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45章 英雄落幕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東漢末年。

此時的劉備眼看著自己的失敗,忠臣良將死傷殆盡,不由得潸然淚下。

劉備急忙招呼諸葛亮道:“軍師速記,這都是我大漢忠臣啊!是孤有負於他們。”

諸葛亮急忙開始抄寫光幕中出現的姓名,一邊抄還一邊高興的說:“天佑大漢,降此神蹟,今番方可言興漢有望啊。”

劉備也在一旁查漏補缺。

此時曹操那邊,他越看心裡越沒底,自己壽命將終,劉備那邊又有天機相助,自己死後,這年輕的曹丕如何是劉備的對手?念及於此,曹操對曹丕囑咐道:“孤尚在時,孫劉定然還會結盟,我死之後依天機所示,劉備的威脅將大大增加,你當主動聯結孫權。孫權好利,雖不會與我同攻劉備,但也不會坐視劉備壯大,待渡過危機,方可再有他圖。”

東吳這邊的孫權心情算是有稍許安慰,雖然之前被鄙視了一番,但此次天機預示也給自己帶來了一位名將,孫權對侍從說:“待到此次神蹟結束,召陸伯言前來。”

漢初。

劉邦低聲對呂雉說道:“這個小輩太過意氣,不太像能成大事者,不過有想法,敢打拼還算是我老劉家的種。”

“陛下所言甚是,這劉玄德重情重義,確實很像陛下。”呂雉不輕不重的陰陽了下劉邦。劉邦當年和項羽爭奪天下時,拋妻棄子,導致呂雉被項羽前後共關押了三年之久,呂雉特意說重情重義就是在諷刺劉邦。

劉邦尷尬的笑了笑,無奈的端起酒杯繼續喝酒。

唐朝武德年間。

李淵淡淡的說:“劉玄德與關雲長雖非手足,然仍能在關雲長身死荊州後為其復仇,其情可憐啊。”

李世民如何不知道李淵就是在點他,此時李世民已經提前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了兩個親兄弟。他只能回到:“蜀主因怒而廢國家之事,故而漢室不能復興。為國家大計,不可顧忌私人之情,以免誤天下人之情。為人主為人臣者當多為國家考慮,古來明主賢臣莫不如是。”

【劉備兵敗夷陵,此番他敗的太慘了。劉備在閏六月敗北,曹丕九月就出兵三路伐吳了,若非劉備慘敗,怎麼說他都能分一杯羹。還有曹丕也是,人家兩個打的火熱的時候他不出兵,劉備這邊剛敗北他馬上出兵,真不知道說他什麼好,有競技精神?絕不以多打少?】

【但就算劉備敗的如此之慘,東吳那邊還是擔心兩面作戰的風險。因此孫權還是主動向劉備求和,劉備還因此威脅過東吳,想要再討點好處。可惜你剛剛慘敗,再大的威脅人家也不放在眼裡啊,陸遜當時就給劉備懟回去了。】

【劉備聞魏軍大出,書與遜雲:“賊今已在江陵,吾將復東,將軍謂其能然不?”遜答曰:“但恐軍新破,創痍未復,始求通親,且當自補,未暇窮兵耳。若不惟算,欲復以傾覆之餘,遠送以來者,無所逃命。”年輕人就是硬氣,噎的劉備無話可說,無奈之下劉備只好答應孫權的和談要求。】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之後的病死就是因為夷陵之敗,劉備悲憤交加,因此一病不起。但仔細分析下就能看出,劉備之死並非完全是因為夷陵之戰。】

【劉備於公元222年盛夏夷陵之戰戰敗,223年盛夏病死。中間時間間隔近一年,可以認為有夷陵之戰的原因,一個60多歲的老頭歷經兩場大敗,在兵荒馬亂、補給不足的情況下徒步逃避追捕,翻山越嶺從猇亭跑到白帝城,別說老人了,換個小年輕跑這麼一趟身體也受不了。】

【可劉備不僅沒暴斃在路上,還能活著回到白帝城,繼續發號施令。只能說明劉備身體素質確實很好,但歷經這一道變故。身體也一定受損嚴重。】

【劉備兵敗後駐守白帝城,不甘心迴轉成都,一方面是因為身體確實撐不住長途跋涉,再一個就是此次失敗讓他很不甘心,堅持留在前線擺出一副還要再戰的姿態,想要爭取更多利益。】

【再一個當時古代醫療條件本就薄弱,當時劉備所在的地方就更不能和成都相比,因此也耽誤了他的治療。】

【在多方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夷陵之戰一年後,劉備病入膏肓,英雄即將落幕。】

【章武三年三月,劉備感到自己已經無力迴天,急忙召丞相諸葛亮和尚書李嚴前來,準備託孤。劉備拖著病體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哭著領命。】

【劉備又對太子劉禪囑咐道:“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接著囑咐魯王劉永道:“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後面可能是還不放心,劉備又專門給劉禪下詔:“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這一切的跡象都表明,劉備擔心劉禪不成器,和諸葛亮離心離德,死前幾次三番的囑託後事。】

【至於現在有些陰謀論,什麼劉備在試探諸葛亮,早就在門外埋伏了五百刀斧手,諸葛亮回答稍有不對就直接斬殺。這些論調極為可笑無知。】

【此時蜀漢已經處在風雨飄搖的境地,先後經歷荊州關羽之敗,之後皇帝又親自帶兵在夷陵送了一波,整個蜀漢已經就剩半條命了。劉備還擔心諸葛亮的忠心問題,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沒人願意接手這個爛攤子,說不定哪天就撂挑子不幹了。】

【其實君主並非不能試探臣子,但試探的前提是要有個目的,不能為了試探而試探。像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都幹過試探屬下的事。但他們要麼是在征戰天下時試探臣子的忠心,要麼是在天下大定時試探臣子的野心。】

【而經歷夷陵之敗的蜀漢已經處在了滅亡的邊緣了,國中人心不穩,邊境衝突不斷,劉備這個開國君主都快要掛了,他還有心思試探?再換個角度說,諸葛亮在這個時候已經跟了劉備十七年了,劉備肯定知道諸葛亮的智謀。他劉備要心多大,真的覺得自己能試探諸葛亮?這邊試探出來了,他把諸葛亮砍了,然後呢?劉備之後舉國投降曹丕?這種劉備臨死前試探諸葛亮的論點真是又蠢又無腦。】

【至於劉備所說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有人認為這個“取”就是取代的意思,意思是要是劉備自己的兒子不中用,就讓諸葛亮取而代之。】

【但現在更多的認為,這個“取”是決斷、取捨的意思,也就是讓諸葛亮學習伊尹霍光擁立新君,這二人都是在君主不合格時主動決定廢昏立明,去“取”新的人選來繼承皇位。】

【同時劉備的這句話也是在加強諸葛亮的權威,越是在混亂的時候,越是需要一個響亮的聲音來指引。劉備臨死前用自己的政治影響力來主動加強諸葛亮的權威,使得朝堂上能政令合一,共度難關。】

【公元223年四月二十四,劉備病逝於白帝城永安宮,享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於惠陵。】

【一代英傑就此落幕。】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九州梟雄傳 皇明的一些事 國豔 異世宿夢 黑港 重生李過重建大唐 用炮火給舊社會來點共產主義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