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122章 叔梁紇力託懸門,魯軍能否逆境取勝?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晉悼公聽說鄭國已經歸順楚國,就問大臣們:“現在陳國和鄭國都叛變了,我們應該先攻打哪一個?”荀罃回答說:“陳國地處偏遠,對於成敗並沒有什麼決定性的作用。而鄭國是中原的核心,歷來都是雄圖霸業的國家,我們一定要先征服鄭國。寧可輸掉十個陳國,也不能失去一個鄭國。”韓厥說:“子羽(荀罃的字)見識清晰,決斷果斷,能夠征服鄭國的人一定是他,我已老邁,智力已經衰退,希望將中軍的權力讓給他。”晉悼公沒有答應韓厥的請求,但韓厥堅決請求,最後悼公同意了。韓厥辭去職務,把中軍元帥的職位讓給了荀罃。荀罃率領大軍攻打鄭國,軍隊到達虎牢時,鄭國人請求結盟,荀罃同意了。等到晉軍撤退時,楚共王親自率領軍隊攻打鄭國,重新奪回了成城並返回。

悼公非常生氣,詢問各位大夫:“鄭國人反覆無常,軍隊到來就順從,軍隊撤退就背叛,現在想要讓他們堅定地依附我們,應該採用什麼策略?”荀罃獻上計策說:“晉國之所以不能使鄭國歸順,是因為楚人爭奪得很厲害。現在想要使鄭國歸順,必須先削弱楚國。想要削弱楚國,就必須採用以逸待勞的策略。”悼公說:“什麼叫以逸待勞的策略?”荀罃回答說:“軍隊不能經常出動,經常出動就會疲憊;諸侯不能經常讓他們辛勤勞動,否則他們會產生怨氣。內部疲憊,外部有怨氣,用這種狀態去對抗楚國,我看不到我們能勝利。我建議調動全部軍隊,分為三部分,各國的軍隊也分派搭配。每次只出動一支軍隊,輪流進出,楚軍前進我們就後退,楚軍後退我們就前進,用我們的一支軍隊去牽制楚國的全部軍隊。他們想打仗找不到對手,想休息又得不到,我們沒有暴屍荒野的兇險,他們卻有長途跋涉的辛苦。我們能迅速行動,他們卻不能迅速趕到。這樣,楚軍就會疲憊,鄭國也會變得堅定。”悼公說:“這個計策非常好!”於是命令荀罃在曲梁整頓軍隊,將四軍分為三部分,確定輪流出動的制度。荀罃登上高臺釋出命令,高臺上豎起了一面杏黃色的大旗,上面寫著“中軍元帥智”。他本來是荀家的人,為什麼卻寫“智”字呢?因為荀罃和荀偃是叔侄關係,都是大將,軍隊裡如果有相同的姓氏,會讓人覺得沒有區別。荀首曾在智地擔任過采邑的官職,而荀偃的父親荀庚在晉國擔任三行將軍時,曾經擔任過中行將軍,因此他們用“智氏”和“中行氏”來區分。從那時起,荀罃被稱為智罃,荀偃被稱為中行偃,這樣軍隊中的名稱和稱號就不會混亂了。這些都是荀罃制定的規章制度。在祭壇下分別設立了三個軍隊:第一軍,上軍元帥是荀偃,副將是韓起,魯、曹、邾三個國家派兵支援,中軍的副將是範匄負責接應;第二軍,下軍元帥是欒黶,副將是士魴,齊、滕、薛三個國家派兵支援,中軍的上大夫魏頡負責接應;第三軍,新軍元帥是趙武,副將是魏相,宋、衛、郳三個國家派兵支援,中軍的下大夫荀會負責接應。

