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48章 分戶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種完油菜,施三明趁著天氣晴朗,趕緊請人幫忙夯牆。

林縣周邊鄉里人家都是用泥巴做牆,磚牆費錢,就是縣裡好些人都是用的泥土牆。

別看不起泥土牆,除了顏值上差點,住著是真舒服,冬暖夏涼可不是吹的。

只是夯土比較慢,村裡有工具的人家被施三明借了個遍,倒也湊出七套來。

這樣一來可以七面牆同時開工。

原本施三明只請了二十人幫忙,加上自家人也就差不多了。

結果村裡閒人太多,一個個又非常熱心,等到中午休息吃飯的時候,硬生生多了一倍。

好在李敏歆見事不對,忙請三嬸她們幫忙多煮一鍋飯,又讓大成跑了一趟集市,割回來五斤瘦肉,並一籠豬肝,這才糊弄了過去。

每次為做一頓勉強合格的飯食,她也是夠夠的。

正在她們忙得腦袋發昏的時候,堪定田畝的官差們終於踏上了大雁村的土地。

因為他們的到來,連著在施三明家幫了兩日忙的漢子們都去瞧熱鬧去了。讓守著糧缸過日子的李敏歆暗暗鬆了口氣。

一連兩日,家裡的糙米就耗了兩石。

當然,成績相當斐然。

只餘最後半面牆沒夯上,其他牆體皆已完成了第一段牆壁。

別看只剩半面牆,靠著松大伯這個大工,施家十來個大人孩子,忙活了一上午才終於完工。

施三明幫著取下夯牆工具後,靠在木馬上歇腿:“恨不能現在就蓋瓦了!”

松大伯端起茶碗喝了兩口,好笑道:“你這屋子修得夠快了,要是天氣好,十天半月就能夯下一段。也是你小子夠大氣,捨得請這麼多人幫忙。你看週三家立那兩間屋,靠他們五爺子自已整,兩年才蓋上頂。”

施三明也覺得自已挺能,嘿嘿笑:“我這不是沒屋住嘛,著急。不過花銷是真大,欠一屁股債,不曉得啥時候才還得清。”

松大伯卻有不一樣的看法:“哪家置辦家當不是要耗費,何況是立房子的大事。這一修好,幾十百把年都不用再操心。至於欠債嘛,人生在世,哪個敢拍著胸脯子說他這輩子都不欠債?既如此,不必怕,想方設法還了就是。憑你小子的本事,這點債根本不是問題!”

施三明這下倒頗有些不好意思:“小子哪有這麼本事,全靠親戚鄰朋們支援!”

他是沒想到松大伯居然那麼看好自已。

正巧,施大伯從里正家回來,松大伯忙招呼道:“咋樣,有啥章程沒?”

施大伯表情有些嚴肅,撿了塊木板坐下,才緩緩說起來:“咱們這位新縣令陣仗搞得大,你沒去,沒看見,光差役文書就十七個人。”

“這有啥,其他村不是都搞了麼。”松大伯倒沒什麼奇怪,畢竟已經鬧了一個多月了,基本訊息大夥兒都清楚了。

對於官差施大伯打心裡有些懼怕,何況一次見到那麼多人:“里正伯讓我們各自在家待著,把戶籍田契地契房契都準備好,他們會挨家挨戶進行堪定登記。”

新官上任三把火,每一個官老爺都有自已的一套行事作風。之前那位縣令向來能省事就省事,在他十二年任期內,除了雜稅多一點,倒也安生。

這位新縣令看起來名堂比較多,就是不知道是好的多還是壞的多。

在眾人忐忑不安中,差役文書們還是有條不紊的忙碌開來。

兩日後,施家人終於迎來了官差們。

打頭的人年紀最長,看起來四五十的樣子,中等個頭,瘦長臉,嘴巴下有一撮小鬍子,還沒站定就開始吩咐起來:“還是老規矩,孫里正把人招過來。”

里正隨即喊道:“一清二橋,你們兩跟孫衙役張衙役他們去地裡。文才文樂三明,你們到跟前來,其他人靠邊兒等著。”

四個拿著繩索公尺的衙役站了出來,施一青施二橋一人扛凳子一人夾木板,領著人往地裡去。隨他們一起的,還有兩個負責寫畫的文書,與一個拿鋤頭的衙役。

看了兩天差役文書幹活,基本流程大夥兒都非常清楚了。

施家人按照之前看到的,提前在院壩裡擺了四張清洗乾淨的四方桌。

剩下的衙役文書立馬把桌子佔了,鋪紙的鋪紙,磨墨的磨墨,飛快進入工作狀態。

施大伯將準備好的戶籍地契等交給里正,里正轉給帶頭人。

那人看過後,將房契分出來,分別遞給兩個文書。

兩文書看過後,又各自領了兩名衙役,去丈量房舍。

孫里正忙在一旁提醒:“韓大人,他們家還有一處正在修建的房舍。”

韓大人隨即安排道:“正敏,你與田成趙四柱過去。施文才,你安排個人跟著。”

被點名的施大伯有些結巴道:“老,老婆子,你跟,三,三明媳婦,一起去。”

原本施三明去最合適,偏偏他得留在這兒。李敏歆一個年輕婦人跟著也不妥,只能多喊上一個。

李敏歆感覺倒還好,雖然她也不願意跟衙役們打交道。因是正經事,卻是不懼的。

文氏比施大伯膽子大些,竟還敢開口邀約:“幾位差爺請隨我來,那房子還在另外一片坡上。”

這一走,一群官差立馬只剩領頭的韓大人一個了。

他拿著戶籍文書一邊看一邊唸叨:“戶主施文才,四十又七……施三明,二十又一,尚未婚配?”

