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14章 孔甲的驚人行為:他是真的想養活一條龍嗎?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夏王廑去世後,國內的人都認為王位應該歸還給孔甲。孔甲是不降王的兒子,從血緣和家族關係上看,他應該是夏朝的合法繼承人。但是孔甲由於年幼不受父親重視,已經六十多歲了。公卿們認為,應該由長者來繼承王位,以保證王位的穩定。最初一些大臣們還希望恢復舊的王號,即國中為王。在夏王廑的喪禮一年之後,孔甲登上了王位,以自己的酉年為元年,仍然居住在西河地區。

孔甲在夏王廑的喪禮還沒結束時,就開始飲酒吃肉,甚至大醉。在接下來的兩三年裡,他選了很多妃嬪,整日沉迷於享樂之中,不理政務。他沉湎於歡樂之中,被迷惑了心智。夏朝的大司徒雲盛向孔甲懇切地勸諫:“先王擁有天下時,都是戰戰兢兢、小心謹慎,還擔心不能維持權力。他們保持天位、弘揚德業,而不自我放縱。因此在堯、舜時期,君臣同堂,依然談論業脞之事,警醒彼此,滿懷謙虛謹慎的心態,因為他們深知維持天下如此艱難。先祖禹王跋涉山川,足跡遍及大地,才有了天下。相比之下,飲酒、聽讒言、自怨自艾,來想念百姓的過失並引罪於自己,實在是一種徒勞無功的做法。因此,能夠安居樂業的人是少數。太康王逸豫放縱自己,最終失去了國家。這也是因為自我放縱必然會自取滅亡,自我縱慾必然會失去權力的明證。君主如果沉迷於自我放縱,即使不效仿先王的風範,他的王位也會受到威脅。”孔甲表面上接受了這個建議,暗地裡卻依然我行我素。雲盛又向孔甲推薦了國內一位賢士元長戎,孔甲雖然表面上羈縻收養了他,實際上並沒有給予他爵位和俸祿。另外,孔甲的母族中有一位叫若瀕的元士,作為親戚,他懇切地勸諫孔甲。然而孔甲卻奪去了他的祭田並將他驅逐。從此,朝廷中的臣子們再也不敢說忠言了。

孔甲非常迷信神靈,讓百姓修建了許多神廟,如青帝廟、白帝廟、赤帝廟、黑帝廟、黃帝廟等。此外,百姓還建造了許多神殿,如元女臺、素女臺、青女臺、神女臺、宓妃閣等,因此百姓開始產生不滿和怨恨。孔甲還廣泛招攬巫師,胡言亂語神怪之事,聚集了很多妖邪之徒,敲鐘打鼓,吹笙拍簧,唱歌頌揚。他們四處觀望並呼喚空無一物,稱之為迎神。他們焚香、禮拜,擺出美食佳餚、設酒款待,歡呼讚歎聖神,稱之為宴神。有些人胡亂跳舞,像發狂的象一樣,還有人開啟鐵器吞食鐵塊,或是胡言亂語,這些行為都被稱為“降神”。有些人狂放地唱歌,歌聲嘈雜,還有人吹奏雄壯的樂曲,敲擊猛烈的鼓聲。他們澆酒潑羹,焚燒綢緞,燎烤脂肪,這些行為都被稱為“送神”。此外,有些人在密室裡煉製鬼魂,又在荒郊野外聽鬼怪的聲音。他們在川澤山林裡召喚鬼魂,把鬼藏進衣服和宮室裡。這些行為導致了巫術之風從此盛行。

如果一個人喜歡祥瑞的景象卻又無法得到,就會去追求怪異的事物。九年過去了,天空中降下了乘龍,有雌有雄,孔甲親自前往觀看。他說:“龍出現是祥瑞的象徵。”於是他讓百姓在那裡建造了一個高臺,周圍圍上了一圈周牆。這個高臺被稱為御龍臺,周牆則被稱為養龍垣。然而龍並不願意登上高臺,也不喜歡周圍的圍牆。孔甲命令負責養龍的官員來馴服它。但龍依然不願屈服,拒絕進食。孔甲非常生氣,說道:“養龍的官員無法滿足龍的需求,所以龍才不肯屈服。”於是,他下令殺死了養龍的官員。孔甲又命令百姓挖了一個養龍池,池子方圓數百丈,周圍用木頭圍成,上面還蓋起了城牆。他下令水官把龍遷到這個池子裡。然而,水正無法讓龍在池中游動。孔甲認為水正也不符合龍的意願,所以龍才不能在池中游動。於是他下令殺死了水正之官。孔甲又命虞人前往遷龍,虞人親自拉著龍走。但龍非常憤怒,用自己的肉體攻擊並殺死了虞人。孔甲接著命令宮廷庖正為龍準備美食,但龍看到食物也不吃。孔甲又認為庖正也不符合龍的意願,於是下令殺死了庖正之官。孔甲又命令司農用五穀來餵養龍,但龍看到五穀後仍然不吃。孔甲說:“司農的做法也不符合龍的心意。”於是斥責了司農。

