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21章 重現當時情景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二月初五 申時

沈括則繼續留在荒原裡研究所謂的火犬足印。試著找尋線索,卻只找到雪下草灰。但是雪層與草灰之間確實有空隙。

他最終走出一里地才到了最後一個足印處,此時天色已經漸漸暗淡,這才返回坐騎處,他已經累的快上不了馬了,這才發現那老驢也不是沒有優點,至少比較矮。

終於上得馬去,看向遠處蒼茫群山,就在那裡的某個地方,一定隱藏著巨大的陰謀。

他趕在城門關閉前回到城內,城裡正在進行第二天燃燈的最後彩排,各處的綵樓差不多都搭建完畢了。

雖然朝廷對燈節的期待,表面上只是為了挽救夜市稅收,卻並沒有給這非年非節的燈會安排一個名目。這確實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任何名目都容易讓人聯想到慶賀溫成皇后喪期結束而新生了一個節日,進而產生某種喜劇效果。

這確實是皇家無先例可循的事件,因為急著進行一次民間慶賀的真正的原因絕不在於區區的酒稅,而是想要藉助喧鬧場面,驅散人們對夜色的恐懼。

沈括回到楊府草草吃了幾口飯就開始思索對手是如何做到的?如何在社稷壇上下幾百人眼皮底下玩了這麼一手?他已然進入亢奮狀態,大腦如飛般思忖所有可能性。

楊惟德今天也有收穫,他試著用自己的《景佑六壬神定經》推算每次帽妖出現的方位之間的關係。希望從相生相剋以及當時月相的變化,預測帽妖下一次可能出現的位置。但是帽妖至今只在三個地方出現,統計樣本仍然嫌不夠。他仍然在猶豫是不是要把不太成熟的結果,告訴老包。如果應了,自然打了老包的黑臉,如果沒應,反過來也必然受到無情的嘲諷。

二月初六 辰時

沈括與楊惟德一同去位於西華門外軍頭司後門的秘密總部。出門時天色陰沉沉的,沈括與楊惟德都算是觀天象的高手,都看出一場大雪正在孕育中。

沈括騎馬在前,楊惟德坐轎在後,兩人到軍頭司時,徐衝已經在了。

徐衝好像在門口等了很久,見到沈括立即來了精神,趕緊到了跟前。

“公子,那祆廟果然有這樣東西。只是不叫石油,叫做‘醮水’。”

“可買到?”

“嗯,出價高昂。我買不起,先到包大人這裡支了錢才買來。”

他說著讓手下兵士抬過來三根粗竹筒。

“原來用這個東西裝?”沈括如恍然大悟。

“用竹筒裝又如何?”

“我昨夜就在想,那雪足印下如何裝此物?若用布囊,一定會揮散掉,若用皮囊,燃燒後必然留下痕跡。必是一種燃燒後可以混入草灰的東西。”

徐衝沒太聽明白,一時也接不上話。

“徐大人,你先替我向包大人告假,說我不入堂拜見了,我得趕緊去後院準備。”

“來都來了,不去見大人?”

“快下雪了,若錯過這場雪,恐怕又要等很多天。”

沈括招呼抱著竹筒計程車兵跟著他直奔後院。徐衝也不知道什麼事情這麼著急,只能陪著楊惟德一同進內堂見包拯。他先向包拯替沈括告假,說是到後院去準備什麼事物。

包拯臉黑看不大出喜怒,但是以常理推測應該是大怒。不過還不及他發作,楊惟德便將一幅畫堆到桌案上,暫時吸引了老包的注意力。

這幅畫乍一看看不出名堂,似乎只是一張汴京大略圖但是有一些亂糟糟的線條。這些線條便是楊惟德用他平生所學,以帽妖出現的位置、時辰與月相星辰位置綜合判斷的結果。

即使包拯對楊惟德的這一套神神道道很不以為然,常常還出言嘲諷,但是今天他必須認真對待,因為楊惟德給了他一個帽妖將會出現地點的預期,實際上是七個地點,因為樣本太少導致結論仍然無法縮小。

