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80章 刻薄寡恩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隋朝在楊堅的治理下,一舉討滅了南陳,將已經分裂數百年的天下再度統一,而在之後的治理中,楊堅也是勵精圖治,開創了開皇之治。】

【開皇之治可以說算得上歷史上少有的盛世了,但是,這樣一個盛世,卻並沒有使得隋朝長治久安,反而二世而亡,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其中當然少不了隋煬帝楊廣的大力敗家,但很多問題其實在開皇年間已經埋下了伏筆,只不過因為皇帝本人的因素,沒有造成影響罷了。當皇帝一旦更換,卻無法意識到這個問題時,這些早已埋下的雷,終將引爆,把隋朝徹底葬送。】

【而這些問題,首先要從楊堅本人的性格說起,比如,楊堅的寡恩與刻薄。】

【先說下楊堅的兩個大恩人:劉昉和鄭譯。這二人正是楊堅得以掌權並稱帝的關鍵人物。當初,北周宣帝宇文贇突發惡疾,彌留之際,如果不是劉昉和鄭譯矯詔,讓楊堅受遺命輔政,那麼後來的發生的種種故事,可能就都不會發生了。】

【因此楊堅在稱帝后,對兩人自然是加官進爵,厚加賞賜,這些自不必說。但楊堅的舉動僅僅只是為了酬謝二人的推舉之功,對於這兩個人的人品和能力,楊堅是很看不上的。因此,二人地位雖高,富貴榮華,卻並沒有實際權力。】

【但這就與劉昉和鄭譯之前的想法大相徑庭。在楊堅上位前後,他們二人在朝中那是呼風喚雨,時人號稱:劉昉牽前,鄭譯推後。】

【而他們當初之所以矯詔讓楊堅輔政,也是擔心自己會被逐出權力核心,不能繼續把持權力。如今楊堅上位成皇帝了,他們倆卻還是被排擠出了核心權利層,自然心中十分不滿。】

【劉昉和鄭譯:“當初你楊堅沒上位,我們擔心被排擠,現在幫你楊堅上位了,我們還是被排擠,那我們不是白幫你了嗎?”】

【但兩人在這件事上,還是太過自以為是了:他們對楊堅有意見,楊堅對他們也有看法呢。】

【楊堅在篡奪了北周的最高權力後,尉遲迥起兵反抗。楊堅任命韋孝寬率兵出征,討伐尉遲迥。出於安全考慮,楊堅希望當時還是自己鐵桿支持者的劉昉和鄭譯二人中的一人能去前線監軍。】

【可這二人擔心戰事危險,生怕出事,因此紛紛推辭不去。劉昉給出的理由是自己從來沒有接觸過軍事;而鄭譯則說家中母親年邁,不敢遠離。】

【楊堅此時已經心中不快了,但正是多事之秋,他也沒多說什麼,最終,還是楊堅的親信,高熲接下了這個監軍的差事。】

【在楊堅登基幾年以後,鄭譯可能把自己之前給出的理由忘記了。有一次,有司上奏彈劾鄭譯:鄭譯與母親“別居”。】

【別居就是不住在一起,現在我們看起來這沒什麼,但在古代孝道卻是個很嚴重的問題。而楊堅這時候也想起來了當年的事:你不是說你孝順母親嗎?不敢遠離,怎麼現在就敢遠離了?】

【被抓住了把柄的鄭譯,因此被貶。但不久以後,楊堅就又恢復了鄭譯的官職。畢竟一來鄭譯與楊堅早年便已經交好,有交情的;二來因為這點事就把對自己有大功的人給罷了,說出去楊堅這個做皇帝的面子上也不好看。】

【不過楊堅這一降一升,倒是讓鄭譯學乖了。此後,鄭譯再也不敢對楊堅有所不滿。幾年以後,鄭譯去世,最後得以善終。】

【鄭譯是善終,可另一位劉昉的結局則可要難看的多了。】

【依據史料的記載來看,劉昉的私德比鄭譯還差,而且和楊堅又素無交情。之所以當初在皇帝病重時他會推舉楊堅,只是因為他沒有更好的人選,鄭譯又說服了劉昉,二人這才共同推舉。】

