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49章 番外·下場悲催的皇帝們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番外·悲催的帝王們

東漢末年,

劉備有些欣慰,兒子只是中人之姿卻也並非昏聵之主,他禁不住對諸葛亮說道:“孤百年之後,國家就要託付孔明瞭。”

“主公言重了。”諸葛亮連連擺手。

接著諸葛亮又嚴肅的詢問劉備:“不知主公可否發現一個問題?在之前的神蹟之中,法孝直在主公發起夷陵之戰時便已經逝世。”

劉備恍然一驚,仔細思考片刻後:“果然,神蹟敘事進展神速,竟未能察覺孝直的存在。看來孝直是要似士元一般英年早逝嗎?”

想到這裡,劉備連忙叫侍從召法正前來,準備詢問一下他的身體,並召集名醫醫治。

“依我看主公可召集文武,以神蹟之名振奮人心,再次設壇祭拜漢家先祖,以攬天下之人心。”諸葛亮進言道。

“那東吳孫權那裡?”劉備有些遲疑。

諸葛亮接著說道:“請孫夫人入蜀中,以維護兩家盟好,想來孫權理虧,應不會拒絕。”

劉備想不出拒絕的理由,只好同意將孫小妹接回來,然後他對諸葛亮說道:“孔明有經天緯地之才,依我看不如將阿斗交由孔明教導,想來更有裨益。”

諸葛亮也擔心,劉備此時年事已高,萬一出個什麼意外,自己在之前的神蹟中也好像壽命不長,若有生之年不能興復漢室,留下一個單純的劉禪,恐怕一生的心血都要付之東流,因此答應下了教導劉禪的任務。

初唐武德年間。

提前發動政變的李世民看完直播後,連忙出宮,繼續在太子宮殿內辦理公務。李建成李元吉雖死,但太子黨的殘餘勢力依然龐大,此時若非神蹟不能錯過,他哪有其它心思休息。

房玄齡向李世民建議道:“殿下可以神蹟之名宣揚正統,上一次和這次神蹟都言明殿下才是太宗皇帝,殿下繼位乃是天命所歸,未來還能成為千古一帝。前太子心中惶恐,方才意欲逆天行事,聯合齊王欲行悖逆之事。為國家計,殿下不得不效仿周公誅管蔡之事。至於建成餘黨,殿下儘可全數赦免,神蹟天下皆可見之,此言無人會不信。”

李世民覺得言之有理,因此迅速擬好詔書,請李淵蓋印發布全國,並對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殘部一概不追究。

明朝洪武年間。

朱元璋在看完劉備的故事後,愈發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廣封宗室才是保證王朝能延續不斷的最好辦法。他對朱標說道:“漢高祖劉邦起自布衣,終能克定天下,保漢家四百年江山,為何?正是因為劉氏子孫遍佈全國,王莽篡漢時,各地藩王紛紛起兵反抗,終有光武帝復興漢室。東漢末年曹操意欲代漢,亦有昭烈帝與之抗衡,若非劉備意氣用事,漢家天下豈非三次興起?”

說道興奮處,朱元璋不由得站起身來:“標兒你記住,等你的弟弟們都長大成人了,就把他們都分封出去,待再過百年,若我大明有危難之時,各地皆都我老朱家的人,定能保我大明江山永固。前唐朝何其強盛,然自武后以下皆嚴防宗室叛亂,李隆基更是一日殺三子,父子相忌如此,怎麼令人不痛心。至於唐末亂世,更是宦官亂政,宗室之內竟無一人奮起,自是分崩離析。朕今日分封之舉,日後定能救我大明於水火!”

朱標本就反對分封諸王,但見到朱元璋如此激動,他心知自己說什麼父親都聽不進去的,心下一陣無力,只好拱手稱是。但心中已然下定了決心,待自己繼位後必須削藩。

朱元璋此話的意思就是告訴朱標不要反對分封,分封出去的都是你的弟弟,還能有利的鞏固咱們朱明天下,你這個太子就不要再反對他了。但朱元璋不知道的是,他的分封實際上並不能起到任何作用。

……

很快,七天的時間一晃而過,各個時空各個朝代的皇帝或是獨自觀看,或是召叢集臣一起商討,又準備開始觀看新一期的直播。

【大家好啊,這一期咱們不具體講述哪一位帝王,開一期番外故事,來講一講歷史上那些下場悲催的皇帝們。】

【番外篇——歷史上那些悲催的帝王們】

這個開頭一出,各個朝代轟的一下爆開了,百姓們議論紛紛,大臣們也若有所思好像在回想歷史上的人物,但所有皇帝的臉都不是很好看,這個標題明顯是要把皇帝這個位子狠狠的嘲弄一番,天子的威嚴和神聖性將要蕩然無存,可是他們又無計可施。

【咱們還是按照時間順序來盤點幾個我認為下場很悲催的皇帝,這些人中有被妃子殺死的,有餓死的、有被叛亂殺死的等等不一而足。】

【第一位悲催的皇帝——裝了一輩子好人,死後頭顱卻被收藏了272年的新帝王莽。】

【王莽這個人啊大家都很熟悉了,都稱呼他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穿越者,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王莽出生於西漢末年,在他很小的的時候就父母雙亡,他是在自己伯父的撫養下長大的。青年時期的王莽,天資過人,機智果敢,出類拔萃在當時很受王家的長輩喜歡。】

