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79章 天罡地煞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二月二十三日 子夜

沈括思忖片刻,最終失去矜持衝進黑夜中,無論如何他不能讓小蘋就這樣從自己生命中消失,他肚子還有兩個問題如果不問,這輩子都將成為遺憾。首先想大聲問出小蘋她到底是哪邊的,這個難題實在困擾他多時,至於第二個問題……他還沒想好該如何問,而不至於讓自己顯得有些單相思。

追出幾步,哪裡找得到小蘋蹤跡?就聽到一邊獅子籠裡那咆哮聲漸起。他一眼瞥到籠子鐵柵欄門不知何時開啟了,一條白色東西正綁在鐵門上,正是小蘋手臂上那條包紮傷口的絲巾,鐵門柵欄上還斜插著什麼東西。他屏住呼吸,悄悄走過去,將那鐵門慢慢關上輕輕合上插銷,然後解下那條絲巾來,絲巾裡裹著的是一本六孔線裝的書,名字是《木經》。看來小蘋每次見面都是留了脫身之策的,上次是藉助一把能生出煙霧的傘,這次是靠野獸。這條絲巾和這本書大概是她留給自己最後的東西。

他心裡一時百感交集,根本沒工夫去翻看那本書了。

他哀只是將絲巾和書藏進懷中往回走,走到玉津園門口。就看到徐衝已經在那裡站著。這次他沒有躲在陰影裡,而是就站在當路中間,一灘藍色的月光裡。

“徐節級,你又跟蹤我了?”

“我怕你有失。”

“我萬般小心謹慎,如何會有失?”

“你若萬般小心,就不會讓我跟到這裡而不知道了。”

“這……”他發現竟然無從詭辯。“你剛才,見到她了?”

“自然見到了,然而這次她沒能發現我藏在陰影裡,我也沒有現身,只等你們說完。”

“哎,你也聽見了,她說我們不必再見了。”

“我自然聽見了。我說一句兄弟該說的話,我聽她語言冷漠,似對你沒甚留戀。走便走了吧。”

“你也聽出她對我無意?我本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哀怨什麼?青樓裡有情有義好婦人多的是。何苦錯付這樣薄情寡義的女子。”

徐衝的話有些直白,難免讓沈括有些難堪。他想著趕緊轉移一下話題。

“你也好生的耐心,偷聽到這許多,你可聽到她說喻景可能還有幫手,就是四卦主中最後那位,可有應對之策?”

“我聽到了她說了,然而卻聽不出那層意思。她只是說此人大抵是城破時隨王則一起死了,只是她不知道罷了。其實喻景也好,彌勒教也罷,大抵已經是無巢之獸,驚弓之鳥,恐怕已經鳥獸散了。”徐衝說。

“這些話多說無益,還是該想如何窮追猛打。”

兩人牽著驢一起返回,路上沈括一直琢磨小蘋最後留下那幾句喻景的話:祈既是難、福便是禍、祥就是劫、瑞也是災。

怎麼想都是些不著邊際的廢話,並沒有什麼明確的資訊。似乎很消沉有退縮的意思,但是也有福禍逆轉,捲土重來的意思。

兩人回到老鴉巷,各自回屋睡覺。

二月二十三日 午時

沈括一覺醒來,城裡一切平靜安穩。好訊息是沒有壞訊息,壞訊息是也沒任何好訊息。被彌勒教偷偷運出去的那個東西,就這麼神奇地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也許永遠不會再出現?

院子裡的探子們大都出去了,有些是例行尋街,有的則被徐衝分派去各個地方緊盯著,看有什麼突兀的東西突然出現在東京汴梁的某個地方。如今汴京城裡早已是遍佈密探,這大概是為什麼小蘋選了腥羶惡臭的玉津園而不是什麼花前月下地方做最後告別的原因。總之要運送那樣大一個東西,無論是豎著還是橫著放,必然會被懷疑。

沈括胸中還再耿耿於懷的,其實不是喻景和彌勒教,也不是至今只在懷良和小蘋隻言片語中被提到的最後一名卦主。而是小蘋的突然告別,提到她要和自己心愛人一起走,從此不回來。這個心愛人到底是是誰?是不是衣櫃裡那些粗布衣服的主人。這個人遠比什麼彌勒教那位排第四的卦主更揪他的心。他的失落在於,昨夜的小蘋太陌生了,如果她說的那些絕情話才是真心,之前對自己的那些曖昧語言只能是為了利用自己的逢場作戲,這是他最不能接受的。