隨著讖語連連應驗,包拯早已經沒有了當初接這件案子時俾睨同儕的傲氣,也不再有挑挑揀揀的餘地,現在只要能給他一個可能的答案,無論多光怪陸離,他都準備撞撞南牆試一下。

老包前幾日看過楊惟德的《景佑六壬神定經》和《景佑遁甲符應經》,必須承認看不太懂。這兩本冊子是先秦以來所有玄之有玄的集大成者,是景佑年間,先帝為了完成某種傳承萬代的非物質遺產,而專門指派給“薄雜今古、奇門一脈”的楊家的。

楊家歷經了兩代人三十年的嘔心瀝血才告完成。如果除去哲學層面的價值,這部晦澀深奧的書在預測國運或者行軍佈陣方面有什麼具體作用,確實是一言難盡的。

昨天,楊惟德重新抖擻,將他平生所學運用到這件案子上,於是有了這張圖。將這張圖背後蘊含的知識講清楚是不容易的,於是楊惟德滔滔不絕地講到深刻處時,圍繞桌子的三個人都沒有注意到外面下起了暴雪。

直到中午時刻,楊惟德才講完他的重點也就是帽妖可能出現的地點。包拯點了點頭,罕見地表示了同意。

“楊少卿,如果帽妖出現有跡可循,那麼時間?”老包問了第二件他想知道的事情。

“已知帽妖所處出,無非上下兩旬,都是峨眉西月之時。都是先天罡氣不足之時。所以,我以為,從今天起往後三四日,也就是春雷驚蟄前,陰氣始衰而陽氣損益未補之時,便是它最可能露面之時。”

楊惟德對帽妖出現的時機與沈括判斷一致,但是他是透過奇門術數推算而來,而沈括的推論要簡單得多——帽妖需要一個月光不佳的時刻以隱藏牽引它的細線。

“如此,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老包從桌案後起身,錘了錘僵硬的後背,人如同老了十歲,“楊大人可還有見教?”

“我再回去翻越一下書冊,看看有沒有什麼遺漏。”

“嗯,徐衝送送大人。”

“是!”

徐衝打了把傘,冒雪將楊惟德送到院外,楊惟德坐上轎子回去了。徐衝這才返回,看到包拯扶著椅子嘆息一聲,顯然今天他違背了夫子不語怪力的教誨,實在是可悲之極。

“大人,我這就去安排人手。禁令解除日近,今夜或許人也不少,要好好準備。”

“你去安排。帽妖總是高來高往,可安排一些弩手伏在高處。”

“是!可要……在箭矢頭上塗抹狗血?”

包拯一拍椅背:“簡直胡鬧,要什麼狗血?”

徐衝不敢再說拱手在堂下立著。包拯生了一會兒氣,覺得還是找個話題安撫一下徐衝:“帽妖多現於鬧市,我們這裡城西北處太遠,調遣探子恐有不及,最好於鬧市處有個平平無奇的小庭院暗駐精幹人手為佳。”

“沈先生與我談及此事,他也說鬧市中最好有個至高之處,可以看的較遠的地方為好。”

老包這才想起沈括,心想這麼大雪他在後院不會凍死了吧。

正猜疑,有士兵飛奔趕到堂前。

“報大人……”

“急匆匆的,何事?”

“沈公子請二位到後院。”

“去後院?”

“說是,重複當日火犬降世的場面。”

“什麼?”

包拯如年輕了三十歲,飛快起身向外跑,徐衝趕緊開啟傘緊跟著。

包拯到了後院,看到沈括正站在白茫茫的雪地盡頭,臉已經被凍得通紅。

“大人,請站在那裡勿再向前。”沈括喊道。

老包只好站定不動,也不知道他葫蘆裡藏的什麼藥。

沈括跑到假山後面,不知道鼓搗什麼,片刻過去雪越下越大,老包正有些不耐煩,卻見沈括鑽了出來。

“請看火犬再次降世了。”

話音剛落,隨著一聲清脆響聲,遠處雪地突然凹陷下一個梅花形足印隨即熱氣從足印裡噴湧而出,如同無形的烙鐵插到了雪裡。然後另一側也凹陷下一塊,同樣伴隨響聲和大量熱氣。然後是第三聲,第四聲……

包拯駐足觀看,看著兩行腳印向自己延伸過來,與當日所見幾無差別,除了足印尺寸小些以及這些腳印交錯前進的方式不太像四條腿的狗,更像兩條腿的人。

最後兩隻塌陷的腳印,就停在包拯前面幾尺處。

等了一會兒,包龍圖撫掌喝彩起來,這是最近一月,他看到的最令人振奮的一幕。

“存中,快說說,你是怎麼做到的?”