【王莽出生的王家是西漢時期的頂級外戚世家,因為王莽的姑母王政君是漢元帝劉奭的皇后,劉奭英年早逝,王政君前後以太后,皇太后的身份在前朝施加影響,不斷提拔王氏家族成員,王政君先後經歷漢家四個皇帝,在位60餘年,為王家的興盛,王莽的篡位創造了條件。】

【王政君並非以太后的身份親自掌控朝政,而是不斷提拔王氏家族成員擔任丞相掌控朝局,在她的幫助下,王氏一門得以連續把控漢朝幾十年,黨羽遍及全國各地。】

【正因如此當時王家的各種二代都是驕奢淫逸,貪圖享樂。在他們之中只有王莽是個異類,他讀書用功,孝順親長,步入官場後也是恭敬謙卑,廣交同僚,為自己贏得了禮賢下士的好名聲。】

【有一次王莽的二兒子王獲不小心誤殺一個家中的奴僕,雖然這是殺人罪,但在古代這並非什麼太大的事情,權貴家族時有發生,更別說王家這種大貴族了。可王莽卻強行逼迫自己兒子自殺,為奴僕償命。俗話說虎毒尚不食子,王莽為了博取名聲,竟不惜用自己兒子的性命,可見其陰狠。這一舉動也確實為他贏得了大好的名聲。】

【經過多年的積蓄實力,他一步一步的邁向最高權力。但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王莽的真面目,全天下的人們都對他抱有期待。當時的西漢後期,社會矛盾已經非常尖銳,土地兼併蔚然成風,上層權貴奢靡無度,下層平民苦不堪言。當時的有識之士都認識到,漢朝天下即將走到終點,得益於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說,當時的人們都認為是因為漢朝的皇帝失去了天命,老劉家已經不適合做皇帝了。】

【因此王莽在當時的篡位,勉強算是眾望所歸,他以新代漢,當時朝臣也接受了,大家都期待他能夠拯救天下,半推半就的承認了他的帝位。】

【之後王莽的改制,現在都說他是學習了現代的經驗,把土地收歸國有,平均分配,解決土地兼併問題。但是他的所有舉措,實際上都是在復古周禮。王莽的篡位雖說反對者不多,但他確實急需一個代漢的思想口號,因為當時的儒家思想是不足以支撐他的行為的。】

【為了對抗當時的儒家思想,也為了自己王朝能夠穩定傳承,統一思想,他只能瞄準了周禮。因為孔子尊奉周禮,所以拿周禮來抗衡當時的儒家再合適不過了。】

【他先是把官員名字全部改成周朝的,大司農改名為羲和,太常改秩宗,大鴻臚改為典樂,太守改叫大尹,縣令改為宰。】

【周朝是井田制,他就實行王田制,把所有土地收歸國有,分配給無田者。得罪了當時所有的官僚地主、王公貴族。不要以為這是好政策,要知道以古代的執行力,再加上這一政令的執行者本身就是官僚,他們本身就是得益者,讓他們革自己的命,想想都知道不現實。】

【周朝的貨幣有貝幣、刀幣、布幣,王莽就搞了三次幣制改革,由於幣制太亂,所以“農桑失業,食貨俱廢”,底層百姓,也對其產生了嚴重的不滿。】

【周朝時,國家的統治者才是王,於是,王莽就把原本臣服於漢朝的匈奴、高句麗、西域諸國和西南夷等藩屬國統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為了“侯”。把匈奴單于改為“降奴服於”,把高句麗改名“下句麗”。這一舉動又惹惱了外國勢力。】

【至此王莽終於的得罪了當時國內外所有的勢力,他的改革也完全不符合當時的社會實際,全天下人一看,這王莽就做成這樣,現在想想還是老劉家的人靠譜,咱們還是重新擁護老劉家的人做皇帝吧。】

【地皇四年九月一日,長安城下的起義大軍發起了總攻。很快,長安城的城門就洞開了,起義軍一擁而入。聽說起義軍已經攻進長安城,王莽趕緊帶著隨從躲進未央宮的宣室殿躲避。】

【這時的王莽大概已經是神經失常了,進入大殿後,他首先做的事,竟然是令天文官占卜,待占卜顯示最佳的方位為斗柄時,他才在那個位置坐下。】

【起義軍攻入大殿,王莽被起義軍戰士杜吳所殺,校尉公賓就向杜吳問王莽的屍身在哪,杜吳告訴他在“室中西北陬間”,公賓就斬了王莽的首級,振臂高呼王莽已死,數十個軍士爭相前來砍殺王莽,把王莽砍成了碎片,然後抱著碎片去領賞了。】

【更始帝劉玄命人將王莽的首級懸掛在街市之上示眾。有膽大之人,將其取下當球踢。這一年,王莽68歲。】

【後來劉秀取得天下後,有人把王莽的頭顱獻給了他,劉秀為了警示後人,將王莽的頭顱珍藏了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王莽的頭顱歷經東漢、魏、晉三朝一直傳承了272年。一直到公元295年晉惠帝時期,就是那個著名的“何不食肉糜?”的皇帝在位時,洛陽武庫遭遇大火,王莽的頭顱才算被徹底燒成了灰。】

【身為皇帝,死後腦袋不僅被人當球來踢,還被珍藏當做收藏品,這個下場可以說是相當悲催了。】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穿越司馬傳 於先 四合院之無法無天 慈禧皇后與她的三個寵愛太監 開局起義反皇上 驚天奪寶 我的農場通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