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118章 晉國童子對陣楚國神射手,誰主勝負?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當時楚國的軍隊已經越過了鄢陵,晉國的軍隊無法前進,只好留在彭祖岡紮營。第二天,是六月的甲午日,也就是所謂的晦日。按照傳說,晦日不適宜作戰,晉國的軍隊也沒有做好準備。在天還沒有完全亮的時候,寨外突然傳來了一陣喊聲。守衛營地計程車兵匆匆忙忙地報告說:“楚國的軍隊已經直接向我們的營地靠近了,他們已經排好了陣勢。”欒書非常驚訝地說:“他們既然壓制了我們的軍隊並排好了陣勢,我們的軍隊無法形成佇列,交戰可能會非常不利。我們暫且堅守營壘,等待從容地設計對策來擊敗他們。”各位將領開始紛紛討論,有人說要選擇精銳部隊突擊陣地,有人則提議退後移動軍隊。當時士燮的兒子叫匄,年僅十六歲。當他聽到各位將領對於應對楚軍的意見不一時,他突然衝進了中軍,對欒書說:“元帥擔心沒有戰鬥的地方嗎?這很容易解決。”欒書問道:“你有什麼計劃?”士匄回答:“下令嚴密守衛營門,讓士兵在營地內暗暗將灶土全部剷平,用木板掩蓋井口,不過半個小時,我們就有足夠的地方排列陣形了。一旦我們在軍中排好陣形,就決定開啟營壘,把營壘當成戰鬥道路,這樣楚軍對我們就無計可施了。”欒書說:“井和灶是軍隊的緊急事務,如果把灶填平,把井塞住,那我們吃什麼呢?”士匄說:“首先命令各軍準備好乾糧和清水,足夠支援一兩天的時間。等到陣勢已經佈置好,再把老弱士兵安排在營寨後面重新挖井做飯。”士燮原本並不想打仗,看到他的兒子提出這個計策,非常生氣,罵道:“戰爭的勝負,關係著天命。你這個孩子知道什麼,敢在這裡胡說八道?”於是拔出戈矛追趕他。其他將領抱住士燮,才使得士匄得以逃脫。欒書笑著說:“這個孩子的智慧,超過了範孟。”於是他採納了士匄的計劃,讓各個營地多準備乾糧,然後剷平灶塞住井口,排列好陣勢,準備在第二天交戰。胡曾詠史詩中說:“軍中列陣本奇謀,士燮抽戈若寇仇。豈是心機遜童子,老成憂國有深籌。”

據說楚共王直接前往晉國的軍營並排出陣勢,認為他們會因為這個突然襲擊而混亂不堪。但是他們卻沒有看到任何動靜,於是詢問太宰伯州犁:“晉國的軍隊堅守營壘不動,你是晉國人,一定知道其中的情況。”州犁回答:“請大王上轈車觀察一下。”楚共王上了轈車,讓州犁站在他的旁邊。楚共王問:“晉軍在賓士,有時左有時右,這是怎麼回事?”伯州犁回答:“這是在召集軍吏。”楚共王說:“現在他們又聚在中軍了。”伯州犁說:“這是在商量計策。”他又問:“為什麼突然張起帳幕?”伯州犁回答:“這是在向祖先祭祀。”他又問:“現在帳幕又撤掉了。”伯州犁回答:“這是要釋出軍令了。”他又問:“軍中為什麼喧譁不停,塵土飛揚?”伯州犁回答:“這是因為他們無法列隊,正在填塞水井,平整炊煙,準備戰場。”他又問:“所有的戰車都套上了馬,將士們都登上了戰車。”伯州犁回答:“這是要結陣了。”他又問:“那些已經登上戰車的人怎麼又下來了?”伯州犁回答:“他們是去祈禱神靈保佑戰鬥的。”他又問:“中軍的氣勢看起來很強盛,他們的國君在哪裡?”伯州犁回答:“欒氏和範氏的族人挾持著國君佈陣,不能輕視他們。”楚共王完全瞭解晉國的情況,於是命令軍隊準備好了第二天的戰鬥。作為楚國的降將,苗賁皇(鬥賁皇)也在晉國君主的身旁,獻策說:“自從令尹孫叔死後,楚國的軍政就一直不穩定。廣東和廣西的精銳部隊長期未被更換,許多老兵已經無法承受戰鬥的壓力。此外,左右兩位將領之間也沒有和睦。在這種情況下,楚國不可能在這一戰中取得勝利。”髯翁有一首詩說:“楚用州犁本晉良,晉人用楚是賁皇。人才難得須珍重,莫把謀臣借外邦。”

