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69章 彩蛋·得糖尿病的歷史名人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彩蛋·得了糖尿病的歷史名人

【本次番外篇到這裡就結束了,下一期的主角也已經定好了,他就是一舉終結自西晉滅亡以來的亂世,重新統一中華大地結束戰亂的隋文帝——楊堅!】

隋朝開皇年間。

楊堅一愣:“下一期就是說朕?”

皇后獨孤伽羅在一旁笑道:“陛下諡號為文,如此美諡,陛下功業可比漢之文帝呢。”

楊堅有些寬慰,但嘴上還是不留情:“美諡又有何用,還不是步上秦朝舊路,二世而亡,都是你的好兒子做得好!”

“阿麼非是昏庸之人,年少時就掛帥討滅陳國,秦二世如何能比?定是有奸人作祟!”得益於楊廣的偽裝,獨孤伽羅不太相信隋朝會在楊廣手上滅亡。

楊堅其實也不太相信,隋朝如今人口繁盛,糧秣充足,如何便能二世而亡,他淡淡的說道:“那就再等幾天看吧。”

【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可以瞭解一些有趣的歷史知識,比如哪些我們熟知的歷史名人是得了糖尿病的呢?】

【糖尿病,現代人經常見到的一種病症。得了糖尿病並不會立刻致死,只要飲食得當,日常注意禁忌也能正常的生活。可在現代醫學看來並非是頑疾的病症,在古代那個愚昧荒蕪的時代,便十分致命了,有不少我們熟悉的歷史人物便因此病而死。】

【古人早已經去世,我們如今也不可能為他們診斷,那如何確診呢?首先我們要判斷,在古代我們所說的糖尿病對應的是什麼病?病的名字叫什麼?】

【現在一般認為,古代醫書中所說的“消渴疾”指的就是糖尿病。古代一般將多飲、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為主要特徵的綜合病症稱為“消渴疾”。】

【在醫書《金匱要略》中有說: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

【唐代的醫書《近效方》中也說:消渴者,原其發動,此則腎虛所致,每發即小便至甜。醫者多不知其疾。】

【與現代糖尿病的病症相對比,相似度極高,因此可以確定古代“消渴疾”大機率就是糖尿病。如此一來,我們只需要翻閱史書,找出史書中記載誰得過“消渴疾”就行了。】

【第一位出場的名人,便是由《史記》所記載的:相如口吃而善著書。常有消渴疾。與卓氏婚,饒於財。】

【而這裡的相如,便是我們所熟知的“賦聖”司馬相如了。】

【司馬相如大家都知道,《鳳求凰》便是司馬相如為了追求卓文君所做的。】

【可司馬相如是如何得上糖尿病的呢?這要從他早年的經歷說起了。司馬相如早年是在梁孝王手下幹活,梁孝王死後,司馬相如無法繼續給人當門客了。便回到了蜀郡,就是在這裡,他對卓文君一見傾心,夜裡在卓文君視窗下彈琴,把卓文君撩的跟他一起私奔了。】

【而他的糖尿病大概也是在這個時候得上的,後面司馬相如因為善於做文章,因此得到了漢武帝劉徹的賞識。他所寫的《上林賦》、《子虛賦》、《封禪書》等文章被漢武帝讚不絕口,漢武帝賞賜給了司馬相如大量錢財,並讓他進入了官場,封他做了郎官。】

【後面漢武帝在四方出兵,四處鎮壓反抗勢力。司馬相如身為朝廷官員,也被派回了蜀郡管理交通。工作的壓力,再加上對糖尿病的認識不足,更加重了司馬相如的病情。】

【而司馬遷對於司馬相如特別推崇,將司馬相如的文章全部抄錄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裡面。因此我們才能在惜字如金的史書中看到這些真相,讓後人有了完整的對司馬相如的認識。】

【第二個更著名的人便是魏文帝曹丕。他還有他的兒子魏明帝曹叡之所以短命,估計也和糖尿病脫不了干係。】

【事先宣告,我們現在已經無法找到曹丕的屍身,對他進行現代醫學解剖,因此得出的結論都是根據正統史料進行的文字分析,並非十分可信,但有史料支援,也非是作者憑空臆造。】

東漢末年。

劉備有些高興,舉起酒杯對眾人說道:“天佑大漢,曹賊父子皆天命不佑,曹賊將死,其子又病症纏身,大漢復興指日可待!”

眾人一齊舉杯:“天佑大漢!”

此刻的洛陽,曹操的臉色可就不那麼好看了,曹丕和孫子的短命,他是無論如何也預料不到的:“孤南征北戰一生,亦壽有六十,這消渴之疾竟如此可怕?子桓,你可找醫師看過?”

曹丕也一臉緊張,神蹟說自己短命,誰會不怕。他回覆曹操道:“兒亦不覺身體有恙,待此次神蹟結束,我再找名醫診治。”

之前光幕說出自己的死期時,曹操都能淡然相對,畢竟能寫出“神龜雖壽,猶有竟時”的梟雄,肯定不會怕死,可此刻得知兒孫的壽命後,曹操突然覺得一陣心慌,他怕自己奮鬥一生基業就此灰飛煙滅,沉默了一會曹操只說出一句:“接著再看看吧。”

【曹丕有個很出名的愛好,那就是“嗜甜”,還曾經有個外號叫做“甘蔗劍聖”。】

【曹丕自己就是個文學大家,因此在諸多自己的作品中,都留下了證據。他在《詔群醫》中說:中國珍果甚多,且復為說蒲萄(即葡萄)。當其朱夏涉秋,尚有餘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飴,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長汁多,除煩解渴。】

【作為帝王,在給群醫的詔書中,大談自己對葡萄的喜愛,這在歷史上也是空前絕後的。】

【同樣在《魏文帝集》裡,曹丕稱讚梨子說:“真定御梨,大若拳,甘若蜜,脆若菱,可以解煩釋渴。”】

【而古代醫生之所以將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稱之為消渴症,就是因為有一個臨床症狀為:煩渴喜飲,口乾舌燥。】

【而曹丕本人對於甜食的需求也非常大,他在給孫權的信中寫到:石蜜五斛,鰒魚千枚。古代一斛為五斗,一斗為十升,一斛就是五十升,足可見曹丕對糖的需求量。】

【而石蜜就是古代版本的粗製蔗糖,在明朝福建糖商發明“黃泥水淋沖法”製作細白糖之前,糖的製作成本極高,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

明朝洪武年間。

朱元璋聞之大喜:“這是咱大明的商人發明的,標兒啊,派人前往福建尋找糖商,看看有沒有這什麼‘黃泥法’。將此法學來,咱之前吃的糖,又黃又有些苦,咱也該嚐嚐這細白糖。若能降低成本,將來讓咱大明的百姓也能吃上這白糖。”

朱標提醒道:“我大明國祚長久,可能並非此時便有此法。”

朱元璋則說:“此時沒有,那就重金懸賞,將此法研製出來,誰能獻上製糖妙法,咱重重賞他!”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一不小心得到傳國玉璽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我在1982有個家 二次入伍之重鑄輝煌 我跟了五任老闆後去找真正的大腿 人族崛起,從三方域開始 大唐:活到想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