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5章 他們是怎樣創造文字的?這個人竟然生來就會寫字!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那時候,又有一個叫做庸成氏的人出現。他在群玉山駐紮。這群玉山,平坦而無隘,四通八達,貫穿各地,就被先王開闢為府庫之地。八代之後,出現了一位名叫倉頡的人,他是史皇氏的後裔。倉頡的姓是侯罔。倉頡生來就有一副威武龍顏,四目靈光,具有聰明睿智的品德。他生來就能寫字,居住在陽武這個地方。有一天,倉頡出外巡遊,登上了陽虛山,來到玄邑水邊。突然間,一隻來自洛汭的靈龜揹著一本書緩緩而來。這隻龜生有青色的甲殼,上面有神秘的文字。它將這冊書授予了倉頡,讓他認識了天地的奧秘,領悟了天地的變幻和規律。他仰望天空觀察星象,看到奎星彎曲的走勢;俯瞰大地,看到龜文鳥羽、山川紋理如同手掌般清晰。他感慨道:“天地之間有如此多的自然現象,卻沒有明確的形象和名稱,讓人們迷迷糊糊,隨意指點,含糊不清,這些名稱和形象無法傳承。不如我就根據天文、地理、山川、鳥獸的圖案,給它們起個名字,再根據名字的音韻組合,創造出相應的字。”於是,事物按照它們的形態和特徵被給予了相應的名稱。那些居於高位的君主們被稱為名君;緊隨其後的臣子們被稱為名臣;還有數不盡的普通百姓,也被稱為名作。生我的人被稱為父親,我生育的人被稱為兒子。君主被稱為尊,臣子被稱為卑,而百姓的地位則更為卑微。由於人們區分了尊卑關係,那些不識尊卑的人就需要透過政教法度來教育和約束。為了教導他們遵循這些法度,就有了禮樂教育。而對於那些不遵從政教法度的人,就需要有刑罰來約束他們。從此以後,政治制度、法律制度都建立了,然後教導民眾負責某項事務,由某官負責管理。

在當時,鬼怪出現的頻率不是很高。人們教導說:“那些沒有形狀和影子,時而露出牙齒的,叫做鬼。那些在雲中,能夠興風作雨,頭部有角類似於鬼頭的,叫做龍。”人們又教導說:“那些鬼具有靈性,被稱為神,升封他們為介丘,可以向他們祈求福祉,保佑國家和人民。”事事物物,都因為它們的形狀而產生出一個字,然後用這個字來傳給後世。透過文字的流傳,鬼神無法隱藏自己的形象,蛟龍也無法掩蓋自己的跡象。因此,天空會下雨;夜晚會傳出鬼哭神號的聲音;蛟龍會潛藏起來,生怕別人透過呼喚它們的名字來識破它們的身份。倉頡創造了文字,成為了教育化民的重要工具,天地間的奧秘都被包含在其中。文字變得越來越豐富,文化也得以不斷發展。他在這個世上活了一百一十年,葬在利鄉亭南的衙門裡,並且被視為書法和文學的神靈,受到人們的尊敬和供奉。

有一個人名叫芝,姓柏皇氏,姓氏中帶有“柏”字。他有神奇的能力,外出時能駕馭六條龍,在太陽之上翱翔。用木來記載德行,並命名日子。把都城設立在皇人山,位於正陽的南邊。還有一個姓中皇氏的人,住在皇人山的西邊,名叫敖鄗山。據說他是第一個被封為神的人,他的神位就在山川之間。有一個人姓大庭氏,居住在魯地的曲阜。大庭氏治理曲阜時,出現了一些吉祥的徵兆,太陽、月亮和星星都格外明亮,時有五隻鳳凰出現,它們的顏色各不相同,非常美麗。他以火為象徵,號稱炎帝。後來黃帝住進了大庭氏的宅邸。在魯國有大庭氏的庫房,至今仍是一處古蹟遺址。

