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123章 智罃七天破城計,晉悼公豪賭:不成功便成仁!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話說晉國以及諸侯的軍隊,圍困了偪陽城二十四天,但是一直攻打不下來。突然天降大雨,平地上的水深達三尺。荀偃、士匄兩位將領考慮到軍心可能會有變動,一同來到中軍向智罃報告說:“我們原本以為這座城池較小,容易攻克。但現在我們已經圍攻了很久卻依然沒有攻下,天又降了大雨,現在正是夏季,雨水很多,泡水在西邊,薛水在東邊,漷水在東北邊,這三條河流都與泗水相通。萬一大雨不停,這三條河流泛濫,恐怕我們撤軍都會不方便。不如暫時撤回,等待再次進攻的機會。”智罃非常生氣,拿起手邊的茶几,向荀偃和士匄扔過去,罵道:“我難道沒有說過,‘雖小而固,未易下也’嗎?你們這些傢伙自以為能夠攻破城池,在晉侯面前獻媚。我陪你們來到這裡!我們已經圍攻了這麼久,卻沒有任何進展。突然下起大雨,你們就想要撤退了。你們來的時候是自願的,但離開的時候卻不是你們說了算!現在我給你們七天的時間,必須攻下偪陽。如果還沒有任何進展,按照軍法處置,砍掉你們的頭顱!現在趕快滾!別再來煩我!”兩位將領嚇得臉色蒼白,連連答應著退了出去。他們告訴手下的軍官們:“元帥下了死命令,如果七天之內我們還不能攻破城池,他一定會按照軍法斬我們的頭。現在我們也給你們立下同樣的期限,六天之內如果不能破城,我們先斬了你們,然後自已刎頸自盡,以示遵守軍法。”眾將們都面面相覷,感到非常驚恐。

荀偃和士匄說:“軍中不允許有戲言!我們兩個人將親自冒著箭矢的危險,晝夜攻城,不進則已,必須攻破偪陽城。”他們約請魯國、曹國和邾國三國一起併力攻城。當時河水稍微退了一些,荀偃和士匄乘坐戰車,率先前往,不懼城上的箭矢攻擊。從庚寅日開始攻城,到甲午日,城中的箭石已經消耗殆盡,無法再繼續抵抗了。荀偃跳上城牆,率先攻入偪陽城,士匄隨後跟上,其他各國的軍隊將領也趁勢攀登城牆。偪陽城的君主妘斑在巷戰中死亡。智罃進入城中,偪陽君率領群臣前來迎降。智罃將偪陽君的家族全部收編,留在中軍處。從開始攻城到攻破城牆,只用了五天的時間。如果不是智罃發怒下達限令,這次行動可能就會失敗了。髯翁有一首詩說:“仗鉞登壇無地天,偏裨何事敢侵權?一人投杌三軍懼,不怕隆城鐵石堅。”

當時晉國的悼公擔心攻打偪陽城難以成功,於是又挑選了兩千名精銳士兵前來助戰。他們行至楚丘時,得知智罃已經攻下了偪陽城,於是派使者前往宋國,將偪陽的領地封贈給宋國的向戌。向戌和宋平公親自前往楚丘拜會晉國的君主。向戌拒絕接受封賞,悼公於是將偪陽的領地歸還給了宋公。宋國和衛國兩位君主各自設宴款待晉國的君主。智罃向悼公誇讚了魯國三將的勇敢,悼公便賜予他們車和衣服,並讓他們回去了。悼公認為偪陽的君主子助幫助了楚國,於是廢除了他的王位,選取了他的族人之中的有才能的人,讓他們管理妘姓的祭祀,並居住在霍城。在那年秋天,荀會去世了,悼公因為魏絳能嚴格執行法令,擔任新軍隊的副將。同時,他還任命張老為司馬。

在那年冬天,第二軍去攻打鄭國,駐紮在牛首,又在虎牢增加駐軍。正好鄭國人尉止發動叛亂,在西宮的朝堂上殺死了公子騑、公子發、公孫輒。公子騑的兒子公孫夏字子西,公子發的兒子公孫僑字子產,各自率領家中的武裝攻打叛賊,叛賊敗逃到北宮。公孫蠆也率領眾人前來支援,最終消滅了尉止的一派,立公子嘉為上卿。欒黶建議說:“鄭國內部發生了叛亂,他們一定無法進行戰鬥,我們應該抓住機會進行攻擊。”但是智罃說:“我們不能趁著別人的內亂而不義。”他下令暫緩攻擊。公子嘉派人去尋求和解,智罃同意了。等到楚國的公子貞來救援鄭國時,晉軍已經全部撤退了。鄭國又與楚國結盟。史書記載:“晉悼公三次征服楚國。”這是“三駕”之一。這件事發生在周靈王九年。

