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14章 武后主政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武則天成為皇后前,史料記載她能“屈身忍辱,奉順上意”,因此李治力排眾議,信任她將權利交給她,相信武則天能夠幫助自己治理好國家。】

【然而當武則天真正開始治理朝政時,李治和武則天之間也逐漸開始產生矛盾。】

【整個龍朔年間,武則天利用李治賦予她的權利,大力培植親信黨羽,在朝堂之上遍及耳目。資治通鑑記載道:“專作威福,上欲有所為,動為後所制,上不勝其忿。”】

【可以看出,李治其實已經開始對武則天產生不滿了,武則天多次違逆他,這顯然脫離了他一開始對武則天的定位——幫助自己治理國家。武則天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政治意圖,不再是李治維持朝堂統治的工具了。因此李治開始動起了廢黜武則天的念頭,趕在武則天勢力更大之前制止她。】

漢武帝時期。

漢武帝劉徹不屑的說道:“為自己的女人所制,還是自己提拔起來的,這後世之君怪不得能被女人篡奪了江山。”

貞觀時期。

李世民有些不理解,李治這麼早就已經意識到了後宮干政的風險,為何還會被武則天掌控朝政?

李世民又看了看李承乾:“還是要好好培養承乾,經此一事想來承乾會吸取教訓,也是國家之幸。”

【李治既然動了念頭,就開始行動了。他找來了當時的丞相上官儀,和他一起策劃廢后的事情,上官儀也贊同廢黜武則天,於是二人達成一致,上官儀就開始起草廢后的詔書。】

【然而李治還是低估了自己的這個老婆,就在二人商議之時,身邊就有人飛奔著向武則天報告去了。武則天面見李治後,當面自訴,李治又當場後悔了,就把事情全推給了上官儀,然後上官儀被殺,全家都被其連累。】

【新唐書原文是,儀曰:“皇后專恣,海內失望,宜廢之以順人心。”帝使草詔。左右奔告後,後自申訴,帝乃悔;又恐後怨恚,乃曰:“上官儀教我。”】

貞觀初年。

李世民失望的說道:“雉奴盡失人心啊,如此一來誰人還敢幫他?武則天權力更盛矣。”

李世民看了看還在襁褓中的李治,想打他都沒處下手。

漢初。

劉邦哈哈大笑,舉著酒杯說道:“這後世之君,瞻前顧後,舉事不利又拖累臣下,盡失人心,真是好笑啊。”

又轉頭對呂雉說道:“朕還沒有想廢黜你,勝過此人多矣。”

呂雉面無表情的回到:“多謝陛下亦不會廢黜太子。”

劉邦面色尷尬,只能喝酒不言。

【由此可見武則天可謂是深得人心,李治和上官儀這邊正在密謀,身邊人就飛奔著向武后報告去了,武則天勢力之大可見一斑。】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李治執意要廢后,恐怕就不像廢黜王皇后時那麼輕鬆了。當初他擔心的是大權旁落,所以他相信了自己的老婆,此時他的權利真的被老婆分走了。】

【當然,此時的李治真的拿武則天沒辦法了嗎?那肯定不是,說到底武則天的權力還是來源於李治,是根植在李唐皇權之中的。李治作為李世民欽定的繼承人,要是真的想下狠手還是可以祛除武則天的影響的,但是真的值當嗎?李治此時的身體已經沉痾難愈了,無法自己掌控朝政,還是要把權利分出去,那自己辛苦收攏的皇權還是要旁落,那又何必呢?】

【自己的權利分給他人,還不如就讓自己的皇后掌管,最多她也就做個呂后,一個女人還能當皇帝不成,最終她還是要交給兩人的孩子的,自己的妻子掌管朝政,自己還能更安全,更可以信任她,如果換成旁人,誰知道哪天睡著後就再也醒不來了。】

