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89章 糧倉管理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最後,再來說一下隋朝的糧倉管理,在官方糧倉的制度設計上,隋朝也存在著巨大的缺陷。】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個觀點,任何一個機構的設立,都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達到某種目的的。但是,一個新設立的機構的出現,它就有了維持自身存在的目標,便有可能脫離原本被設立出來的初衷,而獨屬於這個部門的利益也隨之產生。】

【比如,因為某一家公司的老闆覺得自家公司存在一些制度漏洞和員工偷懶的行為,因此他決定成立一個巡查部門,專門去抓這種問題,這就好比古代王朝的御史類的職位。】

【當這個部門建立之初時,能很好的完成領導交付的工作,也肅清了公司的風氣。但等時間長了,公司內部海晏河清了,這個部門也不會消停的,它一定會變成一個不斷找人麻煩的部門。】

【因為這種巡查部門建立的目的就是查漏補缺,但如果公司上下和諧無比,沒有漏沒有缺,那這個部門裡面的人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所以既然是以查漏補缺為目的,那麼它就一定會把這個行為貫徹下去,不管到底存不存在漏洞。】

【說白了就是,不管你有還是沒有,都必須有,否則這個巡查部門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了?這個部門裡的員工也豈不是都要失業了。】

【而隋朝的糧倉管理,也是類似的邏輯:既然設立這個部門的原因是為了儲存糧食,那麼不論是日常的管理規範,還是官員的考核晉升標準,那就都與“儲存糧食”這個目標掛鉤的。】

【順理成章的,這個機構所有的邏輯,到了最後都會變成儲糧、儲糧、還是儲糧。】

東漢末年。

曹操對曹丕說道:“此乃用人之道,你當深思之,待你身居高位時,要學會如何馭下,分辨是非。臣下所說之言往往都只顧自身之利,你要詳加思考,善加辨別,方能遊刃有餘。”

曹丕若有所思。

【而當天下大亂之時,流民四起,糧倉又會做什麼事呢?答案是什麼都不做,還是儲糧。】

【《隋書·張須陀傳》記載,隋煬帝徵遼東期間,齊郡丞張須陀因百姓失業,恰遇災年,因此準備開倉濟民。但糧倉官吏說:“須待詔敖,不可擅與”,可見當時開倉是要有專門的皇帝詔書的。】

【但張須陀還是選擇了“先開倉而後上狀”,寧願自己因此獲罪也要先救百姓。當然最後,皇帝並沒有責怪他。】

【但張須陀這裡只是極個別現象。同樣在《隋書·食貨志》中,還有這樣的記載:當時天下大亂,朝廷糧食充裕、糧倉飽滿,民間卻出現了人吃人的慘象。】

【原因就在於:“吏皆懼法,莫肯賑救。”】

【他們的職責,只是管理糧倉,並沒有救濟災民的責任。而且與此同時,糧倉的管理和處罰,又是相當的嚴厲。】

【首先,在制度設計上,楊堅為了防止地方政府擅自挪用倉廩中的儲糧。規定糧倉的官吏是由州府逐級管理的,跟地方上的官員無關。】

【所以,當地方上發生災荒,餓殍遍地時,也與糧倉無關。】

【其次,就是重罰。楊堅曾經規定:盜一錢則棄市。不久以後,他還覺得處罰不夠嚴厲,又開始鼓勵告密:“行署取一錢以上,聞見不告言者,坐竟死。”】

【所以也不能怪當時的底層糧倉官吏不作為,只是知情不報就要被殺頭,你這任誰也不能拿自己的命去救人吧。由此可見,隋朝的糧倉管理之嚴苛,幾乎已經到了一個變態的程度。】

【雖然制定規則的本意,是為了防止管理人員侵吞浪費糧食,但造成的結果卻是,聚了糧食,散了民心。】

【一方面,是朝廷倉儲堆積如山,以至於都腐爛了;另一方面,卻是饑民遍地,餓殍滿盈。這種強烈的對比,足以讓任何有良知的人才與朝廷離心離德,也足以讓那些有野心的人看到機會。】

【畢竟這種國家有糧而百姓饑荒的事,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早在隋文帝開皇十四年,關中遭遇饑荒,朝廷就沒有開倉放糧,而是讓老百姓流亡,自尋出路。】

【在古代中國的帝制時代,流民絕對是最危險的事情之一了,幾乎所有推翻了王朝統治的農民,都是流民出身。唐末的黃巢起義、明末的李自成,他們得以起事的主力無不是當時已經走投無路的農民。】

【但是,即便流民遍地,與糧倉也毫無關係,只要他們不是來搶糧食的。而地方官如果想開倉賑濟百姓,他們又沒有這個權力,只能上奏朝廷。】

【開皇十四年糧倉堆積如山,饑民哀嚎遍野的這一幕,是一個因為行政效率低下而導致的暫時性現象。以楊堅本人的性格和見地,他知道這種事情對於王朝的危害,他會開倉賑濟百姓,最後皆大歡喜。】

【可是楊堅沒想到,在他身後的君主呢?長於深宮婦人之手的皇帝會明白流民意味著什麼嗎?當然,楊堅更料不到,隋朝僅僅傳了二世,到了他好兒子楊廣手中就完蛋了。】

【隋煬帝末年,天下已然動盪不堪,朝廷政令不行。沒有皇帝的詔令,糧倉肯定不敢開倉,不管是不是已經饑民遍地。最終就是,有心人殺官造反,開倉收攏人心,開啟爭霸天下之路。】

【所以我們才會在隋朝末年看到如此諷刺的場景:一方面,是朝廷坐擁巨量屯糧,卻無動於衷;另一方面,卻是義軍在拿朝廷的糧食開倉賑濟,收買人心。】

【如果是朝廷自己開倉,不就沒有義軍什麼事了嗎?道理的確如此,但此時的朝廷,又在哪裡呢?】

【隋煬帝的心理防線早已崩塌,躲在揚州醉生夢死,再不管天下如何了。】

【因為楊堅所制定的種種方法,幫助隋朝快速致富,以至於後來李世民對黃門侍郎王珪感慨道:“隋開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飢乏。是時倉庫盈溢,竟不許賑給,乃令百姓逐糧。隋文不憐百姓而惜倉庫,比至末年,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煬帝恃此富饒,所以奢華無道,遂致滅亡。”】

【可以說,楊堅的操作,很好的警示了後人。也為隋朝末年,爭霸天下的各路反王鋪平了道路。】

【後面隋煬帝各種濫用民力,耗費國力的操作,好像也有了解釋。身為皇帝高高在上的楊廣,如何能看到最底層的百姓,當他接手隋朝的時候,看到自己手中有如此強盛的帝國,那還不升起各種雄心壯志。】

【至於征伐高句麗,小小的死了幾十萬人;開挖大運河,肆意享樂,浪費了巨量的國家財富。在楊廣看來,這還遠遠達不到隋朝賬面上的極限,再苦一苦百姓嘛。】

【可以說,隋朝亡於隋煬帝之手不假,但隋文帝楊堅其實早早的就為隋朝挖好了墳墓,只等著後代將隋朝埋進去。】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異界武俠召喚 隋唐:二世而亡?我徵蠻夷開科舉 穿成大明太子,擺爛就能變強 巴山孤客 臺灣阿爸碎碎念 海陵天下 好好的科研不做,讓我爭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