第二年夏天,晉悼公因為鄭國人還沒有完全臣服,於是再次率領第三軍去攻打鄭國。宋國的向戌的軍隊先到達鄭國的東門,衛國的上卿孫林父率領軍隊和郳人在北邊紮營,晉國的新軍元帥趙武等人在西郊之外紮營,荀罃率領大軍從北林向西,在鄭國的南門展示軍力,約定各路軍隊在同一天圍攻鄭國。鄭國的君臣們非常害怕,又派使者去尋求和解。荀罃又同意了,於是撤軍回到宋國。鄭國的簡公親自前往亳城北部,為諸軍舉行盛大的慶功宴,並與荀罃等人進行了盟誓,晉國和宋國的軍隊也隨之解散。這也是晉國悼公“三駕”中的第二次勝利。楚國的共王非常生氣,派公子貞去向秦國借兵,與楚國一起攻打鄭國。那時秦景公的妹妹嫁給了楚共王為妻,兩國關係友好。於是秦國派了大將嬴詹率領三百輛戰車協助楚國作戰。楚共王親自率領大軍,向滎陽進發,併發誓說:“這次不滅掉鄭國,我絕不班師回朝!”

鄭簡公從亳城北邊與晉國結盟後歸來,預感到楚軍不久就會來攻打,於是召叢集臣商議對策。各位大夫都說:“現在晉國的勢力強大,楚國比不上。但晉國的軍隊來得慢,去得快,兩國從未分出勝負,所以爭鬥不休。如果晉國願意為我們獻出生命,而楚國的實力又不足以對抗晉國,那麼楚國一定會退避三舍,從此我們可以專心侍奉晉國了。”公孫舍之建議說:“如果想要晉國為我們獻出生命,那就要先激怒他們。想要激怒晉國,那就要去攻打宋國。宋國與晉國的關係最好,我們攻打宋國,晉國肯定會在晚上來攻打我們。晉國會迅速出現,而楚國可能無法及時趕到,我們就能夠在楚國面前有理有據了。”眾大臣都說:“這個計劃非常好!”正在討論的時候,諜報探到了楚國向秦國借兵的訊息。公孫舍之高興地說:“這是上天給我們的機會,讓我們能夠與晉國結盟啊!”其他人不太理解他的意思。公孫舍之說:“如果秦國和楚國互相攻伐,鄭國必定會陷入嚴重的困境。我們應該在他們尚未入境之前就去迎接他們,引導他們一起攻打宋國。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楚國的威脅,還可以激怒晉國前來。這不是一舉兩得嗎?”鄭國的簡公聽從了公孫舍之的策略,立即下令公孫舍之駕著單車夜間南下。當他渡過潁水,走了不到一天的路程,就遇到了楚國的軍隊。公孫舍之下車向楚國的王馬前叩拜,楚國的共王板著臉問道:“鄭國反覆無信,我正是來問罪的,你來這裡做什麼?”公孫舍之回答說:“我們的國君感激大王的恩德,敬畏大王的威嚴,希望能在大王的庇護下度過一生,怎麼敢背叛您呢?但是無奈晉國人太過殘暴,和宋國聯合起來,不斷地侵犯我們。我們的國君擔心國家會被顛覆,無法繼續效忠大王,所以暫時和他們和解,以擊退他們的軍隊。晉國的軍隊一旦退去,那些地方仍然會獻給大王。我們擔心大王不能瞭解我們國家的誠意,所以特地派遣我前來迎接,表達我們的真心。如果大王願意對宋國問罪,我們的國君願意親自帶領軍隊,稍效犬馬之勞,以表明我們絕不背叛大王的決心。”楚共王聽了之後,轉變了怒意,變得很高興地說:“如果你的國君願意跟隨我攻打宋國,我還能說什麼呢?”公孫舍之又奏道:“我在準備行裝的時候,我們的國君已經收集了所有的賦稅,等待大王在東鄙相會,不敢落後。”共王說:“雖然如此,但是秦國的百姓已經在滎陽城下集結,我們需要一起行動才能成功。”公孫舍之又一次奏道:“雍州地處遼遠,必須經過晉國和周國的領土才能到達鄭國。大王只要派出一名使者,還可以阻止這次行動。楚國國王的威望和楚國軍隊的實力足以應付當前的局面,為什麼還要依靠西戎呢?”楚共王認同了這個意見,果斷派人拒絕了秦國的請求,隨後與公孫舍之一同向東行進。等到達莘野之時,鄭簡公帶領軍隊前來會合,一同攻打宋國,大量掠奪之後返回。

