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99章 叛逆的番子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晚夏至初秋是扶桑的一大收穫季,春播小米和小麥都集中在這一時節收穫,因而鄭克殷在合儒州的兩坊各里農村視察的時候,可以看到漢番眾民都極為忙碌。

在天氣尚且溫熱的初秋,農民則要馬上開始播種冬小麥,再晚一些則要到橡果園和橡樹林去收穫橡子。可以說,一連幾個月都是扶桑轄地的農忙時節。

下一次農閒時節則要從重陽節過後開始,秋雨隨之而來,之後便是西風帶來的冬日雨季,河溪開始漲水,此時留給合儒修築完水庫的時間已然不多。

為此,知州蔡漢襄已經提前發出公告,徵合儒州全體男丁,不分漢番,在農曆九月、十月參與勞役,加緊完成古狼河第一期水利工程的最後工課。

否則待到動冬末春初水淹合儒,村屋和冬小麥都泡著水,各種魚蝦蛙類通街走,遭殃的會是所有的人。因此,沒有足夠合理的理由就不參加勞役的人將受到重罰。

可以說,在這件事上,鄭克殷再一次看到團結的力量,以及理解了為什麼漢人在殖民開拓臺灣和扶桑時都傾向於聚居在不大的範圍內,不像歐洲白人那樣上來就圈走大片土地搞大農場或大種植園。

團結互助,對於華夏文明來說太重要了,一家一戶為了逃避徭、稅或者為了肆意開墾生地而遠遠地獨走,會令這一家人深感不安和不值,因為他們並沒有能力同時做到清理土地、對付野獸、防禦生番、修築水利、製作各色器物等等等等所有事情。

聚居式殖民,使得漢人的殖民開拓風險能夠降至最低,而不像英國人等殖民者那樣可能一整船、一整個殖民地的人沒兩年就悉數死光。比如涉及到著名的“未解之謎”的羅阿諾克殖民地,便是整個殖民據點的人全部消失。

扶桑殖民司在這方面的理論工作做得很完備,鄭克殷相信這必是過去十多年來鄭克臧與一眾夥計經常思考、探討和實踐所得出來的。

除此之外,回到合儒城來的鄭克殷也大概瞭解了大綿、越汕、潮青三部番人在合儒的生活。

最早與殖民司接觸的大綿部基本已經進入穩定的生活節奏,雖然磕磕絆絆,但也算是安心務農了。

至於潮青部——以及苗蠖人的柴銀社——在河間地之戰後被強制遷聚,融入節奏要比大綿部要慢一些,畢竟他們來得晚,此前也未與明人有充分的接觸。

殖民司官吏說,來自灣東的番民面有悲涼之色,大概是還沒能走出戰敗的陰霾;他們三社的一部分人仍在金門明人的手中,想必也是造成悲涼心情的一大原因。

神獵營和司兵舉行了專門選拔,將三社裡的個別人招募進來,尤其是像蔡卓谷那樣有意加入司兵的番人男子不少,似乎都想為了拯救自己的同胞而拋頭顱、撒熱血,要與金門明人決一死戰!

至於來自越汕部的番民全部是乩落社的未成年孩子,數量不多,合儒接收到他們之後便分配給願意領走他們的明人家庭,以此加快對這些孩子的同化。

在殖民司邸的書房中,鄭克殷看著官吏們寫下的手札,得知殖民司對這些家庭的回訪情況。

比較違背許多人直覺的是,年紀較小的孩子適應情況良好,即使才來了兩三個月就已經能在語言不太通的情況下正常地生活在這些家庭之中。

而年紀較長的孩子則出現很多問題,他們中的不少人不願聽從新家長的指示,有的冷臉以對,有的不惜諍懷(爭吵),更有甚者則離家出走,以至於時不時就要浪費人力將人尋回。

但也還是有三人無法尋回,領養他們的家庭都說沒所謂,這樣反而少了累贅。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叛逆,就連原本過著狩獵採集生活的扶桑番人都概莫能外。

為此,鄭克殷召來蔡漢襄、李茂、張萬祺和譚家浪,請他們坐下來一同商議對策。

待到人齊之後,鄭克殷便開門見山地說道:“收養乩落社孩子一事,目前看來效果很歹。

“蔡大人的手札也有寫到,建議我們重議此舉。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當然我仔細看過回訪手札,發現這些番人孩子的表現與他們的年齡有關,年紀小的基本無有問題,年紀在十歲以上的才會容易鬧出事來。

“不知道諸位大人怎麼看?”

蔡漢襄首先應道:“司長明察秋毫,此前我們雖然隱隱感覺到這一規律,卻未有提出……

“這麼看來,或許對收養番囝之事應當分不同情況來重議。”

李茂則說道:“也即是說年紀較長的番囝,我們要重新提出對策。

“他們難以適應離開親族和曾經熟悉的山川樹木的生活,尤其是他們與明人言語不通,又從未務農,心中難過也是自然之事。

“但我也明白司長對乩落社提出的懲罰,他們的紀磨水殺害了我們的先司長,又在大角峰以兵相拒,分開父母與孩子,這能夠令他們認識到自己身負罪責,從而認識綱常倫理。

“而且司長原先提出的是,由我們殖民司來對這些孩子加以管教,直至他們成年再給他們授地,我們卻分配給那些明人家庭,實在是我們懶政造成問題,還請司長責罰!”

說著,李茂從座上走出,跪下伏拜。蔡漢襄和張萬祺見了,也同樣這麼做、這麼說。

鄭克殷苦笑著揮了揮手,“快起來吧。其實我一直以來也有想過殖民司的工課實在繁多,跤手(人手)卻實在有限,你們這麼做也是可以理解的。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其實我已經想到一策來處理此事,只是需要殖民司官吏再忙活一陣,以及譚家浪等酋長的積極配合。”

包括譚家浪在內的眾人聞言,皆道:“願聽司長安排。”

鄭克殷便說道:“很簡單,就是再做回訪,詢問領養之家與番人孩子的意見,只要其中一方不願意繼續這樣的生活,我們便將孩子帶走。

“至於去向,我想最合適的,便是到大綿部眾酋長的府中成為奴婢。

“各酋長的府內皆以番民為主,講的也都是澳龍話,至少更有利於孩子們去適應。

“酋長們也都在殖民司文樂科為官,這樣我們也能更容易掌握孩子們的情況。

“尤其是不久之後,我的《官語經》也將初成,漢語課便也可以讓他們也作為生徒來聽講、修習,豈不美哉?”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貞觀:我乃最強寒門梟士 我為嬴政,當鎮壓一切! 大明:子孫太廢,皇叔祖求我登基 亂世?看我王蟒一統天下 大唐帝師:我教李世民成千古一帝 大唐如此多嬌 三國:從步卒殺穿整個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