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36章 開天坊與闢地使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儘管身體各處都帶有一些清晨練武留下的痠痛,鄭克殷卻滿心愉快,以至於帶著沉誠和毛興走入殖民司邸前院之時,有幾位小吏向他敬禮打招呼後還補上一句:

“司長大人好像很高興的樣子?莫不是遇上什麼好事了?”

“可能是路上撿到寶了罷!”

“也有可能是終於認識到了哪一家的美麗千金。”

鄭克殷笑了笑,“的確是好事,不過你們別在這裡發癲,還是先做好你們的工課吧!”

這些小吏帶著歉意地撓了撓頭,連忙稱是離去。

隨後鄭克殷先是進入殖民司正廳,與朱振勲、陳夢球、張萬祺三人都打過招呼,之後便透過側牆門洞進入廊道,去往深處的司長書房。

殖民司的許多工作其實都是需要外出開展的,只是在規劃階段之時,大多工作需要在室內辦公。

穿越以前的鄭克殷博士可以說一半時間是在伏桉考據和寫作,另一半時間則是在外做田野調查或參與原住民權益運動。

穿越之後當上司長,如今的工作生活節奏他也非常適應。

坐下之後,鄭克殷仍是取來地圖、文書和筆記,又從衣袍中取出先前一直在鄭府臥室中寫下的英文筆記。

鄭克殷已經大體準備好要在清明節過後便動身前往合儒城,距今已經不足十日。

調查鄭克臧死因僅僅是去合儒要做的事情中的一部分,其他要做的事皆勞師動眾,需要做更充分的準備。

這些事情之中,最主要的,便是兩點:

其一,是征服青丘的軍事行動,儘管青丘山並非難以翻行的崇山峻嶺,越汕部各社亦皆非大型部社,但殖民司所要調動的司兵仍不能在少。

與此同時,圭谷卻還是要維持對金門的防範,絕不能讓馮錫韓或新監察使發現鄭克殷調兵南下之後認為圭谷空虛,金門王軍大膽地南下奪取城池。

鄭克殷需要小心地取得平衡,方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當然,扶桑大地的生番,在武器和人力上遠遠不如臺灣和呂宋,澳龍人本身也相對溫順,征服青丘便更多是要以兵勢威壓,逼迫澳龍人投降並順從,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地施以暴力。

其二,是為同化大綿、越汕兩部以及之後的青丘五番而做的舉措,分為混居與教化兩部分,這亦是昨日的會議上鄭克殷給眾官吏下發的文書所寫內容。

這一點所需的準備工作,可能比發動軍事征服還要更多更難,因而這一日,第二次會議也將召開。

塔讀@P,^免費小說網站

鄭克殷剛剛喝下兩口茶,便有小吏前來彙報,“大人,知州大人到了。”

“好,我這就過去。”鄭克殷回答道,而後稍稍整理書檯上的各種檔案,便捋了捋衣服,站起身來,前往議事廳去。

走入廳中,鄭克殷便聽見一眾官吏起身致敬說道:“司長大人。”

鄭克殷自己,則穿行廳內主軸線,至主席位上端正坐下,而後以手勢示意眾人坐下。

“諸位大人,昨日我們已經經過議論,確定將對越汕部發起討伐,並初步給大家閱覽我所制定的同化舉措。

“我將在清明節帶安良祭拜完阿兄阿嫂之後,率所有必要的人員前往合儒,既是要指揮戰爭,亦是要指揮建設。

“但圭谷城仍需足夠的司兵加以鎮守,其中歸屬於阿兄的主要兵力,我將取一半精壯之人,最好是原先分散於各番民村莊中並能講澳龍話的,組成討伐軍,是為‘青丘營’。

“至於另一半兵力,沉侍衛。”

沉誠當即起身,低頭拱手,“在。”

鄭克殷下達了命令:“由你負責統領、練兵,並在我離開圭谷期間,與周大人所部共同鎮守圭谷。”

塔讀@P,^免費小說網站

沉誠以沉穩的語氣回道:“是,司長。我必不負你的重託。”

如此,兵力的分配便已完成。

在正式接過司長綬印的那一天,鄭克殷就已經透過司內檔桉以及周公仁等人的講述瞭解到,殖民司司兵總兵力在一千人左右,其中鄭克臧所部六百,周公仁所部四百,後者在名義上亦同樣要聽從鄭克臧的最高指示。

鄭克殷成為新任司長之後,便也順理成章地接手鄭克臧的部隊。

為避馮、劉一派的注意,周公仁所部一半改編為治安吏,平日負責巡邏與把守城門,若有吸引平民百姓圍觀的活動時則維持秩序。

另一半,則在平日裡務農、做工。

每隔三個月,周公仁所部便會有四分之二的司兵改變身份,一半治安吏即一百人轉為農工,一半農工亦一百人轉為治安吏,以確保所有人在一年之間都能得到合法的操練。

至於鄭克臧所部兵力亦有類似的安排,其中半數分散於南遷三社以及青藍、貝崇兩社等澳龍人在城外的村莊,平日裡參與番民的勞作,並負責維護這些村莊的治安;另外半數則是在鄭家產業中做工。

同樣地,鄭克臧所部兵力每三個月就會交換一部分人的身份。

也是因這樣的安排,過半司兵都的確會說藍米道士部的澳龍話。儘管大綿、越汕兩部的方言有些不同,但能說澳龍話的司兵總是有用的。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從如此制度設計可以看出,鄭克臧確是能人。而他掩人耳目的目標也果真達成了——馮錫韓顯然摸不清楚圭谷城的兵力!

既是組織兵力一事已經決定,鄭克殷便要繼續討論下一個問題:

“除了組建青丘營以外,我有意遷移一部分明人至合儒,從而形成漢番混居的格局,加快對番人的教化,在昨日下發的文書中便已有寫到。

“參與遷移的明人,將組成開天坊。由於組建開天坊的工作複雜而艱難,因而將不由籤首領導,我將創立新職,命名為闢地使,接受我的指揮並全程負責領導開天坊的建設。”

開天坊、闢地使,自是鄭克殷有意而為的名字,合起來正是“開天闢地”,鄭克殷有意起更加響噹噹的名字,以此作為給參與者的心理獎勵。

中國人向來被認為安土重遷、封建保守,因厭惡風險和變化而缺乏開拓精神。

儘管明清時期的東南沿海人民已經證明了中國人同樣可以激昂開拓,攻克臺灣甚至有意征伐呂宋的鄭氏王朝更是其中的絕佳代表,但總體上,腐朽的中原王朝與地主社會,也確實壓抑了中國人本可以有的活力。

對如今的鄭克殷而言,既是出於利益,也是出於追求,都必須鼓勵開拓,甚至要主動領導開拓!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成敗在此一戰 霸業之我開局招募呂奉先 人在南明,手搓萬噸大驅 天鳳元年 無敵贅婿升級記 崇禎大明:我朱由檢絕不上吊 空戰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