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95章 聖人可汗和突厥興起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楊堅另一個在軍事上的巨大成就,就是透過軍事和政治的雙重打擊,使得歷朝歷代都頗為頭疼的北方異族主動向中國稱臣納貢。而且楊堅還不是像漢武帝那樣窮兵黷武,而是透過種種手段,挑動北方突厥自己分裂,再加以強大的軍事壓力,迫使敵人臣服。】

【這樣的戰果是歷史上少有的,古往今來多少朝代都頭疼於北方邊患,而楊堅卻用巧計破之,不得不說這是隋朝比其他朝代高明的地方。】

【公元630年,大唐帝國周邊14位外國和少數民族的可汗雲集於長安,共同向唐太宗李世民獻上了尊號“天可汗”,其意為全天下共尊的“萬王之王”。】

【這是周邊少數民族和國家對李世民和大唐帝國在整個亞洲地區的中心領導地位給予了最直接的肯定,大唐帝國的影響自此遍及全世界,以至於今天的外國人都稱呼中國人為“唐人”,可見當時唐朝的興盛與強大。】

大唐貞觀年間。

李世民面露驚色,又掩蓋不住的高興:“這說的是朕?”

“除了陛下,又有何人敢稱天可汗,神蹟所言實乃是天助我大唐啊!”房玄齡興奮的說道。

“不知朕何時能獲此稱號啊!”李世民有些神往,此時的他剛剛繼位不到三年,還沒有攻滅了東突厥,洗刷渭水之盟的恥辱。

長孫無忌上前說道:“陛下,自渭水之後,我大唐上下無不奮發,意圖雪恥。今臣又得知,突厥遭遇雪災,正是一雪渭水之恥的好機會。臣請陛下下令,出兵討伐突厥!”

李世民想了一下,向李靖問道:“李藥師,你覺得能打嗎?”

李靖沉吟片刻,緩緩說道:“若突厥真受雪災,臣以為可以出兵。”

“好!那就等此次神蹟完畢,我等再議一議出兵之事!”李世民拍板決定了。

【但鮮為人知的是,除了李世民被尊奉為天可汗,隋文帝楊堅也曾經被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突厥人尊為可汗,而他的稱號是聖人可汗。】

【公元584年,東突厥汗國的啟民可汗向隋朝稱臣。東突厥汗國向隋朝稱臣後,其就給隋文帝上了尊號“聖人莫緣可汗”,簡稱為“聖人可汗”。】

【那麼什麼是聖人可汗呢?聖人可汗用史料解釋的含義是“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唯有聖人可汗。今是大日,願聖人可汗千歲萬歲常如今日也。” 其意為聖賢的君主,楊堅既是隋朝的皇帝,又是可汗名義上的君主。】

【雖然聖人可汗的高度比之唐太宗李世民統領周邊10多個國家和少數民族政權的“天可汗”在領導層面上要低一些,但隋文帝的聖人可汗卻開創了一個先河。】

【聖人可汗的誕生標誌著隋朝和突厥的和平共處,以及融合發展,使得隋唐時期成為中國形成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重要時期。】

【更重要的是,這個稱號確立了中原王朝對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的領導地位,雖然只是名義上的,但也是開了歷史先河。】

【那麼突厥為什麼要尊隋文帝楊堅為聖人可汗呢?這個問題還要從突厥的來源說起。】

【突厥是中國北部,盤踞在今天內蒙古、蒙古國一帶的遊牧民族,突厥和匈奴、後來的蒙古、以及滿族一起,在中國歷史上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力。在鼎盛時期,突厥汗國有人口數百萬人,大約佔領了764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

【而突厥的興起,還要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末年。在北魏一統北方後,當時佔據北方草原的民族是柔然,從兩晉十六國時期開始,柔然就在北方草原雄霸一方了,整整持續了200餘年。】

【而我們所熟知的花木蘭替父從軍,她從軍所要攻打的物件,便是柔然。】

【柔然的崛起,得益於中原大地的分裂,而在新的北方霸主北魏建立後,面對北魏的持續打擊,柔然幾乎每次都會落敗,因此柔然也迅速的衰弱下去。】

【而突厥人就是在柔然非常強盛的時候,依附於柔然的部族,並逐漸從事專職技能工作——打鐵。】

【突厥人從哪裡來?像很多少數民族一樣,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突厥歷史,到了今天,或許再也無法得到證實了。】

【公元552年,突厥的英雄阿史那土門起兵攻打柔然,並在一場大戰後擊敗了昔日的北方草原的霸主,於是他就在大漠草原上建立了屬於突厥的新汗國。】

【這一年東魏剛剛滅亡2年,它的地盤被權臣高歡的兒子高洋接管,是為北齊;西魏的皇帝佝僂著身子,苟延殘喘5年後,同樣被權臣宇文泰的兒子接管,是為北周。突厥趕上了好時候,中原大地的北方再度分裂了。】

【突厥建國後,花了3年時間,公元555年,他們徹底擊敗了自己曾經的主人柔然,柔然的最後一個可汗被殺,柔然國滅,並從此消失在了歷史中。】

【之後的突厥邁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吞併柔然,西破囐噠,東破契丹,北並契骨。其疆域東至遼海以西,西至西海萬里,南至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五六千里,突厥正式邁入了鼎盛時期。】

【北魏滅亡不久後,北周、北齊相繼建立,由於此時的突厥已經達到了鼎盛,兩國為了消滅對方,紛紛遣使向突厥問好。以至於突厥可汗都說:我南邊的兩個兒子非常孝順啊!我不用再擔心貧困了!】

【史書記載:時佗缽控弦數十萬,中國憚之,周、齊爭結姻好,傾府藏以事之。佗缽益驕,每謂其下曰:“我在南兩兒常孝順,何患貧也!”】

【由此可見當時突厥的興盛,但北方草原政權往往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以他們落後的政體,該怎麼管理這麼大的王國呢?】

【突厥採取了兄終弟及的方式。阿史那土門建立自己的王國僅一年後就掛了,他的兒子上位,進位為大可汗。為維持汗國的領導,新上位的可汗立了自己的親兄弟們為小可汗,大可汗掛了後小可汗接著做下一任的大可汗。】

【到最後,阿史那土門活的夠長的兒子們,早早晚晚的都過了把當一把手的癮。】

【等到阿史那土門的第二代們依次退出歷史舞臺後,又該傳位給誰呢?依照中原王朝的傳統應該是傳給兒子的。但突厥第二代中最後一個可汗佗缽可汗沒有這樣做,他立下了遺詔:立自己的侄兒阿史那大邏便為下一任大可汗。】

【在中原王朝裡,皇帝遺詔那就是聖旨,是不能違背的。可現在在突厥,佗缽可汗的遺詔顯然沒什麼作用。第三代可汗的競爭者們認為大邏便母親的地位太卑微,不適合做大可汗。吵來吵去後,最後立了佗缽可汗的兒子阿史那庵邏做大可汗。】

【而正是這第三代可汗的選舉矛盾,為突厥日後的衰落埋下了伏筆,也讓再次統一後的隋朝找到了機會。】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在明朝靠系統白手起家 大宋之御前提刑 重生異世:從鏢局開始的至尊 新世界CPP日誌 重生:老爸偷聽我心聲在南洋建國 絕品王侯:從嬌妻倒貼開始 把玄鳥旗幟插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