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三十三章 標籤融合路線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在那隻黑鱗狗頭人倒下的那一刻,在地行確認能夠將其轉化為素材之後,就立刻將其轉化為素材,然後.......

向著地上的方向回返。

他需要確認一下自己的據點附近有沒有其他的通道,再去看應該再哪裡放置擴充套件核心。

......

而沒過多久,他就透過波動感官確認,從自己據點所在的地穴入口位置通向地下深處,就只有那一條路而已。

並不存在什麼現成的,能夠繞過,能夠進行任何包抄行動的通道。

但是......

並不能排除一件事——

存在其他的地穴入口,能夠從地表進入到地下。

這片沼澤包圍的這片區域,那地下巖體的空洞,裡面不知道有多少狗頭人存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自己所在的這個位置,反而是最危險的。

如果有敵人從地表過來,又有敵人從地下過來,自己就被包抄夾擊了,想跑都跑不掉。

從這個角度來說,一個四通八達,甚至直接位於地表的環境會更好。

但是,問題就在這裡,化石就在這片地區,他又沒辦法轉移。

果然還是應該把這塊地方埋起來?

然後另開一個通道?

說起來,也不知道這片化石群落裡有沒有掘奔龍之類的恐龍化石。

掘奔龍是一種鳥臀類的恐龍,如果沒記錯的話,好像是稜齒龍科的。

這種恐龍,簡單來說,是地下穴居、打洞生活的。

也就是說,有挖掘能力。

早期的恐龍研究裡,也有認為甲龍是穴居打洞的,不過後來這種說法被推翻。

如果自己需要有挖掘相關的標籤,就得找掘奔龍了。

或者,去弄些節肢類的動物化石。

在節肢動物裡,尤其是小型的節肢動物裡,穴居不要太常見,比如蠍子和螃蟹啥的。

說起來,合弓綱裡的獸類,穴居也是不少的。

尤其是在幾次環境災難的滅絕中活下來的,處於低生態位的哺乳動物祖先,除卻因為身體小,需要的食物資源少之外,穴居打洞在地下生活,很難被大型掠食者帶走,也是存活下來的一個因素。

這類生物一般都會帶有一個【小型動物】的標籤。

地行需要能挖洞的,但是最好能去掉【小型動物】這個標籤。

並且,最重要的是,自己也需要去掉這個標籤。

這個標籤對戰鬥力還是有負面影響的。

能夠消除【小型動物】這個標籤的標籤融合路線有很多。

比如,將【小型動物】和一個【R策略】或者【K策略】繁衍類的標籤融合,就有機率可以去掉小型動物這個標籤,就可以把標籤隨機變更成其他的標籤。

哦,雖然R/K假說在生物學裡已經被實驗證偽,是一個錯誤的假說,但這種讓人印象深刻的、極端的、邏輯簡化到一聽就能理解的模型,比較容易讓人記住。

R策略是生命週期短,體型小,繁殖快,每次生育留下的後代數量多的繁殖方式。

K策略是生命週期較長,體型較大,繁殖慢,產生的後代數量也較少的繁殖方式。

在他做的遊戲裡,【R策略】、【K策略】這兩個標籤的效果,有同樣的分類標籤,比如【恐龍】這類標籤的守衛在一起行動幾個回合後,有一定機率獲得幾個未孵化的蛋,可以直接把它們放進孵化池裡,孵化出守衛。

算是蠻有用的標籤,但是,問題在於,這類標籤被他放在個體類的標籤池裡,而且是和【孵化研究】的公共標籤池裡。

在使用過【孵化研究】產生的融合標籤模板,消耗素材製造出對應守衛之後,才能從標籤池裡拿到的。

然而,問題就在這裡。

因為,孵化研究是在不斷進行的。

比如,第一天研究出了一個爪子特化的融合標籤,但是不夠強。

你去孵化這個標籤的守衛了,然後,幸運地得到了一個【R策略】標籤,然後幾個有【R策略】標籤的守衛在一起行動,然後產生了一堆守衛卵。

但是......你的研究還在繼續進行。

一堆落後於最前沿版本的守衛卵,你是花能量孵化呢,還是不花能量孵化呢?

有些雞肋。

除了這個融合路線之外,還有其他幾種,比如【小型動物】融合一個環境適應類的標籤,比如【森林環境適應】等,就可能得到一個【樹棲】這類的標籤,消除掉【小型動物】。

還有融合種族標籤類的標籤,比如【恐龍】這個是最賺的,融合後,可以得到一個【生存競爭演化】的標籤,該個體與對應標籤裡的目標戰鬥並存活之後,再使用一次【人工演化】升級標籤,人工演化結束後,還會獲得一個【XX天敵】的標籤。

這個標籤是加對種族標籤特攻的,對抗天敵時,會有額外加成。

不僅去除了小型動物這樣的標籤,還獲得了特攻加成,可以說血賺。

這個途徑需要的標籤型別是最容易得到的。

地行之前想的也是透過這個途徑消除標籤。

只是......

現在沒有什麼好目標啊。

自己現在難道要把【小型動物】弄成一個對黑鱗狗頭人特攻的【天敵】?

怎麼想都覺得有點虧。

而且在自己做的mod裡,【天敵】已經是最終標籤了。

畢竟是遊戲,他就算把時間全花在上面,也做不了太多。

當然,現在這個世界有各種各樣的奇特標籤,沒準自己能夠繼續把【天敵】繼續融合強化?

還是得試試再說。

自己可以先採掘掘奔龍的化石轉化成素材,然後孵化出來,當工具。

如果實在找不到,就隨便用個恐龍做基底,然後拿有挖掘能力的小型動物做模本,然後再用人工演化實驗能不能夠成功去掉【小型動物】的標籤,獲得【天敵】標籤,然後再試試【天敵】標籤能不能夠繼續融合。

說起來,自己要不要試試把【天敵】定在恐龍這個類群上,搞出一個內鬥向的標籤,說不定可以幫助自己壓制可能出現的各種不受控因素。

當然,內戰內行這種情況聽起來有點不太好聽就是了。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醫毒雙絕,一睜眼竟然生了雙胎! 我玩了個假的MC? 全職高手之白風沐雪 吳小凡重生籃球生涯 我在全息遊戲中錦鯉出圈 什麼叫瀟灑型中鋒啊 又玩克蘇魯跑團網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