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一章 遇知己,話平生。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二月的金陵城寒氣漸漸消退,氣溫也在漸漸回暖,彼時大多數的人們也正在置身於梅花林,帶著對春天的期待,告別這饒有韻味的晚冬。

“之梅,知美,餘生無悔”,這是遊人們發自內心的讚美,碩大的梅花林又何嘗不是在紀念旅人們逝去的春秋呢?

此時有一位中年人與遊人們勃勃的興致格格不入,他也曾幾何奔雲四海,尋天下之瑰地,守一方之太平,而如今來到這無羈之界,他好似失去了人生的目標,變得鬱鬱寡歡。

“七下西洋揚國威,友好外交四方歸,船隊浩渺行萬里,中華航海歷史輝”,此時一番恭維之語在鄭和耳邊響起,鄭和心中大振,回想起自已前世在海上航行的輝煌歲月,那時覺知自已意氣風發,受人敬仰,覽世界之壯闊,識異國之奇物,而如今隨歷史的輪迴被人淡漠。

“鄭統領,是你嗎”。一位年輕人問道。

鄭和回頭打量起這個年輕人,感覺與其素不相識,但從其眉宇之間,便覺此人絕非等閒之輩。

鄭和問道:“賢士,你認得我。”

年輕人說:“前世便知鄭統領率領船隊七下西洋,揚我大明國威,今日一見,果真不凡。”

鄭和說:“過獎過獎,吾只是一芥宦官,受得天子賞識,委予重任,方成一番偉業,年輕人,想必你也有不凡的故事,可否與之一說。”

年輕人說:“我叫徐霞客,南直隸江陰人士,前生未拘泥於科舉仕途,如先生一般,探尋四海八方。我少時遍覽江南,22歲北遊齊魯、泰山直至京師,26歲遊浙江天台山、雁蕩山,29歲遊齊雲山、黃山、武夷山,31歲遊廬山、兩上黃山,33歲遊福建直至仙遊九鯉湖,36歲北遊嵩山、華山、武當,41 歲再遊福建至廣東羅浮山,42 歲北遊京師至盤山,43歲三遊福建,45歲再遊天台、恆山、再臺、雁蕩,46歲北遊五臺、恆山、再遊福建。”吾將一生遊歷所見、所感編纂成書籍,書名《徐霞客遊記》。

聽完徐霞客的自述,鄭和心裡不禁感嘆,“後世有如此視功名如糞土,一生追逐四方的有志之士,實乃大明之榮光”。

二人侃侃而談許久,或許是這梅花林映襯著他們之間的惺惺相惜,勾起了鄭和與徐霞客遊賞梅花的雅緻,於是他們結伴而行,遊遍梅花林。

“時令有序節更替,踏雪尋梅伴知音”。徐霞客有感而發,此時沒有比鄭和更能理解徐霞客心情的人。

鄭和對徐霞客說:“今日能與徐賢弟共睹梅花之妖嬈,鄭某實乃三生有幸,吾願與朋友共飲美酒,暢聊心事。”

徐霞客懷著激動地心情,連忙答應下來。

二人來到城南街角的歸心客棧,點一盤牛肉,叫一盤花生,斟滿瓊漿似的白酒,鄭和與徐霞客一連飲了數杯。

酒過三巡,二人的興致來到了旅遊上。

鄭和說:“我曾受天子之名,領船遊歷四方,揚我大宋國威,何之榮幸,但我一生之遺憾也在旅遊上,我從未為自已而遊,不知獨行之快意。”

聽完鄭和所言,徐霞客若有所思,說:“我從始而終為自已而遊,路途之所見、所感皆是財富,所以我覺得自已的前世精彩又有價值。我想,如果前輩有為自已遊歷之意,何不早日謀劃,且我也願與前輩共同出遊。”

徐霞客說完後,鄭和心裡泛起了陣陣波濤,或許他也覺得是時候為自已而行了。

此時客棧內響起來陣陣古琴聲,餘音梁繞,婉轉不絕。

二人隨著琴聲的指引來到了客棧後臺,一位眉清目秀,風度不凡的年輕人正悠然的彈著古琴。

隨後,琴聲戛然而止,年輕人看到鄭和,與徐霞客,便問道:“二位先生有什麼事嗎?”

