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9章 周宣王的悲劇:勤政愛民卻敗給了這兩個小孩的歌詞?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雖然宣王勤政愛民,但他並沒有像周武王那樣重視禮儀和教化,沒有寫下丹書銘記悔過之心,也沒有在戶牖上刻下銘文警示後人。雖然他在治理國家方面有所成就,但也沒有像成康時期那樣重視教化和文化,沒有重新譯寫《獻禮》等經典來陶冶人民的思想道德。到了周宣王統治的第三十九年,姜戎不顧周朝的命令反叛起義。宣王為了平息叛亂,親自率領軍隊前往征討,但在千畝之戰中遭到了慘敗,車徒損失慘重。為了尋求再次出征的策略,宣王親自前往太原,考察當地百姓情況,以便軍隊增兵補充。是的,太原位於今天的固原州,是鄰近戎狄地區的一個重要地方。宣王前往太原考察百姓情況時,對當地人口進行了普查,查閱了戶籍,瞭解了人口數量和車馬、糧食等物資的儲備情況,以便做好出徵的準備和徵調士兵的工作。太宰仲山甫曾進諫宣王,但宣王並沒有聽從他的意見。後人寫了一首詩說:“犬彘何須辱劍銘?隋珠彈雀總堪傷!皇威褻盡無能報,在自將民料一場。”

再說宣王在太原安撫民眾之後,返回鎬京的路上,離鎬京已經不遠了。他催促駕車的人加快速度,連夜進了城。宣王回到京城後,突然看到市上聚集了幾十個小孩子,拍手歡唱,聲音很響亮。宣王於是停下車馬來聽他們唱歌。小孩們唱道:“月亮即將升起,太陽即將落下;周朝國運不振,箭弓和農具都已失去了,周朝的國勢岌岌可危。”

宣王非常不滿小孩子們的歌詞,便讓御者傳令,將所有的小孩子都拘捕起來,以便詢問。但當士兵前去抓捕時,小孩們嚇散了,只有兩個年長一些的小孩被抓住了,跪在宣王的車輦下接受詢問。宣王問道:“這首歌是誰編的?”幼兒害怕得說不出話來;那年長的回答說:“這些話不是我們創作的。三天前,有一個穿紅衣服的小孩來到市集中,教我們念這四句話,不知道為什麼,很快就傳遍了整個京城。現在,滿京城的小孩都不約而同地念這四句話,而且不止一個地方是這樣的。”宣王問:“現在那個穿紅衣服的小孩在哪裡?”那個小孩回答說:“自從教我們唱歌之後,就不知道他去了哪裡。”宣王沉默了好一會兒,最終叱退了那兩個小孩子。宣王隨即召見司市官,命令他傳達諭令,禁止小孩子再唱這首歌。諭令中還規定,如果有小孩子再唱這首歌,他們的父親和兄弟也要一起受罰。當晚,宣王回到宮中,沒有再說話。

第二天早上上朝,三公六卿齊刷刷地聚集在殿下,拜舞起居之後,起居儀式完畢。宣王向眾臣述說昨晚聽到的小孩子唱的歌詞:“這首歌的意思是什麼?你們有什麼看法?”大宗伯召虎回答說:“檿是一種山桑木,可以用來製作弓,所以稱為檿弧。箕是一種草,可以用來編織成箭袋,所以稱為箕箙。據我愚見,這可能是預示國家將發生弓矢之變的預兆。”太宰仲山甫上奏說:“弓矢是國家用以戰爭的武器。大王現在調動百姓去討伐太原,想要報犬戎的仇恨。如果戰爭持續不斷,必將引發亡國之禍!”

宣王雖然沒有說話,但點了點頭表示同意。他又問:“這首歌是從那個穿紅衣服的小孩子那裡傳來的。那個穿紅衣服的小孩子現在在哪裡呢?”

太史伯陽父發表意見說:“市井流傳的言語,稱之為謠言。上天在警醒君主,就命令了火星變成小孩子的形象,製造謠言,讓小孩子們學習,稱之為童謠。有的童謠只是關於個人吉凶的兆頭,但有的可以關係到整個國家的興衰。熒惑星發生變化變成火星,所以顏色是紅色。今天的謠言關乎於國家的存亡,這就是上天警示君王的原因。”

宣王說:“現在我赦免姜戎的罪行,停止太原的戰事,把武庫中存放的弓箭全部焚燬,並且下令國內不準製造和販賣弓箭。這樣的禍亂可以平息嗎?”

