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81章 為何刻薄寡恩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隋朝開皇年間。

“這、這、簡直是豈有此理!”楊堅氣的話都說不完整,“朕因功論賞,從無私心,劉鄭二人於國無利,朕因而不加擢用,但也念及功勞,多加賞賜,如今後世竟流傳朕刻薄之名,真、真是顛倒黑白!”

之前光幕說楊堅的篡位是當時最好的選擇,楊堅還頗為歡喜,如今又對他大加批駁,這一上一下,確實把他氣壞了。

皇后獨孤伽羅在一旁安慰道:“陛下莫要再氣,還需保重身體,此後世之人所言,定是之後那個所謂的唐朝故意汙衊陛下的。”

孤獨伽羅此話不假,但楊堅心裡明白,自己的形象已經流傳到後世了,且隨著這神蹟也已經流傳天下了,想到這裡,楊堅越發的生氣了。

現在楊堅覺得,要不是隋朝二世而亡,自己在史書中怎麼也要和劉邦比肩吧。

“來人,去傳太子和晉王入宮!”楊堅生氣的說道。

他等不及了,現在就想問問自己的好兒子,到底是怎麼敗的家,順便安定太子楊勇的心思。

明朝洪武年間。

朱元璋對太子朱標說道:“朕以往自詡得國最正,可若國家不定,百姓流離失所,則立國再正,也會將罵名流傳後世,你我父子要慎之。唐太宗說過‘以史為鏡可知興替’,多讀史書,還是有益處的。”

隋朝大業年間。

此時,已經萬分惱怒的隋煬帝楊廣,早就命人前去抓捕李淵一家了。然而,他心裡明白,此時朝野內外,官員百姓中早已暗流湧動,不知多少人,心中生出了野心。

楊廣暴怒後,有些無力的詢問親信宇文述:“如今,神蹟之言對朕頗為不利,似此如何安天下人之心?”

宇文述也頗為為難,讓他爭權奪利,征戰四方他還能說出個一二來,要問治國理政,可就有些為難了。突然他靈光一閃:“陛下恕臣愚鈍,實在無甚良策。但房公蘇威乃先帝舊臣,又受先帝看重,此前神蹟也說房公素有賢名,陛下何不問計於此人。”

楊廣見宇文述說不出什麼,冷哼一聲,命人傳召蘇威前來。

【楊堅雖然在歷史上開創了開皇之治,但在中國曆代的史書和典籍中,對他的評價都不是很高。】

【其中《隋書·高祖紀》中對於楊堅的評價,可謂是真的史筆如刀,字字誅心。這裡面固然有楊廣在其後的拖累,但楊堅作為一個開國之君,其本人的性情問題,還是較為突出的。】

【《隋書·高祖紀》中,一開始評價楊堅的治國水平,還算是比較公允的,對於楊堅治理下的國家情況,也多為讚美之詞。】

【於是躬節儉,平徭賦,倉廩實,法令行,君子鹹樂其生,小人各安其業,強無陵弱,眾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歡娛。二十年間,天下無事,區宇之內晏如也。考之前王,足以參蹤盛烈。】

【對楊堅治下的隋朝躬行節儉,輕徭薄賦,法令嚴明等情況還算是記錄的十分到位。】

【但等到了對楊堅的個人能力評論上,《隋書》對楊堅的抨擊幾乎就是全方位的了。】

【但素無術學,不能盡下,無寬仁之度,有刻薄之資,暨乎暮年,此風逾扇。又雅好符瑞,暗於大道,建彼維城,權侔京室,皆同帝制,靡所適從。聽哲婦之言,惑邪臣之說,溺寵廢嫡,託付失所。滅父子之道,開昆弟之隙,縱其尋斧,剪伐本枝。墳土未乾,子孫繼踵屠戮,松檟才列,天下已非隋有。】

【惜哉!跡其衰怠之源,稽其亂亡之兆,起自高祖,成於煬帝,所由來遠矣,非一朝一夕。其不祀忽諸,未為不幸也。】

【這一通臭罵,將楊堅從人品,到性格,再到他對繼承人的選擇,可以說是把楊堅裡裡外外,上上下下罵了個通透。】

隋朝開皇年間。

楊堅目眥欲裂,手指著天上,嘴裡卻半天說不出話來。

獨孤伽羅有些慌了:“來人,快召御醫前來!快點!”