徐霞客說:“聽到公子所彈之曲,音韻和美,節奏輕快,我們循著音樂而來,想一睹公子的風采。”

年輕人說:“先生過獎了,我叫阮籍,平日愛飲酒作曲,今日忽來興致,便在此彈奏一曲,引來先生的讚賞,此我之榮幸。”

聽聞此人名叫阮籍,二人忽然想起魏晉時期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賢”,而阮籍就是其中最放蕩不羈,天性率真的那個人。

鄭和連忙詢問:“請問公子就是前世的竹林七賢中的阮籍嗎?我等都很仰慕公子之才,且公子的豪邁之氣,為我後世之人標榜,今日能聽公子一曲,我當無憾終身。”

阮籍面對鄭和的恭維,只嘆道,“二位客氣了,所謂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有二位識得吾曲,我也倍感欣慰”。

在一陣陣交談聲中,三人酒樂交錯,共享這份久違的快樂。

歡快過後,天氣轉為陰涼,阮籍望向窗外,好似有什麼心事。

徐霞客看到阮籍的恍惚,便問:“公子,有何心事,在此悶悶不樂”。

阮籍感嘆道:“每當如此時節,吾與好友嵇康便相約在城西一處地方,飲酒彈琴,鬥詩作樂,而今時不知他是否還記得約定,去往那個地方。”

鄭和說:“嵇康公子向來以重情義而聞名,想必好友之約,定深記於心。”

聽到鄭和的勉勵之言,阮籍決定前去一探,並詢問,“二位先生是否願意與我同去城西瀟湘古林,探訪友人”。

二人沒有遲疑,便答應下來。

三人徒步來到城西,雖天氣還在陰冷之中,但他們已是滿頭大汗。進入瀟湘古林,這裡的環境極為幽靜,小路狹長,愈深愈迷,朦朧的霧色籠罩在他們的周圍,甚至透露著陣陣陰森,三人沒有明確的方向,只能漫無目的地尋找,不一會也就迷了路。

阮籍說:“此地僻靜深遠,幾乎沒有人常住,我們只能靠自已走出去。”

聽到阮籍的話,二人也愣在原地,他們未曾來過此處,又何以能走出去。

就在此時,遠處傳來一陣陣慷慨激昂的琴聲,阮籍聽出這是嵇康的名曲《廣陵散》,它便讓二人跟著他走,循著琴聲的指引,三人來到一處竹林,進入其中,便看到一位風度翩翩的男子,指尖環繞著琴絃,一拉一劃,便產生動人的音樂,深心體會,感知意境之悠遠。

三人並沒有打斷嵇康,嵇康沉浸在自已的音樂中,與古琴融為一體,此刻天籟、地籟、人籟相知相和,似人與自然的美好邂逅,將周圍的花鳥魚蟲糅雜成音符,彈奏出自然曠世之曲。

絃音止,三人從陶醉中迴歸現實,嵇康也注意到了·1他們。

阮籍率先說道,“叔夜兄,我來赴約了”。

嵇康說:“我就知道嗣宗兄不會失約,想我嵇康一生交友無數,可唯獨嗣宗兄最懂我。”

此刻,阮籍內心激動不已,只道,“此生不聽叔夜曲,縱有凌雲之志也枉然”。

隨後,阮籍向嵇康介紹了鄭和與徐霞客,四人意趣相投,聊之甚歡,似許久不見的知已摯友,相遇在十字路口,暢說心之快,道怨已之悲。

當嵇康聽說鄭和為自已而行的想法後,他陷入了沉思,或許他們的心意是相通的,畢竟人的一生只有一次,為自已而活,並且用自已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才是成功。

嵇康鼓勵鄭和去行動,並說:“鄭先生是有宏才大略之人,眼前的月影不會滿足你對月亮的幻想,因為你追求的是那皎潔的月光。”

此番話打動了鄭和,他堅定了自已的想法,並準備去做一名旅人,在日月春秋中不留遺憾。

徐霞客也說:“既然前輩下定決心,雲遊四海,那霞客願追隨前輩,去看一看這錦繡山河。”

聽到徐霞客所言,阮籍和嵇康兩人也表明想與之同遊的想法。

看到大家都如此堅決,鄭和更加確信了自已的決定是正確的,他們也開始了對旅行的計劃。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回到記憶的原點 朧安月下 醜小鴨,遇渣男,轉嫁豪門 瞎編歷史 柏總,太太懷孕了 你我平凡也罷 創造諸天世界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