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005 七國之亂諸侯叛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可是劉啟這次的“削藩”政策並沒有實行多久,在這一年的冬天,吳王劉濞聯絡楚、趙、濟南、膠西等七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藉口發動了對朝廷的反抗。

劉啟當時還認為自己的措施做得很好,聽到這訊息時,頓時大驚。

朝中一片呼籲,要求皇帝斬殺晁錯,以平息藩王的憤怒。

連阿嬌這樣養在深閨中的女孩兒都清楚的知道了這次事情的嚴重。

吳王反叛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目前劉啟正在實行“削藩”,眾多諸侯王都在恐慌之中,楚國等被減少封地的候國對景帝感到不滿,那些還沒被“削藩”的藩王們則是日日恐慌,生怕哪天就輪到了他們,這時吳王打出的旗號正好應了這些諸侯王的心聲。

利益面前這些諸侯王誰不會動心。

朝廷上下一片恐慌,生怕諸侯的軍隊打進長安。而阿嬌此時卻很是淡定,她清楚的知道,這件事情在最後會被慢慢平息,最後只是留下了“七國之亂”這樣的歷史事件而已。

雲光殿是阿嬌進宮後所住之處,位於長樂宮中,離竇太后所住的長信殿並不遠。

雲光殿前有一處阿嬌很喜歡的地方,那是在殿前的湖泊邊,那一顆高大樹木下的小亭子。

阿嬌正坐在小亭子邊看著水中的倒影發著呆呢,卻聽到身後有人喊著她的名字。

“阿嬌,你在做什麼呢?”洪亮的聲音由遠及近。

阿嬌回頭一看,卻是兩個翩翩少年走了過來,一人白衣,一人黑衣。其中,著黑衣的便是阿嬌的第五個表哥劉非,另一個著白衣的便是劉榮了。

適才這洪亮的聲音正是出自劉非口中。

阿嬌對這個劉非是很有好感的。

阿嬌平時呆在宮中很無聊,劉榮在慄姬的管教下又很少來陪阿嬌玩,而其他皇子亦是很少見到。這劉非可就不同,平時只要他有空餘的時間,就會過來陪陪阿嬌。

其實要說阿嬌和劉非是很好的玩伴那也說不上,劉非現在已及束髮之齡,按照阿嬌的說法就是已經有十五歲了。他那麼大的人來陪阿嬌這樣一個小屁孩兒,阿嬌覺得劉非純屬是在打發時間。

“阿嬌,你在想什麼呢?怎麼叫你你都沒聽到。”劉非在一旁嚷嚷。

阿嬌搖搖頭,沒有說話。

“阿嬌,你怕不怕。”劉榮突然冒出這麼一句。

“啊?”阿嬌不明所以。

“就是吳王的反叛,現在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在沸沸揚揚的討論著,”劉非以為阿嬌不知道,插嘴說道,“說了不用跟阿嬌說的。”

“什麼我不知道啊,不就是那些藩王的反叛。我在皇祖母那兒都聽說了。”阿嬌聽到劉非那鄙視的話語,反咄道。

看著阿嬌兇巴巴的樣子,劉非很理智的閉上了嘴。根據劉非的經驗,要是他再說下去,阿嬌就該跳起來打他了。

“你們兩個怎麼一起跑過來了?我平時可沒有看見你們在一起過?”阿嬌想著剛才這兩兄弟一起過來的,不禁有點好奇,劉榮因為慄姬的原因,可是從不和其他皇子深交的啊。

“我剛才向父皇上書,要自請去對抗吳王大軍,父皇已經同意了,”劉非說,“我現在是來向你道別的。”

阿嬌看著劉非湊過來的臉,吶吶的表示關心,“那你要安全回來啊。”

“我會的,那些叛軍我要打得他們落花流水,”劉非的語氣中滿是自信。

“陛下不是很能耐麼?怎麼來向我這樣一個婦道人家請教呢!”長信殿內,竇太后坐在榻上,看著站在一旁頹靡的劉啟。

此時殿中並沒有其他人,竇太后雖然說話有點嚴厲,可是還是顧忌著這個皇帝的尊嚴的,並沒有在其他人面前損皇帝的面子。母子二人就這樣靜靜的沉默了良久,誰也沒有說話。

“母后,啟兒沒有想到這一點,”這時的劉啟早已沒有在的朝堂上的意氣風發,“我該怎樣做才能顧全大局啊?”

