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4章 召公的甘棠樹,竟成為農民心中的聖地?真相令人感慨!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召公一行駕車回到京城,君陳和雍衙內一起思考:“如果明年還有宰相前來勸課農民,我們應該為他們建造一個涼亭,以便他們休息。”於是君陳下令,讓郊外的農民們開闊道路並砍伐樹木,建造涼亭。君陳的手下回報說:“我們的農民們已經砍伐了很多樹木,建造了涼亭。但是他們發現在附近的山上所有的樹木都已經被砍伐一空,唯獨南郊道旁的甘棠樹還在,而且樹幹已經合抱,農民不願意砍伐它。”縣官下令拘捕抱樹的百姓,問他們:“我想砍掉路邊的樹,建一個勸農亭,以便來年王臣經過時能下馬休息。你們為什麼要抱著樹不讓我砍伐呢?”那些農民跪下來說:“我們不是故意爭奪樹木的罪行,因為召公宰相曾經停在甘棠樹下,我們非常感激他的恩德,不忍心砍伐這棵樹,想保留它以紀念召公。”縣官聽後非常高興,於是就在甘棠樹的旁邊建造了一個涼亭,名叫“召亭”以紀念召公。當時百姓為召公和君陳的管理感到欣喜,紛紛吟詩表達心情,其中一首詩如下:“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公所享。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公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斫,召公所悅。”潛淵居士讀了歷史,忍不住吟詠詩句,詩如下:“一樹甘棠藹道傍,召公遺德愈芬芳。當時若使柯條剪,怎得清名萬古香。”

話說召公回到朝廷拜見成王,成王問道:“南方的教化情況如何?”召公就將鵲鳩共巢、雍城出現三異這些事上報給成王。成王聽了非常高興,說:“雍城的官員君陳,周公在世時就一直推薦他,說他非常孝順友愛並且非常有才幹。如今果然如此。” 於是他派使臣前往雍城,邀請君陳回朝,並且晉升他為上卿。當時,文武百官中有六位卿士,其中左邊有太保召公、大司徒芮公、大宗伯彤公,右邊有大司馬魯公、大司寇衛公和大司空毛公。這六位卿士都相互合作,共同輔佐君主,使得天下太平。有一天,成王生了病,內官奉旨傳召畢公和召公進宮託孤。畢公和召公進入宮殿後,向成王行禮拜見。成王說:“我十三歲登基,現在得到了叔父們的教誨和幫助,已經執掌朝政十三年,年紀也到了五十歲,就算死了也沒有遺憾。但是我要麻煩你們了,請你們全心全意輔佐我的太子,使他能繼承大統,不要廢弛先王的政策。”

成王說完這番話後,就去世了。召公拿起太子的劍,讓太子即位,成為康王。康王釋出了詔令,向各個方向宣佈即位的訊息,各個諸侯國都前來朝拜祝賀。康王還頒佈了誥命,以示諸侯,諸侯們聽了都非常高興。當時,康王繼承了先王的遺詔,得到了公卿們的輔佐,海內太平,刑罰不用。他在位二十六年後去世了。群臣們依照遺詔,讓太子瑕即位,他成為了昭王。

昭王登上殿臺之時,正值五更天,星辰依然掛在天空,還未消失。群臣們還沒有結束朝賀,此時月色朦朧,漸漸地出現五彩之光,直接穿過紫微之垣。昭王非常憤怒地說:“太陽和月亮順序混亂,這都是太史曠的失職,沒有預先奏報並保護好它們!”於是下令將太史柳長卿押到市集上斬首。群臣們阻止了武士,紛紛勸諫說:“柳長卿雖然沒有及時奏報日月失常的情況,但太史是國家吉凶的關鍵所在,希望陛下可以赦免他。只需令他奏報月亮失明的原因,以驗證吉凶禍福的走勢,如果結果證明沒有禍福之分,再殺他也不遲。”昭王聽從群臣的勸告,停止了殺柳長卿的行動,並且命人釋放了他。隨後,他詢問長卿失明的原因。柳長卿奏道:“月亮代表人臣,紫微代表君主。現在月色直接穿過紫微之垣,必然是小人制造的難事,國家不得安寧。”王上說:“小人來自哪個方向?”柳長卿回答說:“根據我的占卜,小人應當來自南方的諸侯。”王上說:“我將要巡遊各地,來壓制他們!”於是王上赦免了柳長卿的罪行,向南進發。

有人向楚子報告說:“周天子正在巡遊,車馬已經到達南方。”楚子問群臣說:“現在天子巡行到南方,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張策說:“我聽說從鎬京到楚國的路途中,水路比陸路多。主公應該製作一艘豪華的船來迎接天子。讓工匠用魚膠把船膠合在一起,主公可以在漢水邊界將船放進去,並請天子換船。如果天子駕著這艘船在江中航行,遇到水溶膠的情況,周王就會和船一起沉入水中淹死,這樣就能阻止他的巡遊,又有什麼不可以呢?”楚國國君非常高興,於是下令讓工匠們用膠水把一艘大船粘合起來。他親自帶領臣子前往漢水界口,準備迎接周天子的到來。