小蘋也走了,和尚也走了。他心中空落落的,難免有些心灰意冷,也不想去街上逛,於是將小蘋留給自己的那本《木經》取出。

可嘆小蘋最後為何留這樣一樣東西給自己,若是一本琴譜或者詩文,還算給自己留下一點點值得回味的念想。

《木經》原本就流傳於世,懷良手邊就有,楊惟德家裡也有,其實並不稀罕。

他翻看木經,卻發現與自己在楊春官家看過的略有不同,並不是土木營造之法,而是各種精巧小型木作,其中暗藏各種機巧和秘術。他這才一驚,知道這不是一般的《木經》。難道是和尚提過,喻景秘不示人的《木經》下冊?小蘋怎麼弄到的?

他又往後翻了翻,馬上來了興致,裡面各種物件無所不包,從婦女釵環到梳頭篦子,廳堂里長桌和摺疊交椅無所不包,當然所有這些都與尋常不同,各有怪異功能和驚人巧思。和尚曾指點他買過的那支會開花的金釵自然也有,甚至更復雜,可以開出三朵花,可見這本書寫成時間更晚。然而書中重點不在於這些,而是軍陣中的兵器,有專剋制騎兵的偏架弩,堵塞道路的鐵蒺藜,甚至於還有幾種可以快速拆裝的軍帳。他正要細細看下去,院子裡有了動靜,看來探子們回來了,他將這本書收在衣襟裡,打算有空研讀。看來小蘋未必對自己有情,但是她至少對自己有心。經過這樣一番精神勝利法慰藉後,他的心境倒是亮堂不少。

樓下果然是那些人回來了,沈括也不下樓,只在樓上窗戶後偷聽,聽他們聚在樓下院子談論。

然而關於喻景並沒什麼進展,因為探子們談的都是三教法會,說這次朝廷有心讓大儺師來收拾局面。其中也有不忿,覺得一月來追查,怎麼最終有人摘桃子,但是也有人覺得,儺師臘月離京去各處驅煞,只留下幾個徒弟在宮裡為貴妃祈福,不料正月就鬧帽妖,可見彌勒教多半還是躲著儺師。

下午申時,徐衝也回來了,他帶來了一瓶子酒和一隻燒雞。他心細,知道沈括心情不好,於是直接到二樓與沈括一起吃酒。吃酒總好過吃某個八竿子打不著的某人的醋來的好。

當然,徐衝也自是一肚子苦水,正想借著杯中物,好好倒一倒。於是閒聊幾句,便將話題往他今天的差事上引。

“偌大東京汴梁,也不知那夥賊還在不在,試試派我和弟兄們滿城裡沒頭蒼蠅一般亂竄。昨日若抓住那小蘋,細細問,總有個可追查的去處。”

“她不說,必然是因為你我去那些地方也無用。正所謂狡兔三窟,那些賊人又是草木皆兵,要麼逃了,要麼分散藏在城裡各各處躲藏,必然沒有一個如開寶塔下地道那樣,群聚在一起的地方了。”沈括道,他還是習慣性地維護小蘋。

“哎,我也是無可奈何。眼看找不到絲毫線索,滿京城找那也不知道是方是圓,多高多大的東西。城西有人出殯,就去開了棺材瞧一眼,城南有張太醫,在家裡新搭了各煉丹的丹房,也被皇城司的人瞧見被掀了房頂看,搞出一番口舌是非,正在開封府喊冤。如今彌勒教鳥獸散了,我們這裡倒是草木皆兵。”

“按說,幾丈見方的大物件,昨天早上才從城裡運河搬出去,也極難隱藏妥當。我覺得,多半還是拆散了走水路。”

“會不會運出城去從此不回來了?若是那樣,從此銷聲匿跡,我們倒是也安心。”徐衝撕下個雞腿道。

“我也覺得有這樣可能。然而不追查到喻景,不找到那各應讖語、復王則的機關,如何能安心?”

