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22章 伊尹為何離開夏朝?妹喜進宮後夏朝發生了哪些變故?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桀王在第十九天,命令於辛帶領侯知性和武能言兩位內臣,帶著各種珍貴的禮物(如珠冠、錦帕、金花、文錦、金銀財富、牛羊、酒果等)進入城內,當天就要舉行婚禮。女兒嫁給了夏王。施獨向於辛請教如何回覆桀的話,於辛說:“我國君性格急躁,我無法回覆他。你就只能從命,按照他的要求做。”施獨和他的夫人都無計可施,只能來問女兒妹喜的意見。妹喜說:“這有什麼難的?父親可以在堂中掛個簾子,讓內臣到簾外。母親可以帶著女兒上堂,站在簾子裡。女兒自然會有話來應對他。”施獨採納了女兒的建議。他在半堂上設了一道簾子,命令群臣遠遠地站在堂下。侯知性和武能言兩人站在簾外,於辛遠遠地站著,葛天生則站在簾子旁邊,處於內外之間的位置。女兒妹喜和母親一起出現在堂上,於辛等人只聽到了環珮的清脆聲響。侯知性和武能言站在簾下,傾聽女兒妹喜的命令。她吩咐葛天生說:“請夏王使者到簾外見我。既然夏王已經向我提親,那我就是他的主人。” 於辛聽到這話,非常驚訝。葛天生引領侯知性和武能言到北面,跪拜在簾後。妹喜在簾中南面接受他們的拜禮。禮節完成後,她命令他們站起來聽取她的話。妹喜說道:“天子是派你們這些賢明的使者來責問我的罪過嗎?還是加賜給我禮遇呢?”侯知性和武能言回答說:“我們的君王聽說內主你非常淑良,所以特地派遣我們前來行禮,向你提親,希望你成為他的正妃,沒有其他目的。”妹喜說:“既然你們來行禮了,禮節是吉祥的,而戰爭則是兇險的。既然是吉祥的,就可以緩和一些,用情感和語言來溝通。但如果是戰爭,就必須以強勢和威力來迫使對方。這是不容耽擱的!現在大軍正在圍城,而你們卻不聽從夏王的命令,今天就要娶我,這不是類似於威脅和強迫嗎?再說,哪裡有什麼禮節可言呢?現在國王命令娶妻,難道你不願意得到福分而是聽從兇惡的行為嗎?如果國君的女兒嫁給國王,卻不選擇吉利的時日,這不僅是國君和女兒的醜事,也是國王的醜事。請允許我大膽地在國王面前表達我的想法,我說的這些話可能會冒犯夏王。如果國王能寬恕我的罪行,給我三到五天的時間,讓我順從父母的意願。如果國王不允許,那我只有去死,不再違抗。即使家族和國家因此滅亡,我也辜負了國王的心意,讓賢使白費力氣了!"說完話後便退了出去。她嬌嫩的喉嚨輕輕轉動,美妙的舌頭靈活地發音,發出鳴鳴嚶嚶的聲音,像是在哭泣、又在訴說,這聲音還在簾子旁邊迴盪。

於辛等人聽了女兒妹喜動人的發言後,心靈受到震撼,魂魄都彷彿離體了一般,無法保持鎮靜,只能跪倒在地,向她告辭。他們領命下堂去了。於辛對侯知性和武能言說:“這是上天安排的異人,來與我主相配的。我們這次行動有很大的功勞啊!”侯知性和武能言都非常高興,說:“我們可以用這些話來告訴夏王,他一定會聽從的。”於是三個人一起出去回覆桀,詳細述說了妹喜所說的情況。他們又極力稱讚妹喜的話,說她的語言委婉動聽,清晰明瞭,她的才情和雅緻竟然如此之高。夏桀聽了這些話後,也感到心靈受到了震撼,非常高興地說:“她真是我的正妃啊!”他立即命令三人再次進城,與妹喜達成協議,承諾將退兵三十里,並約定三天內讓妹喜前來。

施獨得知夏桀的答覆後,非常高興,宣佈全國大喜。當晚,夏桀果然兌現承諾,將軍隊退兵了三十里。第二天早上,施獨自己命令他的夫人準備女兒的嫁妝,同時他自己率領臣子出城去朝見夏桀。夏桀以禮相待,仍然催促施獨儘快將女兒送去。施獨唯唯諾諾地應承退下。夏桀手下的將領和士兵都縱容自己的部隊,劫掠了蒙山周圍計程車大夫、百姓、人家,搶奪了他們的酒肉,強姦了他們的妻女,搶走了他們的財物。其他諸侯的軍隊也都仿效夏桀的兇暴,都依靠他的威勢,肆意妄為,行為十分惡劣。蒙山國因為一個美女而遭受了如此之多的災難。雖然城內倖免於難,但城外卻遭受了如此殘忍的荼毒。多少不願受辱的貞女和烈婦被坑殺,多少倔強逢兇計程車民也遭受了同樣的命運。這真是一件悲慘的事情。施獨稍稍瞭解了這些情況後,對屈和氏說:“我們還是早點把女兒送走比較好。”