唐高宗時期。

李治和武則天對視一笑,二人經過光幕的講解,二人心情更加複雜,但也寬慰許多。夫妻二人本就是一體的,武則天只能依靠李治獲取權利,李治也要靠武則天來治理朝政。

武周時期。

武則天神色複雜的看著天上的一切,想起已經去世多年的李治,心情更加複雜。

【李治無論是妥協還是害怕,總之他還是退讓了。上官儀和他的庶長子相繼被冤殺,也讓朝臣看清了事態,也沒人敢提幫李治奪權了。你們夫妻床頭打架床尾和的,我們就成了犧牲品了。就此李治的天子權威已經淪喪,武后垂簾聽政,武則天“垂簾於後,政無大小皆與聞之。天下大權,悉歸中宮,黜陟、生殺,決於其口。”】

唐高宗時期

此時李治還未升起廢后的意思,上官儀面色複雜的看著自己的結局,又看了看自己正在襁褓中的孫女,又想到自己的家人,長嘆一聲,這次絕對不去管李治的家事了。

【李治賣掉上官儀的後果很嚴重,從此對於武則天的詔令群臣不敢反對,因為大臣們不知道這是李治的意思還是武則天的意思,如果大臣們覺得詔令不合理,想到上官儀的下場,也不敢摻和皇帝的家事,只能依令而行。】

【武則天尚覺不夠,於是著手推動自己的權威進一步提升,怎麼提升呢?那就是推動李治去封禪泰山。】

【封禪本為古代皇帝最高的榮耀,只有帝王在位時國家統一,帝王本人政績卓越,國富民強才有資格封禪。中國古代真正能封禪泰山的皇帝只有六位,李治就是其中之一,李治即位後平滅了高句麗,達成了自隋文帝以來的中央帝國的心願,又開疆拓土使得唐朝疆域在他手中達到最大,因此他是絕對有資格封禪的。】

【題外插一句,為什麼自宋真宗趙恆以後就再沒皇帝去泰山封禪了呢,朱元璋一統天下之後都不去泰山封禪。因為宋真宗深感封禪活動勞民傷財,他怕日後的皇帝隨便跑去泰山封禪,於是自己去主動封禪泰山,把泰山封禪這項活動徹底拉下神壇,大大減輕了後世百姓的負擔。他之後的皇帝不管再怎麼功勳卓著也都不去泰山了,在宋真宗後面去泰山封禪,是真的是丟不起那個人啊。咱們至今為止也不知道他是怎麼舔著臉好意思去的。】

宋真宗時期。

趙恆氣的臉色通紅:“這後世之人著實無理,朕天命之主,統御中國,如何不能封禪,真是豈有此理。”

但他也只能拍案,無能狂怒。

宋初宋太祖時期。

趙匡胤有些尷尬:“這不知是朕的幾世子孫了,評價如此……”

唐高宗時期。

李治看著後世對自己的肯定:“此言詼諧,這宋時的君王如此厚顏無恥,朕也羞於與他為伍。”

“陛下功業名垂千古,後世自然心生嚮往,足以證明畢業不遜先皇了。”武則天說道。

【封禪本應由皇帝初獻,公卿亞獻。但武則天認為,封禪為祭地之儀,由太后配享,彰顯后土之德。所以她要自己充當亞獻,好孝敬自己的婆婆,李治同意的她的想法。麟德二年十月李治率文武百官、扈從儀仗,從東都洛陽出發,前往泰山封禪。武則天則率內外命婦隨行。車乘連綿數百里,隨行的還有突厥、于闐、波斯、天竺、倭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國的首領和使節。】

【武則天和李治一同參加封禪進一步加強了自己的權威,讓自己統治前朝百官更多了一層神聖意味。同時還給百官賜爵加階,使百官對她感恩戴德。】

【上元元年八月,李治稱天皇,武則天稱天后,名為避先帝、先後之稱,實際是進一步加強自己的權威。同年十二月,武則天上建言十二事,被李治悉數採納,下詔頒佈施行。】

【史稱“二聖臨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魂穿古代突然解鎖系統 奪嫡?我直接跑路 唐朝極品公子 困神 北境擁兵一千萬,女帝跪求別造反 中華歷史長河 家父秦昭王,敵國公主又來和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