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88章 斂財之法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隋朝的倉儲積蓄有多麼豐厚呢?我們可以找一個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例子,那就是隋末大起義中的瓦崗軍。】

【在瓦崗軍起義後,尤其是在原本為隋朝官員,同時也是關隴集團一員的李密加入後,因為掌握了資訊優勢,因此目標極為明確,集中全力攻擊隋軍沿運河一帶的三大糧倉:洛口倉、回洛倉、黎陽倉。】

【大業十二年,李密攻破洛口倉,開倉放糧,令“取之者隨意多少”。當時,周邊的百姓以及起義軍家屬均在洛口倉就食,近百萬口,食用了約一年四個月,倉米還沒有吃完。而且浪費現象極為嚴重,根據史料記載,當時的人揮霍無度,地上都灑滿了糧食。】

【後來,李世勣,也就是隋唐話本中說的徐茂公攻破黎陽倉之後,又是“就食者數十萬人”。】

【那麼隋文帝又是怎麼做到把天下的糧食都聚集到朝廷的呢?這個就要結合隋朝初年的人口普查政策了。】

【古代進行人口普查的一大目的就是為了收稅,國家財政富裕了才能更好地穩定運轉。而歷代王朝的行政效率,因為開國君主的威望,在立國初期一般都是比較高的。而後,才會隨著時間的發展,效率逐漸下降。】

【隋朝初年的搜檢戶口,就是得益於隋初那高效的行政體系,同時,也是因此朝廷才能在短時間內積攢出大量的糧食。】

【而行政系統的高效,所依靠的是朝廷的嚴刑峻法。在政策“輸籍定樣”中,嚴苛的法律隨處可見。】

【到了隋煬帝年間,已經發展到了“若一人不實,則官司解職,鄉正里長皆遠流配。又許民相告,若糾得一丁者,令被糾之家代輸賦役。”的地步。】

【不僅給壓力到地方官吏的頭上,甚至還鼓勵民間百姓互相舉報,舉報者還能獲得獎勵。】

【性情猜忌的隋文帝,本著不信任任何人的邏輯,依靠高效的行政系統,從百姓手中聚斂糧食,最終造就了隋朝的府庫之富。而這個高效的行政系統,就是靠著嚴苛的律法維持的。】

【雖然楊堅本人口口聲聲說:“寧積於人,無藏府庫”,然而實際卻是說一套做一套。嘴上口號喊得震天響,但實際卻是府庫皆滿,人無餘糧。】

【這才是隋朝開皇之治的真實情況:國富而民窮。】

【富強而不與民共享,國富民窮、國強民弱,這才是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國家富裕,另一方面卻是百姓貧困潦倒,積貧積弱,百姓都要活不下去了,誰還管你是不是盛世。】

【唐朝初年,宰相馬週上書唐太宗李世民道:“國家的興亡,不在於積蓄的多少,而惟在百姓苦樂。國家需要積蓄是很應該而且很必要的,但應該是“人有餘力而後收之”。如果像隋朝一樣,百姓勞苦不堪,卻要強行搜刮聚斂,最終卻都成了敵人的資助,這樣的積蓄攢了有什麼用呢?”】

唐朝貞觀年間。

李世民感慨道:“此言有理,此人見地不凡,還身居宰輔之位,朕卻沒有聽說過他?諸位都是國家大臣,可知曉此人是誰?現任何職?”

李世民想來,馬周後面能成為宰相,想必此時已經在中央任職了,而且已經小有名氣,否則如何能成為高官。但他萬萬沒想到,此時的馬周還在寄人籬下,在中郎將常何的家裡做門客。

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面面相覷,按理說此人日後要成為宰相,那絕對繞不過他們這些人,可他們卻真的沒聽說過此人,只得回覆李世民,不知道馬周是誰。