沈括手裡拿著一隻竹筒走到老包跟前,插手施禮。

“大人,乃是小人昨天看了社稷壇前足印後的猜測。應該是用了石油。”

“石油?”

“對,正是此物,”他將最後剩下的半竹筒石油遞過去。

老包接過來晃了晃,開啟塞子嗅了嗅,也看不出所以然。

“大人,此物可燃,無灰燼,是我能想到的,做這套障眼法的可行之選,並不排除還有他法。”

“如何做到?”

“先選細竹,打通內結,灌入石油。再將這些主子拼接成獸足形狀只要點燃即可。竹筒點燃一併引燃四周荒草這樣竹筒灰燼就融入草灰裡,不容易分辨。”

“雪下燃火?熱氣如何產生。”

“上面的雪被下面的火加熱,雪水澆滅火,自然有水汽瀰漫蒸騰。”

包拯仔細思考當日,他也是親眼見了這場面的,當時只覺得確實是無形巨犬逼近社稷壇。

“那,足印凹陷時的響聲是怎麼做到的?”

“用粗竹筒一節,只灌入少許石油。因為壁厚燒裂時便有脆裂聲音,我看了徐衝的記錄,多說是脆裂之聲,其中有一位所言:如同初春黃河冰裂之聲尤感傳神,我思來想去或許是這麼做到的。不知是否和大人當時聽到的一致?”

“如此一說,倒是很像。”包拯捻著鬍鬚,“然而,當時整個社稷壇也在搖晃,這又是如何做到的?”

“在下正有一個緊要事情要求大人。”

“但說無妨。”

“我聽聞,那社稷壇也是多年前有一名高僧懷良改進過,他也是學生的一位故人。如何製造地動山搖的假象,或許可以先請教他。”

“你聽楊春官提起,你只在十幾歲時來過汴京,如何認識這個懷良?”

“算是緣分吧,當時我在汴河邊親眼看見大師吊起河底的鐵牛,便向他求教了不少道理。”

“存中,此事仍須謹慎,官家囑咐讓我等藏於暗處,不宜讓太多人知道整個計劃。然而此等高人也不可錯過,你若和他熟,便旁敲側擊打聽一下,切切不要提及其他。”

“遵命。”

沈括心裡暗暗叫苦:進宮的令牌都能隔著衣服被他看破,包大人卻不肯坦誠相對,以那大和尚的心智,若有心猜,又有什麼是他猜不到的?

“按楊大人的推算,今夜起,帽妖極可能再現。徐衝你安排一下,每條街都要安排眼線。楊大人推算到的地方……人手加倍。存中,你若不想起就別去了,在楊府研究帽妖到底怎麼駕雲飛遁或許更有用。還有,以後你自管在楊府埋頭鑽研,我這裡不必每日來報道。有事自然讓徐衝找你。我也會與石押班討要一個鬧市中地方,方便你們就近查探。比之你們每日來此點卯,徒費時辰要好些。”

老包說完這些轉身走了。

“包大人現在對你刮目相看啊。”徐衝過來祝賀。

“包大人錯愛了,我也是駑鈍,帽妖飛行一事仍然參不透,可惜只能看到證詞,最好能親眼看到一次。”

“想親眼看到?敢不敢晚上跟我巡邏?”

“有什麼不敢的?今晚便一同去。”

“好,你先回去休息。酉時三刻,便在蔡河宜男橋碰頭。”

“好,一言為定。”

徐衝返回城外楊家,心裡也嘀咕一件事,老包答應自己的每月十一貫俸祿什麼時候給?後天就要到相國寺取印了,要不然向楊少卿開口借幾貫錢?

這幾天,他已然借了楊家幾套乾淨衣服,然而楊惟德身材五短,他的衣服穿在身上頗有些緊繃,另外老楊總在外衣上加如意雲紋和松柏紋樣,實在太過老氣都是些賦閒歸隱,拄著柺棍的人才穿,沈括急著趕緊做件合身的儒生袍子。萬一撞見小蘋也能得體些。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大順天下:統一天下 三國:我在漢末當惡霸 我真不想當第一權臣啊 醒來成了伊麗莎白一世 暢想少年團 大宋智慧宰相 極品世子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