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17章 禹王與鯆魚怪的驚心動魄對決:你敢相信這個結局嗎?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禹王從櫃山到漆吳山,共經過十七座山,總距離為七千二百里。這些山的神靈都擁有龍身鳥首的形象。祭祀這些神靈時,需要用一塊玉璧作為瘞祭品,而糈這種糧食作為祭祀用品。禹王最先經過天虞山,浪水從那裡發源,向南流淌最終注入大海。再往東五百里,有座丹穴山,山上有許多金玉,丹水從那裡發源,向南流淌最終注入渤海。鳳凰鳥就生活在這座山上。再往東五百里,有座髮夾山,泛水從那裡發源,向南流淌最終注入渤海。再往東四百里,到達了旄山的盡頭,這裡南面有一個山谷,叫做育隧,南風從這個山谷中吹出。一千四百里,到達雞山,黑水從這裡發源並向南流入大海。黑水裡有一種叫做鯆魚的生物,它們長得像鯽魚,但尾巴像豬尾,發出的聲音像豬叫。只要這種魚出現,天下就會遭遇大旱。禹王說:“這種怪物和長右一類。”並命令江婔前去射殺它。江婔到了黑水河邊,看見黑河裡有一個團頭老人,自由自在地在水面上行走,上岸後也自在地走著。你知道這個團頭老人是誰嗎?其實就是一條鯆魚。原來這隻鯆魚已經變成了一隻怪物多年,早就知道禹王要派人來捉它,於是變成老人的模樣來打探訊息。江婔一見到它,喝道:“你這個魔頭,我告訴你,如果你是山神,我就有供奉;如果你是河裡的水神,必定是鯆魚的親戚。那鯆魚乾旱造成災害,我要把它捉來剁成碎塊。”聽到江婔的話後,鯆魚怪非常生氣,一下子跳進了水裡,捲起了一陣狂風。突然間只見:“天空中出現了一片煙霧,中流千層黑浪翻騰,兩岸的沙土被風捲起,遮蔽了日光,四周的樹木被吹倒,震天動地。呼呼的聲音就像春天的雷聲,陣陣的咆哮聲就像餓虎的咆哮。在溪上的海翁停止了垂釣,而在河間的稍子則無法撐住船槳。”

這股狂風正是鯆魚怪所掀起的,江婔被吹得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當江婔打算要下水時,她發現這黑漫漫的水根本看不清楚,因為視線被狂風所阻擋。就在江婔沉思之際,突然看見鯆魚怪變成了一個鱉頭圓身的怪物,身上披著一件用豬毛編成的蓑衣,手裡拿著爪椎,帶領著一些水族跳上了岸,尋找江婔來廝殺。江婔躲在大樹後面,搭箭在手,準備射向鯆魚。但是,鯆魚身上穿著一件蓑衣,蓑衣是用密密的滑溜豬鬃織成的,非常堅固,箭根本無法射進去。鯆魚看到江婔射來的箭非常兇猛,像飛一樣地游到江婔躲藏的大樹邊,伸出爪子向江婔打去。江婔舉起畫戟擋開鯆魚的攻擊,兩人在岸邊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搏鬥。就在江婔和鯆魚激戰之際,江妃和章亥兩人趕到了現場,看到他們正在互相廝殺。章亥對江妃說:“你在上游等著它,等它過來時,你只需要一箭就能擊中它。我去幫助他。”江妃說:“你去吧,我在上游等著它。”章亥向前猛力一鐵椎,迎著風一下,打在豬鬃蓑衣上。這蓑衣不是別的東西,就是它的殼兒。章亥的力氣非常大,幾乎粉碎了鯆魚怪的殼,鯆魚怪受到了傷害而逃走了。鯆魚怪正打算游到上游,江妃卻一箭射中了它的胸口。鯆魚怪的背上是殼,但胸前卻是肉,箭射入了它的心膈,它倒在了岸邊。其他的水族們一個個跳進了黑水河裡躲藏起來。鯆魚怪垂死著,口中吟道:“九年洪水覓咎難,今欲安瀾把我殘。旱潦連數天有定,黑河徒碎我心肝。”

