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24章 求教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二月初七 丑時

黑漆漆街道上只剩下沈括一人一騎。他憤恨咬著嘴唇,自從複製了禍鬥足印形成以後,他自認有把握參透對手伎倆,但是現在看起來,還遠的很。

他意識到,就是這座汴梁城裡唯一可能幫到自己的只有大相國寺前門外賣豬頭肉的僧人懷良,但是包拯已然畫下條條框框不許洩露太多資訊,確實是個麻煩事。

想不到答案,他只能快速打馬去往城外。今天通宵不閉城門,還來得及回去。他也不打算睡覺了,想著回去修改之前已經繪製的帽妖猜想的圖紙。從技術上說,帽妖如果以細線牽引在空間做出轉彎也並非不可能,只要牽引的人轉彎,它自然也會跟著轉彎。但是剛才他也親眼見了,帽妖在屋簷上尺餘的地方翻飛急轉,甚至靈巧。如果前面有一個躲在暗處的人,他是如何在房頂上飛奔,而沒有踩落瓦片的? 這個人身形難道輕巧如狸貓一般?

回到楊府,他悄悄從角門進去,避免驚醒老楊夫婦。老楊不在司天監當值時,也有在家夜觀星象的習慣,或許這會兒還沒睡,但是老夫人可是習慣早睡,得小心些。

他躡手躡腳進花園,發現楊惟德果然站在花園中間觀看今夜細小月色,大概也在擔心自己推算的帽妖今夜必出的結論會不會兌現。看到沈括牽馬進來,老楊立即上前幫忙把馬遣到後院牲口棚。然後兩人來到書房,緊閉了門窗。

楊惟德點起油燈,便看到沈括陰鬱的臉色,便猜到七八分。

“它出來了?”

“嗯,來了。”沈括點頭。

“可在……”

“在潘樓大街,正是老師您指點的地方。”

“哦?!”楊惟德臉上漏出怪異的,似憂似喜的神色。

“看來,確有規律可循?”

“老師,您不妨再推算一下,它下次出現的地點時間如何?”

“好,我再試試。”

沈括告辭出書房回到自己臥室,再次研究圖紙。這些圖紙都是以祈天燈為基礎加上一些牽引裝置構成;但是今夜親眼見了那物,覺得之前思考都想岔了。現在看起來,那物毫無可參透的合理性,或許還就是一個“幽冥之物”?

這個著實念頭嚇了他一跳,他以為這些年來自己已經擺脫了對不明事物,偷懶歸類為超自然力量的習慣。

他一感挫折,便將那些圖紙都撕碎了,依靠在床上等待天亮,等了一刻便睡過去了。破碎的夢境裡,一團烏雲始終在眼前因繞不散。

二月初七 卯時

醒來時,天色已然矇矇亮。於是他趕緊起身也不吃早飯就匆匆牽馬往外去。卻見楊惟德一身道裝也正要出門,他往日去老包那裡沒那麼積極。都是日上三竿才動身。

“老師,您也急著要去包大人處嗎?如今未到卯時,轎伕們都還沒到啊。”

“非也,包龍圖那裡哪兒用得著急。是對門駙馬府昨天來請我,說是搬進去這幾日,諸事不順又犯小人,想請我去看看格局。你這麼早出門,是去見老包?”

“並不是,我已託徐衝告假。今日不去包大人處,另有些事情。”

“那自小心些。”

楊惟德也不追問,他一個人去往對面駙馬府。沈括去馬廄牽馬時發現那匹老驢最近只是吃喝不用幹活兒竟然胖了不少,他突然想起與小蘋的約定,說好安頓下來就要還驢,可惜一直不得空。嘆息一聲,騎上馬去向城裡。

他趕到大相國寺時時間還太早,除了一些賣早點的大部分商家都未出攤,於是他便坐在一家小鋪子啃胡餅。

鋪子裡三三兩兩坐了幾個人,都在那裡竊竊私語。沈括在一旁靜聽,果然帽妖又臨的訊息已然在這樣一個清冷早晨傳開了,看起來徐衝想要封鎖現場不讓訊息走漏的想法根本就是一場妄想。

