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19章 帝王心計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這幾日,皇宮內外氣氛都很緊張。

宋濂因為首先承受不住壓力,特意寫信給馬皇后,想見馬皇后當面訴苦,實則是想讓馬皇后勸勸老朱,讓老朱不要大開殺戒。

馬皇后的政治遠見不比老朱差,要不是女兒身,搞不好就沒有老朱當皇帝的事情,她當然明白宋濂擔心什麼,怕老朱拿他開刀,當即給他回了一份信:

\"宋太師不必驚慌,只要你所做之事,上對得起皇恩浩蕩,下對得起黎民百姓,皇帝不會亂殺功臣\"

宋濂在府邸收到馬皇后的信件,才稍稍安心,要是馬皇后不回他信,估計他就得準備棺材了。

以前的李府,現在的韓國公府,書房中的李善長拿著密信看完,就隨手扔進火爐裡,嘴裡喃喃道:

\"看來陛下是嫌我擋路了,淮西世家你們要去和皇權爭,我可不傻...\"

前幾天的早朝,李善長在心裡覆盤了一番,猛然發現老朱這是一箭好幾雕,首先借科舉取士不公問題,把矛頭指向淮西武將懷疑他們欺君罔上,這些武將會怎麼想,明明是文臣的問題,卻要他們受老朱猜疑,必然導致淮西武將和文臣離心離德,從此兩方貌合神離,大大加強了老朱的話語權。

其次就是殺雞儆猴,把矛頭拋給宋濂這些諫臣,老朱可能早就看不慣這些酸儒,正好借這次機會震懾他們,讓他們往後不要在老朱面前指手畫腳,同時還讓朝中文武大臣欠太子朱標一些人情,讓他們向太子靠近,增加太子的政治力量。

最後還敲打了他李善長和劉伯溫這些大臣,也是警告背後的世家勢力,不要妄圖染指朝政,他們那些送到朝中為官計程車子,老朱隨手能換一批。

屋內燒著火爐,可李善長只覺得冷汗直冒,這一刻他體會到了老朱的帝王心計,他本以為老朱是草莽出身,就算再聰明,在朝中沒有三年五載摸不透朝堂這攤子事,最後還不是要指望他們這些大臣,可是錯了,大錯特錯。

李善長現在得想想退路,他要儘快把自已在朝中邊緣化,是時候培養一個接班人了,他一直身處雷池中,一旦老朱有了心思,第一個死的就是他,他可不想當老朱和世家博弈的犧牲品,而且這些世家大機率會死得很慘。

有人擔心,有人害怕,卻有人沒有放在心上,此時的劉伯溫府邸,劉伯溫正在假湖旁悠閒釣魚,對於朝堂政事他就好像沒有發生過。

劉伯溫算是這明初最早看清朝堂形勢的人,他早就在老朱開國之前,就刻意降低自已的存在感,甚至前些時日,朝堂封侯拜相都沒有他的名字,但是他根本不在意,別看這些人現在有功,老朱大加讚賞,等以後再看,死得最快的一批人就是他們。

前些時日的早朝,明顯就是老朱用來嚇唬敲打他們,科舉取士在怎麼查還是那個結果,劉伯溫心知肚明,可他不敢表現出來,讓老朱知道他在揣測帝心,而且還猜得這麼準,自已的下場可想而知。

劉伯溫打定主意向老朱請求恩典,讓他去河南中原地區當個封疆大吏,遠離朝堂,雖然自已和浙江世家有點關係,還不至於被他們左右。

自已辭官回家是不可能,老朱那猜疑的性格不會放心讓他離開。

鄭國公府,這段時間,藍玉被他姐夫常遇春練了一番後,脾氣有所收斂。

這時的藍玉正在被親兵擦藥,身上不是這青一塊,就是那腫了個包,但藍玉完全沒當回事,他知道他姐夫下手留了情,沒有傷筋動骨:

\"姐夫,朝中那些文臣就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咱們都替陛下把中原地區打下來了,讓他們去治理都治理不明白,還讓陛下懷疑咱們\"

常遇春揉了揉手掌,這藍玉是比以前要硬了不少:

\"哼,這些酸文人能有什麼用,你等著看吧,只要有機會,就會有人出來彈劾他們\"

常遇春對文人的看法倒是和藍玉一致:

\"姐夫,你要彈劾誰,我馬上帶人把他府邸圍了\"

常遇春一臉黑線,對藍玉這種不服就乾的愣勁無語了:

\"好小子,我看你是沒有練到位,來,咱兩再練練\"

......