有一個叫做慄陸氏的人,他與中皇、大庭這兩個人不同。他傲慢自大,氣勢高傲,對待百姓非常苛刻,讓百姓勞苦不堪。他的臣子們勸諫他,但他根本不聽,只任由他那剛愎自用的性格發展。百姓無法忍受慄陸氏的苛刻差役,都打算反抗他。賢臣東里子看到慄陸氏的殘暴行徑,勸諫他不要虐待百姓,也不要只顧自己的私利,這與前任的君主做法不同。慄陸氏非常憤怒,於是下令將東里子殺死。從此以後,殺害臣子的惡習就開始了。後來的馮猶龍寫了一首詩說:”古來君臣若肢體,同心同德有恩施。怨嗟不生民安泰,殺戮無聞上下毗。漸次世風漸次薄,愈趨機變愈趨衰。淳龐自此奚能得?萬載臣民始痛悲。“

慄陸氏殺了東里子,天下百姓都議論紛紛:“慄陸氏不仁,竟然殺害賢明的臣子。”隨著訊息的傳播,人們開始反叛慄陸氏,如同蜂擁而至一般攻打他。慄陸氏極為憤怒,帶領軍隊前來對抗叛亂者。然而,事實證明慄陸氏計程車兵都非常怨恨他,因為他殺了東里子,沒有一個人願意為他而戰。由於沒有得到援軍的支援,慄陸氏最終被百姓殺死,他的統治也隨之宣告結束了。

後來軒轅氏在空桑地方的北部定居。一天出門遊玩,看見大風吹著蓬鬆的葉子,旋轉著舞蹈,一會兒滑溜溜地滾到東邊,一會兒又滑溜溜地滾到西邊。軒轅氏想:“這些旋轉的葉子,沒有遵循任何一個方向,就這樣混亂地轉來轉去。”軒轅氏突然想到,可以製造兩個圓形的木片作為車輪,再在上面加上一個座位,讓人推著它旋轉,就像旋轉的葉子一樣。於是他照著這個想法制造了車輪,果然可以像旋轉的葉子一樣執行。於是軒轅氏又設定了一根橫木作為軒,一根直木作為轅,用來與在上位的人坐著,說:“這樣就不會讓百姓們平等地坐車了。”於是人們稱呼他的發明為“軒轅氏”。

軒轅氏還觀察了四面八方的地形,看哪些地方平坦,哪些地方險要,哪些地方聯通,哪些地方又難以通行,他權衡利弊,審慎周詳地處理,從而使四面八方都變成了通暢的道路。軒轅氏還發現有一處山裡有銅和鐵,於是他採集銅和鐵,讓人們用火熔化,製成錢幣和刀劍,用來交換金玉、絲綢等貴重貨物,方便了人民的使用,使大家都感到非常高興。因此,整個天下變得治安良好,秩序井然。這個發明傳到赫蘇氏手中,他的名字叫做赫胥。赫胥治理天下時,最為關注百姓的福祉,把人民的利益視為最重要的事情。那個時候人民生活富足,每天都在家裡坐著或躺著,沒有事情可做。出門去遊玩休息,也沒有一個特定的地方可以去,走累了就休息。只看見他:“白天含著食物嬉戲,鼓著肚子四處遊玩,到了傍晚則安逸地休息。喝水是為了解渴,吃飯是為了充飢。不知道什麼是善行和惡行,也不關心快樂和悲傷。上方沒有顯赫名聲的喜悅,下方沒有謀求私利的心思。九州大地自然安泰平定,人民不需要勞作,但生活依然幸福美滿。這就是赫胥治理天下的時代,彷彿回到了太古時期。”