就在昭王乘坐的鑾駕來到漢水邊界準備渡河的時候,這邊的守臣奏報說:“江漢的水流湍急且變化無常,這種船難以渡過這條河,請王換乘南方的船隻渡河。”昭王聽聞後,正準備換乘南方的船隻前進。這時,熊廉帶領著膠舟來到現場,當面向昭王奏報說:“聽說大王巡視國土,車駕將要前往丹陽,我知道這種船無法向南渡河,所以特意準備了南船來迎接聖駕。希望大王能轉移到南船上,以便順利渡過漢水。”昭王非常高興,下令換乘楚國的船隻。當船到達中河時,昭王感覺船已經開始下沉。群臣向他奏道:“這艘船肯定有詭計,應該立即換船,否則這艘船會在江中沉沒,王命就難以保全!”昭王看到船板慢慢地裂開,正準備下令換乘北方的船隻,突然間海浪翻騰,浪花像山一樣高。保駕將軍毛公看到情勢非常危急,發現自己所在的小船距離王船有十多米的距離,他英勇地跳向小船,拉著昭王連同隨從一起過河。然而,他們不知不覺中被洶湧的洪流捲走,王船被浪花淹沒,昭王和文武隨從共計二百六十多人一同溺死。昭王在位五十一年。唐代詩人胡曾先生有一首詩,內容如下:“漢江一帶碧流長,兩岸悲鳳起綠楊。借問膠舟何處沒,欲停蘭棹紀昭王。”明代東平居士有一首詠史詩,內容如下:“天子巡行非漫遊,楚人那得試膠舟。巍巍大駕無臣問,王道凌遲重可憂。”潛淵居士讀了一首史詩,內容如下:“岸草茸茸染翠煙,昭王駕逐海波天。楚人奸起膠舟計,周紀中流不似前。”

昭王溺死後,朝中大臣名叫祭公奉太子滿登基稱王,即穆王。穆王登上殿臺,諸侯前來朝見。

穆王與群臣商議說:“南服的熊廉不守禮儀,欺騙我們坐上膠水船,導致我父親昭王溺水身亡。我想領六國之兵,征討楚國,追究他們的罪行。群臣們有何意見?”祭公上奏道:“楚國熊廉確實對先王有罪,不可不征討。然而,我王剛登基,軍隊尚未訓練完畢,糧草儲備也不充足,此時不可輕舉妄動。建議暫且等待幾年,等到軍隊精良,糧草充足,再發兵問罪,如此一來,楚國便可不戰而敗。”穆王說:“好!”近臣上奏道:“邊境傳來緊急戰報,軍情危急。青州有徐哈達,率領九夷族的軍隊共計三十餘萬,已經渡過西河,準備再次攻打鎬京,妄圖奪取我國的天下。”穆王非常驚慌,趕緊向群臣詢問:“這件事我們該如何處理?”右衛將軍李造父走上前來奏道:“自我周朝建立以來已經有一百五十多年了,四夷都已經臣服,百姓也安居樂業。現在東夷趁我們國家新立,無法無天,陛下可以派遣十萬軍隊,我願意帶領部隊前往抵禦敵人,讓他們片甲不留,這樣就可以消除四夷的威脅了。”穆王聽完李造父的建議後,立即准奏。但左司徒祭公急忙進諫道:“不可!楚子曾經用欺騙手段讓先王乘坐膠舟,導致先王溺死,這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我們曾因兵力弱小,將領不足,所以沒有追究此事。如今如果我們放棄殺父之仇,反而以弱小的兵力去攻打夷狄,必定無法取得勝利,反而可能招致無法預測的禍患。”

李造父又繼續奏道:“楚國殺害了我們的君主不過是運用了一些詭計,他們的實力還未達到頂峰。現在東夷背叛我們,正在向京城進發,如果我們不能阻止他們,事情將變得更加困難。我請求陛下派遣軍隊,先消滅夷虜,奪取勝利後再用這支軍隊征討楚國也行!”祭公再次上奏道:“這件事絕不能輕率動兵,如果大軍一出,楚人趁我國空虛,發兵襲擊我們的後方,那時諸侯紛紛作亂,我們將進退兩難,何其危險啊!如今我看東夷之地,位於東方,與嬴徐子接壤。依我的建議,不如派遣使者前去東國,讓嬴徐子收服東夷,我們再重重賞賜他。這樣,夷狄之患也能消除,楚人也不敢再覷覦中原了,我們便可以實現兩全其美的目標。”周王聽了很高興,於是派遣使者帶著詔書,前往青州。想要知道後面的事情如何發展,請等待下一回的解說。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重生大明:父皇,時代變了! 穿越北晉:我不想當貪官 時間密碼讓我稱霸上下五千年 我為大彧獻上賊拉美好的祝福 我在三國撿屍成神 歷史盤點:開局孫十萬退出群聊 誰還沒點副業嶽東蘇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