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41章 劉備稱帝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一代梟雄魏王曹操去世,終年六十六歲,其子曹丕繼位,承襲魏王爵位,改元延康。】

【之後曹丕就開始緊鑼密鼓的籌備代漢自立,一方面大造祥瑞,搞社會輿論,另一方面讓群臣給劉協上表,請劉協主動禪位,他再表演一個三辭三讓。終於在當年十月份,曹丕登受禪臺代漢稱帝,正式建立曹魏政權,改元黃初。漢獻帝劉協退位,受封山陽公,允許他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

【完成了改朝換代的壯舉的曹丕志得意滿,他對身邊的人說:“堯舜之事,吾知之矣。”】

【遠在成都的劉備得知訊息後悲痛萬分,又因當時蜀中有傳言漢獻帝已經遇害,於是劉備在成都為劉協發喪,追諡其為“孝愍皇帝”。】

【次年四月,劉備接受群臣勸進,於成都武擔山登基稱帝,國號漢,延續大漢國祚。改年號為“章武”。以諸葛亮為丞相,立其子劉禪為皇太子。】

【有人質疑,劉協不是還沒死嗎,劉備這就迫不及待的稱帝了?一定是他自己想當皇帝吧。】

【其實劉備的稱帝有一定的被迫性。因為曹丕稱帝,他還是打著上古時期的堯舜的名號以禪讓的名義取代漢室,劉備如果不稱帝,那在名號上就天生低人一等,更像是造反的了。中國古代有句話,名不正則言不順就是這個道理。】

【再一個古時候訊息不通暢,尤其是蜀地更為閉塞,訊息傳播更是困難,等曹丕稱帝的訊息從洛陽傳到成都,早都不知道變了幾個版本了,因此劉備也無從分辨真假,只能當劉協已經死了。】

【況且,劉協在完成禪讓這項工作後,他的政治生命已經完結了,他作為個人或者肉體還活著,但是他身為漢朝正統皇帝的身份已經死了。劉備的稱帝就是不承認曹家代替劉家執掌天下的正統性,向天下宣佈老劉家還有一個帶頭的呢,你們想想王莽時期的劉秀,指不定我就能翻盤呢?這個行為具有極高的統戰價值。】

【不過劉備能否代表大漢的延續在歷史上還是有爭議的,正史的朝代更替一直是以魏晉為正朔,蜀漢只是偏安一隅的地方割據政權。《三國志》中對劉備的曹操的稱呼的不同就可見一二,陳壽稱曹操為太祖,劉備只是先主,太祖就是對曹操政治地位的肯定,而劉備的先主只是屬於尊敬劉備本人。】

【畢竟蜀漢最終是失敗了,自古都是以成敗論英雄,勝者為王敗者寇嘛。至於之後的尊劉貶曹,那是因為魏晉之後,五胡亂華給中原大地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將近三百年的大分裂。人們開始反思兩晉政治上的缺陷,進而否定作為開端的魏晉兩朝,而尊崇劉備。】

【中國人一直以來就有追究歷史問題的習慣。幹了壞事,追溯源頭,進行批判和否定,這就是中國人的歷史觀。所以上史書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不能以當下為利,就不顧身後青史昭昭。唐太宗也說過“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可見中國人一直都有分析歷史,吸取歷史教訓的做法。】

【從歷史的政治延續上來說,由漢到魏晉,再到南北朝這個正統交替的順序是沒問題的,這是歷史事實。但是從歷史功過,和人心向背來看,大家還是更願意認可劉備所建立的蜀漢,其政治風範非常符合中國人一直推崇的人文標準,更值得肯定。至於孫權所建立的吳國,找個涼快的地方待著吧,蜀漢有大義,魏國有實力,還有正統名分,吳國夾在中間,大義沒有,名分也沒有大魏吳王的名號還在他頭上戴著呢。】

【從陳壽的《三國志》就可見當世對於孫吳的態度。曹操在《魏書》中被稱為“太祖”,《蜀書》《吳書》中被稱為“曹公”;劉備在《蜀書》中被稱為“先主”,在《魏書》《吳書》中被直呼其名;孫權則在三書中都被直呼其名。而且劉備和孫權的事蹟在三國志中雖然都是被歸入列傳中,但是,《先主劉備傳》的格式都是按照帝紀的格式來寫的。從這也能看出陳壽的小心思。】

東漢末年。

諸葛亮撫掌大笑:“此天助主公也!今已明言曹賊之死期,且神蹟對主公又多有讚揚之意,若曹賊猝亡,則天下人心皆心向主公,孫權名位不正,謀劃已被說破,料也不敢輕動。待曹賊死後,其必同我之請,共取曹賊。則定鼎天下,主公亦不失光武之分!”

劉備只是巋然嘆息:“備初起兵,只為抗擊黃巾報效朝廷。後天下分崩,諸侯並起,觀天子困頓百姓離亂,意圖匡扶漢室拯救天下,今先取同宗基業,後又僭越為帝,備實不敢有此心。”

“自桓靈以來,天下喪亂群雄逐鹿,如今天下可扶漢室者,舍主公其誰?昔日光武為帝之時,亦有更始在位,更始無道遂有光武奮起,方為大漢再續二百年天下,主公豈可因私心,而廢國家之事?”諸葛勸解劉備。

劉備也並不是真的不願意稱帝,只不過古人都比較含蓄,曹丕篡位還講究個三辭三讓呢?劉備此時不得謙虛一下,將來真的打下來天下,他要真讓位給劉協,劉協真敢坐那個龍椅?

此時的曹操神情恍惚,之前他只是知道自己即將要壽終,但還不知道具體時間,現在知道自己明年正月裡就要掛了,換誰都是要恐懼的。

曹操招來曹丕,對他說道:“孤命數已定,即便有良醫,恐怕也延不了多少壽命了。今神蹟已示未來,孫劉恐怕不會內鬥了,但其內部已生嫌隙。我死之後你要極力拉攏孫權,江東小兒好利,厚禮遺之,以分其聯盟。你要記住我們的大敵一直是劉備,劉備一破孫權不值一提。”

曹丕問道:“若孫劉一齊攻我,如何?”

曹操自信的回答:“有張文遠在,孫權不值一提,到時可繼續誘使孫權襲取荊州,即便劉備有準備,也可使其不能盡全力。劉備如今也是年事已高,待劉備死後,其子昏庸,蜀中便不足為慮,我佔據北方,糧草充足,區區一個蜀地,耗不過我們的。”

“那代漢之事?”曹丕小心翼翼的問道。

曹操瞥了一眼曹丕,他如何不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想法:“我死後你可自為之。但我死之日,孫劉必定來攻,待渡過此劫,再行禪代,不可倉促行事。”

曹丕抹了一把頭上的汗,低頭稱是。

遠在建業的孫權,面色陰沉,他覺得是不是自己得罪了上天,先是自己偷襲荊州的謀劃,還沒準備好,就弄得天下皆知。雖然他覺得那是劉備欠他的,可是偷襲盟友終歸不是那麼好聽,要是真的得到了好處,名分上吃點虧就算了,可現在好處沒撈到,名頭先臭了。後面又被一陣陰陽怪氣,孫權心中暗恨:“這個陳壽不知是何人,必將其誅殺,方解心頭之恨。”

不知劉備那邊又是什麼反應,如今關羽肯定嚴陣以待,偷襲荊州是別想了,劉備那邊還指不定是什麼反應呢,想到這孫權又是一陣頭大。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穿越司馬傳 於先 四合院之無法無天 慈禧皇后與她的三個寵愛太監 開局起義反皇上 驚天奪寶 我的農場通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