宋國的平公派向戌去晉國,向晉國訴說楚國和鄭國聯合出兵的事情。晉悼公果然非常憤怒,當天就打算興師出征。這次輪到第一軍出征了。智罃進言道:“楚國借兵於秦國,正是因為他們計程車兵已經疲憊不堪,因為連年的奔波和艱苦。我們每年都發動進攻,楚國還能再次出兵嗎?這次我們一定會攻下鄭國。我們應該展現出強大的實力,堅定他們歸順的決心。”悼公說:“好。”於是晉國召集了宋國、魯國、衛國、齊國、曹國、莒國、邾國、滕國、薛國、杞國和小邾國等各國的軍隊,一起來到鄭國,東門處列陣觀兵,一路俘獲了大量敵軍士兵。這支軍隊是晉國的“三駕”之三。鄭簡公對公孫舍之說:“你想激怒晉國,讓他們儘快來,現在他們果然來了,那我們該怎麼辦?”公孫舍之回答說:“我建議一方面向晉國求和,另一方面派人向楚國求援。如果楚國的軍隊能儘快到來,那麼我們就和他們交戰,我選擇加入勝利的一方。如果楚國的軍隊不能到來,那麼我們就接受晉國的盟約,用豐厚的禮物來和晉國結交,晉國一定會保護我們,那我們還需要擔心楚國什麼呢?”鄭國的簡公認為這個計劃可行。於是他派遣大夫伯駢前往晉國求和,同時派公孫良霄和太宰石㚟前往楚國告急,說:“晉國的軍隊再次到達鄭國,帶著十一個國家的軍隊,勢力非常強大,鄭國已經岌岌可危。如果楚國能夠派遣軍隊來威懾晉國,我會非常感激。否則,我害怕社稷無法保全,只能投靠晉國。希望楚國國王能夠憐憫我們,寬恕我們!”楚共王非常生氣,於是召見公子貞詢問對策。公子貞說:“我們的軍隊剛剛回來,喘息都還沒定下來,怎麼可能再發動戰爭?暫且讓鄭國臣服於晉國,以後再找機會奪回來,何必擔心沒有機會呢!”楚共王仍然餘怒未消,於是將公孫良霄、太宰石㚟囚禁在軍府,不允許他們返回鄭國。髯仙有一首詩說:“楚晉爭鋒結世仇,晉兵迭至楚兵休。行人何罪遭拘執?始信分軍是善謀。”

