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47章 彩蛋:陳壽的小心思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劉備的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但歷史還沒有停下它的腳步,隨著時間的流逝,丞相星隕五丈原,緊隨而來的就是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指洛水放屁。司馬家上臺之後,蜀吳兩國無力迴天,伴隨著曹髦的最後一聲吶喊“寧為高貴鄉公死,不做漢獻帝生!”,堂堂天子血灑長街,也徹底把天子的神聖性踩在了腳下。兩漢以來秉承天命而生的皇帝也能當街被殺,這為司馬家的登頂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

【無奈的司馬昭強行推動滅蜀,為司馬家的篡位尋求合理性,鄧艾的奇兵天降使得蜀國突然滅亡,姜維復國不成,一計害三賢臨死帶走了鍾會和鄧艾。滅蜀後司馬昭憑藉滅國之功,封晉王,加九錫開始重複曹操的操作。司馬昭死後其子司馬炎逼迫曹魏禪讓,建立西晉。隨後不久發兵順流而下,滅吳,三國紛亂重歸一統。】

【要論中國歷史上哪個時代最為著名,那莫過於三國時期了,這完全得益於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這本書透過對正史《三國志》的小說化演繹,成功的將三國這段歷史傳播的婦孺皆知,甚至名揚國外。但在觀看《三國演義》時不可否認其中多有錯漏,並非真實的歷史,陳壽所著的《三國志》才是那段歷史的真實模樣。《三國演義》的主基調是尊劉貶曹的,而《三國志》受限於所寫年代,其中多有為尊者諱的地方,但這本書中也不乏陳壽暗藏的一些小心思。】

【陳壽出生於公元233年,他一開始是蜀漢官員,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蜀漢後期,劉禪寵幸宦官黃皓,陳壽因為不肯屈從,屢遭貶黜。劉禪投降後,又在西晉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

【太康元年,西晉滅吳正式結束了自東漢末年以來,中華分崩征戰不休的局面,而陳壽也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歷史上的一部鉅著《三國志》。】

【《三國志》極為簡略,陳壽惜字如金,三國六十年的歷史,在陳壽筆下僅有37萬字。與之相比,兩漢400年,《漢書》80萬字,《後漢書》近90萬字,陳壽修史之簡略可見一斑。】

【幸虧後面有裴松之為《三國志》做注,方才儲存了一部分史料的完整。但《三國志》的簡略,並非意味著其價值不高,相反《三國志》的史料價值極高,因為它是第一手史料,在陳壽著書之時,還有不少歷史事件的當事人還在世,因此《三國志》是不可替代的。】

【和大部分所想的不一樣,位列中國二十四史之一的《三國志》並非是官方參與的史書,它是陳壽私人所著。自古以來,私人著史者不可勝數,但能混成《三國志》這樣,被官方認可的就寥寥無幾了,因此可以說《三國志》是同時期史料中價值最高的著作了。】

【陳壽著史的時候也並非沒有競爭對手,當時魏國就有魚豢在著《魏略》、西晉有王沈著《魏書》、吳國韋昭著《吳書》等等。當時還有還有個叫夏侯湛的人,也打算來湊這個熱鬧,要寫《魏書》,但在他看了陳壽的著作後,就直接放棄了。】

【陳壽在《三國志》中夾雜了許多私貨,雖然礙於當時的官方看法,許多事情陳壽不能明說,但他還是在書中留下了痕跡。陳壽的筆法可以真的說是史筆如刀了。】

【當時西晉取代魏國,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統地位,自然為蜀吳兩國多有貶斥之意。尤其是以魏國為正統,魏代漢,晉代魏正是國家主權交接的正統。因此主流觀點都是以魏國為正統。】

【其中,對於魏國的將領,要大書特書其正面形象,至於兵敗之事就不要多提了嘛。】

【因此我們才能看到如此有意思的記錄。史書記載赤壁之戰後,曹魏方面大將樂進,李通,文聘,滿寵,曹仁,紛紛“討關羽”,主動出擊沒有敗績,但是討伐的前線一直在後退,從江陵漢水,最後討到樊城襄陽了。】

【更有意思的來了,樂進討著討著就被貶職去合肥給同級別的張遼當副手了,李通討著討著病死了,曹仁滿寵討著討著再正式出場時一出場就被關二爺給圍在樊城了,然後就是擒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再然後二爺就威震華夏了。】

