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28章 衛國的悲劇:兩個王子如何在生日宴會上遭遇不測?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話說衛宣公名字叫做晉,為人荒淫無度,不加檢點。在他還是公子的時候,就和他的父親莊公的妾室夷姜私通,還生下了一個兒子,名叫急子。這個急子被寄養在民間,等宣公繼位後,他的元配妻子邢妃不受寵愛,只有夷姜得到恩幸,兩人如同夫婦一般。因此,宣公決定立急子為繼承人,將他屬籍於右公子之職。這時,急子已經長成了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宣公為他聘娶了齊僖公的長女。使者回國後,宣公聽說齊女有傾國傾城的美貌,心中貪圖她的美色,但又難以啟齒。於是,他請來能工巧匠在淇河之上修建了一座高臺,名為新臺。這座新臺裝飾華麗,硃紅色的欄杆、華美的棟樑,重重宮殿、複道迴廊,極其壯觀。宣公先以聘娶宋國女子的名義,將急子派去宋國,然後派左公子洩如齊國,迎接夷姜氏直接來到新臺,自己將其納為己有,這就是宣姜。當時有人為了抨擊宣公的淫亂行為而寫了一首名叫《新臺》的詩:“新臺有泚,河水??。燕婉之求,籧篨不鮮!魚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籧篨和戚施都是醜陋的容貌,這裡用來比喻宣公。話說姜氏原本希望能嫁個英俊瀟灑的佳偶,沒想到卻嫁給了這個醜陋的人。後人讀到這段歷史時,會說齊僖公有兩個女兒,長女是宣姜,次女是文姜。宣姜與她的舅舅有染,文姜則與她的哥哥有私情。這種情況已經完全違背了人倫天理,令人無法忍受。有一首詩感嘆道:“妖豔春秋首二姜,致令齊衛紊綱常。天生尤物殃人國,不及無鹽佐伯王!”急子從宋國回到衛國,向新臺覆命。宣公命令他以庶母的禮儀去拜見姜氏。急子完全沒有一點怨恨和不滿的情緒。

自從宣公娶了齊姜之後,他每天都在新臺裡享樂,把夷姜完全撇在了一旁。他在新臺裡住了三年時間,與齊姜連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壽,一個叫朔。但是,歷史上一直有這樣一句話:“母親地位尊貴,兒子也跟著尊貴。”由於宣公偏愛齊姜,他的憐愛之情已經從急子身上轉移到了壽和朔身上。他想到百年之後,把衛國的江山傳給壽和朔兄弟,就感到心滿意足,彷彿根本不需要急子這個兒子。但是,因為公子壽非常孝順友愛,與急子感情像兄弟一樣深厚,每次在父母面前,都會和急子和睦相處,他都竭力維護他的兄長。急子一直表現得非常溫柔謹慎,沒有犯下什麼過失,所以宣公並沒有表露出自己的意思。他私下裡囑託左公子洩,讓他在未來支援公子壽繼位。而公子朔雖然和公子壽同母,但是兩人的才智和品德卻完全不同。公子朔還很年輕,天生狡猾,依仗母親的寵愛,暗中聚集死士,懷有非分之想。他不僅憎惡急子,也對親兄弟公子壽心存怨恨,就像是一顆贅疣一樣。但是,事情有緩急之分,公子朔覺得先除掉急子更為緊急。公子朔常常故意挑逗母親,說:“父親現在雖然對待我和母親還不錯,但是有急子在先,他是兄長,我們只能是弟弟,等到未來繼承王位的時候,就必須按照長幼之序來。再加上夷姜被你奪去了寵愛,心中惱怒不已。如果急子登上王位,他的母親就會成為國母,那麼我和母親就無處可安身了!”齊姜原本是急子的妻子,但現在跟隨宣公,生下了自己的兒子,也覺得急子對自己造成了威脅。於是她和公子朔一起密謀,經常在宣公面前說急子的壞話。

有一天,急子過生日,公子壽準備了酒宴為他慶祝,公子朔也參加了。席間,急子和公子壽交談甚密。公子朔插不上話,便藉口有病離開了席間。他直接來到母親齊姜面前,兩眼流淚,編造了一個大謊,說:“孩兒好意和哥哥一起為急子祝壽,沒想到急子喝酒半醉,竟拿孩兒開玩笑,稱呼孩兒為兒子。孩兒心中不平,便回了他幾句。他說:‘你母親原本是我妻子,你叫我父親是理所應當的。’孩兒再想辯解,他就舉臂要打。多虧哥哥勸阻,孩兒才得以逃離席間。遭受如此大辱,希望母親向父侯稟報,為孩兒做主!”齊姜聽了之後深信不疑。等到宣公回宮後,她哭哭啼啼地告訴了他這件事情,說急子這樣那樣,宣公聽了十分生氣。齊姜還編造了一些話來煽動宣公的情緒,說急子還想玷汙她的身體,說什麼:“我的母親夷姜原本是父親的庶母,但他還收納她為妻。況且你的母親也曾經是我的妻子,父親只是向衛國借用了一段時間,現在應該把國家江山還給我。”宣公召來公子壽詢問此事,壽回答說:“並沒有這樣的事情。”宣公半信半疑,只是派內侍去傳話給夷姜,責備她沒有好好教導兒子。夷姜滿腔冤屈卻無法申訴,最終氣急敗壞地懸樑自盡了。髯翁有詩感嘆道:“父妾如何與子通?聚麀傳笑衛淫風。夷姜此日投繯晚,何似當初守節終!”