荀罃釋出命令:第一次出征由上軍負責,第二次出征由下軍負責,第三次出征由新軍負責。中軍計程車兵和將領會輪流擔任接應的任務,這個過程會不斷重複。但是,如果我們成功達成盟約,就算是有功了,絕不允許與楚國的軍隊交戰。公子楊幹是悼公的同母弟,只有十九歲,剛剛被任命為新的中軍戎御職務。他年輕氣盛,沒有經歷過戰場的考驗。聽說荀罃在治軍並準備攻打鄭國,他激動地準備好了自已的武器,迫不及待地想要單獨承擔一支軍隊的任務,開始與敵人廝殺。然而荀罃並沒有安排他,這讓他心中的銳氣無法壓抑,最終他請求擔任先鋒,願意付出自已的生命。智罃說:“我今天分派軍隊的策略,主要是快速進攻,快速撤退,不以戰勝為目的。人員安排已經確定,雖然小將軍你很勇敢,但並沒有合適的位置給你。”楊幹堅持要求自已上前線。荀罃說:“既然小將軍堅持,那就放在荀大夫的部隊裡,負責接應新軍。”楊幹又說:“新軍被安排在第三次出征,我等不及了,請求安排在第一軍的部隊裡。”智罃沒有答應。楊幹依仗自已是晉侯的親弟弟,直接帶領自已的部隊,獨立組成一隊,排在中軍副將範匄的後面。司馬魏絳接到命令整頓隊伍,看到楊幹越過自已的位置排列,就鳴鼓向大家宣佈說:“楊幹違反將令,打亂了隊伍的序列,按照軍法應當斬首。但是考慮到他是晉侯的親弟弟,現在我將讓他的御僕代替受罰,以此來嚴肅軍紀。”於是下令軍官抓住那個駕車的人斬首示眾,將頭顱懸掛在祭壇下,軍隊中頓時秩序井然。楊幹一直驕橫自大,不知道軍法為何物。看到那個駕車的人被斬首,他嚇得魂飛魄散,又害怕又羞愧又惱怒。於是他立刻駕車衝出軍營,直接跑到晉悼公面前,哭著磕頭,控訴魏絳如此欺負人,他已無顏再見其他將領。悼公非常愛護自已的弟弟,因此沒有時間詳細瞭解楊乾和魏絳之間的事情,他突然大怒地說:“魏絳侮辱了我的弟弟,就是侮辱了我。我一定要殺了魏絳,不能縱容他!”於是他召集了中軍尉的副官羊舌職,讓他去抓魏絳。羊舌職進入宮中後見到悼公,說:“魏絳是一個有志節的人,有事情他不會迴避困難,犯了錯誤也不會逃避懲罰。軍事任務完成之後,他一定會來自已謝罪,不需要我去抓他。”不久,魏絳果然來到宮中,右手拿著劍,左手拿著書,準備進宮向晉悼公請罪。到了午門,他聽說晉悼公已經派人要去抓他,於是他把書交給了僕人,讓他代為申奏,自已準備自殺。就在這時,兩位官員氣喘吁吁地跑來,他們是下軍副將士魴和主候大夫張老。羊舌職看到魏絳欲自殺,趕緊奪下他的劍,說:“我們聽說司馬魏絳來了朝廷,必定是因為楊乾的事情,所以我們急忙趕來,想要向主公稟報情況。不知道司馬魏絳為什麼想要輕生呢?”魏絳隨後解釋說晉侯召喚羊舌大夫的意圖。兩個人說:“這是國家公事,司馬奉行法令公正無私,何必要自已傷害自已?不需要讓魏絳寫信,我們願意替他向主公啟奏。”於是三人一同來到宮門,士魴和張老先進去,請求拜見悼公,呈上了魏絳的信。悼公看了一下魏絳的書信,簡單地說:“你不認為我這個臣子不肖,卻讓我擔任中軍司馬職務。我聽說三個軍隊的命運都取決於元帥,而元帥的權力則在於他的命令。如果命令不被遵守,或者指示不被執行,那麼就會像河曲戰役一樣無功而返,或者像邲城戰役一樣失敗。我處置了不遵守命令的人,這是盡我中軍司馬的職責。我知道我的行為有悖於晉侯的親戚關係,罪當萬死!請將劍伏在你的身邊,以明晉侯親親之誼。”