太史伯陽父回答道:“我透過觀測天象,發現不祥之兆已經出現了,似乎與王宮內部有關,而不是外界弓箭的問題。這預示著後世可能會有女性主政,引發國家的混亂。再加上謠言中說‘月將升,日將沒’,日是天子的象徵,月則代表女性,日沒月升,陰勢上升,陽勢減弱,這表明女性主政的事情將會顯而易見。”

宣王又說:“我依靠姜後主持後宮政務,她非常有才德,而且她挑選進入宮中的嬪妃都非常嚴格,那麼女性禍患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

太史伯陽父回答道:“謠言中的‘將升’‘將沒’並不是指眼前的事情。而且,‘將’這個詞本身就是含糊不清的語言,不一定意味著一百分之百的事情。陛下可以透過自身的修德來化解危機,這樣就可以將凶兆轉化為吉兆了。不需要焚燬弓箭。”

宣王聽了太史伯陽父的話,對此既相信又懷疑,情緒不是很愉快,於是結束了這個朝會,起駕回到了宮中。

宣王回到宮中,姜後前來迎接。坐定之後,他向姜後詳細敘述了群臣們的發言。

姜後說道:“宮中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我正想向你奏報。”

王問道:“發生了什麼奇怪的事情?”

姜後奏報道:“現在有一位先王手下的老宮人,已經五十多歲了,自從先王的時代懷孕以來,已經過去了四十多年。昨晚她終於生下了一個女孩。”

宣王大吃一驚,問道:“這個女孩現在在哪裡?”

姜後說:“我認為這是一件不吉利的東西,已經讓人用草蓆把它包裹起來,扔到二十里外的清水河裡了。”

宣王立即召來老宮人到宮中,詢問她懷孕的原因。老宮人跪下回答:“奴婢聽說夏朝的桀王晚年時,褒城有一位神人化為兩條龍,降臨到王宮,口中流著涎沫,突然說話,告訴桀王說:‘我們就是褒城的兩位君主。’桀王非常害怕,想要殺死這兩條龍,於是命令大史去占卜,結果占卜結果不吉利。桀王打算將這兩條龍逐走,再進行占卜,但是再次占卜結果仍然不吉利。太史建議道:‘神人降臨,必然帶來吉祥,為什麼陛下不請他們留下,並把他們的龍涎儲存起來呢?龍涎是龍的精華,儲存起來必定能帶來好運。’桀王聽從太史的建議,留下了這兩條龍並儲存了他們的龍涎,並再次進行占卜,結果得到了大吉的兆頭。於是,桀王在市場上設立祭品,供奉這兩條龍,並用金盤接住它們的龍涎,然後放在紅漆校尺裡儲存。但突然間,天空風雨大作,兩條龍飛走了。桀王下令將龍涎收藏在內庫中。從商朝開始到周朝,歷經六百四十四年,共傳承了二十八位君主,但是在周朝三百年的歷史中,未曾開放過觀看。在先王去世的那年,內庫裡突然放出了毫光,掌管庫房的官員就向先王報告了這個情況。先王問道:‘是什麼東西發出了毫光?’掌管庫房的官員拿出一本簿籍獻上,詳細記錄了藏漾之因。先王命令開啟金犢,準備進行觀測。依靠臣下的幫助,他手捧著金盤呈上去。先王接過金盤,不小心失手掉在地上,盤子裡的涎沫流了出來,橫流在庭下。這些龍涎突然變成了一個小小的元黿,盤旋在庭院中,內侍們追逐它,一直追到了王宮,但是突然間就消失不見了。當時那個婢女只有十二歲,無意中踐踏了那些龍涎,心中感覺到一些異樣,從此以後她的肚子就逐漸變大,像是懷孕了一般。先王因為婢女在沒有丈夫的情況下懷孕而感到奇怪,將她囚禁在一個陰暗的房間裡,直到現在四十年過去了。那個婢女在一天晚上突然感到腹部疼痛,然後生下了一個女孩。守衛宮中的侍者們不敢隱瞞這個情況,只得向皇后稟報了此事。皇后認為這個孩子是一個怪物,無法容忍,於是命令侍者將其帶走,扔進溝渠裡。婢子罪該萬死!”