江妃聽到鯆魚怪的吟唱,替它拔出了箭,然後把箭扔進了河裡。她對江婔和章亥講了鯆魚怪的四句口話,彷彿與此事無關一般。再往東三百四十里,到了堯光山。山陽面上多產玉石,山陰面上多產金礦。這裡有一種生物,長得像人,但有著豬的鬃毛。它們在地洞里居住,冬天潛伏蟄伏。它們叫做滑裹,發出的聲音像砍伐木頭一般,一旦出現,會引起大規模的動盪和動亂。禹王對伯益說:“治理國家的人如果不關心百姓,讓他們一直被強制勞動,就會導致這種滑裹的出現。它們在地洞里居住,冬天則潛伏蟄伏,這是在表明治理者應該注意休息百姓的力量。而它們發出的聲音像砍伐木頭一般,也是在提示我們不該讓百姓一直忍受著繁重的勞役。”伯益回答說:“作為君主的人,應該要關心百姓。”

繼續往東走四百里,就到了令丘山。這座山上沒有植被,卻經常爆發火災。山南有一個叫做中谷的山谷,東北風從這裡吹出來。這裡還有一種鳥,長得像貓頭鷹,但是有四隻眼睛和耳朵,面部卻像人類,它的名字叫做顒。禹王說:“這種鳥一旦出現,天下就會發生大旱災,它和鯆魚怪一樣是罪惡之物。它有四隻眼睛,像火的形狀,兩隻耳朵可以扇動風,當風與火結合時,就會導致天下大旱。”於是命令禺強射中顒鳥的兩隻眼睛,然後離開。再往東走三百七十里,到達了侖者之山。再往東走五百八十里,就是禺橐山了。再往東走五百八十里,就到了南禺山。這座山上有許多金子和玉石,山下則是水源豐富。在這座山上還有一個形狀古怪的石穴。在春季的時候,天下很多地方都在下雨,但是這個石穴卻會將水全部吞噬,外面看不到任何水流。直到夏季水才會汪汪地流出來。到了冬季,這個石穴連洞口都會關閉。特佐水從這個石穴中湧出,向南流入澇水之中。山上出產鳳凰和雞雛。這是南次三經之首。

從白天禺山到南禺山,共有十四座山,距離為六千五百三十里。這些山的山神都是龍身人面的神靈。在祭祀時,會用白色的狗,祈禱時則用稻穀作為祭品。到了疏屬山,貳負神的臣子危危殺死了窫窳。禹王十分憤怒,命令禺強把危危綁在山上的一棵大樹上,把他的右足桎梏住,雙手反綁在背後,頭髮也綁在一起。禹王說:“讓後世的人都知道這是對他的懲罰。”當時窫窳被危危所殺,他的神靈就在弱水中變成了一個怪物,形狀像龍首,會吃人。唉呀!窫窳被殺,也一定是有原因的。於是禹王從南荒出發一直走到海邊,路上有座火山,山上有一棵樹,名叫不盡木。這棵樹的內部晝夜都有火焰燃燒,即使被點燃和燒燬了,也會重新生長,並且火焰也永不熄滅。即使有很強的風,火焰也不會變猛烈;即使下大雨,火焰也不會熄滅。在這不盡木中,生活著一隻重達千斤的老鼠,它的毛髮長達二丈多,細如絲線。這隻老鼠在火中生活,時不時地跑到火外來,這時它的毛髮就會變成白色。人們追趕過去,用水澆它,它就會立刻死去。大家都不瞭解這隻老鼠的來歷,禹王說道:“這是一隻火鼠,可以用它的毛髮織成紡織品,製成的布料。如果髒了,只要用火一燒,就會變得乾淨如新。”現在所說的外國的火浣布,就是用這種老鼠的毛髮製成的。在南山的東南方向,有一個地方名叫陬,那裡是結匈國的所在地,位於結匈國的西南方向。結匈國的居民都是結匈族人。南山位於其東部,羽民國位於南山的東南方向。這個國家的人都長著長長的頭,身體生長著羽毛,能夠飛行,但飛行距離有限。他們產卵生育,生活方式類似於仙人。接著往東南方向,就到了三苗國。據說在古代,堯帝曾經將天下讓給了舜,但是三苗國的君主卻認為堯帝不應該讓天下給舜,結果被堯帝竄殺了。因此,有一部分三苗國民背叛了堯帝,逃到了南海,建立了三苗國。禹王和伯益帶領眾人來到那裡,發現他們的語言、服飾和音樂非常好,很像我們中華的文化。