“那還不簡單,先按照他們的意思,將晁錯斬了。然後再看看那些諸侯王是否還有行動。”竇太后的豐富閱歷讓她很快就抓住了關鍵點,如今情況緊急,只能先順著那些候王的意思。

“晁錯只是劉濞的藉口而已。晁錯曾為太傅,是朕的心腹,他們找晁錯的麻煩就是看朕不順眼啊!劉濞一直對當年那件事耿耿於懷,現在的這些都是他的藉口,劉濞心裡就是想著要推翻我。”劉啟想到這兒便很是頭疼。

當年劉啟還是太子的時候便得罪了吳王,那時候吳王的兒子作為人質來到了長安,竇皇后將王子安排在了宮中住下。可是有一日,劉啟和王子在玩棋藝時不小心失手將王子給殺死了。

當劉濞看著自己兒子屍身的那一剎那,便與劉啟心存隔駭了。

“只是藉口?”竇太后冷笑,“那又如何?他劉濞打出的是這個旗號,我大漢朝已經斬殺了晁錯。再發起戰爭,那便是他們的錯,此時主導權便在我方!”

劉啟頓時沉默了。

半響後才說道,“晁錯畢竟是我的老師,這次的事也是他幫我做做參考的,我……”

劉啟有些摸拿不準,當時的削藩政策雖是晁錯提出的,可是最終的決策權還是在他手中,就這樣斬殺晁錯,於情於理都……

“那你覺得是這天下重要,還是他晁錯重要?”竇太后一針見血。

景帝一愣,抬頭看向了竇太后的雙眼,內心掙扎片刻,最終還是無力道,“母后,我明白了。”不管怎樣這大漢的江山是最重要的……

“本來還想著念及大家都是同宗的份上,饒了那劉濞一命,現在,他可是在自尋死路,”竇太后冷聲道,“啟兒,在這方面,你自己拿捏好分寸就行,吳王那一脈,是該整理整理了。”

此時的竇太后完全沒有了和阿嬌在一起時的和善,這時候的竇太后才像是那陪著文帝坐上大漢江山最高位上的女人,見慣了風雨的竇太后完全清楚該怎樣做才是最好的。

第二日,便有宦官來長樂宮報信,說是景帝於長安東市腰斬晁錯。

叛亂情況果然沒有出竇太后和皇帝的所料,吳王及其他各國並沒有退兵,反而將情況發展的更加嚴重。吳王劉濞在吳國地帶自立為帝,聯合楚國、膠東等地一起向西進攻。

劉啟派太尉條候周亞夫和劉非等人前去鎮壓,幾經週轉,最後才將吳王的二十萬兵力慢慢分崩離析。

這場戰爭將近持續了十個多月才慢慢平息。最後劉濞逃到東甌國,被東甌王所殺,其他六王畏罪自殺。在叛亂平息後,吳國、楚國等地均被除了封國,周亞夫、劉非等回長安,劉啟大為犒賞,在未央宮大擺筵席,以犒勞眾大將。

作者的話:七國,是指吳、楚、趙、膠東、膠西、濟南、菑川。他們以“誅晁錯,清君側”為藉口,欲奪景帝帝位。(未完待續)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南明的崛起 鄰國皇帝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凜冬已至,丞相,北伐吧! 三國之力挽狂瀾 蒼穹餘慶 穿越到大秦覺醒系統 白話三國志【典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