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7章 帝國崩塌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以上這些問題為秦朝埋下了禍根,註定了秦帝國的崩塌。】

【不可否認的是秦始皇統一之後雖然也採取了一些促進社會發展的舉措,但是秦始皇殘暴的統治和對百姓無底線的壓榨,給廣大的平民階層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社會矛盾尖銳,起義一觸即發。】

【秦朝時期為了修築嬴政的驪山陵墓徵發民夫70餘萬,邊境各地又有30萬防備匈奴,再加上他還要修馳道,修阿房宮等等,全國各地需要服役的民眾不下200萬。這麼多的農民脫離生產,這對當時還是農業為主的社會打擊巨大,大量百姓破產,社會經濟遭到了嚴重破壞。】

【再加上嬴政對外刑法嚴苛,對內又在繼承人問題遲疑不定,使得胡亥得以僭越篡權,最後徹底葬送了秦帝國。】

唐朝貞觀年間。

唐太宗李世民對群臣說道:“隋煬帝不恤民力,導致天下烽煙四起,和秦時一樣二世而亡,我等如今治理國家更要吸取教訓,輕徭薄賦與民休憩,方是安國之道。”

秦朝。

“命令各地守軍嚴陣以待,此言一出,必會有心懷不軌之人作亂,各地如有異動者,族滅之!”秦始皇冷靜的說道。

明朝,明成祖朱棣時期。

太子朱高熾苦著臉對朱棣說:“父皇可聽得後人之言,今國家安定,百姓安居樂業,不可再出兵了,國家真的沒錢了。”

“就出兵半年,我就打半年。邊境安定,百姓才能無憂啊。”朱棣跟兒子討價還價。

【總的來說,秦始皇在統一全國後,沒有察覺到帝國內部存在的危機,沒看到殘破的社會經濟需要恢復,辛苦的百姓需要休養生息,沒有及時的轉變統治思路,不僅沒有輕徭薄賦去緩和社會矛盾,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負擔,使得百姓生活愈發困苦,難以支撐。】

【可以說,秦朝的二世而亡,秦始皇是肯定需要負有一定的責任的】

【阿房宮賦裡說的好:“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

【公元209年,秦二世元年,朝廷徵發閭左貧民去漁陽戍守,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被徵發前往漁陽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被大雨攔住了路,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情急之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殺死押解戍卒的軍官,發動兵變,起義軍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起義軍連克大澤鄉和蘄縣,並在陳縣建立張楚政權,接著就是天下震動,各地紛紛雲起響應,拉開了秦末大起義的序幕。】

【當百姓活不下去的時候,再嚴苛的法律,再多計程車兵也不會讓他們畏懼,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秦朝。

嬴政對李斯說道:“去找到這兩個人,要活著帶到朕的面前,朕要看看,我大秦是不是真的讓人活不下去了。”

宋朝,宋徽宗時期。

宋徽宗趙佶說:“秦朝暴虐,所以猝爾亡國,我大宋百姓和樂太平,邊境無憂,比那秦朝可謂盛世了吧。”

身邊近臣高俅馬上說道:“陛下聖明神武,即位以來四境平安,百姓安居樂業,雖唐太宗亦不能比矣。”

“哈哈,卿言過譽了啊。”趙佶笑著擺手。

明初洪武年間。

“說的好啊,民不畏死,果真不畏死啊。”朱元璋拍案叫好,又對朱標說:“當年咱要不是快要活不下去了,咱也不會去參加義軍啊,你要記得,咱朱家是如何得了天下的。”

“父皇,兒臣謹記。”

朱元璋惆悵的說:“當年你湯和叔父給我發信讓我去參加義軍,咱當時還沒打算去,後來這信被人發現,逼不得已才去投奔了義軍。後來才知道,這天下和咱一樣活不下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百姓不造反的話,都要餓死。標兒你要記住,永遠永遠不要讓百姓活不下去,我大明不能重蹈覆轍啊。”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天崩開局,從死囚營砍到並肩王李道劉夫長 大清就是個奇葩 天回地轉 183456880023545 開局淨身:我獨得娘娘恩寵! 詭三國:我創造了詭秘三國 我有一雙靈活的臭腳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