祝融氏治理天下時,他在廣壽地區沒有過多地干預,不會施加任何刑罰,但人民卻自發地被他的品德所感化,物產也自然而然地豐盈,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和幸福。有一天,祝融氏到弇州遊玩,在鬱鬱蔥蔥的山林之中,看到一隻鳩鳥,它悠閒自得地停留在樹上,還在樹上鳴叫。祝融氏側耳聽了一會兒鳩鳥的鳴叫,發現它的叫聲很有節奏,心裡不由得暗自想到:“如果配上音樂,這天然的音韻應該會很好聽。”不久後,鳥兒又鳴起來了,祝融氏又聽了一會兒,果然被它的聲音所吸引。祝融氏便根據這隻鳥的音高、音色和節奏,創作了一首樂曲。他自認為還有些欠缺,不斷地演唱,結果吸引了周圍的禽鳥來一起合唱,這些鳥兒與他的歌聲諧奏,形成了一種美妙的和聲。於是,祝融氏按照鳥兒的聲音所創作的樂曲,被歸類為續樂歌。樂歌有可以通倫類的,意思是有些樂歌可以用來溝通和協調人際關係;有可以諧神明的,意思是有些樂歌可以用來與神明和諧相處;有可以和人聲的,意思是有些樂歌可以用來表達人的情感和聲音。果然,樂曲可以讓人與神靈產生共鳴,感受到神秘的氣息,讓人感到精神愉悅和祥和。人們聽了音樂,耳朵和眼睛都變得聰明瞭,氣血也平和了。那些粗心浮躁的氣息,也一下子消失了。世俗的社會風氣也發生了變化,百姓的壽命也變長了。整個天下都變得更加治理有序,社會更加和諧美滿。他的時候用火來施加教化,被稱為赤帝。後來,掌管火的官員被稱為祝融,就是指的是他。祝融的都城建在今天的鄭地,現在那裡有一處被稱為“祝融之墟”的遺址。祝融氏治理天下長達一百年之久,去世後被葬在衡山的陽面,現在這個地方被稱為祝融峰。

在昊英氏統治時期,當時的人口還很少,草木和動物卻更加豐富。昊英氏教導人民獵殺動物以供應食物,但特別規定麝香動物不得殺死,鳥蛋也不允許取走。昊英氏規定,每位官員只能負責一項事務,不允許一人兼任兩個職務。民眾去世後,要用充足的木柴作為陪葬品埋葬他們。後來又有有巢氏出現,他駕著六龍,遵循日月執行的規律,被尊稱為“古皇”。這個有巢氏並不是之前的那個有巢氏。在有巢氏掌權之前,他教導人民居住在巢穴之中。但是由於巢穴建造在樹上,樹會隨風搖晃,導致巢穴也會搖晃不穩,而且在巢穴上下攀爬時,很容易因為樹搖晃而造成傷害。乾燥天氣容易使人生病,嚴重時可能會導致人夭折。現在這個有巢氏來告訴人民:“我們可以利用樹枝編織房屋,用草和樹皮做門窗,這樣就不需要再居住在巢穴之中了。而且這樣建造的房屋可以避開風雨,不更加美好嗎?”人們聽從有巢氏的建議,開始利用樹枝編織房屋,用草和樹皮做門窗,這樣就不需要再爬樹來居住了。這種方式更加方便和實用,因此人們也稱他為“有巢氏”,表示對他的尊敬和感激。

