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先秦 大禹治水到夏朝建立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從大禹治水到夏朝建立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洪水氾濫,莊稼被淹,房屋被毀,民不聊生。人們為了生存只能往高地搬遷,但又面臨著毒蛇猛獸的襲擊,老百姓的日子非常艱難。

堯看到這種情況後憂心忡忡,緊急召開了部落聯盟會議,商討治水的問題。為了尋找治理洪水的人才,堯便徵詢四方部落首領的意見。首領們都向堯推薦鯀,說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了,於是堯就派鯀去治理洪水。

9年過去了,鯀還是沒有把洪水治好。因為他只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築壩,結果堤壩被洪水沖塌,反而加重了水災。

舜接替堯擔任部落聯盟首領後,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現鯀辦事不力,就把鯀殺了,又派鯀的兒子禹去治水。

禹改變了他父親的治水方式,採取開渠排水、疏通河道、堵疏結合的辦法,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經過13年的努力,終於將洪水引入江河流往大海。

禹新婚不久,為了治水到處奔波,三過家門而不入。有一次,他妻子塗山氏生下了兒子啟,禹在門外經過,聽見嬰兒正在哇哇地哭,即便這樣,禹也狠下心沒有進去探望。

大禹(宋·馬麟畫)

當時,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在今山西河津西北)。由於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會溢位河道,引發水災。禹到了那裡以後,觀察了地形,立即帶領人們開鑿龍門,在龍門山上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能暢通無阻,直流大海。後人都稱頌禹治水的功績,尊其為“大禹”。

舜年老以後,也像堯一樣尋找繼承人。因為禹治水有功,所以舜一死,禹就繼任了部落聯盟首領。這時已經到了氏族公社後期,生產力有了很大的發展,一個人生產的東西,除了能維持個人的生活之外,還有了剩餘。氏族、部落的首領們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餘產品作為自己的私人財產,氏族貴族逐漸形成。同時,剩餘產品的出現,也使得部落之間的爭奪戰爭頻繁發生,而被捉住的俘虜,也不再把他們殺掉,而是將他們變成奴隸,為貴族勞動。就這樣,階級逐漸產生,氏族公社開始瓦解。

禹在治水中的功績,大大提高了其部落聯盟首領的威信和權力。傳說禹年老的時候,曾經到東方視察,並且在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一帶)召集了許多部落的首領。去朝見他的人都手持玉帛,儀式非常隆重。當時有個叫防風氏的部落首領,到會最晚,禹便認為防風氏怠慢了他的命令,並將其斬殺。這說明,那時候的禹已經不單單是一個部落聯盟首領,而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國王了

皋陶原來是禹的助手,曾經幫助禹管理政事。皋陶死後,他的兒子伯益也做過禹的助手。按照禪讓的制度,禹的繼承人本來應該是伯益。但是,禹死以後,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貴族卻擁戴禹的兒子啟繼承禹的位子。

這樣一來,王位世襲的制度便取代了氏族公社時期部落聯盟的選舉制度。至此,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開始走上了歷史舞臺。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大佬你休息,讓我來! 回潮夢魘 暗衛風雲 帶著倉庫回古代 睡了解縉女兒,你誇我是好聖孫? 三國第一軍神:開局向諸葛亮劇透歷史 人在大唐,開局天崩末世帶喪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