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47章 栽菜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晴了兩日,沙石地可以栽油菜了。儘管油菜苗有些嫩,想著再遲就過季了,李敏歆只好先移栽出去。

二畝地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因為之前請人幫忙清理平整又加過泥土,所以這會兒只需要打窩栽種就成。

憑她們兩人,一兩日也就忙出來了。

吃過早飯,李敏歆去整土打窩,施三明去移苗,水木舟則領了照看兩小的任務。

沙石地離施大伯施三叔房舍不遠,李敏歆到地裡沒挖幾鋤,兩家人便都知曉了。

兩家男女老少,除了斷腿的五德以及奶孩子又坐月子的青屏,另外就是賣豆腐的施三叔四林父子,其他人都跑到地裡幫忙來了。

當然,八歲以下湊人數的小布丁被施大伯轟走,留下全是能幹活的人。

“這東西要是真有那麼好的產油量,明年我們也種些。”

施大伯一邊打窩,一邊閒聊。

“可不是,一畝地半石,這收成比花生高!”劉氏忍不住接嘴。若真的成了,明年自家怎麼也要餘個一畝半畝的出來。

挖得起勁兒的李敏歆忽然想到一件事,整個人都有些發懵。

林縣周邊都是花生榨油,這麼說來,油坊也是專門針對花生而建,那工具能榨菜籽嗎?

就算能榨,自家這麼點收成能夠讓油坊老闆開榨油機榨一回麼?

失策,失策!

新鮮事物難怪普及那麼困難。

有了東西,必須要有量,有了量,還得有配套的工具,才能製成需要的物品。否則,它也只能當普通種子,開發不出真正的作用來。不被大眾所需,最終消失殆盡。

事到如今,自然無法終止,這一批油菜肯定要種完。

以後遇事還是要多多思量,不能盲目投入,有些風險能承擔,有些卻沒法承受。

在李敏歆自我反省中,其他人卻幹得熱火朝天。

等施三明挑了兩撮箕苗子過來,沙石地一半窩都打好了:“看樣子我這點苗完全不夠啊!”

文氏瞅了眼綠油油的油菜苗,直起腰吩咐:“阿成,六平七順,還有大雙小雙,你們幾個跟大妮去扯苗,一青二橋你們兩個去挑糞。這點地,咱們這麼多人,爭取一上午弄完。”

“好的奶,我回去拿撮箕揹簍!”大雙立刻高聲答應,撒丫子跑了。

小雙趕緊丟了竹耙子,追了上去:“姐等等我,你一個人拿不了,我來幫你!大妮姑你們先去地裡,我們一會兒過來!”

“行!跑慢點啊,別摔了!”

韓大妮應聲,等拿了施三明滕出來的撮箕,才帶著三個男孩兒往菜苗地去。

施一青和施二橋兄弟兩扔下鋤頭,回家挑糞去了。

吳氏分苗,與文氏劉氏一起栽苗,其他人繼續打窩。

有劉氏在的地方就不可能安靜,只聽她高聲說道:“娃他爹說昨天下河頭的人去集上交秋糧了,估摸著再過幾日就該輪到咱們村了。”

新政令的內容村裡人都知道了,因為重新堪定田畝人口,交秋糧的時間一再往後拖,眼看著要到十月中旬,仍然沒輪到他們村。

往年九月中旬就交完了,今年耽擱得忒久了些。

施大伯杵著鋤頭皺眉道:“得虧這兩天晴起來,倉裡的穀子都有些回潮,不曬曬怕交不掉。”

“可不是咋地,集上這些天到處都擺著曬場,糧倉那群人一點水也不放!”劉氏嘆氣。

每年交稅糧都折騰,甭提多鬧心了。大雁村離得近還好,像通山那邊的村子,頭一天就得出門,在集上耗上幾天都有可能。

今年風調雨順,收成不錯,儘管加了稅,家裡也能負擔。對此,吳氏並不太擔心,反而有些好奇:“今年多收那麼些糧,糧倉那邊要放陳糧嗎?”

按理,多收了糧食,不放陳糧,糧倉那幾個倉庫根本就放不下。

當然,這也不一定,因為縣城那邊有個大糧倉。據說大糧倉裝滿,能供林縣全城人五年吃用,也不知是真是假。

文氏呸了一口:“那些人寧願把糧食放爛,也不願便宜鄉親。”

施三明聽得心裡一動。

其實糧倉每年都有陳糧放出,只是一般人根本不曉得,就被那些有門路的富人低價買走,再放到糧店高價賣出。

今年稅糧增收,糧倉又沒有多增,肯定會加大陳糧的發放。

看來得空該去看看順子哥,要是能便宜買些陳糧,能省不少錢呢。

畢竟修房子,光吃喝就要費許多銀錢。自已一點存糧也沒有,全靠買,消耗真的很大。

“今年徭役也沒下來,不知什麼章程。”施大伯舉起鋤頭狠狠落下。

成年男人最怕的就是每年的徭役。

林縣之前的縣令也不算狠厲,苛捐雜稅雖有,不至於讓人們走投無路。徭役每年都有徵,多數也是修橋鋪路一類,雖是辛苦,一兩月時間,熬下來也就好了。

從前分家不分戶,一家子男丁分攤徭役,人口多的家庭,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輪到一次。如今強制分戶,徭役怕是更重了。

哎!

無論他們怎麼憂心,日子該怎麼過,還得怎麼過。

因為家裡有了豆腐生意,大夥兒心裡都多了不少底氣。

吳氏轉頭又提起自已感興趣的話題:“三嬸,大妮的好日子定下沒?”