【咱們也不知道他們怎麼打的仗,史書中沒有記載他們打了敗仗啊?陳壽本身就是蜀國人,投降到晉朝後也是官身,你說他不能得到準確的訊息那是不可能的,那他為啥不寫呢,只能說陳壽留給了讀者無盡的想象空間。】

【再說陳壽對三國的態度,這個屬實是有些明顯了,陳壽只能說是敷衍的演了一下,“我是支援曹魏是正統的,蜀國是叛賊!”。】

【曹操作為曹魏政權的開創者,陳壽是這麼評價曹操的:“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看著評價很高對吧,誇曹操是超世之傑。但你看他把曹操比作誰,申不害、商鞅、韓信、白起。曹操也算是曹魏的開國之君了吧,篡位流程走了九十九步而已。陳壽沒把他和古代的君王比就算了,比喻的這些人裡除了申不害,其它三個沒一個善終的。】

【商鞅被五馬分屍,韓信就甭提了大家都知道,白起也是被賜死的,可以說是陳壽老陰陽人了。】

【如果說對曹操陳壽還是暗地裡諷刺,那對曹丕的評價,陳壽就差指著鼻子罵人了。陳壽說:“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強識,才藝兼該;若加之曠大之度,勵以公平之誠,邁志存道,克廣德心,則古之賢主,何遠之有哉!”】

【前半部分誇他文采好,這種話你要是誇宋徽宗趙佶他可能會很高興,但是你放在一個皇帝的身上肯定不合適吧。後半部分更是誅心了,本來很好的話,陳壽在前面加了個“若”,意思一下就變了,如果你能怎麼怎麼樣,那不就是罵曹丕不是這樣的人嗎?】

【再看看陳壽評價劉備:“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直接把劉備比作劉邦,而且盛讚劉備與諸葛亮君臣至軌,可為歷代之典範,這偏心不要太明顯了。】

【再之後就是對孫權的評價,如果說對劉備,陳壽是尊敬的;曹操父子,陳壽就是在背地裡指指點點;對孫權,陳壽可以說就是開麥直接噴的,把孫權狠狠損了一遍。】

【陳壽是這麼說的:“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至於讒說殄行,胤嗣廢斃,豈所謂賜厥孫謀以燕冀於者哉?其後葉陵遲,遂致覆國,未必不由此也。”】

【這整段話幾乎就沒好話,把孫權比作勾踐,首先勾踐這個人,大家都知道是臥薪嚐膽的主角。但勾踐臥薪嚐膽後滅的國家是哪國?吳國!這個惡意如此明顯。】

【後面又說孫權“性多嫌忌,果於殺戮”,就是在指著鼻子罵孫權了。最後甚至把東吳亡國的原因都歸結到孫權的身上。】

【對待曹孫劉三家的稱呼上,也能看出來陳壽的小心思。】

【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

【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國參之後。】

【對孫權呢,就是“孫權,字仲謀”,避諱想都別想。】

【對待曹魏的幾位后妃,記錄都是武宣卞皇后、文昭甄皇后、文德郭皇后,描述非常正常。對於蜀漢政權也是,先主甘皇后、先主穆皇后、後主敬哀皇后,用的是先主後主,並非曹魏那樣的皇帝諡號,但如果不是皇帝又哪來的皇后呢?】

【再看孫吳那邊,吳夫人、徐夫人、步夫人等等。不管東吳那邊給的什麼封號,妃子也好,追封的皇后也罷,全都統一叫做夫人。】

【雖然名義上陳壽著《三國志》以魏為正統,但劉備稱王、稱帝的表文是他是一字不落的照抄下來。曹丕稱帝時的勸進表,陳壽一字不提,還是後面裴松之做注的時候給補上的。】

【到這裡,陳壽對於曹孫劉三家的態度已經相當明顯了,雖說成王敗寇,但他耳聞目睹是那個時代最真實的一面。那個時候,歷史的真相還沒有淹沒於時間長河之中。】

【曹操的權謀和他的殘忍一樣顯著,劉備的寬仁也無法被時光抹去,孫權的刻薄寡恩以至於他死後仍被人們銘記。】

【陳壽因為時代的侷限性,迫於過審的無奈不得不尊奉魏國,但在其內心仍然心向蜀漢,不惜各種遣詞造句,使用春秋筆法,努力把歷史的真相傳達到兩千年後的現在,這就是史官的意義,也是中國歷史最大的魅力。】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歷史評論員:開局給秦始皇頒獎 北宋濟王之大宋帝國 蠻族簡史那些事兒 為歷史遺恨奏響復仇之歌 混在民國當探長 吾父朱高煦 重生古代苟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