當天,兩軍各自堅守營壘,還沒有真正開始戰鬥。楚國的將領潘黨在營地後方試射紅心,竟然一箭連中了三支箭,眾將紛紛稱讚他。這時,養由基剛好到了現場,眾將說:“神射手到了!”潘黨生氣地說:“我的箭術怎麼比不上養叔?”養由基回答說:“你只能射中紅心,這並不足為奇;我的箭能夠從一百步外穿透楊靶!”眾將問道:“什麼叫做百步穿楊?”養由基回答說:“有一次有人把楊樹的一片葉子染上了顏色,我從一百步之外射中了這片葉子正中心,所以被稱作百步穿楊。”眾將說:“我們這裡也有楊樹,你能試著射中它嗎?”養由基說:“當然可以。”眾將都非常高興,說:“今天我們終於可以看到養叔的神箭了!”於是他們拿來墨水,在楊枝上塗上一片葉子,讓養由基站在一百步之外射擊。結果,箭頭沒有落下,竟然正中了那片葉子的中心。眾將走近檢視,發現箭頭掛在了楊樹枝上,箭鏃正好穿過了那片葉子的中心。潘黨說:“這只是一次偶然的命中!如果你能依次記住三片葉子,我來依次宣讀,你再一一射中,才能真正證明你是高手。”養由基說:“我不確定能不能做到,但我可以試一試。”於是,潘黨在楊樹上標記了三片葉子,標著“一”、“二”、“三”的號碼。養由基也認了一遍,然後退到一百步之外,用同樣的號碼依次發射三支箭,每一支箭都準確地射中了相應的葉子,沒有差錯。眾將紛紛向養由基拱手錶示敬意,稱他是真正的神射手。儘管潘黨心中也十分驚奇,但他自認為自已也很擅長射箭,無法免俗地想要展示一下自已的本領,於是對養由基說:“養叔的射擊技巧確實很高超!但是在殺敵方面,還是要以力量為勝算。我的箭能夠貫穿數層堅甲,希望大家能夠看看。”眾將都說:“願意觀看。”潘黨指示隨行計程車兵們脫下盔甲,疊成五層。眾將說:“這已經足夠了。”潘黨卻命令再追加兩層,共計七層。眾將都在想:“七層盔甲,差不多有一尺厚,這樣的厚度怎麼可能射穿?”潘黨卻讓士兵把這七層堅甲綁在瞄準鷲鳥的木樁上。然後,他也站在百步之外,拉起黑色鷲弓,拿著狼牙箭,左手穩如泰山,右手輕抱箭弓,調整好姿勢,全力發射出去。箭射出去後,一聲巨響,眾人歡呼:“射中了!”他們看到箭在靶子上,卻沒有掉下來。眾人走上前去觀看,一起喝彩道:“好箭,好箭!”原來弓的力度很大,這支箭直接穿透了七層堅甲,就像釘子釘住物體一樣,牢固無比,怎麼搖也搖不動。潘黨臉上露出得意的神色,讓士兵把七層鎧甲和箭一起取下來,想要在軍營中到處炫耀。養由基示意大家安靜:“彆著急,我也來試試射一箭,看看怎麼樣?”眾將說:“我們也想看看養叔的神力。”養由基拿起弓,準備射箭,但又停了下來。眾將問:“養叔怎麼不射了?”養由基說:“我只是按照樣子穿過靶子,這並不稀奇,我有個更厲害的射箭方法。”說完,他搭上箭,嗖的一聲射了出去,喊道:“正中靶心!”這枝箭不偏不倚,正好將潘黨那枝箭從底部推出,送到了靶子那邊。而養由基的這枝箭,依舊穿過了七層鎧甲。眾將看了,都忍不住吐舌頭。潘黨這才心服口服,感嘆道:“養叔真是神射手,我比不上!”史書上有記載,楚王在荊山打獵,山上有一種名叫通臂猿的猴子,擅長接住射來的箭。楚軍將猴子團團圍住,楚王命令左右射手射箭,但都被猴子接住。於是召喚養由基前來。猴子聽到養由基的名字,立刻嚇得尖叫。養由基一到,一箭就射中了猴子的心臟。他果然是春秋時期第一神射手,名不虛傳。潛淵有一首詩這樣寫道:“落烏貫蝨名無偶,百步穿楊更罕有。穿札將軍未足奇,強中更有強中手。”

