外有人又提出另一個方案。

“我覺得,還是電能更好,要是我們有高能電池,用電動機在水下會更加安靜,就是電動機可能也要改造,讓電動機的動能更加強大,能夠提供飛行的動力。”有人說道。

現在的戰鬥機還有大飛機,都是用的化學能,自然是因為電能很難提供這麼大的推力。

當然電能也能轉化成機械能,在無人機上,就是用的電能嘛。

只不過無人機的飛行速度,那麼慢。

肯定不符合大家的需求。

戰鬥機能超音速,就是因為化學能噴射出大量物質,這樣提供的動能才足夠巨大的飛行器快速飛行。

電能沒辦法噴射東西。

那最終就只能靠著機械能,螺旋槳旋轉擾動空氣。

電動機廣泛運用在新能源汽車上,還不是因為電動機很難用在大型飛行器上嘛。

當然這人提出電能的方案,也是因為電能有很多優點。

目前在無人機領域,大部分無人機就是用的電動機,甚至是使用太陽能提供電力,可以24小時飛行在空中。

蓉飛集團這邊也有相應的無人機,這種無人機比較小型。

其中材料也比較輕便,只有這樣才能長期在天空飛行。

這些技術自然是可以改進的,要是陸曉投入精力將相關裝置升級,也許夏國的電動機還有電池都會迎來很大的發展。

他們表面上是在做救人的海陸空救人飛行器,實際上這種飛行器誕生,那運用的各種技術,完全可以給其他行業帶來變革。

這次採用電能,攻克無數技術難點。

將來所有電動車,肯定也會迎來升級。

目前新能源電動車的續航也只有幾百公里,要是有全新的電池,那不就可以續航幾千公里。

速度上現在倒是已經差不多了,再快也用不上,畢竟是在地面航行,快了也沒多大用。

劉真也想了很多,他沒等陸曉回話,便大聲贊同道:“電能好啊!要是我們把電能的相關技術難題攻克,我們收穫會更大。”

化學能的海陸空飛行器那有電能收穫大。

劉真是看到了陸曉插手電能海陸空交通工具後,將要獲得的巨大好處。

至於化學能的交通工具就算是攻克海陸空航行,其實好處也就那麼多。

畢竟電能攻克難題,自然也包括了讓交通工具,能夠在水下起降啊。

另外電能的交通工具改造改造,不就可以用上化學能了?

為了讓陸曉將精力投入到電能海陸空交通工具研發上,劉能強烈建議陸曉採用這個方案。

很多人都反應過來,於是大家都開始誇電能好。

噪音小啊,將來還可以靠著太陽能。

可以在天空長期續航!

總之好處多多,陸大佬快點研發吧!大家都等著看你表演呢。

陸曉見大家的樣子,很快明白過來他們的想法了。

他思索一番,也覺得電能好。

只不過要改進的技術有點多,但總比核動力縮小要難度低。

於是點頭道:“大家的想法我知道了,那就暫定為採用電能,設計一款海陸空通用的交通工具,到時候根據這款交通工具可以改成其他動力來源的交通工具。”

“啊,對對對,就是這樣,要是這東西造出來,那可就太好了!”無數人符合出聲。

雙眼中滿是興奮。

陸曉同意了,這是不是意味著陸曉心中有一些把握。

是不是又要閉關。

完全沒問題啊,反正陸曉需要什麼配合他們蓉飛集團絕對沒意見。

上次陸曉閉關雖然不是在蓉飛集團,但因為最開始陸曉是在這邊實驗,大家都清楚內情。

“好,方案敲定了,就是電能作為主要動力,現在我們商討一下有哪些困難,現在的技術有那些不合符方案。”劉真興奮的說道。

陸曉對現在的技術儲備也有一定了解了,陳楊給了不少保密很高的資料。

基地內有什麼特種材料,發動機的功率是多少,j用電池比起民用電池領先多少,這些資料陸曉都心裡有數。

需要知道的是,j用肯定會比民用要高出一代的。

當年網路其實都是j方先使用,隨後才慢慢看放到民用市場。

所以目前儲備的技術,都要比普通人接觸的要強不少。

大疆在秘密基地面前,都是小兒科。

要是他們願意拿出最先進的技術造民用無人機,絕對領先大疆一代或者好幾代。

不過這種事幾乎不可能發生,這都是利器,怎麼可能開放到普通市場。

陸曉的聲波運用,要不是廢了一番功夫做保密,根本就不會開放。

後面就不會出現j察用的裝置還有農業的各種聲波裝置了。

正因為了解所有技術的引數,陸曉才知道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非常多,幾乎所有技術都要升級一遍。

他對機械這塊不算特別精通,於是問道:“先不考慮續航,動能等問題,我先問問,你們能造出變形的交通工具嗎?”