因年輕人認識,省了相看的一環,胡家那邊還是請了楊八嬸正式上門問了話。劉氏對胡家是滿意的,施三叔更是沒有意見,韓大妮也鐘意,這事基本就敲定了。

施家人都知道,三叔家要與胡家結親。

解決一樁老大難的心事,劉氏高興得很:“定了定了!昨天半下午楊八嬸回的話,胡家請咱們冬月十六那日進屋!”

林縣這邊的風俗,兩個男女約定了親事,男方挑選出一個日子請女方近親到家裡吃酒,是為進屋。

之後兩家正式當姻親走動,逢年過節,都要備上禮物,互相拜訪,跟成親後沒什麼兩樣。

若是兩個年輕人年紀合適,很快就會辦真正的婚宴。若是年紀小,則要如此過上一段日子,直到合適的時間再辦。

劉氏笑眯眯道:“大妮七月生,明年十六,遠志正月生,明年十五,年歲正好。胡家那邊也覺得不錯,正日子就定在明年秋收後。”

大雁村這邊一般都是十二三歲就開始張羅人家,十五六歲成親,像韓大妮這樣拖到十四五還沒定下親事,也難怪劉氏著急。

好男兒好女子,早早就被定下了,越到後面越沒得挑,再往後拖就要當別人後孃後爹了。

就如施三明這般。

錢氏笑呵呵道:“我還沒去過燕子溝,託大妮妹子的福,倒是能去看看。”

女方到男方家進屋,去的人無論男女老少都能得紅封。家底厚實又大方的人家可能一人二十四文,家底子薄些或是摳門點的至少也有二文。

一般來說六文八文的居多。

畢竟自家人就不少,加上親戚,隨隨便便就有四五十個,光紅封就要不少錢。

有些家貧的人家不僅沒有進屋這個步驟,連婚宴也不辦。

當然,稍微講究一點的都會興進屋,倒是婚宴有沒有反而沒那麼在意。有條件就辦,沒條件就算了,畢竟親戚們已經正經見過了。

李敏歆沒聽懂,其他人都明白過來。

吳氏毫不留情拆穿她:“你二弟媳婦不就是燕子溝的?還說沒去過!”

錢氏反駁道:“那可不一樣,咱們這回是去當上親,身份掉個兒!”

施三明忍不住插話:“是這個理,上親的待遇可不一樣。有好茶飯招待,有人陪著說話聊天,走了還有紅封拿,想想就開心!”

文氏呸了一口:“你個沒著調的,咱們家多少兒郎?以後招待上親的活多著呢,少不了你!”

施家沒成親的兒娃子目前為止就有八個,還沒包括才出生不久的雙胞胎。

施三明可不管那麼多,那些個小子,最大也才十歲,離成親還有好幾年。

他笑呵呵道:“咱們先學會當上親,以後才有經驗嘛。”

“三嬸,胡家那邊出多少聘禮?”吳氏眨巴眨巴眼睛,小聲詢問。

劉氏拂了拂耳邊的碎髮,同樣壓低了聲音:“他們那邊實誠,給一兩八的聘銀,另外還有一隻銀戒子,半條豬,兩壺酒,兩隻雞兩隻鴨,六條魚,喜餅喜糖一擔。”

吳氏有些吃驚:“胡家可真實誠,大妮以後有福了!”

也不是說嫌棄大妮,她的情況在那兒擺著。聘禮一般都是孃家人拿著,置辦多少嫁妝,全看心意。

三叔這人吧,又不是個會吃虧的人,且他又是個繼父。便是一分彩禮不出,別人也不好說什麼。

胡家明知道是這個情況,還捨得給兒子做臉,給出比平常人家不差的聘禮,真心不錯了。

也難怪最近三嬸格外好說話。

這話劉氏愛聽,喜道:“胡家確實不錯,不過咱們也不差。”

她頓了一下,頗有些得意道:“我跟你三叔商量好了,那聘禮都給大妮置辦嫁妝。桌椅板凳,盆碗筷碟,鋪籠罩被,床櫃箱子,都弄上一套。如果還有剩,也給她帶去,再多卻是沒有的。”

施三叔能這般大方,自然也是因為豆腐生意掙了不少錢給他的底氣。短短十來天,他拿到手的錢已經接近一兩銀子。

不然,有個躺在床上還需要昂貴藥費的兒子,他怎麼可能大方得起來。

當然,這其中劉氏的耳旁風,自然也起了不小作用。

劉氏這個當孃的,能做到這個份上,確實算得上不錯了。

吳氏忍不住豎起大拇指,讚道:“大妮能有你們這樣的爹孃,真是太幸運了!說真的,三嬸,我可佩服您和三叔!咱們村裡,可不好找像你們這樣大氣又會來事的人!”

“哪有你說得這般好,被人聽到可要打嘴!”劉氏嘴角高高翹起,任誰都能看出她的高興。

在一旁聽得一清二楚的施三明,忍不住心裡輕哼。三叔兩口子那性子,向來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對韓大妮這般大方,想來胡家那邊應該不止拿出那些。

至於其中夾雜著什麼,與他又不相干,也不願費心思量。

李敏歆可不知其中的彎彎繞繞,只老實聽著。

人多力量大,大夥一邊聊天,一邊幹活,不知不覺就把兩畝多地弄完了。

正午時候就收工回家去了。

因為沒有趕集,家裡沒有肉食,米麵倒有。

想著大家幫著忙了一上午,怎麼也該招待一頓吃食。

李敏歆沒什麼法,索性做了手擀麵,請大夥兒吃了回雞蛋麵,把這趟圓了過去。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穿越古代手握靈泉發家致富 末世我為白月光報仇 嚴森囚心 星穹鐵道:開局成為歡愉令使 沉睡的七年 女穿男後被迫有了一個後宮 驚!大小姐重生歸來變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