大禹王讓朱虎問那裡的人:“你們這個國家叫什麼名字?”有一位老人,長著花白的眉毛和頭髮,回答說:“你看起來像我故鄉的人。”隨後詳細地講述了他來到這裡的原因。朱虎說:“原來如此。當年舜帝登基後,景星出現,慶雲出現,鳳凰在天空飛翔,四方的民族都朝拜舜帝,天下太平。你們的先祖也是在這樣的大勢下自願向舜帝歸附的。”老人說:“我曾經聽說過我們苗族中有人將來會來到這裡,現在看來,這就是我的命運。請問你們這些鄉親是因為什麼原因來到這裡的呢?”朱虎道:“堯帝治理天下時,百姓常常遭受洪水淹沒之苦。現在命令我們的聖人禹王治理水患,從南山開始一直到這裡。”老人非常高興,說:“我會回去通知國主,前來迎接你們。”然後他離開了。不到一會兒,三苗國主就帶領著手下前來迎接禹王和伯益等人了。禹王對伯益說:“這個國家雖然在海外,但實際上是我們的同胞。”於是禹王、伯益、朱虎、熊羆、江婔等將領各自乘坐車馬前往,到達三苗國的宮殿後發現,那裡的制度和中華的制度沒有什麼不同。三苗國的國君聽說禹王等人到來,立刻出來迎接。禮節完畢後,他下令擺設宴席招待禹王等人,並讓各軍校去民間徵收供給。在三苗國舉行的宴席上,有許多蛇和魚的菜餚。禹王問道:“這種蛇的味道如何?”三苗國主回答道:“蛇是我們三苗國東邊的特產,那裡也有五穀衣服。蛇和魚的味道非常甘美,我們國家的人經常使用弓箭打獵並將其作為食物。而在東方還有一個神秘的不死國家,那裡的人姓阿,面板顏色偏黑。”禹王問道:“那麼怎樣才能獲得不死呢?”三苗國主回答道:“在那個不死國家中,有一座圓丘山,山上有一棵不死樹,人們採摘它的葉子食用就可以獲得不死之身。此外,還有一口赤色的泉水,國家的人飲用它就可以不衰老。但是,我曾向鄰國的貫匈族人詢問過,他們說他們國家的人也曾經採摘不死樹葉和飲用赤泉,但最終還是會死亡。只有那個不死國家的人才能透過食用獲得不死之身。”禹王問道:“大家住在這裡幾年了?”三苗國主回答道:“大概沒有超過十年。”於是大家盡情享受宴席,然後散去。

第二天,禹王等人告別三苗國主,繼續前行,來到了不姜山。黑水從崑崙山發源,一直繞過不姜山。江婔、江妃、禺強等人正在前往不姜山觀看河源的路上,突然遇到兩個魚頭巡海的夜叉撞上了江妃和禺強等人。夜叉們跪在地上,向上朝拜,嘴裡只是不停地說著“不敢、不敢”。禺強笑著說:“你們有什麼不敢的?儘管說出來吧。”魚頭夜叉說道:“我們隸屬於鮑魚王的小卒,之前得罪了大聖,被大聖用力一擊,殼子上出現了龜文一樣的裂痕。我們本想回洞中療傷,結果又撞上了第二個大聖,被他射中了胸前。我們把鮑魚王抬回了洞中,自己也很害怕死亡,曾經去不死國尋找不死樹葉食用,但已經快一年了,仍然沒有安全的把握。現在我們在黑水南巫山附近,想尋找天帝神仙藥,在此請求大聖不要殺我們,我們情願把這仙藥獻給大聖。”禺強說道:“我不會殺你們,你們可以走了。”聽到禺強的話,兩個夜叉聽到“走吧”一聲,便趕緊站起身來,匆忙地逃入了黑河之中。

在廣闊的大荒野之中,有一條青色的河流從崑崙山發源,最後注入到歿塗山中。還有一座叫做雲雨的山,山上生長著一種名叫欒的樹木,它生長在赤色的石頭中。禹王命令手下砍伐位於紅石上的林木,並用它們建造棧道。但很快,欒木又在紅石上生長了起來。大家向禹王報告了砍伐樹木的事情。禹王說:“這種樹木的樹幹是黃色的,樹枝是紅色的,葉子是青色的,它的花和果實都是神藥。眾神們都依賴這種藥來治病,因為這座山有精靈的緣故,所以它能夠重新變化生長。”這就是治理南山的大致情況。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大唐:劫持長孫皇后,氣炸李世民 穿書:手握重兵的女主被舉報欺君 我刷影片被古人各種討論 絕名榜 人在漢末,我乃常山趙子龍 俠宸 帝主穹蒼,王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