宣王說:“這是先前的事情,與你無關。”然後把老宮人喝退了出去。宣王立即召喚守宮侍者,讓他前往清水河檢視女嬰的下落。不一會兒,守宮侍者回報說:“女嬰已經被流水漂走了。”宣王於是也就沒有懷疑了。

第二天早上,宣王召集大史伯陽父,告訴他龍涎的事情,詢問他的意見。伯陽父說:“這個女孩已經死在溝渠裡了,您可以進行占卜,以觀察妖氣是否消失了。”

伯陽父布好卦後,獻上了一篇占卜詞。詞的內容如下:哭泣後又歡笑,歡笑後又哭泣。 羊被鬼吞噬,馬遇到狗追逐。 一定要謹慎啊,謹慎!不要讓糜弧箕腋的事情發生!

宣王聽後並不理解伯陽父的話。伯陽父上奏解釋說:“根據十二地支的歸屬來推算,羊屬未,馬屬午。哭泣和歡笑是悲喜交替的象徵。此事應當發生在午未之年。據我推算,妖氣雖然已經出宮,但尚未被消除。”

宣王聽完伯陽父的奏報後,心情十分不爽。於是他下令:“在城內城外,逐戶搜查女嬰。不管是死是活,只要有人撈取來獻上的,賞賜布帛各三百匹;如果有人收養卻不上報,鄰里互相舉報,舉報者將獲得與賞賜相同的報酬,而原本犯罪的人全家將被斬首。”宣王命令大臣杜伯專門負責這件事情,因為伯陽父提到了“弓箭矛盾”的話,他還命令大臣左儒督令司市官巡視市場,禁止製造和出售山桑木弓、箕草和箭袋。對違反此規定者將處以死刑。司市官不敢怠慢,帶領著一群胥役,一邊宣佈禁令,一邊巡視市場。當時城中的百姓都遵守了這個規定,只有一些鄉民還沒有得到通知,不知道這個規定。

巡視到第二天,有一位婦女,抱著幾個箭袋,是用箕草編織的,她的丈夫揹著十幾把山桑木弓,跟隨在她的後面。這對夫妻住在遠離城市的鄉村,趕著日中到城裡做買賣。他們打算在城裡買些東西,然後再回到家裡。這對夫妻還沒有進城門口,就被司市官撞見了,他們大喊:“抓住他們!”胥役們先將婦人抓住了。男子發現情況不對,就把山桑木弓扔在地上,然後飛快地跑掉了。司市官把那個婦人抓起來,連同桑弓和箕袋,一起押送到了大夫左儒那裡。左儒心想:“我們所得到的這兩件東西,正符合謠言所說的內容。況且太史說過女人會帶來禍害,現在我們已經抓住了這個婦人,也可以向國王回覆旨意了。”

於是左儒故意不提這個男人,只向宣王報告說這個婦女違反了禁令,製造和出售了禁止的物品,應該處以死刑。

宣王下令將這個女人處決。他的山桑木弓和箕袋在市場上被焚燬,以警示其他人不要違反禁令。後續的事情就不再敘述了。後人有這樣的詩歌:“不將美政消天變,卻泥謠言害婦人!漫道中興多補悶,此番直諫是何臣?”

話分兩頭。再說那個賣桑木弓的男子,一聽到訊息,就急忙逃跑,心中十分焦慮,想要弄清楚:“官府為什麼要抓我們夫婦?這是怎麼回事?”同時還想著要打聽妻子的訊息。當晚,他在離城十里的地方找了個地方住宿。第二天早上,有人傳言:“昨天北門有個婦女,違反禁令私自制造和出售桑木弓、箕袋,被官府當場逮捕並處決。”那個賣桑木弓的男子這才知道,他的妻子已經死了。走到一片空曠無人的地方,他落了幾滴眼淚。他感到高興自己終於逃脫了危險,便放鬆腳步前行。走了約十里路,他來到了清水河邊。男子遠遠地看到成群的鳥兒在飛翔鳴叫,走近一看,發現一個草蓆包裹著東西,漂浮在水面上。許多鳥兒用嘴巴叼著它,一邊叼著一邊叫著,慢慢地將它拖向岸邊。男子驚奇地叫道:“奇怪!”

男子趕走了眾鳥,帶著水把草蓆包裹拿起來,走到草坡中解開檢視。只聽到一聲啼哭,原來裡面是一個女嬰。男子心想:“不知道這個女嬰為什麼被遺棄,但是既然有那麼多鳥幫助它從水中救出來,肯定是一個大富大貴的重要人物。我現在把她帶回家撫養,如果她能長大成人,就有所期望了。”男子解開布衫,把女嬰用布包裹起來,抱在懷裡。他想到一個可以避難的地方,就決定前往褒城,在那裡尋找相識之人的幫助。

髯翁寫了一首詩,描述了這個女嬰得以保全生命的奇妙之處:“懷孕遲遲四十年,水中三日尚安然。生成妖物殃家國,王法如何勝得天!”