急子非常想念他的母親,擔心父親會對他不滿,只能在暗地裡哭泣。公子朔與齊姜在背後誹謗急子,說他因為生母死於非命,所以心懷怨恨,日後會報復母子。雖然宣公一開始並不相信這些謠言,但無奈他的嫉妒的妾和讒言的兒子不斷煽風點火,催促他殺死急子以絕後患。最終,宣公聽從了他們的建議,但又不想親自動手,於是假手他人,在道路上殺死急子,以掩蓋真相。

當時,齊國的僖公正計劃攻打紀國,到衛國徵兵。宣公與公子朔商議後,以與齊國約定訂師期為名,派急子前往齊國,授予他白旄。急子前往齊國的路上必須經過莘野,這是通往齊國的必經之路。當他的船隻到達莘野時,急子乘船到這裡肯定會登岸,他們在那裡設下埋伏,急子肯定不會料到這一著。公子朔一向私下豢養了一批死士,今天正可以用上。他讓這些死士假裝成盜賊,埋伏在莘野,只要看到白旄經過,就一齊動手搶劫。成功後,他們會用白旄向齊姜覆命,齊姜自然會重賞他們。公子朔安排已定,便回覆了齊姜。齊姜得知後,心中十分歡喜。

公子壽看到他的父親讓所有的隨從離開,單獨召見了他的弟弟公子朔,心中感到非常疑惑。他前往皇宮去見他的母親,試圖探聽她的口氣。齊姜不知道要隱瞞,就把所有的真相告訴了公子壽。她警告他說:“這是你父親的主意,他想消除我們母子的後患,你千萬不能洩露給其他人。”公子壽知道父親的計劃已經確定,勸諫已經無益。於是他在私下裡去見了急子,告訴他父親的計劃:“前往莘野的路途中必經之處,凶多吉少。不如出逃到其他國家,再作其他的打算。”急子說:“作為兒子,聽從父親的命令就是孝順。放棄父親的命令,就是逆子。世間哪裡有沒有父親的國家,即使想要出逃,又能去哪裡呢?”於是他整理行裝,踏上了船隻,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前往莘野的道路。公子壽流淚勸說急子不要離開,心想:“我的哥哥真是個仁愛的人!如果他這次出行死於盜賊之手,父親一定會立我為繼承人,但我如何才能證明自己的清白呢?作為兒子不能沒有父親,作為弟弟也不能沒有哥哥。我應該先哥哥一步出發,代替他去死,這樣我哥哥就一定能夠倖免於難。如果父親能因此感悟,那麼慈愛和孝順就能兩全,我也能留下萬古流芳的美名。”於是公子壽準備了一艘船,裝了許多的酒,急急忙忙地趕到河邊,邀請急子喝酒餞行。急子推辭說:“我肩負著國家的使命,不敢拖延。”公子壽於是將酒杯換到急子的船上,滿滿地斟上了酒。還沒等說話,不覺間淚珠已經落在了酒杯裡。急子忙接過酒杯喝了下去。公子壽說:“酒已經被汙染了!”急子回答:“我正想喝下我弟弟的感情。”公子壽擦去眼淚說:“今天這杯酒,是我們兄弟永別的酒。哥哥如果能理解小弟的情誼,就請多飲幾杯。”急子說:“怎敢不盡量喝!”兩人淚眼相對,相互勸酒。公子壽有心留下一些酒量,但急子一拿到酒就喝光了,不知不覺已經醉倒於席上,鼾聲如雷。公子壽對隨從說:“君王的命令不能耽擱,我得馬上去。”於是拿走急子手中的白旄,故意把它插在船頭,讓自己的僕從跟著。他囑咐急子的隨行人員好好照顧他,他從袖子裡拿出一封信,交給隨行的人說:“等急子醒來後,請讓他看看這封信。”然後他下令開船出發了。當他們接近莘野時,準備把車子拉上岸,突然那些隱藏在路邊的刺客看到河中飄揚的白旗,認出是急子到來了,發出了一聲呼哨,像蜂群一樣聚集過來。公子壽挺身而出,大聲喊道:“我是本國衛侯的長子,奉命前往齊國,你們是什麼人,竟敢來阻攔我們?”眾賊齊聲喊道:“我們奉衛侯的密令,要取你的首級!”說著就揮刀砍向他。從者們看到賊黨勢頭兇猛,不知道他們的來歷,立刻四散逃散了。可憐的公子壽毫不畏懼地伸出脖子接受了刀刃,賊黨拿走了他的頭,裝在木匣裡,一齊下船,收起旌旗而回了。