他抬頭望向跟前的三人。

施三明因見過縣令,對上不是縣令的韓大人,膽子大多了。見施大伯好一會兒沒出聲,急忙開口道:“回大人話,小子八月時與李氏在府城成婚,只尚未去縣衙登記。”

韓大人翻到婚書,點點頭,又繼續念下去:“施文樂,今四十又二……”

仔細核對完戶籍,他敲敲桌面:“依開戶令,你們家得分為五戶。施文才一房一戶,施三明一戶,施文樂二子三子各分一戶,餘下成一戶。”

別人家怎麼分戶的他們都見過了,該怎麼分早就有底了。此時,只紛紛點頭應是。

韓大人低垂著頭,也不看他們,只忙著書寫新的戶籍。

房契是最先完成的,當場就更換好,一式四份,施家人自已一份,其他皆官府留存。

田畝因要挨著一塊塊勘定,所以田契與新戶籍都得一個村清理完畢,核對過後再發放。

所以一個時辰不到,施家院裡的官差們便走了乾淨。

施三明把房契給了李敏歆,跟著大夥兒跑地裡看熱鬧去了。

施家院子裡除了婦人,只剩下些年紀小的毛孩子。

文氏提了個揹簍隨後走了。

吳氏轉頭倒了一簸箕豆子,與李敏歆一起在院子裡挑選起來。

“那位韓大人好生威嚴,被他看一眼,心頭就亂跳!”吳氏感慨道。

這群人年紀都不大,有個文書臉嫩得很,恐怕十五歲都不到。

相比起來,嚴肅又有官威的韓大人,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好在這群人辦事有規矩,吃喝住都在里正家解決,省了村人許多麻煩。

按照這個速度,大概再有一日,他們就能完成任務離開了。

唔,這麼算下來,一個村待五六天,時間真不短。

也不知整個縣城忙活完要多久,畢竟不清楚具體有多少村子。安懷鎮有九個村,一個個排下來,也要一兩個月才弄得完。

“大嫂豆子還剩多少?近來辦喜事的人家多,兩板豆腐都不怎麼夠賣。還有人在初八那日要一整板做席,定錢都給了。”最近豆腐生意好,李敏歆趕集的時間都縮短了。

現在三個集市加縣城每日接近十闆闆豆腐了。

根子腦子靈活,又肯幹。除了大溪鎮固定的攤子,其他日子則挑著擔子往遠處的村落去,一日也能賣個十多塊。

再加上一些額外訂單,有時吳氏她們下午都要磨豆子做豆腐。

“雙兒她娘,在家呢?”

吳氏正要說話,聽到有人喊她,忙起身高聲招呼:“在呢,是陸大娘啊,快過來坐!”

陸大娘挑著一石豆子走得一頭汗,她把擔子放到院壩裡,擦了把汗,這才坐了下來,笑道:“人老了,這麼一石就累得不行。”

吳氏端來茶水:“可別這麼說,從陀灣過來有那麼遠,可不輕鬆。”

李敏歆與人不熟,隨吳氏招呼一聲,取了鬥過來,稱量豆子。

陸大娘和吳氏兩人忙上前幫忙。

“十鬥三合,如今豆價一升三文,一共三百零一文。”李敏歆快速算好錢數。

陸大娘見價格與鎮上一般無二,量出的重量比她預估的還多些,心下滿意,忙道:“一文錢就算了,三百整,好數錢。”

鄉下人家,一文錢也來之不易,李敏歆沒有將之抹掉:“那不成,該多少就是多少。您家要還有豆子,都送我這裡來,多少都收。”

吳氏也笑著勸道:“我這弟妹最是較真,三百零一文,絕不會少一文,您可別同她掰扯,不然咱們一下午都別幹事了!”

見兩人這般說,陸大娘也不推辭,收好銅錢,問:“你們還要收多少豆子?我孃家侄子們家裡還有不少存貨,加一起怕是有四五石。若是要收,我回去給他們個傳話。”

村裡有多餘豆子的人家都收得差不多了,再來就得去鎮上鋪子拉貨,吳氏聽她這麼一說,高興道:“收的收的,您只管叫他們送來。”

如今她們一天基本要消耗兩鬥豆子,有時甚至更多。一石豆子四五天也就用完了,四五石哪裡多了?

陸大娘這下就更高興了:“那太好了,我這就回去讓人捎信?”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快穿女配攢功德 喪夫後,小娘娘嫁給乖戾侯爺! 學弟不知道的事 炙吻淪陷,禁慾佛子纏寵上癮了 山有樞 自林中見你 火影:我,最強醫療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