宣王處決了那個賣山桑木弓和箕袋的婦女,認為童謠已經應驗了,他的心情變得平靜了,也不再考慮太原發兵的事情。從那時起,好幾年都沒有發生任何事情。

到了宣王四十三歲那一年,正值大祭之時,他住在齋宮中。深夜裡,時已經過了二更時分,官庭寂靜無聲。突然,一個美麗的女子從西方緩緩地走來,直到官庭前。周宣王覺得這位女子竟然敢違反齋戒規定,大感驚訝,於是大聲喝斥,急切地叫來左右侍衛,要他們抓住這位女子。然而,奇怪的是,沒有一個人答應他的命令。那位女子面對周宣王的怒斥毫無懼色,徑直走進了太廟。她先大笑三聲,又大哭三聲,神態自如,毫不慌張。接著,她將七位神主捆綁在一起,然後朝東而去。周宣王聽聞女子的舉動後,立刻起身親自去追趕。然而,當他追到太廟門口時,突然驚醒過來,發現自己竟是在夢中。

周宣王醒來後,感到心神不寧,精神恍惚。他仍堅持進入太廟行禮,完成九次獻祭。之後,他回到齋宮更衣,並秘密召來太史伯陽父,將夢中所見告訴他。太史伯陽父回報道:“三年前那首童謠,陛下怎麼能忘記呢?臣曾經預言過:‘國家有女禍,妖氣未消。’那首童謠中也有哭笑的描述,現在陛下又做了這個夢,這一切都非常符合。”

宣王說:“之前誅殺的那個婦人,難道還不足以消除‘厚弧箕觸’的讖語嗎?”

太史伯陽父接著回報道:“天道深奧,等到事情發生才能驗證。一個村婦又怎麼會影響到國家的命運呢?”

宣王陷入沉思,突然想起三年前他曾命令大臣杖伯督率領司市官員尋找那個妖女,但是最終沒有找到她的下落。頒胙之後,宣王回到朝廷,百官向他謝賀胙祭的成功。宣王問杜伯:“那個妖女的訊息怎麼樣了?已經很久沒有任何訊息了嗎?”

杜伯回報:“我曾經調查過這個女子,但沒有發現她的蹤跡。我認為她是一個罪惡的妖婦,而且那首童謠也已經應驗了。因此,我擔心如果繼續搜尋她,就會掀起國民的騷動,所以暫停了搜尋。”

宣王大怒,說道:“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早早把情況報告給我?這是怠慢我的命令,違揹我的意願!這樣不忠誠的臣子,還有什麼用處!斬首示眾!”他命令武士把杜伯押出朝門,嚇得所有的官員都面色蒼白。

突然從文官隊伍中走出一位官員,他趕緊將杜怕扯住,連聲說:“不可,不可!”宣王看到這位官員,原來是下大夫左儒,他是杜伯的好友,並一起在朝為官。左儒叩頭奏曰:“我聽說堯帝時有九年的洪水,但仍不失其帝位;湯王時有七年的旱災,但仍不害其王位。天變尚且不會影響他們的地位,更何況人言可畏,怎能盡信無餘?如果大王殺了杜伯,我擔心國人會將妖言傳播開來,外族人聽到後也會興起輕慢之心。望大王寬恕杜伯!”

宣王說:“你是杜伯的好友,卻違背了我的命令,這是把重視友誼放在輕視君臣之上。”

左儒說:“如果君主是錯誤的,而朋友是正確的,那麼我們應該違背朋友來順從君主;如果朋友是錯誤的,而君主是正確的,那麼我們應該違背朋友來順從君主。杜伯沒有罪過,如果君主非要殺他,天下人一定會認為君主不明智。作為臣子,如果我們不能勸諫阻止,天下人一定會認為我們不忠誠。如果君主非要殺死杜伯,我請求與杜伯一起赴死。”

宣王仍然很生氣,說道:“我要殺杜伯,就像摘菜一樣簡單,根本不需要浪費嘴皮子。”他命令:“快點斬了他!”武士將杜伯推出朝門並將他斬首。

左儒回到家中,刎頸自盡而死。髯翁作讚詞說:“賢哉左儒,直諫批鱗。是則順友,非則違君。彈冠誼重,刎頸交真。名高千古,用式彝倫。”