當時晉國的軍隊駐紮在蕭魚地區,大夫伯駢來到晉國軍隊的營地。悼公召見他,並嚴厲地問道:“你之前已經多次欺騙了我,這次難道又是想拖延時間嗎?”伯駢跪地磕頭說:“我們的國君已經派遣使者前去向楚國宣戰了,我敢保證沒有任何二心。”悼公說:“我一直以誠信對待你,如果你再有反覆,就是觸犯所有諸侯的大忌,不僅僅是得罪我一個人!你現在回去,與你的君主商議清楚後再來回復我。”伯駢再次請求道:“我的國君已經派遣我前來向您投降,我們真的想將國家交給您,請您不要懷疑。”悼公說:“既然你已經下定決心要投降,那麼我們可以締結盟約。”於是他命令新軍元帥趙武和伯駢一同進入城內,與鄭國的簡公進行血盟。鄭國的公孫舍之隨同趙武離開城外,與晉國的悼公達成了協議。當時是冬天的十二月,鄭國的簡公親自前往晉軍營地,與其他諸侯一起開會,請求成為盟友。在會議上,他接受了盟誓。悼公說:“我們已經締結了盟約,如果你有誠信,那麼鬼神也會看在眼裡。何必再進行血盟呢?”於是他下令:“釋放所有被俘的鄭國人,讓他們回到自已的國家。禁止所有軍隊侵犯鄭國的領土,如有違反者,將依照軍法處置!將所有在虎牢關計程車兵撤回,讓鄭國自已保衛邊界。”其他諸侯都勸阻他說:“不能信任鄭國。如果他們反覆,再次設定防衛難度就會加大。”悼公說:“長期以來,各國的將士都為此勞苦,卻沒有結束的時間。現在我想與鄭國重新開始,相互信任,我不會辜負鄭國,但鄭國會背叛我嗎?”他對鄭國的簡公說:“我知道你們的軍隊已經很疲憊了,我想與你們一起休息。從今以後,你們可以自由選擇加入晉國或者楚國,我不會強迫你們。”鄭簡公感激地流淚說:“您對待人非常真誠,就算是野獸也可以感受到。更何況我這個還是人類的嗎?我絕不會背叛您的庇護,否則鬼神一定會懲罰我的!”鄭簡公告辭離開後,第二天派公孫舍之獻上禮物表示感謝:樂師三人,女樂十六人,歌鐘三十二枚,鎛磬相配,針指女工三十人,華麗的軘車和廣車共十五輛,還有其他兵車一百輛,士兵和裝備齊全。悼公接受了這些禮物。他們從女樂師中選出八人,取十二枚歌鐘,送給魏絳說:“你教導我如何與各個部族相處,以正我國的政策。各個諸侯也都親近我,就像音樂和諧一樣,我希望能和你一起享受這種音樂的樂趣。”又將三分之一的軍車贈送給智罃說:“你教導我如何分兵對付楚國,現在我們已經擊敗了鄭國的軍隊,這都是你的功勞。”魏絳和智罃這兩位將領都跪地拜謝說:“這些都是在您的靈明指引下,以及其他諸侯的辛勤付出下取得的成果,我們這些臣子又能有什麼實際的貢獻呢?”悼公說:“如果沒有你們兩位,我無法達到現在的地位,你們不要推辭。”於是他們都跪下接受了賞賜。於是,十二個國家的車馬在同一天班師回朝。悼公又派使者去各國,感謝他們一直以來的支援和辛勞,諸侯們都非常高興。從那時起,鄭國全心全意地歸屬於晉國,再也不敢有二心。史官有詩說:“鄭人反覆似猱狙,晉伯偏將詐力鋤。二十四年歸宇下,方知忠信勝兵戈。”當時,秦景公為了幫助鄭國而進攻晉國,他在櫟城打敗了晉國的軍隊。但他聽說鄭國已經投降了晉國,於是他就撤回了軍隊。

接下來的一年,即周靈王的第十一年,吳國的君主壽夢因病危重,召集了他的四個兒子諸樊、餘祭、夷昧和季札到床前。他說:“你們兄弟四個人中,季札最有才幹,如果讓他繼承我的王位,一定能讓吳國繁榮昌盛。我一直希望讓季札成為我的太子,但他一直拒絕。我死後,諸樊將會成為新的吳國國王,接著是餘祭、夷昧,最後是季札。一定要保證季札能成為國王,這樣我們的祖先和社稷才會得到保佑。任何違揹我的命令的人,都將被視為不孝,上天也不會保佑他們!”話音剛落,他就去世了。諸樊把國家讓給季札,說:“這是父親的遺願。”季札回答:“弟弟在父親生前辭去了世子的地位,怎麼可能在父親去世後接受君主的位置呢?如果哥哥再這樣推讓,我只好逃到別的國家去了。”諸樊無奈,只得公開宣佈父親生前定下的繼承順序,按照父親的遺命即位。晉悼公派人前來弔唁和祝賀。這些細節就不再細說了。

第二年,即周靈王的第十二年,晉國的將領智罃、士魴和魏相相繼去世。悼公再次在綿山處集結軍隊,希望讓士匄擔任中軍的指揮官,但士匄推辭說:“伯遊更有經驗。”於是悼公讓中行荀偃代替智罃的職位,士匄擔任荀偃的副手。悼公還想讓韓起擔任上軍的指揮官,但韓起回答道:“我不如趙武厲害。”於是悼公讓趙武代替中行荀偃的職位,韓起擔任趙武的副手。欒黶還是像以前一樣率領下軍,魏絳擔任副手。新軍還沒有主帥。悼公說:“寧可空著位置等待合適的人,也不能因為人而隨便安排位置。”於是讓新軍的軍官,帶著他的部下,歸屬於下軍。大家都說:“國君對名器的慎重就是這樣。”於是每個人都認真履行自已的職責,不敢懈怠。晉國因此治理得非常好,重新振興了文公、襄公的事業。沒過多久,新軍被廢除併入三軍,按照守護侯國的禮儀來安排。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在明朝靠系統白手起家 大宋之御前提刑 重生異世:從鏢局開始的至尊 新世界CPP日誌 重生:老爸偷聽我心聲在南洋建國 絕品王侯:從嬌妻倒貼開始 把玄鳥旗幟插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