劉真沉默片刻,一咬牙道:“能!我們全國有無數專家,只要確定方案,絕對能將變形方案設計出來,只不過方案雖然能設計,但需要解決無數難題,比如材料,肯定是要全新的材料的。”

劉真說的其實是在理論上完成設計,也就是用軟體設計方案。

變形金剛只要大家看到好處,完全能設計出真正能變形的汽車,但這意義不大,沒有多少戰鬥力。

現在只是設計出海陸空都能符合標準的交通工具,那絕對不難。

海陸兩用的東西早有了,那就是坦克。

很多坦克都是可以海陸兩用的,只不過坦克不會潛水,但想要讓坦克潛水其實也能夠實現,密封做好,把潛艇的技術用在坦克上就好。

既然早有相關研究,為什麼以前沒有相關設計出來呢。

難題就在讓交通工具飛起來上。

現在也有水上飛機,讓水上飛機在陸地上跑,也不是難題。

所有的問題,其實就是在動能上,當動能夠大的時候,從海底一樣可以飛起來。

陸曉見大家都表示設計沒問題,便問道:“那現在最困難的地方在哪裡?”

“變形是可以的,我們優先考慮陸地的外觀是汽車或者卡車的造型,等設計的時候會計算體積和動能資料,讓汽車造型的交通工具進入海底,也是沒問題的,只要做好密封處理。”

“難點其實在飛行上,除了飛行,最難的地方,還是起降。”劉真說道。

陸曉倒是有個想法,他說道:“海底飛起來,現在好像也有參照物吧,比如水下發射的導彈呢?”

這裡的人自然是有人懂水下發射的門道的。

於是解釋道:“其實水下發射的導彈並不是真的很深的海底,潛艇發射導彈,需要上浮到十幾米,最多五十米的地方,利用的是氣壓發射,先把導彈彈出去,等導彈突破水面,很快會下降,到時候導彈內部就有感應器感應到。”

“感應器會啟用導彈內部的動力系統,最後其實是火箭的形式,噴射大量物資推動導彈飛向天空。”

現在的超遠攻擊導彈,全都是類似火箭的動力系統。

不然靠著原始動能,那就和幾十上百年前大炮發射差不多了,只能提供初始動力。

“導彈的話,就要用化學能了,我們剛才不是說討論用電能推動嗎?”有人說道。

眾人頓時沉默。

技術有點難,眾人心中大致都有一些概念,就相當於把現在的潛艇改裝成為能夠飛行的裝置。

還是用電能推動。

當然就算技術再難以實現,大家都要去嘗試,技術就是這樣一點一點推動進步的。

“也許我們可以考慮電能和化學能一起使用,水下的潛艇大部分其實都是電能的,因為電機比較安靜,能夠很好的躲過聲吶。”

“我們可以用混合動力,在發射出海面時,類似於水下導彈,火箭的形式,把交通工具發射出去,然後在空中調整.。”

另一個人聞言皺眉說:“按照這個方案去做,那在地面起飛的時候,動靜可就大了,那也要用類似的方式,在地面發射火箭一樣起飛!”

各種難題出現,讓大家很難去選擇這個方案。

另外水下還有個彈射過程,是不是這種交通工具,還要更大的水下裝置去容納,發射?

於是大家又看向陸曉。

被眾人注視著,陸曉嘆息一聲,說道:“導彈的形式不太好,動靜太大了,不管是海面還是地面起飛,都太顯眼,想想別的方式吧。”

“那就是無人機起飛直升機起飛的形式,速度雖然慢一些,但能保證垂直起降!”有人建議道。

改造這樣的飛行器簡單很多,這就好比讓汽車變形,出現很多螺旋槳,不管是1個兩個還是四個。

總之讓地面的交通工具起飛,是不難的。

至於在海里起飛,自然也不難。

缺陷也很明顯,那就是起降速度不會特別快,飛行的速度也不會很快。

當然這裡都是專家,很快就討論出,比如在飛行的時候也有幾種模式,起降是一種,到了天空後,可以用推進的動力,再完成一次變形,收起螺旋槳,改用戰鬥機類似的動力快速機動。

(本章完)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演技太逼真!把恐遊npc演哭了 快穿病嬌大佬又瘋又粘人 凶宅睡陰師 瘋批美人在怪談橫行霸道 星際首富第一步,打破劇情種土豆 詭異監管者 治癒快穿:黑化男神,來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