大司徒雲盛等上書力諫孔甲,說:“君王之所以存在,是為了代表天命來治理百姓,而不是為了養活異物。即使養活異物也不能對人類造成傷害,更何況殺人來養它呢?作為國君,要仁愛百姓;作為臣子,要輔助國君的仁愛,秉承國君的旨意,普遍地施予百姓恩惠。百姓得到了養育,臣子才能盡到職責。臣子盡到了職責,國君才能有道,之後天地才會降下吉祥,大地才會孕育出符瑞。這是自然之道在治理國家的應驗現象。如今國君不關心百姓的福祉,只顧自己享樂酒色,用混亂的德行迷惑神鬼來奴役百姓,放縱無度。至於養龍,龍是天地間的靈物,生長在山川之間,是積聚陽剛之氣修煉而成的。龍有神奇的能力,既能變幽暗,也能變明亮,既能縮短,也能伸長,既能變化,也能化身。修煉後,它可以綿延千里,也能藏在指縫之間。巨大時可以移動山嶽,細微時可以進入孟盤。此外,龍可以在天空中自由飛騰,人類難以測知它的位置和範圍。雷電、風雨、雲霧都被認為是龍靈力的表現,它們神秘莫測,而且能夠降雨滋潤天下,利益百姓,這就是龍的德行。另外,龍還可以在山谷中凝神,煉製川澤的靈氣。它們可以活數百年,甚至短暫的龍也能活上百年。龍可以將泥土凝聚成珠寶,將毛髮化為鱗片。有的龍是由山雉之精化成的,有的是由龍門之鯉化成的,還有的是由靈山之蛇化成的。它們雖然形態不同,但本質相同,都是陽氣的積聚所化。龍的棲身之地,冬天的雪不會覆蓋,夏天的炎熱也不會到達,它們居住的地方非常乾燥,但龍卻不食物,只是自我滋養。它們可以在黃泉之水中沐浴,卻不需要飲水。這些自我滋養的方式,讓龍的生命力得以延續至長。等到它們順應時勢而興起,或者因為受到激發而爆發,都能崩塌高山、震動大地,摧毀岩石、蕩平山谷,如同迅雷閃電、狂風暴雨,使江河沸騰、山澗翻滾。它們能摧毀丘陵、淹沒城郭,把都城裡的人和物像螞蟻、蛭蟲一樣輕易地摧毀。龍雖然不能登上天庭,但是它們可以在江海中自由遊動,感受到雨水的滋潤。它們能夠出現在深淵和潭水中,探索洞穴和山坎,遊戲時會玩弄明珠。龍對於一些普通的動物,如鍋蜥和黿鼉也不屑一顧,可以輕易地吞食魚蝦,好像它們並不存在一樣。龍不屑於在我的田地和原野中游動,也不需要依靠我們提供的食物來生存。

有一句名言,說虎豹在草原上行動並不如犬和豬那樣受歡迎,人們普遍不喜歡它們。同樣地,聖賢在市井中行走也不如商人那樣受歡迎,人們會嘲笑他們。而國君失去了自己的地位,也不如普通百姓受人尊敬,人們會厭惡他們。龍本是居於深淵、行雲布雨、給予人類幫助的存在,而現在卻居住在平原、被限制在臺垣之間,或者淪落到汙濁的池塘中。這就像聖人失去了道德感而來到了市井中,或者君主失去了地位而被迫寄居在平民之家。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龍是祥瑞之物,也是否定需要養護呢?作為臣子,他們雖然愚笨,但是希望君王能夠修德行政,上感於天,那麼雲雷自然會到來,風雨也會自然而然地出現,龍就可以升上天空。如果君王恭默靜處,反思自己的錯誤,努力修行,那麼他就可以精凝如深淵,讓山川發出雲霧,滋潤水澤,龍也會深入深淵。這樣,君王就可以通貫天地,御神物,掌控自然。或許上天正在警告君王,所以派遣龍來提醒他。君王應該感到驚恐,並反思自己的道德,這樣才能迴歸天道。如果君王能夠與人民上下協調,圓滿地進行夏季祭祀,那麼他就可以重獲天神的恩典。這種情況下,龍失去了道德,也成為了君王的警示。即使我們竭盡全力去善待龍,養護它,但最終可能還是會導致人類的傷亡,這樣還有什麼意義呢?在天地之間,存在著無數的物種,人類也需要以它們為食物。然而,在靈性方面,人類是萬物之尊,所以人類的地位高於其他生物。作為君主,應該尊重人民,而不是貶低萬物,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治理天下。如今龍已降生在世,需要人類供給食物。如果人類養活它,那麼它也就如同狗、豬、牛、羊等動物一樣,可以被殺掉供人食用!又有什麼值得珍貴的呢?作為君主,怎麼可以因為養活人類而去傷害我們所應該愛護的東西呢?因為不適宜愛護而傷害我們所應該愛護的東西,殺害高貴的人類,討好那些不尊貴的物品,又怎麼能夠勝任君主這個職位呢?”

