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28章 南民北調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八月的雲南高溫炎熱,多雨潮溼。

太子行宮修建在一處陰涼之地,附近有幾棵百年大樹圍繞,時常微風吹過,更有一絲涼意。

雲南府這幾日人口暴增,糧食消耗很快,朱標在行宮內發愁。

早在應天,朱標就和老朱商量如何治理雲南,朱標提出南民北調。

把雲南大部分人轉移到中原地區,這樣不僅短時間內補充了中原地區,因為戰亂導致的人口損失,同時還可以漢化雲南地區的少數邦族,相信用不了多久,這些少數邦族就會把自已當成漢人,到時候,朝廷想趕他們回雲南,他們自已都不會答應。

而云南地區也會從附近行省抽調一部分漢人過去,有了大量漢人駐守在雲南地區,朱標相信,即使後世中原大亂,天下分崩離析,雲南也還是漢人的天下。

朱標把其中的利害關係和老朱說明白後,老朱雙眼放亮,可緊接著又面露難色。

雲南之地從秦漢以來都是中央朝廷的難題,歷朝歷代也想過很多方法控制雲南,這裡面就包括遷徙人口,可為什麼沒有成功?

因為雲南可是人口眾多,明朝現在還沒有統計雲南人口戶籍,但云南少數邦族不會少於二百萬人口,這麼大的人口遷徙,首先就對朝廷財政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何況裡面還有許許多多其他問題。

這種種問題加起來,讓朝廷徹底放棄了人口遷徙,轉而派軍隊鎮守,換而言之,朝廷不是做不了,只是代價太大,很可能導致朝廷財政被拖垮。

無論困難如何,這項功在千秋的政策,朱標是必須要推行,朱標再次和老朱提議,既然朝廷財政有困難,那就實行分批遷入。

第一次可以遷入十萬,後面財政有所緩解,遷徙人口可以逐年增加,預計在五年內,至少遷徙一百萬漢人到雲南,同時雲南也會遷徙一百萬人口到中原。

這分批遷入想法一說出來,老朱大加讚賞,直誇朱標這腦子好使,如此一來,朝廷一次就只需要負擔二十萬人的開銷,雖然也很多,但隨著新政的實行,還有民生的恢復,對朝廷財政不會有大的影響。

政策制定再好,實行起來也是困難重重,朱標在第一步就遇到難題。

上個月讓那老漢去聚集族人,可朱標沒想到這老漢不講武德,明明自已是雲南最大的土司,在當地有很高的威望和號召力,可偏偏不和自已說,他這一把訊息帶回去,那些族人全都蜂擁而至,短短數日就聚集了十幾萬人。

要不是朱標閃得快,趕快叫停,估計現在雲南府都塞不下人。

看著這些在太子行宮外隨地而席的人,朱標是哭笑不得,為了防止他們中暑,朱標只能讓手下兵士搭建了簡易的帳篷,還給他們準備了一些涼茶用來解暑。

可這也不是辦法,這些人在雲南府滯留一天,就要吃一天飯。

雲南離中原步行沒有三五個月是不用想,這是一場如地獄般的馬拉松,人如果沒有及時補充能量,很容易就嘎了,所以一定要準備足夠的糧食,支撐雲南百姓走到下一個行省,補充糧食。

而朱標早就派人把雲南境內的官糧都集中起來,只是雲南境內地方太大,離南方的糧食產區又遠,運糧的軍隊遲遲沒回,雲南府也遲遲沒有動作,只能讓百姓在原地等待。

又到午飯時候,沐英從外面行色匆匆的來到朱標身前。

\"殿下,不好了,城中糧食告急,那些官糧都吃完了\"

朱標揉了揉太陽穴,詢問道:

\"常將軍還有多久才能趕回來?\"

\"已經去了數日,應該在最近兩天就能趕回來\"

朱標思考片刻,眼神堅定道:

\"大哥,先把軍糧拿出來頂上吧,等常將軍回來在把軍糧補上\"

\"可是......\"

沐英還想說什麼,可在朱標眼神示意下,也只能按吩咐辦事。

不到萬不得已,是沒有那個將軍敢動軍糧,士兵們在沒有糧食吃,肚子捱餓時,可是會出現譁變,這並不是將士們不忠心,而是人之常情,換成朱標,朱標也不幹。

但是現在沒有更好的辦法,朱標不能對那些少數邦族言而無信,要不然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任就會土崩瓦解,遷徙人口的大計也胎死腹中。

朱標現在寄希望於常遇春大軍能在兩天內趕回來,不然後果有點超出朱標的掌控。

轉眼又過了一天

雲南府城樓上的沐英感受到地面上的震動,走出城樓,幾里外,十萬精銳騎兵正浩浩蕩蕩而來,沐英趕忙讓守城將士做好防禦準備,待看到城下兵馬掛著明軍旗號,才讓士兵放下城門,讓大軍入城,同時讓人通知太子爺。

太子行宮的朱標得到常遇春回營的訊息,鬆了一口氣,總算是及時趕回。

迅速派人通知雲南土司,讓他組織底下的百姓到雲南府知府衙門領糧,用了半天時間才把糧食分發到每個人的手中,隨後讓沐英領了十萬兵馬護送這些人前往中原。

明朝第一次的人口遷徙就這樣如火如荼的展開,朱標深知此次人口遷徙往後困難也不小,早早讓毛嚷派人,通知沿線各個州府一定要盡全力配合,如果有困難可以向朝廷中央求援。

雲南土司臨走前見了一面朱標,想到這老頭坑了自已一把,朱標心裡就不爽,當下也沒有給他好臉色。

\"怎麼,還想在孤這裡白吃白喝?\"

雲南土司也知道自已做的有那麼一絲不厚道,但他不知道太子爺要遷移多少人到中原地區,他當時還以為只有遷移到中原才能享受平等,所以儘可能讓更多的人受益。

等之後瞭解大明的政策,他才覺得自已格局小了,大明對他們這些少數邦族,可以說是照顧頗多。

\"殿下,小人不敢,老漢是代表底下的這些雲南百姓,來這裡感謝太子,感謝大明朝廷,透過這幾日的相處,我們明白,你們和那些元人不一樣,你們確實對我們一視同仁,沒有欺壓\"

\"老漢,在這裡謝殿下!\"

雲南土司說完,認認真真的行了一禮,朱標眼中不滿之色消散,開口說道:

\"也罷,你也是為了底下的窮苦百姓,孤不和你多計較,快走吧\"

把第一批北遷中原的雲南百姓送出雲南府後,朱標才算真正的清閒下來。

雲南其他的州縣也響應太子爺的號召,都把一些少數邦族的百姓聚集在一起,方便明年的北遷,也同時鼓勵他們耕種,自已存一些糧食,以備明年的不時之需。

雲南境內的少數邦族也聽說了雲南府的事蹟,紛紛改變了對大明朝廷的敵視,對大明朝廷的政策也是積極配合。

朱標在雲南問題上不僅有好政策,也有殺人的屠刀,就像孔聖人一樣,如果你聽不懂大道理,老夫也略懂些拳腳功夫......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朕大漢天子,重鑄漢家天威! 統一天下從召喚玩家開始 重生龍主,從紈絝苟到天下無敵 震驚!穿越王朝,從滅日本開始! 大明:家叔洪武,重整河山 大宋第一密探 公子成了王爺的掌中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