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10章 遷都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董卓派出去攻擊曹操、鮑信、張楊的軍隊都取得了勝利。但是奉命攻擊孫堅的華雄卻被孫堅斬殺。戰事陷入膠著狀態。

董卓和李儒在相國府商議。

李儒道:“情況與我想象的有些不一樣,孫堅的戰鬥力意外的強,現在想要短時間內擊敗叛軍估計已經不可能了。”

董卓道:“老夫親自率軍前去迎戰孫堅,跟這傢伙把老賬新賬都一起算一算。”

李儒道:“不可,現在洛陽城的公卿都各懷鬼胎,相國如果離開,洛陽城必然生變。”

董卓道:“戰又不行,不戰又不行,如之奈何?”

李儒道:“我倒有個大膽的想法。”

“哦?”董卓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雅公一向謹慎,現在竟然有大膽的想法?快說來聽聽。”

“近日在街坊流傳著一首童謠。”

“東頭一個漢,西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愚以為不如遷都長安以避叛軍之鋒芒。”

董卓搖搖頭,道:“不妥,那樣倒顯得老夫膽怯了。”

李儒道:“上善若水,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如若遷都長安,袁紹與袁術兩兄弟必然兄弟鬩牆,到時候我們坐收漁翁之利,豈不美哉?”

董卓想了一會兒,說道:“雅公說的確實有些道理,但是遷都之事事關重大,容老夫去和陛下商議後再做決定。”

李儒點點頭,正準備離開,董卓忽然一拍腦門,說道:“看老夫這記性,有件事忘記說了,陛下與老夫商議,決定任命雅公為太學博士。”

“陛下的意思,何太后和弘農王新喪,暫時不宜明目張膽地重用雅公,還請雅公理解啊。”

李儒笑道:“理解理解,太學博士一直是儒夢寐以求的官職,可以潛心研究學問。”

董卓進宮和皇帝商議遷都的事情,皇帝也贊成遷都。

第二天,在朝堂上,董卓對著文武百官說道:“大漢在洛陽已經定都二百餘年,洛陽的王氣已經衰弱,吾觀長安反而王氣旺盛,吾欲奉駕西幸,遷都長安,公等打點行裝準備上路吧。”

太尉楊彪說道:“長安殘破,不宜定都,今無故捐宗廟,棄皇陵,恐怕百姓會惶恐不安。百姓如果惶恐了,再安定下來就困難了,希望相國明察。”

董卓道:“哎呀,太尉大人,我們不是棄,是搬,是暫時搬過去,你懂不懂棄和搬的區別啊?”

尚書令黃琬說道:“楊太尉說的有道理,當年王莽篡逆,長安被一把火燒了,盡為瓦礫之地,百姓大多搬走,人口只剩下不到一成,現在放棄洛陽豪華的宮室,到長安那鳥不……咳咳……到長安那荒涼之地,實在是不合適。”

這時候李儒說道:“現在關東盜賊蜂起,天下大亂,長安山川險固,可以免受盜賊的侵害,又因其靠近隴右,木石磚瓦很容易得到,宮室不須月餘就能造齊,雖然沒有洛陽豪華,但是住得安心啊!”

李儒現在是太學博士,類似於高階顧問,可以在朝堂上隨便發言。

司徒荀爽說道:“相國如果遷都,那麼關東就不再為國家所有了。”

董卓說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遷都之事已定,諸公勿再多言!”

當時李傕、郭汜、張濟、樊稠都在關東和聯軍交戰,董卓令弟弟董旻和呂布帶領天子百官和百姓先行前往長安,而他則和徐榮、李儒留下來接應李傕等人。

李傕等人接到撤退的命令後先後回到洛陽。董卓令他們先行前往長安,而他則親自留下斷後。

董卓有一種想要會一會孫堅的執念。

然而孫堅在行軍到洛陽東郊後突然引軍撤退,原因不明。

於是董卓也向西撤退。

一路上到處都是死亡的百姓。

李儒面露不忍之色。

董卓說道:“只有天下長治久安,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在此之前有一些犧牲是難免的。”

董卓軍行至滎陽,李儒說道:“此處地形適合伏擊,不如在此處設伏,以防追兵。”

徐榮道:“李先生所言甚合兵法。”

於是董卓令徐榮在此設伏,自己與李儒繼續西行。

快到達長安的時候,後方傳來了戰報,說徐榮大破曹操和鮑信的追兵。

“雅公真神人也!”董卓讚道。

皇帝劉協親自在長安城外迎接董卓。

劉協、董卓、李儒三人策馬來到河堤之上。

董卓笑道:“陛下,多日未見,您似乎長高了一些。”

劉協道:“董公的白髮也似乎多了一些。”

董卓道:“歲月催人老,臣的一生已接近終點,平定天下,還需要靠陛下。”

劉協道:“董公不在的這段時間,太傅袁隗、太僕袁基來找朕,說要讓朕說服李傕、呂布等人對付董公。”

董卓道:“這兩個老東西,一刻也不安生。”

劉協道:“董公應該還有公務處理,朕就先回宮了。”

“臣恭送陛下。”

劉協策馬離去。

李儒道:“相國,我真的看不透陛下。”

董卓道:“我也是。”

“陛下是一個聰明人,他應該知道最為一個君主,制衡臣子的重要性,然而他對相國的信任似乎超過了應該有的限度。”

董卓嘆了一口氣,道:“這對我來說未必是好事啊,捧得越高,摔得也就越慘啊……”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許一航從軍記 光榮與夢想 不破之盾 海賊王:吾是天龍人之王 抗戰:我一連長,竟有百萬雄兵 鳶尾花的足跡 重生戲子之我要當名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