楊堅猛的發怒,將面前的東西一掃而空,盡數推到了地上,口中發狠道:“李唐!好一個李唐!”

他原本只是打算把李淵他們家廢為庶人,嚴加看管起來,待日後風頭過去了再找個機會弄死,還可能給他們家留下個後人,畢竟還是親戚,而且李淵他們家也不是輕易拿捏的。可如今,看到自己在史書上的評論,堂堂皇帝,被如此臭罵,還傳揚了天下,他實在是難以忍受。

“傳、傳朕的旨意!”楊堅惡狠狠的說道,“將唐國公李淵三族,盡數逮捕下獄,押赴京城斬首!”

獨孤伽羅想勸,可也知道,皇帝如此受辱,自己再怎麼勸,估計也難以讓他回心轉意。

此時年輕的李淵,還在外地做官,擔任隴州刺史,如今頓時慌了手腳,心知自己此時定然凶多吉少,索性心一橫,決定起兵反叛。

正好依照神蹟所言,自己乃是隋亡後,李唐的開國之君,這輿論祥瑞都不用造了,現成的就有。可李淵也知道,自己現在造反,八成落不下什麼好下場。

【其中的“無寬仁之度,有刻薄之資”,針對的就是之前說到的楊堅對待功臣的那些事情。】

【雖然,很多時候,後人所修的前朝史書,對前朝皇帝的評論都不太可信。尤其是《隋書》成於唐太宗時期,對隋朝的批判是屬於“政治正確”,因此《隋書》裡針對楊堅的這些評論,是在一定政治因素影響下的產物。】

【但是,這也並不能說《隋書》就是在胡編亂造、顛倒黑白。只能說《隋書》罵的確實有點過了,很多事情並非如《隋書》所說的那樣,楊堅也沒有那麼不堪。但縱觀隋文帝對待大臣的態度和做法,用“刻薄”來形容,基本上還算是合適的。】

【至於楊堅為何會如此刻薄的對待大臣,一方面,我們可以認為這是楊堅的天性如此,他本人就是這個性格;另一方面,也要從楊堅自己的皇帝身份來看待此事。】

【史書上對楊堅還有這樣一段評價:“上性猜忌,不悅學,既任智以獲大位,因以文法自矜,明察臨下。”】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楊堅過往的經歷對他本人影響很大。】

【“既任智以獲大位”,楊堅為什麼能稱帝,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了,可以說是一系列的巧合,楊堅才能得以上位,這其中運氣成分佔比很大。】

【而在運氣之外,楊堅在其中發揮的主觀努力,包括交好鄭譯、打壓反對派勢力、誅殺北周宗室等等,其實都是些上不得檯面的事。】

【楊堅自身得以靠這些東西上位,當上了皇帝,他自己自然也是清楚的。因此這些過往的經歷,也在極大地影響著他對待臣子的態度。“以文法自矜,明察臨下”,得意於自己的法術計謀,以苛察下屬為能事。】

【楊堅自己篡奪了北周的江山,他自然也害怕自己被他人所篡,所以他就會把臣下看的死死的。所以他對所有人,不管有沒有動“壞心思”,都十分防備。】

【而正是這種防備,令他變得十分“寡恩”,不僅不願意對臣下有所賞賜,還十分敏感,稍有風吹草動,就會輕易地收回、剝奪那些已經給出去的東西。】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大唐:劫持長孫皇后,氣炸李世民 穿書:手握重兵的女主被舉報欺君 我刷影片被古人各種討論 絕名榜 人在漢末,我乃常山趙子龍 俠宸 帝主穹蒼,王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