【因此劉昉與楊堅的關係,其實要差了鄭譯一層。但劉昉自己卻不覺得,如今一朝得勢,更是百無禁忌。】

【而這也就引起了楊堅的不滿,楊堅可是會記仇的。不久之後,劉昉就被盯上了:某年,大興城內饑荒,朝廷因此禁酒。(大興城便是長安城)】

【朝廷禁酒,劉昉可就得意了,賺錢的機會來了啊。劉昉不僅一點都沒有遵守規定的意思,還搞出了大排場:讓小妾當街開酒坊賣酒。】

【御史當即上奏楊堅,請求嚴懲劉昉,可結果卻是“有詔不治”。】

【楊堅的意思很明白了:我知道劉昉的事,也知道他犯了律法,但看在他往日功勞的份上,不予追究。】

【但楊堅卻專門發了詔書來說這個事情,要真不想追究,楊堅大可直接按下,誰還能為了這點事去追問皇帝不成。而楊堅這麼大張旗鼓的饒恕劉昉,說白了,就是在當眾打劉昉的臉。】

【劉昉自然也是明白的,他又回想起楊堅自登基以來的疏遠,對自己的態度,劉昉更加義憤難平。劉昉覺得楊堅忘恩負義,皇帝位子都是多虧了我,你卻這般對待我,而既然你不仁,那就別怪我也不義了!】

【劉昉大概覺得,推立皇帝這種的事,第一次他能幹成,第二次也行,因此私下裡跟人聯絡,意圖顛覆楊堅的統治。】

【結果也沒啥意外,劉昉密謀敗露,事洩被殺。】

【這二人可以說是咎由自取,但楊堅對待功臣的態度卻也是一樣的,】

【自從討滅的南陳統一天下後,在戰爭中立有大功的賀若弼自矜功勞,處處以未來宰相自詡。但後來,楊堅卻讓楊素出任宰相。】

【賀若弼對此怨念頗深,甚至常常在外人面前也是口不擇言。在因此被參奏後,楊堅不僅將賀若弼免官,還在不久後將其下獄。】

【而賀若氏可是自楊忠開始就跟從楊氏,而且賀若弼也僅僅是心裡有怨氣,並沒有什麼實際行動,楊堅卻如此不念舊情,將功臣投入監獄。】

【事後賀若弼在獄中自辯,並最終服軟,楊堅這才把他放了出來。之後又過了一年多,楊堅才把之前剝奪的爵位賞還給他。】

【賀若弼可以說是逃過了一劫,但其他人,可未見得有賀若弼這樣的好運氣了,比如李德林。】

【李德林在楊堅禪代的過程中,作用極大。他不僅給楊堅出謀劃策,甚至於登基時候的禮儀制定、詔書文章等,都出自李德林之手。】

【而且,相比於劉昉、鄭譯、賀若弼等人,李德林更加“人畜無害”:他是北齊人,在北齊滅亡以後才去投奔的楊堅。在隋朝,李德林並無根基,楊堅完全不必擔心他有什麼非分之想。】

【但即便如此,楊堅對待李德林,也只能用刻薄來形容:以李德林這麼大的功勞,在隋朝建立時僅僅只封了一個子爵,且此後十幾年間,職位一直得不到升遷。】

【而讓李德林引起楊堅不滿的,僅僅是一件事:隋朝建立前後,有人建議楊堅盡誅宇文氏皇族。雖說南北朝時期,大家的下限都在不斷突破,從劉裕篡晉開始,開啟了禪位後殺前朝皇帝的“傳統”。但這種盡誅前朝皇族的行為,還是第一次出現。】

【在楊堅當時的核心決策層中,楊雄和高熲儘管不認可這種做法,也並沒有表示反對。只有李德林,勸說楊堅不必趕盡殺絕。但楊堅卻當即發怒:你一個讀書人,不懂此事!】

【北周宗室,尤其是皇室的直系血脈,因此被楊堅屠戮殆盡。】

【李德林是北齊滅亡後投奔過來的,他對前朝皇族本就沒什麼忠心可言,他的話完全是出於公心和自己的道德感。但楊堅卻因此勃然大怒,著實讓人心寒。】

【就因為這件事,李德林之前的功勞被一筆勾銷,最後僅得到一個子爵。而與之相對應的,高熲在這件事上,就做得相對比較“違心”了:他雖然也覺得楊堅這麼做不對,但卻並沒有堅決反對。因此楊堅對高熲也就很慷慨了,建國的時候,直接給封了公爵。】

【楊堅的刻薄寡恩可見一斑。】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亂世梟雄之狗系統逼我娶胖妞 大燕戰紀 來到一戰的我該如何活下去呢 諜戰江城 大秦:融合冥王,無敵天下 救命,未來皇后成病嬌了 靠系統走向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