有巢氏消失後,經過數代人,朱襄氏成為新的領袖,都聚集在朱家。這個時候,整個天下都颳起了大風,只見陰霾籠罩四野,霖雨雲霧不散。陽氣被長期壓抑,陰氣無法化解,這樣就無法生成新的事物。大風吹壞了各種事物,包括果瓜草木,導致它們無法順利生長,當春天推遲的時候,它們就會變黃、凋落。在盛夏時節,百姓們看不到日月之光,只處在慘淡的世界裡。風吹霧侵,導致百姓的血脈不調,個個身上寒熱往來,患上了虐疾。這個病症以前並沒有出現,如今突然爆發,所有人都在呼天搶地地哀號。朱襄氏看到百姓的疾苦,非常擔心,說:“長時間的陰雨天氣讓陰氣無法轉化,導致人們出現了寒熱不調的病症。古時候祝融氏演奏樂曲,那是為了協調陰陽之氣,使之和諧。他能夠通達自然的規律,與神靈和人類和諧相處。現在我將協調陰陽之音,製作器物來傳達和諧之道。”他便吩咐手下說:“琴的聲音代表著陽氣,而瑟則代表著陰氣。現在天下長時間陰雨天氣,陰氣凝滯,導致陽氣也被阻塞。只要調動陰氣,陰陽自然就會和諧,眾生也就會自然恢復健康了。”官員們聽從了朱襄氏的命令,於是製作了五絃瑟,並敲擊起來。只見:“雲層開始消散,天空變得更加明亮。陰霾逐漸散去,陽光照耀大地。霧氣不會一整天都籠罩大地,而是逐漸消散成吉祥的景象;狂風不會持續肆虐,而是逐漸減弱變得溫和。果然,紅日漸漸升起,陰氣逐漸消散,雲彩也逐漸散開。經過幾次演奏,黑暗陰霾逐漸散去,一片和諧安寧的景象出現了。給這個樂曲取名為’來陰‘。”

到了陰康氏當政的時代。康氏居住在華原,當時的天下,溝渠不通,水流受阻,導致水變得非常寒冷。江河氾濫,水流無法順暢地流向下游。這些汙濁的溝渠聚集在一起,陰冷凝結,讓人感到悶熱,人氣鬱結在體內,導致腠理(面板紋理)滯澀不暢。那些大腳、瘋手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骨節上的血氣不調,才患上了這種病症。在街上可以看到許多人因為陰氣的影響而出現了抽搐或是瘦弱不堪的情況。康陰氏說:“人們身體的毛孔和血管受阻,都是因為水和土地的排水不暢造成的。”他教導百姓說:“你們的病都是因為長時間宅在家中,不曾運動和活動身體,導致鬱氣積聚未能宣洩。我要教你們揮舞拳頭,踢起飛腳,旋轉身體,蹲下跳起等方式來鍛鍊身體。”他又教導百姓各自拿著木棍,練習格鬥技巧,防禦攻擊方法,舞動起來要輕盈靈活,不夠靈活的就需要繼續練習。百姓聽從他的話,都去揮舞手臂,跳躍踢腿,並拿起木棍來練習。大家跳來跳去,哪個人不跳得滿身大汗呢?有幾個人坐在東邊休息,喘了幾口氣;還有幾個人坐在西邊暫停,喘了幾口氣。跳舞跳得快的人,感到很得意;而跳舞跳得不快的人,則感到有些羞愧。經過每天的鍛鍊,那些壅腫的病症都得到了緩解。這種鍛鍊被稱為“大舞”。

康氏去世後,被安葬在浮肺山北面,隨後無懷氏興起,他用道德治理天下,使人們能夠安居樂業,享受美好的生活。他認為,不管遇到什麼讓人討厭的人,都不應該在臉上表現出來;遇到有爭議的事情,也不應該讓自己的情緒受到影響。只看到他在表面上有動作,但他內心卻沒有喜好或厭惡。村裡的人們非常喜歡聚集在一起,人口非常密集。雞鳴狗叫的聲音都能互相聽到,但是人們卻從出生到死亡都不曾相互往來。因此,這個時期被稱為“無懷氏”時代。這個時代時常會出現鳳凰降世,龜龍會來詢問天命,風雨也有規律,寒暑交替也有明確的時間節點。無懷氏看到天下局面得到了如此大的改善,於是登上中泰山,向上天致敬,向下地祭祀,以表達對天地的感恩之情。他又在石頭上刻下祭祀上天和大地的事情,以此警示天下,從此天下才開始注重文辭。餘季嶽有一首詩,內容是這樣的:“製作從來天作成,舞調筋骨樂調情。人天可格病隨起,睿智千古祝聖明。”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我在大唐開當鋪 愚和昧 我只想安安靜靜做個反派 仁義!不,我需要的是人心 封地私兵百萬,女帝為兵權獻身我 三國:開局砸了劉備的草鞋攤 廟堂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