孔甲聽了這些話,十分生氣,不願聽從。原來,雲盛在媯靡死後,貴戚大臣們共同商議定策,擁立孔甲為君。雖然孔甲並不出色,但他仍然受到尊重和敬畏。只是暗中違揹他的意願罷了。據說這兩條龍既然不願意接受人類的養護,就在野外四處覓食,把人家的雞、狗、豬、犬都奪去吞噬,甚至還攫食小孩子。人們非常憤怒,想要設法殺掉這兩條龍。但是孔甲聽到這個訊息後,禁止人們殺龍。他派人在天下到處尋找有能力馴養龍的人,一年後才找到了劉累。劉累是陶唐氏的一個分支,他的家族在後羿的時代已經衰落。在寒浞的時代,少康曾經尋找過他們,但沒有找到。後來,劉累流落到南海之外,學會了馴服龍的方法,雖然他常常飢餓,但也不願意依賴他人。當他聽說孔甲正在尋找能馴服龍的人時,就應邀前來。孔甲非常高興,讓他來馴服龍。於是大司徒雲盛就辭去了官職。

孔甲為了劉累的安全,派遣了三千衛士護衛他,同時還讓他們穿著二十八宿,模仿蒼龍、鶉火、白虎、玄枵等形象。孔甲為劉累準備了旗幟和車輛,以代表雲彩和霞光,讓人們看到他們的隊伍就像雲霞一樣美麗壯觀。為了模擬雷鳴和打雷的聲音,孔甲為劉累的隊伍準備了大鼓、火炮、竹子和石頭等物品,讓人們聽到這些聲音時就像聽到真正的雷聲一樣。為了模擬電的效果,孔甲讓劉累的隊伍使用了閃光燈來代替電的效果。他們還使用了草煙來代替霧氣,使用鼓和扇子來模擬風的效果。還讓劉累的隊伍使用了一些工具,例如連環機、激轆轤、飛練等,來引導茨山和潁川的泉水,讓水花在空中濺起,就像白色的虹在飲水的河流上一樣,讓人們看到像銀河倒地一樣的壯觀景象。在這之中,還製造了一條木龍,讓它在中間噴射水波並掀起浪花,以替代神龍行雨的效果。這種方法就是用來引導龍。孔甲登上高臺觀看,成千上萬的百姓聚集在一起觀看。當時是己酉年十一月,春季三月初三。為了這次活動,耗費了鉅額錢財,估算價值約為粟米萬石。聚集了官民數十萬人,共同引導龍。

只見劉累乘坐著一輛蒼龍車,身著龍衣,模仿龍的形象。王手持雲幡,在三十名隊員的配合下,搖晃雲幡,模仿雲霧的運動,同時引導他們發出雷鳴和電光,還噴出煙霧和灑下雨水。劉累用口吹奏著大號,發出嘹亮的聲音,彷彿龍的吟唱一樣,來迎接那兩條龍。那兩條龍剛開始在平原上盤旋,忽然看到煙雨噴薄,雷電交織而來,以為是真正的天帝風雲下凡迎接自己。那兩條龍仰起頭長聲嘶鳴,噴出陣陣濃霧,鬣毛豎立,乘著白虹飛騰,不知道它的轆轤在哪裡;跨越天河,不知道它的水槽在哪裡;誘惑神龍,不知道它是木龍。最後沉浸在養龍之池中。劉累下令停止煙霧、風聲和雷電,讓天氣恢復平靜。他還用魚蝦來餵養那兩條龍,讓它們平靜下來。那兩條龍這時候才知道這不是真正天帝的命令。然而,既然已經得到了池水,它就暫時安心地休息了下來。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白粥榨菜,打造大明帝國 穿越古代:怎麼還有喪屍啊? 被貶涼州,我的幕僚皆是沙雕玩家 歷史圖書館:我嘗試體驗不同人生 山河將傾,我一手挽之 大明聖武大帝 冒牌駙馬闖情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