而此時寄住在常何家中的馬周大喜過望,他前半生一直鬱郁不得志,現在看來自己的才能日後終於有用武之地了。

“我宏志之日不遠矣!待到常中郎下職,我當請他向陛下薦之!”馬周興奮的想到。

【對於馬周的諫言,李世民也表示贊同,他表示:“凡理國者,務積於人,不在盈其倉庫。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與足?’但使倉庫可備凶年,此外何煩儲蓄!後嗣若賢,能自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積倉庫,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這正是唐朝君臣,吸取了隋朝傾覆的教訓總結的歷史經驗。】

【而隋朝收集百姓手中的糧食的做法,也很值得玩味。】

【隋文帝楊堅極具獨創性的開創了義倉制度。而這個制度的具體做法是:每年收穫之後,政府鼓勵百姓交納多餘的糧食,並在當地建造專門的糧倉,貯藏百姓交納的義倉糧。義倉糧的管理由當地“社司“負責,當某年發生災荒時,就可用這些糧食進行賑濟。】

【注意,政策裡說的是鼓勵,原意就是可以交,也可以不交。因為隋朝初年的低賦稅,百姓手中確實有些存糧,加上地方官吏的引導,因此這個制度很快得以施行。】

【其實從義倉糧的來源和用途來看,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對百姓是有好處的,加強了抗風險能力。所以當時的義倉屬於民間貯糧備荒的性質,還不是一種賦稅。】

【本來這件事挺好的,古代農耕社會本就看天收成,萬一遇到災荒有義倉在,也算是好事。】

【但是好景不長,僅僅五年後,隋文帝便以義倉設立在民間,糧食管理不善,損耗太多為由,下令將所有的義倉納入所在州的政府管轄,開始著手推動義倉的國有化程序。】

【之後更是變味了了,將義倉由民間的自救儲備,轉變為了國家糧食儲備。之後楊堅也乾脆不裝了,直接下詔,強制百姓繳納糧食。】

【就這樣義倉這種百姓自願繳納糧食的抗災糧庫,變成了政府的強制稅收。因此在義倉國有化後,隋朝也迅速富有起來。】

【而對於如此多的糧食,楊堅就沒懷疑過不正常嗎?不好意思,他好像真的沒有懷疑。】

【他雖然疑惑於糧倉滿溢,但也並未覺得百姓過的不好,有什麼不正常的地方,究其根本源頭還是在他。】

【之前楊堅命各地方官吏清查戶口,但同時也在核查田畝。由於在這方面嚐到了甜頭,因此楊堅將這套方法迅速推向的全國,並且對成績突出的官員大加褒獎。】

【但這就壞事了,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行焉。隋文帝楊堅喜歡能增加人口和田地的官員,於是乎,全國各地都在大批次的彙報人口清查成果和田畝增加數量,所以,誇大的虛報開始盛行。】

【公元589年,隋開皇九年,隋朝國內的耕地面積已經達到了4940萬頃,即為億畝。按照現代的比例計算,那就相當於今天的億畝。而隋煬帝時期更為誇張,耕地面積5585萬頃,即為億畝,相當於今天的億畝。】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這麼說吧,直到2016年,我國全國耕地面積也只有不到億畝。而漢唐時期,更是隻有5億畝以下的耕地面積。哪怕是在明清時期,耕地面積也經常是在10億畝以內。】

【既然耕地多,那收上來的稅自然也就多了。於是乎,在隋初災害不斷的情況下,國家府庫一年比一年充盈,以至於隋文帝多次大規模的開銷以後,倉庫還是滿的。】

【現在我們很難說楊堅到底知不知道實際情況,他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

【但很重要的一點是,國家賬面上有這麼多人口,這麼多耕地,那就肯定要按照這個來收稅。既然存在相應的田畝,那麼就要繳稅,可想而知百姓賦稅之重,至少要承擔以前的三四倍。】

【因此隋朝如此富裕,那也就不足為奇了。】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大周列國志:一統戰國 萬法收容錄之容容穿越做老婆 飛魚服與繡春刀 悍宋太宗負責橫刀孫女負責嘎嘎嘎 滿腔火:你背叛我,我也愛你 一品家丁 燈點飲龍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