公子急的酒量原本就不好,一會兒就醒了。他發現公子壽不見了,隨從將一封信呈上,公子急拆開一看,信上只有寥寥幾筆,寫著:“弟弟已代替哥哥去執行任務,哥哥應儘快躲避。”公子急不禁流淚說:“弟弟為我冒險,我必須馬上去。不然,怕會誤傷我弟弟。”他慶幸隨從都在,就乘坐公子壽的船,催促船伕快劃。這景象宛如電流劃破夜空,鳥兒逝去猶如超群。那天晚上,月亮明亮如水,公子急心裡一直掛念著弟弟,輾轉難眠。他注視著鷁鳥船頭,望見公子壽的船,心中喜悅地說:“幸好我弟弟還在!”隨從報告說:“這艘船不是去的船,而是回來的船!”公子急心裡有了疑慮,便命令攏船靠近。兩艘船靠近後,船上的樓櫓都清晰可見。公子急看到船上的一夥賊人,並沒有發現公子壽的身影。他愈發懷疑,便故意詢問:“主公交辦的事情,是否已經完成了?”眾賊聽到他洩露了秘密,卻誤以為他是公子朔派來接應的,便捧著一封信回答說:“事情已經辦完了。”公子急拿到信函一看,發現裡面是公子壽的首級,他仰天痛哭道:“天哪,真是太冤枉了!”眾賊驚訝地問:“你父親下令要殺死自己的兒子,你為什麼還喊冤?”公子急說:“我才是真正的公子急,因為得罪了父親,父親下令殺我。而這個人是我的弟弟公子壽,他並沒有犯什麼罪,為什麼要殺死他呢?你們還是趕緊砍下我的頭,獻給我的父親,或許可以彌補誤殺的罪行。”賊黨中有些人認出了二公子的身份,他們在月光下仔細看了看,說:“真的是弄錯了!”於是那些刺客就砍了急子的頭顱,放進了木匣中。隨從也都四散逃散了。《衛風》中有一首名為《乘舟》的詩歌,正是歌頌兄弟爭相為國捐軀的精神。詩中寫道:“二子乘舟,泛泛其景,願言思子,中心養養。二子乘舟,泛泛其逝,願言思子,不瑕有害。”詩人不敢明說,但是回想起那個乘舟的人,表達了他內心悲痛的情感。這首詩是寓意深刻的。

那些刺客連夜來到衛城,首先拜見公子朔,獻上白色旄牛尾。接著,他們詳細講述了兩個王子先後被殺的事情,仍然擔心誤殺會得罪公子朔。然而,公子朔卻非常高興,因為他一直藏著這個心願。他立刻拿出金銀財寶,重重地賞賜了這些盜賊。公子朔進入宮中,拜見母親齊姜,說道:“公子壽先行,結果自己喪命。幸好急子後來趕到,天意讓他洩露了真名,為哥哥償了命。”齊姜雖然為公子壽的死感到悲痛,卻也為除去了急子而感到高興,心中憂喜參半。母子商量後決定,暫時不要告訴宣公。

左公子洩原本是受急子之託,右公子職原本是受公子壽之託,兩人各自關心。他們派人打探訊息,得到的回報是這樣的情況。起初,兩人還各自為自己的主人著想,到了現在,因為共同的遭遇而產生了同情,聚在一起商議。等到宣公早朝時,兩人直接進入朝堂,拜倒在地,放聲痛哭。宣公驚訝地問起原因,公子洩和公子職兩人異口同聲地將急子和公子壽被殺的情況詳細地說了一遍,請求宣公允許他們收拾屍首並安葬,以盡他們當初所託之情。說完後,哭聲更是悲痛。雖然宣公對急子有責怪之意,但仍然憐愛公子壽。突然聽到兩個兒子同時被害的訊息,他嚇得面如土色,好一會兒沒有說話。痛定思痛,悲從中來,眼淚如雨般落下,宣公連聲嘆息:“齊姜誤我,齊姜誤我!”隨即傳召公子朔詢問,公子朔推說不知。宣公憤怒異常,命令公子朔拘拿殺害急子和公子壽的兇手。公子朔表面上答應著,實際上卻在支吾搪塞,無論如何也不肯交出兇手。

宣公自受到驚嚇之後,又思念公子壽,結果得了一場大病。他閉上眼睛就能看到夷姜、急子、壽子等人在前面哭泣。他祈禱病情好轉,但無效,最終在半個月後去世。公子朔為宣公發喪並繼承了王位,成為了惠公。當時公子朔年僅十五歲,他將左右兩個公子罷免,不再任用他們。庶出的哥哥公子碩,字昭伯,心中不滿,連夜逃往齊國。公子洩和公子職對惠公產生了怨恨,因為他們想為急子和公子壽報仇,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穿越到陳朝當國公 三國:日記曝光,美人們都黑化了 三國演義的那些事兒 重生:開局和納西妲一起被軟禁 我家娘子有點厲害 靖安侯 誰說太監不能征戰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