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046】儒道的隱秘!浩氣宮!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蕭正除其官服,獨往深宮,而後乾帝自縊。

次日,蕭正登基,定國樑,建元萬寧!

“不錯。”

溫道元捋了捋長鬚,“想必你看到這裡的時候很疑惑,江山易主乃天下大事,豈會如此草草了結。”

“正是。”

蘇平點了點頭,“皇宮森嚴,殺機密佈,萬寧帝再如何強大,也始終只有一個人,如何能做到這一步?”

“因為他背後還有一個極其強大的勢力。”

溫道元的語氣開始變得嚴肅。“在當時,甚至要穩穩壓過皇權。”

“果然如此!”

蘇平雙目一凜,瞥了一眼門外,“這個勢力,莫非就是國子監?”

中州社稷改姓之前,呂正可不就是國子監祭酒麼?

這個猜測,很合理。

溫道元不置可否,澹澹一笑。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

原來,在大梁建國之前,皇權並非是至高無上的。

有一個從上古之時就一直傳承至今的勢力,完全能與皇權平起平坐,甚至,某些時候還要壓過幾分。

這個勢力,是儒道的勢力。

其名,浩氣宮!

“為什麼萬載以降,有數次南州的王朝都遠遠強過中州,卻始終沒能滅掉中州正統,竊而居之?”

溫道元的聲音低沉而緩慢,“因為中州有浩氣宮。”

蘇平的注意力已經完全被吸引,靜靜的聽著。

浩氣宮的來歷已經無人知曉,只知道這是勢力名稱,也是一座宮殿建築,相傳就隱藏在國子監深處。

關於浩氣宮的來歷眾說紛紜,有人猜測是天地賜予,有人猜測是第一位聖人的寢宮,不一而足。

算的上是天下儒者的聖地,只有七境之上,才有資格入內修行。

總而言之,浩氣宮自古有之,獨立於王朝之外,又與王朝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而國子監,就是浩氣宮在王朝中設立的教化萬民、監察百官的機構。

那個時候的文武百官,至少有一半出自浩氣宮,出自國子監。

“因為浩氣宮的存在,所以南州的王朝始終沒能如願。”

溫道元解釋道。

“原來如此……”

蘇平若有所思,問:“那蠻族沒有滅中州,是否也是浩氣宮的緣故?”

“這個就涉及到另外一樁隱秘了,以後你會知道。”

溫道元看了蘇平一眼,道:“說了這麼多,其實都是在講一件事情……”

蘇平:“浩氣不弱皇權?”

“正是。”

溫道元點了點頭。

“怪不得蕭正單槍匹馬使得江山易手,有浩氣宮支援,這就說得通了。”

蘇平說完,又有些詫異:“可為什麼,現在都幾乎找不到有關浩氣宮的記載?”

典籍廳的數萬藏書,他也看了萬餘之數,沒有一本提到過這個‘浩氣宮’。

“這個就又要說回梁太祖身上了。”

溫道元笑了笑。

蕭正輕而易舉的得了皇位,自然讓人無比眼紅。

各地藩王、豪強紛紛揭竿而起,想要趁著朝廷動盪,改變中州一統的局面,從中分一杯羹。

而這顯然是浩氣宮所不允許的。

於是,隨著一道來自浩氣宮的神秘令諭釋出,天下學子群起響應,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迅速將各地叛亂撲滅,甚至都沒有動用多少朝廷的力量。

聽到這裡,蘇平對儒道的強大,對浩氣宮的強大,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

然而萬寧帝的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

在四海平定,再無大亂之後,萬寧帝迅速調轉陣營,將矛頭對準了浩氣宮。

原來,萬寧帝在做國子監祭酒的時候,就一直認為浩氣宮對朝廷的干預太大,導致王朝的發展受到遏制。

在他看來,大乾王朝的衰落,以及面對異邦時的軟弱,與浩氣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這一點,蘇平倒是能理解。

用書裡那一套來約束普通百姓可以,可是用其來約束帝王,難免遭到嫉恨。

怕是每一位中州帝王,都對浩氣宮有過不滿的念頭,只是到了蕭正這裡,才終於決定不忍了。

“於是,為了不重蹈大乾的覆轍,蕭正不惜背上背信棄義的罵名,毅然決然的站在了浩氣宮的對立面。”

溫道元感慨道,語氣中不乏欽佩之意。

“然後呢?”

蘇平好奇的問道,“看現在這局勢,應當是萬寧帝贏了,他怎麼做的?重兵攻打浩氣宮?”

“不。”

溫道元早就料到蘇平有此一問,笑著道:“梁太祖只派了一個人,一個董姓的大儒。”

董姓大儒效彷太祖,孤身一人入國子監。

這一天,沒人知道國子監內發生了什麼事情,人們知道的,只有那名大儒全身而退,帶回來一紙盟約。

——眾聖書。

內容很簡單,無非就是大梁保證浩氣宮的地位,但浩氣宮不得以直接手段,干預大梁的任何政務。

“這怎麼可能?!”

蘇平一臉震撼,“先不說浩氣宮七境之上才能入,就算他是八境的半聖,又如何一人懾服整個浩氣宮?”

溫道元面露敬仰,聲音低沉而堅定。

“那日,董大儒於浩氣宮門前立言,每道出一句,便往裡走一步,行至元聖凋像之前,成就九境亞聖!”

“他,便是古往今來,人族第三位儒道聖人!”

!!!

蘇平心潮起伏,如驚濤駭浪。

六境大儒立言,直入九境亞聖!

當時的浩氣宮有亞聖嗎?

肯定沒有。

第二位聖人已經逝去數千年,浩氣宮最高也才八境半聖。

在儒道,境界就是一切。

哪怕半聖有很多,面對九境亞聖,也只能乖乖俯首。

怪不得能一人懾服浩氣宮。

“第三聖人……等等。”

蘇平勐地一驚,問道:“第三聖人姓董,第四聖人姓什麼?”

“第四聖人,姓朱。”

溫道元皺了皺眉,有些奇怪蘇平的反應。

而此時,蘇平心中已經掀起了滔天波瀾。

在閱讀神州大陸的儒道典籍之時,蘇平就已經瞭解過,第一聖人為孔姓,第二聖人為孟姓。

所以理所當然的,他將這個世界的儒道與前世的儒家聯絡在了一起。

畢竟,經典相差無幾,聖人也都一個姓。

可現在才知道,第三聖人姓董,第四聖人姓朱!

前世的儒家五聖,可並不是這樣。

而孔、孟、董、朱,這四位聖人的姓氏,讓蘇平想到了另外的方面——儒家思想的幾個重要演變節點。

從仁、禮的儒學根本,到‘民貴君輕’,再到‘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再到‘存天理滅人慾’。

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

豈非正應對了儒道的四位聖人?

如果這個推斷合理的話,那麼下一位儒道聖人,就是姓王了?

可惜,自己一個姓王的都不認識,王爺倒是見過幾個。

蘇平如是想到。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你好,請問你是神嗎? 清終 西遊之六耳異界行 開局繼承鴻蒙老祖萬年修為 酒劍書春秋 蚊子與天君的愛情故事 我在詭世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