悼公讀完了魏絳的書信,急忙問士魴和張老:“魏絳在哪裡?”二人回答說:“魏絳因為害怕罪責而想要自殺,我們勸說他不要這麼做,他現在在宮門口等待處罰。”悼公聽了之後嚇得一下子站起來,連鞋子都來不及穿,就赤著腳走出宮門,握住魏絳的手說:“我說的話是兄弟之情;而你所做的,是軍事上的事情。我不能教訓我的弟弟,而讓他犯了軍事罪,這是我的過錯,和你們沒有關係。你還是快去履行你的職責吧。”羊舌職在旁邊大聲說:“君主已經寬恕了魏絳的罪過,魏絳應該退下!”魏絳於是磕頭感謝不殺之恩。羊舌職、士魴和張老同時向悼公叩頭道賀說:“君主有這樣守法的臣子,還擔心不能完成霸業嗎?”四個人一起告別悼公離開朝廷。悼公回到宮中,狠狠責罵楊幹:“不懂禮法,差點讓我犯錯,殺了我的愛將!”並命令內侍將他送到公族大夫韓無忌那裡,學習禮儀三個月後,才允許他再見自已。楊幹滿面羞愧地離開了。髯翁有一首詩說:“軍法無親敢亂行,中軍司馬面如霜。悼公伯志方磨勵,肯使忠臣劍下亡?”

悼公剛打算攻打鄭國,智罃立即下令分兵。而廷臣卻傳來了一個訊息:“宋國有文書送到了。”悼公接過來一看,原來是楚國和鄭國相互比較,屢次興兵,侵犯宋國領土,以偪陽為東道,說明了緊急的情況。上軍元帥荀偃建議道:“楚國得到了陳和鄭的支援,繼續侵犯宋國,意在與晉國爭奪霸主地位。偪陽是楚國進攻宋國的主要道路,如果我們率領軍隊先攻打偪陽,就可以迅速攻陷城池。之前在彭城的戰役中,宋國向我們提供了軍隊支援,我們可以封賞他們,讓他們守衛偪陽,這也是一個好的策略。”智罃回答道:“雖然偪陽城很小,但是城牆很堅固。如果我們圍攻城池卻無法攻下,就會被其他諸侯所嘲笑。”中軍副將士匄說:“在彭城戰役中,我們攻打了鄭國,楚國則趁機侵犯宋國來支援鄭國。在虎牢戰役中,我們平定了鄭國,楚國又侵犯宋國來報復。現在我們想要攻打鄭國,必須先想辦法保護好宋國。荀偃的建議是正確的。”智罃說:“兩位將軍是否能預料偪陽必定能攻陷呢?”荀偃和士匄一起回答:“這就看我們這兩個小將的能力了。如果我們不能成功,甘願接受軍令的懲罰!”悼公說:“伯遊發起了計劃,伯瑕提供了幫助,我們還有什麼擔心的呢?”於是,悼公率領第一軍攻打偪陽,魯國、曹國和邾國也派出軍隊前來支援。偪陽的大夫妘斑獻上一條計策:“魯軍的營地在北門,我們可以假裝開啟城門出戰,魯軍一定會進攻。等待他們一半人馬進入城內後,我們再放下懸門來截斷他們的退路。魯軍失敗後,曹國和邾國必定會感到恐懼,晉軍計程車氣也會受挫。”偪陽子採納了這個計策。

