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2章 國家幹部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經過三月的培訓,1953年這一批新選拔的幹部,有些就留在了行署,有些分配到了別的縣。

當時頭腦聰穎的他,加上文化程度高。

領導非常欣賞他,想留在行署,他念及家中的老父老母,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回去,領導甚是惋惜。

人生常常處於十字路口,一個方向決定,就會改變人的一輩子。

假如當初他留在行署,他的人生軌跡必然是另外一個過程和結果。

但是,他非常無奈,家中父母只能靠他,二姐帶著五個“地主崽子”,一個最小的兒子送了人,也是艱難的活著。

哪能幫的了父母,他不回去,父母怎麼辦?

他毅然決然的踏上了歸鄉路。

回去挺好,行署給他們配發了全套的被褥和臉盆,洗漱用品。

他開心的,紮起來揹包,跳上了行署給他們調來的“老嘎斯”,兩日就回到了從沒離開過的家。

看到老父老母,他哭了,父母則開心的鼓勵,看到有了保障,父母則不擔心身後,他該怎麼活下去。

很快,他被分到縣城最南端,離家80公里的“迷壩鄉”(後歸鄰縣康縣雲臺鄉)。

擔任只有四個人的鄉政府,鄉文書。

一個書記,一個鄉長,一個會計,一個他文書。

這個鄉雖然小,但是位於大山深處,村民淳厚朴實,加上他本來就是有孝心,善良的人。

因此和村民,村幹部處的非常好,走到哪裡?哪一家?都把他當自已的孩子一樣。

因為有這樣的感情基礎,在後來的動亂年代,這裡的父老鄉親救了他一條命。

就這樣開始了國家幹部的人生歷程。

那個時候,鄉里只有一匹馬,書記早書記騎。

書記手慢了,鄉長騎走了。

他一個小小的文書,自然全靠兩條腿,不過18歲,正是青春年少的大好時光。

帶著村民去縣城交糧,帶著村民去縣城背運物資,都是他。

他也很樂意去,因為他就可以中途看看父母,一來一去160公里,每週一天休息,他跑不了一個來回。

雖然和父母見面都很短暫,但是現在每月18塊錢的工資,完全可以養活父母和自已,他是開心的。

就這樣兩年的艱苦工作環境,磨礪了他堅韌,樂觀的性格,也為他經歷未來遭受的磨難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20歲那一年,接到鄰居跋山涉水送來的口信,老父親快不行了,想見他一面,他急忙向領導請了假,同鄰居連夜往回趕。

一路都是淚眼朦朧,但是沒有停下腳步。

第二天十點,才趕回家中,老父親已經仙逝,據母親說,早上照遺像的人一進門,他可能覺得是自已的兒子回來了。

心中那團執念消散了,人隨即就走了。

他嚎啕大哭,哭自已沒能侍奉在父母身邊,哭自已走的太慢,沒讓父親再看他一眼。

家裡窮啊,窮得葬不起老父親,他四處找同事,找朋友,找鄰居,最後還從縣上借了30塊錢,才湊齊了葬父的120元錢。

又得走,看到老母親一個人,他也是心疼萬分,他把二姐叫過來,二姐帶著她的兩個幼子回到孃家。

就靠18塊錢,養活著大家,沒辦法,老母親一個人沒法生活,再難也得這樣。

就這樣在大山深處工作了5年,23歲他被組織上調進城,在拋沙鎮工作。

他被領導指派去農村進行“社會主義大教育”,當時工作組有一個小時候跟他玩的鄰居,18歲,剛被選拔為幹部。

年輕人非常機靈,加上小時候就跟著他,所以非常聽他的,當時省委選拔幹部,他就給推薦上去。

小夥一開始也不想遠離家鄉親人,不樂意去,他就苦口婆心做工作,大城市怎麼都比小縣城發展要好的多。

最後小夥去了,30年後回到家鄉地區擔任了地委副書記一職。

楊明勝在拋沙工作了兩年,領導看他精明強幹,就進行了考察。

結果不論群眾,還是幹部以及領導,對他都是讚不絕口。

組織上提拔他,到了離城30公里的“紅川區”,做了副區長,當時區長身體不好,長期養病,讓他主持工作。

那年才25歲,能夠做個大區行政負責人,說明他的能力和群眾基礎是非常不錯的。

本來形勢一片大好,1960年,結果全國人民迎來了三年大饑荒,老百姓交完公糧,幾乎家無存糧。

當時的省委書記是個極其左派的人物,死要面子活受罪。

我們省河西地區,本就產量不高,加上浮誇瞞報,造成超實際徵收公糧。

已經出現餓死人的現象,隔壁陝西省主要領導好心提出給甘肅調撥點糧食,這個左到頭的人,還大言不慚說道,甘肅糧食壓根吃不完,陝西如果需要可以調撥過去。

雖然這人三年後被撤職,但是他帶給甘肅百姓的痛苦,已經無法挽回。

百姓挖野菜,捕獵,苦苦掙扎在饑荒中,艱難的活著。

他實在不忍百姓這樣下去,遂擅自決定,給全紅川區的百姓分了三天的口糧。

結果在1962年,也就是他和蘭鳳結婚後不到兩月,去縣裡參加三幹會議。

大會開始後,縣委書記點了幾個人的名字,那幾個人剛站起來,幾個公安就用法繩捆綁起來帶走了。

大家都面面相覷的時候,主席臺上叫道“楊明勝”,他一下大腦空白,不知道自已怎麼了?

這要是被綁了,可怎麼辦?他顫抖著站了起來。

“到,,”聲音都是發顫的。

所幸縣委書記沒說,綁了二字。

然後破口大罵他,只顧個人,不顧集體,“分光,吃光,用光”是三光政策。

縣委決定撤銷他紅川區副區長職務,調陳院鄉為一名普通幹部。

他總算舒了一口長氣,只要不抓他,就燒高香了。

就這樣,他以戴罪之身來到了新的工作單位,不過他的義舉,幹部群眾是讚賞的,因此沒有人歧視,依然親切的稱呼他“楊區長”

他沒有氣餒,艱苦的生活磨礪了,堅韌不拔,以及樂觀向上的性格。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一杯冰可樂 穿書,我替女主奪天下 帝上有隻小狐狸 校花倒追?我只要我的小蘿莉 我拯救世界後的故事 從國漫開始盤點小說與動漫角色 全員火葬場,白月光只想搞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