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37章 賣地還是授田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然而無論有多麼強烈的精神追求,任何事務都應落到實處,腳踏實地地去一步步執行。

周公仁便很快注意到問題,起身拱手問道:“司長,組建開天坊一事,我有一問,那便是我們應當遷移哪些人家?”

周知州一針見血地提出了鄭克殷有意議論的問題。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按我目前的設計,遷入開天坊的開拓者,應當由兩部分組成。”鄭克殷回答道,“第一部分,乃是透過張榜公示招募而來;第二部分,則是向圭谷各里強制徵調而來。

“前者為主動參與者,然而我們無法保證響應官府號召遷入開天坊的能有多少人,因而仍須透過強制徵調來確保有足夠的漢民人家。”

裡,乃是坊以下的基層行政區劃,相當於現代中國的社群或是街道。

堂內眾官吏聞言皆頓首、相望,似是在表達同意。

周公仁亦附議道:“誠然,若是僅靠招募主動參與之人,恐怕很難形成司長想要形成的漢番混居從而加快番民開化的格局,強制徵調對於我們而言乃是必需之舉措。

“然而,卑職認為,搬遷與墾荒,自古以來便是艱苦之事,無論是公開招募或是強制徵調,各開拓者人家都必有顧慮,或許我們應給予少量獎賞以提升明人遷入開天坊的意願。

“除此之外,開拓者人家在圭谷有地有屋者,我們又應如何處置其地其屋?”

鄭克殷則回應道:“你的意見很好,周大人。在寫下組建開天坊之策時,我也考慮到加入者意願的問題以及他們原有土地與房屋的問題。

“遷入開天坊的每一戶,都必能享受官府給予之優待,具體是什麼,尚需我們議論決定。

“至於第二個問題,考慮到要確保開拓者之決心,我並不打算保留他們在圭谷的原有地、屋,我的計劃是官府需出資將其購入,開拓者得了錢,待到了合儒,開拓者再用各自錢財,向官府申購土地。

“合儒人丁未旺,田地未廣,仍有大量無主荒地,但我們並不應任人自行開墾,而應由合儒州邸開具地契,確認開拓者之於土地的領有權。

“我們並不直接授田,這是為了方便各開拓者人家自行決定使用多少錢財申購土地,留下多少錢財添置他物。

“我們從開拓者處所購入的於圭谷所原有的地、屋,將在屆時視土地情況決定去處。”

堂內眾官吏再次興起小聲的議論,鄭克殷也不打算阻止,畢竟他的確想要讓眾人充分表達意見,探探自己所提出舉措所引起的反應,同時也有利於集思廣益,改進自己一個人思考與編寫的策劃。

張萬祺此時起身說道:“司長,依我之見,強制徵調的人家,最好是選取各里最貧苦、最無依靠的幾戶。

“孟曰: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在圭谷已有較多田產、房屋者,其恆心便在圭谷,即使強制徵調,亦難使其心歸合儒,莫如使‘無恆產者’轉變為合儒的‘有恆產者’。

“為此,我們最好是降低合儒土地之申購價,甚至即使是原本無田產者,亦可得到最低限度的授田,官府提供種子與農具,由農吏教導種植,使其在合儒得到恆心。

“若無(否則),在圭古的無產貧戶,亦無地可賣錢,亦無錢可購地,這將使得無有貧民主動響應官府,無人應徵;而受徵調之大戶亦心懷不滿,於教化番民亦不利。”

張主簿的一席話語雖是很簡單的道理,卻令鄭克殷深感認同,也不得不檢視起自己所定策略的疏漏。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張大人所言極是,那麼,無論在圭谷是否有土地、房屋,任何開拓者都首先可在合儒得到最低限度的授田。

“至於從圭谷十二里強制徵調之人家,便依張大人之計,選取各里十戶最貧者。

“對於這些貧戶而言,遷入開天坊所能得到的授田還比他們在圭谷所有之田地更大,而他們出售圭谷之田地,所得錢財換取合儒更大的新土地,仍是有利可圖之舉。”

包括沉誠、陳夢球在內的眾官吏皆對這一經過改善的新策略表達了認同。

既然達成共識,此事便要準備進入執行階段,鄭克殷宣告散會,所有人立即依計行事!

一方面,官府需在城內外各處官榜上張貼告示,招募開拓者;

另一方面由州邸調取戶籍與稅賦檔桉,查清圭谷各里之貧戶,確立名單,州邸官吏便前往各里,要求各里之總裡配合工作,知會名單上的所有家庭,使他們做好搬遷的準備。

官吏們也要在此後清丈這些家庭的土地與房屋,出資採購。

但有關組建開天坊一事,仍有一個問題尚未解決,那便是鄭克殷新設的闢地使一職未確定人選。

這一問題,須與選定人員前往合儒之事放在一起解決——為防鄭克殷離開圭谷時金門撤換監察使並帶來“三把火”,鄭克殷必須將部分心腹留在圭谷,以便迎接新的監察使,與其打上交道,並及時通知身處南方的司長大人!

是日的會議散會之後,鄭克殷便先回到書房之中,自行草擬名單。

周公仁是圭谷知州,無論何時都應留守圭谷;

沉誠雖是貼身侍衛,但鄭克殷已經決定將自己所部司兵的一半交給沉誠以鎮守圭谷,因而將不會隨行前往合儒;

考慮到圭谷有可能要迎接金門派來的新監察使,待人圓滑的魯王次子朱振勲最好留下;

至於陳夢球,鄭克殷更傾向於令他留在圭谷,與周大人一起處理組建開天坊一事在圭谷的後續工課。

因而這四名心腹,都將不會前往合儒。

至於鄭克殷有意帶上的,則有這些人——

作為貼身侍衛的毛興須為保護鄭克殷安全隨行;

張萬祺這兩日對於開天坊之事十分上心,今日之提議也切中要害,帶到合儒自是合適的;

在合儒之時,鄭克殷不打算停止學武,昨日新請的武師林大江最好隨行,更何況林大江本身亦可以充當侍衛,補上沉誠的空缺,適當時候甚至可以帶兵殺敵!

除此之外,為了幫助教化聚遷番民,鄭克殷打算邀請貝林夏和宋有福兩位番民酋長,或許能起到作用。

至於闢地使的人選,鄭克殷打算提拔一位殖民司的老武官,從而擴充新形成的“鄭克殷集團”的忠實成員——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TNO:復仇的怒火 請父王奉天靖難 大新請我當皇帝 古寺花語 仵作的絕美夫君 大黎逍遙王 大明:我在詔獄中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