這場陰謀幕後的人,最倚重的大概根本不是妖法,而是流言傳播的效率,這是一種無法壓制的力量。所以官家廢除對《亂佞英雄傳》的禁令是何其的務實和睿智。百口莫辯不如不辯,大宋並不會被一出木偶戲推翻。

“聽說沒,昨天那‘東西’又來了。”其中一老者壓低嗓音道。在一些謹慎的人群裡,通常用那“東西”、“事物”、“物件”指代帽妖,以免直接說出名字,沾上晦氣。

“又出現了?”另一位粗壯後生提高嗓門道,他的斧子和柴捆就放在鋪子外,大概是一位樵夫。

“在潘樓大街,與開封府的差撥碰上了,死了七八個做公的人,都是七竅噴血,周身骨骼斷裂而亡。結果還是龍虎山道士趕來,驅走了帽妖,聽說那帽妖遁走時撞進了木精班的傀儡棚。”

“那木精班的傀儡,本來就靈異。如何還招得那‘事物’?”

“是啊,常言說;國之末法,多出妖孽……看起來……”

“各位好主顧,”粥鋪掌櫃插進話來,“憐惜小可的微末生意,莫要談國朝是非。”

“明白,明白。”老者點頭道。

“店家也忒謹慎。這大早上,天寒地凍的,還怕皇城司的探子出來偷聽閒話?”樵夫朗聲笑道。

眾人起初跟著樵夫一起笑,但是漸漸停下,一起轉頭看角落裡的沈括。目光裡滿是猜疑。

沈括很確定今天那塊進宮的牌子藏在懷裡,應該沒有漏出馬腳,但是自己的外地人氣質,好像還是與汴京城的尋常人有些區別?為什麼招來那樣的目光?

他從鋪子裡出來,遠遠看到那豬頭肉的幌子掛了出來,趕緊過去看時,發現是夥計小乙在張羅。懷良已經到了,只是坐在櫃檯後瞌睡,遠遠聞到身上一股酒氣。看來一大早又喝多了。

“公子來取印嗎?”小乙哥看到沈括趕緊招呼。

“正是。”

邋遢的懷良睜眼醒來,招呼沈括在第一張桌子前坐下。他跌跌撞撞從灶臺後小櫃子裡取出紙和印章交給沈括。沈括試著在紙上蓋了幾個印,竟然與原來的印記一模一樣。這懷良何止心思靈敏而且手還極巧。

“可分辨出真偽?”和尚噴吐著酒氣自豪道。

“大師簡直神仙手法。”

“哈哈哈……”和尚大笑起來,“這不算什麼高明手法。”

“那還要如何高明?”

“嗨,公子你不知道,懷良師傅還有一種‘迅便印’,比之‘方便印’更快。”那夥計小乙哥插嘴道。

“迅便印?”

“哦,那便不是尋常印鑑了。”

和尚道。

“可否告知一二?”沈括好奇心被勾起,便想要問到底。

“你知道畢昇的活字印刷?”

“聽聞過。在我的小冊子《夢溪筆談》裡還有載: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正是這個法子,其實不能做印鑑。卻也有些別用,如前幾日那裴員外那專門做偽的‘集萃畫閣’,常有些名人題詩、提字。人多未見原詩,卻使此字型的泥活字,印上整詩,瞞哄不得見過真跡的,卻可以瞞騙過只知一二的。”

“難道不能直接找高人按筆跡作偽?”

“你是不知東京這些作偽的書畫行,每日賣出多少這樣的字畫。買家自也不信,都是掛在那裡做擺設的。若請高人仿題,論字起價,若有字型做成活字隨意複製,豈不是無本。”

“原來如此?可嘆那駙馬也是沒眼力的。”

“他也是個愛書畫的豈會不懂,只是真個兒會來矯情,尋常人自知幾百文買的東西何故能真?哪兒會來尋這個晦氣。”

“駙馬家裡最近還真有些晦氣。早上還找楊先生去他家看看地理。”

“哦?”懷良神色微微一轉,似乎酒醒了幾分,“對了,今日來,不光是取印吧。小乙早上出去採買醬醋,便聽聞那帽妖又在潘樓前面出現了。”

“大師果然仔細……”

“我也知你難處,上峰必要你機密行事,不宜將此事與外人道。但你若信得過我,在我我這裡便不必拘泥,我自不會外面亂說。”

懷良倒是敞亮,他自是看穿沈括擔心。

“大師……”

“你是想知道,那帽妖到底如何飛行?”