杜伯的兒子隰叔逃到了晉國,後來在晉國擔任士師這一官職。他的後代就成了士氏,擁有範地的封邑,因此又成為了範氏。後來的人們同情杜伯的忠誠,在他去世後於杜陵建立了一座祠廟,稱為杜主,也有人稱它為右將軍廟。這座祠廟至今仍然存在。這是後話。

宣王第二天聽說左儒自殺的訊息,也感到後悔殺掉了杜伯,心情沉重地回到了宮中。那天晚上,他躺在床上無法入睡。後來,杜伯得了一種恍惚的疾病,說話無條理,很多事情都會忘記,常常缺席朝會。姜後知道他生病了,就不再勸諫他了。

到了公元四十六年秋天的七月,杜伯的身體稍微好轉了一點,他想出去郊遊打獵,來舒緩一下心情。宣王身邊的人傳達命令:司空準備法駕,司馬整頓車馬行人,太史占卜一個吉日。到了那一天,宣王乘坐著玉輅,駕著六匹騶,右邊有尹吉哺陪伴,左邊有召虎護衛,旌旗飄飄,盔甲林立,一齊向著東郊進發。那東郊一帶,平原曠野,原本是宣王常去遊獵的地方。

當時的晉國宣王已經很久沒有出去巡遊了,到了這裡,感覺精神振奮,於是下令紮營安寨。命令士兵們:“第一,不準踩踏莊稼;第二,不準燒燬樹木;第三,不準侵擾百姓住宅。”他們狩獵到多少禽鳥,就全部獻納,按照數量給予獎賞;如果有私藏,就會受到嚴懲!”這樣的命令一下,所有人都變得勇敢起來,個個爭先恐後。在狩獵中,車伕們駕駛車輛靈活周旋,左右彎弓的人誇耀自己的射箭技巧,讓人們感到驚歎。鷹和獵狗利用機會肆無忌憚地追逐獵物,而狐狸和兔子因為害怕被捕而亂竄亂蹦。弓弦響起之處,血肉橫飛;箭射到處,羽毛四散。這一場圍獵好不熱鬧!宣王心中大喜。太陽已經落下西方,傳令解散圍獵。眾軍士各自將所捕獲的走獸飛禽等束縛好,奏著勝利的凱歌回營。

他們行了大約三四里路,宣王坐在玉輦上,掃視四周,突然看到遠處一輛小車,正衝著他們駛來。車上站著兩個人,他們掛著硃色的弓,手拿著紅色的箭,向著宣王高聲問候:“我們的天子還好嗎?”

宣王仔細看去,發現是上大夫杜伯和下大夫左儒。宣王非常吃驚,但轉瞬間,他們的車子和人都消失了。再問身邊的人都說:“我們並沒有看見他們啊。”

宣王還在驚疑不定,突然發現杜伯和左儒駕著小車來回晃動,一直跟在玉輦前面。宣王非常生氣,大聲喊道:“你們這些罪鬼,竟敢來犯我!”他拔出太阿寶劍,舉起來朝天揮舞。

"只見杜伯和左儒一齊高聲罵道:“你這個昏庸無道的君王!你不修德政,胡亂殺害無辜,今天你的命運已經到了盡頭,我們專門來為冤魂報仇。還我命來!”杜伯和左儒的聲音還未停歇,他們已經挽起了硃紅色的弓,搭上了赤色的箭,瞄準了宣王的心窩射去。宣王發出一聲慘叫,昏倒在了玉輦之上。尹公和召公等人非常慌張,尹公的腳都麻了,召公的眼睛都跳了起來。他們一起將宣王救醒,但心中仍然非常痛苦。當時,他們匆忙地回到城裡,攙扶著宣王進入宮中。所有士兵都沒有來得及領取獎賞,匆匆散去。

"

正是:乘興而來,敗興而返。髯翁寫了一首詩說:“赤矢朱弓貌似神,千軍隊裡騁飛輪。君王在殺還須報,何況區區平等人。”不知道宣王現在的狀況如何,我們要再看下一回才能分解。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歷史評論員:開局給秦始皇頒獎 北宋濟王之大宋帝國 蠻族簡史那些事兒 為歷史遺恨奏響復仇之歌 混在民國當探長 吾父朱高煦 重生古代苟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