“我早上去軍頭司聽文樞相安慰包相公說,抄滅彌勒教巢穴,他們必然傷筋動骨。若是從此無事,那些讖語童謠什麼的,百姓很快也就忘懷了。所以他也奏請官家也想趁著這個機會,搞一次儺儀,不管真的假的,也算給這樁詭事蓋棺了定,還天下一場安心。”

沈括無奈搖了搖頭:“包相公如何說?”

“相公說,樞相此言差矣。了定了定,事不了,如何定?他又說,自這場讖亂開始,每每都覺得那些賊人該知難而退了,卻往往就是賊人們蠢動前夜。古語云:蜂蠆有毒要蜇人,豺狼脫困必反噬。如今你見他們窮途末路,然而他們所見確是讖語應了八句只差最後一句,你若是他們,何不最後一搏?所以此時我們不逼他們進絕境,他們就要趕我們入窮途。”

“還是包相公明察。我總覺得文樞相鬥志衰減,好勝之心大不如以前。”

“話雖如此,然而……現在懷良和小蘋都走了,我們又去哪裡再找線索?賊若不動,我們又不能亂動?”徐衝抱怨道。

沈括警覺他其實繞了一圈,還是埋怨自己。這些事他確實前思後想過無數遍,但是至今無悔。小蘋自然有她的本事逃走,其實昨夜徐衝真的現身要抓她怕也抓不到。當然讓她走,自己也心甘情願。和尚確實是自己擔著干係放走的,也絕不後悔。實則他現在就知道和尚去向,但是也不會說。

他深信懷良對自己說的每件事都是真的。若他只是一時著相,一時被怨恨控制,但是絕不會看著天下翻覆、蒼生遭難的。然而現在他抽身業海,瞭然而去,剩下的難題倒是丟給了自己。

“徐兄,只要他們異動,我想我們佔據京城裡這麼多至高之處,還是能洞察先機的。”

“他們在暗我們在明,哪裡去尋異動?”

沈括正琢磨如何對答,就只聽外面有佛門樂器聲。他起身到靠街邊的視窗看,徐衝不理會只是喝悶酒。

遠處街上,一隊戴著斗笠的和尚正敲著法器走在空空蕩蕩的街道上。

“那些師傅們好像去西北金水門?”

“又是哪裡寺廟的和尚吧?你昨天被運糧船帶出城去,有些事不知道啊。官家被文樞相併許多人勸,又要搞三教法會來安定人心。”

“不是已經在宮裡搞過一回了?”

“那只是除祟,除祟之外還要出宮埋祟。宮裡的事情外面看不到,所以,官家想借著在宮外埋祟的機會昭告天下,祟也好煞也罷,都要被鎮住了。”

“我倒是聽石押班提過,所謂埋祟,就是那斷了一指的儺師,用那銅鈴將宮中邪祟附在身後,然後帶到郊外無人處掩埋掉。所以大儺師所到之處,人人都遠遠躲著,生怕沾染到邪祟。”

“大抵是如此,然而今年不同。不光除宮中的祟還要滅四周的煞,所以大儺師在京師周圍耽擱了六天。”

“滅煞?哪門子煞?”沈括覺得好笑。

“其實這祟啊煞啊的,都是不祥物就是了,不是白礬樓上傀儡唸的童謠力不是有——地煞更有七十二,所以要大儺師一併滅一滅煞。然後一併埋了。”

“如此下去,豈不是沒完沒了。我若是彌勒教,即便原本想要收手,見朝廷這樣受制於我,豈不拼了命也要再搞一場。”沈括道。

“你也是說的輕巧,全不知大漠裡快渴死之人,便是鴆酒也要飲的。”徐衝一言,倒是說的極透徹。

“我只是從長計議。你想,如此大張旗鼓與彌勒教針鋒,實則壯大的是它的聲勢。既然要滅地煞,童謠不是還有一句:天罡自有三十六?豈不是還有天罡要捉?”

“沈兄你還說對了。”徐衝忽而大笑起來,“天罡也真有,只是不須捉了。”

“為何不須捉了?”輪到沈括一臉茫然,他剛才只是打了一個比方,卻好像引出什麼故事來了。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我的亮劍生涯 虎將去抗日 華夏帝王,皆我門徒! 大明宮謀 亂戰異世之幻想大陸 大明之拉著崇禎南遷 大明:開局朱元璋賞我九族消消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