“大師,您知道?”

“小乙,馬上客人就多了,你去灶上忙,不要在邊上磨蹭。”

小乙氣鼓鼓離開。

“沈公子,你是如何想的?”

“哎,說來慚愧,前些日我確實以為參透了一些,並已繪出圖,只差一點就通了。然而昨夜親間卻又疑惑自己猜錯了。”

“哦,你是親自看見了?說來聽聽。”懷良轉頭看到小乙正在那邊忙活,並未偷聽。

“我見它懸在屋簷上尺餘處飛行,貼瓦片過屋脊,或起或伏或閃轉如履平地。我前些日便猜想,所謂帽妖便是孔明燈一類可以熱氣騰空之物,輔以細線暗中牽引,唯一不明的是如何起煙瀰漫四周。然而昨夜親眼一見,便覺得灰心,何止煙霧無解,它能在半空騰挪閃轉,確如鳥雀般敏捷,絕非笨拙如祈天燈這樣靠熱氣蒸騰上升的東西。”

“如此神奇?”

和尚凝眉道。

“是啊,若是暗處有人牽引,此人便須在屋簷樓臺上飛奔騰挪,便有狸貓般輕巧恐怕也難啊,若有身形重了,非踩漏了屋頂,掉下去不可。”

“這其中,必然是有些道理的。”懷良似也有些猶豫。

“大師當年所言,萬事必可循其道覓其理。然而昨夜我等能守到帽妖,也正是楊少卿以奇門之術算到它必現的地點與時間。”

“算到地點時間倒未必不可行。《景佑遁甲符應經》雖為禁宮收藏,外面未必沒有。只需知道楊少卿在用此書推算,便可逆推地點,故意等著你們撞見。”

“然而它卻如何輕盈飛行?我始終不得要領。真的有些灰心。”

“何必灰心,不得其門只是著了相。”

“著相?”

“不錯,雖見具象,卻執迷於其表未見本性,乃是著相;你將問題留下,我也推敲一下。”

“嗯,即使如此還有一件怪事。便是圍繞帽妖的雲霧。我曾猜想便是松香硫磺之類發煙之物,然而我昨日沿著它飛過街道走了一遍,卻又聞不到硫磺氣味。”

和尚只是點頭卻沒有答案。

“對了,還有一件事得要大師相助。”

“但說無妨。”

“就是那雍丘縣的社稷壇。二月初二日蝕那日,禍鬥足印延伸到圓坵下,社稷壇上官員感覺到了地面震顫而下面守衛計程車兵卻沒有人感覺到。”

“是那裡?貧僧很久前確是參與了那座土壇的加固,然而卻未去過,只是繪製了圖紙。”

“大師可知,若是要讓這夯土的圓坵震出裂縫,該如何辦?”

“此事,我也和前面那些事一併琢磨一番。”

“有勞了。”

“可還有別的事?”

“暫時就這些了。”沈括不好意思笑了起來。

他丟下一大堆問題似時犯了老包的忌,也有些忐忑,但是他知道自己的決定是對的,在懷丙這種絕頂聰明的人面前,隱瞞全部真相是不可能的,存有這種想法也是對懷丙的不敬。懷丙甚至沒有問沈括在為皇城司還是開封府辦差,這就是他的灑脫和氣量。 他只關心那些解不開的迷,他這輩子就沉迷與破解各種無解。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大順天下:統一天下 三國:我在漢末當惡霸 我真不想當第一權臣啊 醒來成了伊麗莎白一世 暢想少年團 大宋智慧宰相 極品世子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