眾將說:“晉國和楚國在相互對峙,我們的國王現在正需要這樣的人才。兩位將軍如此神箭,應該向國王奏報,這樣的珍寶不應該被藏匿。”於是,命令軍士把箭頭和穿過七層堅甲的箭一起抬到楚共王面前。養由基和潘黨也跟著過去。眾將向楚王詳細彙報了養由基和潘黨的神箭射擊技巧,並且還提到了他們之間的賭射比賽。他們告訴楚王:“我們國家有這樣的神箭,又何愁不能戰勝晉國的百萬大軍呢?”楚王大怒,說:“你們以這種投機取巧的方式來謀取勝利,如何能勝?你們自以為這樣厲害,但遲早會因為這種僥倖而遭受失敗!”於是,楚王沒收了由基的箭,不准他再射箭。養由基感到羞愧難當,只好黯然離去。

第二天清早五點,兩軍同時鳴鼓,開始進攻。晉國上軍的總指揮郤錡攻擊楚國的左軍,並與楚國的公子嬰交戰。下軍的總指揮韓厥攻擊楚國的右軍,並與公子壬夫對抗。欒書、士燮各自率領本部的車馬,保護中軍,與楚共王和公子側對抗。這邊晉厲公的戰車由郤毅駕駛,欒針擔任車右將軍,郤至等人率領新軍作為後隊接應。那邊楚共王出陣。原本上午應該乘坐右廣戰車,但右廣的將領是養由基,共王責怪養由基依仗射箭技巧而誇誇其談,所以沒有乘坐右廣,反而乘坐了左廣。左廣的駕駛員是彭名,屈蕩擔任車右將軍。鄭成公率領本國的車馬作為後隊接應。

晉厲公頭戴沖天鳳翅盔,身穿蟠龍紅錦戰袍,腰懸寶劍,手提方天大戟,乘坐著金葉包裹的戰車。他的右側有欒書,左側有士燮,軍門大開,殺向楚軍陣勢。然而沒想到陣前有一片泥淖,黎明時分,還沒能看得很清楚。郤毅駕駛戰車勇猛向前,結果剛剛把晉厲公的車輪陷入泥淖中,馬無法前行。楚共王的兒子熊茷,年輕好勇,率領前隊,看到晉厲公的車陷入泥淖,立刻驅車飛馳過來。這邊欒針急忙跳下車,站在泥淖裡,使盡全身力氣,雙手把兩個輪子扶起來,戰車浮起,馬匹開始行動,一步步從泥淖中掙扎出來。就在這時,熊茷幾乎趕到了。與此同時,欒書的軍隊也到了,他大聲喝道:“小將不得無禮!”熊茷看到旗幟上有“中軍元帥”的字樣,知道這是大軍,於是吃驚地回車逃跑,卻被欒書追上,活捉了過來。楚軍看到熊茷失利,一起前來救援。然而,士燮帶領的軍隊已經殺了出來,後面的郤至等也都到了,楚軍害怕中了埋伏,於是收兵回營。晉軍並沒有追擊,各自回到自已的營地。哨馬探聽到楚國的左軍守勢穩定,晉國的上軍沒有交戰,而下軍則交戰了二十多次,雙方都有傷亡。勝負未分,雙方約定第二天再戰。欒書將熊茷獻上為功,晉侯想要斬殺他。但是苗賁皇進提議:“楚國的共王聽到他兒子被俘,明天必定親自出戰,我們可以將熊茷拘禁在軍隊前方,引誘楚國的軍隊。”晉國侯爵答道:“好的。”整夜都很平靜,沒有什麼事情發生。

天剛亮,欒書命令開啟營門尋找敵人決戰。大將魏錡報告說:“我昨晚夢見天上一輪明月,然後就彎弓射它,正好射中了月亮的中心,從月亮中射出一股金光,直接瀉下來。我嚇得慌忙後退,結果不小心腳下一滑,掉進了營前的泥潭裡,然後突然驚醒。這是什麼預兆呢?”欒書認真地分析說:“周朝的同姓諸侯稱為日,異姓諸侯稱為月。你射中月亮,說明你一定能打敗楚君。但是泥潭是泉水土壤的產物,後退進入泥潭並不是一個好兆頭。將軍你需要小心啊!”魏錡回答說:“如果能夠擊敗楚國,即使死去又有什麼遺憾呢!”欒書同意魏錡的建議,派他打頭陣。楚國的將領工尹襄站了出來。雙方交戰不到幾次,晉國計程車兵推出囚車,在陣上來回穿梭。楚國的共王看到他的兒子熊茷被囚在車上,非常著急,怒火中燒,立即命令彭名快馬前往搶奪囚車。魏錡看到這個情形,拋棄了工尹襄,徑直追上楚國的共王,拉起弓箭,颼的一聲射出,正中楚王的左眼。潘黨勇猛作戰,成功保護楚國的共王回到車上。楚王承受著劇痛,拔出箭頭,他的瞳孔隨著箭鏃掉落在地上。一名士兵撿起箭頭並獻給楚國的共王,他說:“這是龍的眼睛,不能輕易放棄。”楚國的共王將箭頭收納在箭袋中。晉國計程車兵看到魏錡獲得勝利,一起發起攻擊。楚國的公子側率領軍隊死死地抵擋,最終成功救出了楚共王。郤至圍住了鄭成公,但御者將大旗藏在弓衣裡,鄭成公也逃脫了。