太子東宮這幾天可比以往熱鬧,來的人是絡繹不絕,手裡都拿著各種奇珍異寶,有來道謝的,有來表忠心的,有來讓自已勸勸老朱的,朱標把他們一一接待好,道謝的和表忠心的朱標都欣然接受,讓自已勸老朱的,就讓他們回去好好想想有沒有幹什麼徇私枉法的事情。

對於老朱想要敲打百官,朱標沒有理由阻止,也阻止不了,不管是為了加強皇權,還是為了給自已政治加碼,這些事情都是必須要做,只要不亂殺功臣,朱標覺得問題不大。

忙活了幾天,朱標的東宮總算清靜下來,又開始了太子索然無味的生活。

又是一天早朝,今天朝堂氣氛總算雲開見日。

刑部和都察院會審結果出來了,完全在劉伯溫的預想之中,科舉舉士公平公正,沒有什麼腌臢事,北方士子沒有上榜,是因為北方初定,離應天府遠,連年征戰把官道打爛,北方士子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趕到應天府應試,錯過了應試時期。

老朱坐在龍椅上面無表情的說道:

\"那就沒有補救的方法,就看著北方士子科舉不上,這北方還是大明的嗎?\"

眼看底下百官都不說話,老朱只能直接點名:

\"劉三吾、宋濂你們倆說,朕該怎麼辦?\"

\"陛下,這北方士子是因為人禍導致無法進京,臣建議重新科舉\"

\"臣附議\"

老朱挑了挑眉毛,發問道:

\"李丞相,你覺得宋太師辦法是否可行啊?\"

李善長自然知道老朱的態度,顯然不同意重新科舉:

\"陛下,宋太師辦法不可,重新科舉花費巨大,更會讓南方士子不滿,由於今年情況特殊,臣建議只讓北方士子重新應試即可,可在北方選取狀元,榜眼,探花,採取南北分試,往後還是按以前的來\"

老朱聽完點了點頭,同意了李善長的建議:

\"今年科舉就按李丞相的方法辦,不過朕打算新開太學院,只招錄天下有學之士,無論是寒門子弟,還是權貴之家只要有才華,都可以入院就讀,往後太學院的學子也能參加科舉,朝廷還會提供相應的補貼,諸位大臣覺得如何?\"

底下百官剛剛被老朱敲打,那個敢再說三道四,紛紛高呼:

\"陛下英明!\"

前幾天,老朱拉著朱標討論科舉取士,說這天下學士十之八九出自權貴之家,這樣下去朝廷就會變成世家的朝廷,底下百姓哪有出頭之日,老朱只是抱怨幾句而已,他也知道這是千百年來的情況,想更改都不知道從哪裡改。

但這話卻點醒了朱標,世家豪紳為什麼能壟斷知識,就是因為他們有錢有糧,他們可以吃飽,還可以用錢去買書籍就讀,而普通百姓吃飽都難,怎麼可能還有錢去讀書。

這也是那些世家豪紳能存在這麼久,根深蒂固的原因之一,他們壟斷知識,讓家族的子弟讀書參加科考,就可以入朝為官,朝中有人就可以反哺家族,如此反覆,家族強大,朝廷都有可能成為這些世家子弟的天下,看看那宋徽宗一朝,皇帝的結果可想而知。

這科舉制度本來就是為底層百姓尋一個向上的機會,卻被這些世家豪紳鑽了漏洞。

於是朱標向老朱建議,新開一個學院,區分於翰林院,只招錄天下有才華的學子,同時朝廷為他們提供補貼,讓他們享受和世家子弟一樣的待遇,從而瓦解掉世家豪紳的優勢,這樣以後朝廷至少還有為百姓說話的人。

老朱聽到這個辦法也是茅塞頓開,雖然重開新院會給朝廷財政帶來壓力,但是這和帶來的好處相比不值一提,何況有了朱標的新政,老朱相信這點開支,朝廷還是能擠出來。

一場風波在老朱高高抬起,輕輕落下中結束。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異界武俠召喚 隋唐:二世而亡?我徵蠻夷開科舉 穿成大明太子,擺爛就能變強 巴山孤客 臺灣阿爸碎碎念 海陵天下 好好的科研不做,讓我爭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