魯國將領孟孫蔑率領叔梁紇、秦堇父、狄虒彌等人攻擊偪陽北門,但是他們發現懸掛的城門沒有關閉。秦堇父和虒彌兩個人非常勇猛,率先衝了進去,叔梁紇緊隨其後。突然,他們聽到城牆上傳來一聲巨響,懸門就在叔梁紇的頭頂上掉了下來。叔梁紇丟掉了手中的武器,舉起雙手將懸門輕輕托起。後面的軍隊就奏響了金鼓,秦堇父和虒彌擔心後方出現了變故,急忙掉頭離開。城內的鼓聲和號角聲越來越響,妘斑帶領著大隊人馬,追趕著敵軍。他們看見一個壯漢,雙手託著懸門,竟然是出來迎戰的將領。妘斑大為驚恐,心中想:“這懸門自上而下,不是需要千斤力氣嗎?他們怎麼可能抬得起來呢?如果我們衝出去,他們可能會將門放下來,那可就麻煩了!”於是他停下車子觀望。叔梁紇等待晉國軍隊全部撤退,大聲喊道:“魯國著名將領叔梁紇就在這裡!如果有人想要出城,請在我放手之前趕緊離開!”城內沒有任何人回應他的呼籲。妘斑準備彎弓搭箭,打算射擊叔梁紇。叔梁紇把雙手一掀,順勢放開,那懸門就落了下去。叔梁紇回到本營,對堇父、虒彌說:“兩位將軍的性命,就係在我這兩條胳膊上。”堇父說:“如果不是鳴金收兵,我們早已殺入偪陽城,立下大功了。”虒彌說:“就看明天吧,我要獨自攻打偪陽,展示我們魯國的實力。”

第二天,孟孫蔑整頓好隊伍向城上挑戰,每百人為一隊。狄虒彌說:“我不需要別人的幫助,我一個人就足夠應對一隊了。”於是他拿了一個大車輪,用堅硬的盔甲包裹住,緊緊束縛,左手拿著它當盾牌;右手握著大戟,跳躍著像飛一樣。偪陽城樓上的人看到魯國的將領在展示他的勇力,於是在城下掛起一塊布,喊道:“我讓你們爬上城牆,誰敢來爬,才真正算得上勇敢。”話音未落,魯國的軍隊中就有一位將領出來應戰,說:“有什麼不敢的!”這位將領就是秦堇父。他用手抓住布,左右交替著往上爬,不一會兒就爬到了城牆上。偪陽城的人用刀割斷了那塊布,秦堇父從半空中跌落下來。偪陽城有好幾丈高,如果是別人,這一跌下來,即使不死,也會受重傷。秦堇父卻毫不在意,沒有感到任何不適。城上的布又垂下來,問道:“還敢再上來嗎?”秦堇父又回答:“我怎麼會不敢呢!”他用布條作為力量的支撐,再次躍上城牆。偪陽的人又用刀將他的繩子割斷,他又一次從高空中摔落。他才剛剛爬起來,城上的布又垂下來,問道:“你還敢再上來嗎?”秦堇父的回答更加堅定:“如果不敢,就不是好漢!”他又用布條拉著自已,再次攀上城牆。偪陽的人看到秦堇父屢次跌落再攀上城牆,毫無畏懼,都嚇傻了。他們急忙將布條割斷,但已經晚了,秦堇父已經抓住了其中一人,朝著城牆下面摔了下去,摔得半死不活。秦堇父也隨著布條一起摔下來,反向城牆上大聲喊道:“你還敢再懸布嗎?”城牆上的人回答說:“我們已經知道將軍的神勇,不敢再懸布了。”秦堇父便將布條斷成了三截,向各隊展示,所有人都非常驚訝。孟孫蔑嘆了一口氣,說:“詩中說‘力量如虎’,這三個將領的勇氣足以媲美虎了!”

妘斑看到魯國的將領們一個比一個勇猛,於是他不敢出城迎戰,命令軍民盡力堅守。各路軍隊從四月丙寅日開始圍攻,到了五月庚寅日,總共攻打了二十四天,攻城的軍隊已經疲憊,而城內的守軍還有餘力。突然間下起了大雨,平地上積水深達三尺,軍隊陷入了深深的恐慌之中。荀偃和士匄擔心水災會引發變故,一起來到中軍求助於智罃,希望撤退。不知道智罃是否會聽從他們的建議,我們下回再分解吧。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白粥榨菜,打造大明帝國 穿越古代:怎麼還有喪屍啊? 被貶涼州,我的幕僚皆是沙雕玩家 歷史圖書館:我嘗試體驗不同人生 山河將傾,我一手挽之 大明聖武大帝 冒牌駙馬闖情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