當時楚國的共王非常生氣,急忙召喚神箭將軍養由基前來救駕。養由基聽到召喚,匆忙趕來,但身邊沒有一支箭。楚共王抽出兩根箭交給他,並說:“曾經有一位穿綠袍、留虯髯的人射中了我,將軍現在可以為我報仇。將軍的箭術高超,我相信不需要用太多的箭。”養由基接過箭,跳上戰車,衝入晉軍陣地,正好碰到那個穿綠袍、虯髯的人,認出他是魏錡。他大聲罵道:“你這個傢伙有什麼本事,竟敢射傷我的主公?”魏錡正要回答,養由基的箭已經射來,正中魏錡的脖子,魏錡倒在弓衣上死去。欒書帶領軍隊奪回了他的屍體。養由基還剩下一支箭,他把箭歸還給楚王,報告說:“靠著大王的威靈,我已經射殺了那個穿綠袍、虯髯的將領!”楚王非常高興,親自解下錦袍賜給他,並賜給他一百枝狼牙箭。軍隊中稱他為“養一箭”,意思是說他一箭就能解決問題,不需要再射第二箭。有一首詩說:“鞭馬飛車虎下山,晉兵一見膽生寒。萬人叢裡誅名將,一矢成功奏凱還。”

接下來,晉國計程車兵在追擊楚國的軍隊時,逼近了極限。養由基拉緊了弓弦,站在陣前,追擊者一旦靠近就會被他射殺。晉國計程車兵因此不敢再逼近。楚國的將領嬰齊和壬夫得知楚國的共王中箭,前來接應,雙方在混戰中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鬥,最終晉國計程車兵撤退了。欒針看到了令尹子重的軍旗,知道是公子嬰齊的軍隊,於是向晉國的侯爵說:“我之前曾前往楚國,楚國的令尹子重曾問我晉國用兵的策略,我回答說是‘整暇’這兩個字。現在雙方混戰,還沒看到整頓好的軍隊,各自撤退,也沒看到空暇。我希望能派一名使者帶著酒去獻給他們,以實現我之前的承諾。”晉侯說:“好。”欒針於是就派人拿著酒,前往公子嬰齊的軍隊,說:“我們的國君因為人手不足,讓我擔任車右,所以不能親自犒勞大家,讓我來代他敬大家一杯。”嬰齊明白了欒針之前說的“整暇”的意思,於是讚歎說:“這位小將軍真是記性好啊!”接受了他的酒,並對使者說:“明天在陣前,我會親自向你們表示感謝。”使者回去後,把這話告訴了欒針。欒針說:“楚國的國君中了箭,他們的軍隊還沒有撤退,怎麼辦?”苗賁皇說:“我們只需要檢查一下車輛,補充士卒,餵飽馬,磨好兵器,排列好陣勢,吃飽飯後,決一死戰,有什麼好怕楚國的?”當時,郤犨和欒黶從魯國和衛國請來了援軍,回到晉國軍隊中說,這兩個國家已經起兵來援助晉國,距離這裡只有二十里遠。楚國的間諜得知這個訊息,報告給了楚王。楚王大驚失色地說:“晉國的軍隊已經這麼多了,魯國和衛國又來援助,怎麼辦?”於是立即叫來左右,召集中軍元帥公子側商議。不清楚後來的事情會怎樣發展,讓我們看下一段故事分解。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天崩開局,從死囚營砍到並肩王李道劉夫長 大清就是個奇葩 天回地轉 183456880023545 開局淨身:我獨得娘娘恩寵! 詭三國:我創造了詭秘三國 我有一雙靈活的臭腳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