在二十一日,施獨夫妻親自送他們的妹喜豔裝出城,前往朝見桀王行營。桀王的意思是讓妹喜留在營中歇宿,並慢慢地安排諸侯們返回。妹喜便讓葛天生傳奏給桀王:“天子至尊,怎麼適合在野外露宿呢?希望先派一支軍隊,保護我們先行,君王您再派遣諸侯回國。臣妾會在國門外等待您。”桀王一見到妹喜妍媚動人的樣子,心神已經迷糊了。又聽到奏報說真情實意,讓他心思難以抑制。但是喜歡妹喜已經達到了極點,他不得不順從妹喜的意願。於是桀王說奏報說得非常有道理。施君夫妻不願意讓女兒獨自前行,於是請求陪同女兒到王國。桀王很高興地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桀王帶著宮女們,挑選了二十個人陪伴妹喜。又派了一個內侍,他既聰明又能言善辯,去與施君夫妻一起護送妹喜。率領一支軍隊,共有一百輛車子先行。施君讓臣子們留在國內守衛,自己則親自送女兒。桀王釋放了諸侯,犒賞了士兵,然後班師回朝。三軍隨即出發,五月五日便到達了安邑夏國。

六日,大軍解散,設立朝會。施獨和屈和氏陪伴妹喜一起入朝,桀王命令曹觸龍等人招待施氏夫妻,並送給他們大量的禮物,以示厚意,讓他們回國。桀王親自帶著妹喜進入宮殿,就在另一個宮殿設宴,立妹喜為妃子,兩人交杯共飲,歡度快樂時光。妹喜親自拜見桀王奏道:“君王既然沒有砍殺我,讓我進入宮禁,就像山野中的腐草,蒙受著甘霖雨露,希望能派給我一些事情做。即使地位低微,也能長時間侍奉在君王身邊。雖然我只是一個承受汙穢的婢女,但也心滿意足了!可是,為什麼君王要突然過分地恩寵我,不按照規矩行事呢?這可能讓我無法生存下去。希望君王能先與元妃相見,然後再讓我去見元妃。這樣,君王和元妃歡宴時,我就能脫下簪子,手捧酒杯,跪在席下侍奉,以便為君王和元妃的娛樂增添一份樂趣,這是我的職責。”桀王聽到這樣柔美動人、微妙嬌柔的言辭,一時被迷住了,根本沒有多想。只是口頭上說愛卿的話很有道理,但是現在不能這樣做。他表示對愛卿的思念和愛意,一定會盡量少讓她受委屈。於是,桀王下令讓內臣和宮女中稍微長一點的都離開了,只留下他平時非常喜歡逗弄的小宮女,她們手持酒壺,庖婢捧著菜餚,歌姬演唱音樂,引領著妹喜坐下,開始喝酒。在席間,桀王隨意地開玩笑、戲弄,妹喜顯得嬌羞怯讓,柔弱不勝。喝了幾巡酒後,桀王已經等不及宴席結束,便帶著新妃進入了錦緞帳篷。桀王讓小宮女代替妹喜脫去衣衫和化妝,妹喜像崑山一片美玉般嬌豔,桀王輕輕地將她抱在懷裡。

但是他們各自都碰巧說出了一句古話:妹妹喜說了一句“得此戚施”的話。這句話意思是,父母想要為她挑選一個美好的丈夫,卻沒想到會嫁給桀王這樣的兇狠之人。桀王說了一句“哲婦傾城”的話。這句話的意思是,有才思智慧的女效能夠傾國傾城。但是他作為天子,立妃又該如何呢?他明白這樣做可能會引起禍患。後來的事情就不在這裡討論了。

桀王已經得到了美豔絕倫、才智過人的妹喜,他已經完全沉浸在妹喜的魅力中,忘記了世間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即使死亡就在眼前,他也顧不上了。他們連續晝夜歡樂,沒有停止的時候。一天到晚,他們都在享受快樂。到了正午才起床,卻覺得還沒有到天亮的時候。桀王起床後,看到新妃已經化好妝容,穿著華麗的衣服,他親自為她整理衣裳,以示禮儀。化妝完畢後,立即開始宴會,宴會上馬上開始歌舞表演。雖然其他宮女們都在唱歌,但桀王並不覺得有趣,只有妹喜跳起舞來,才能讓他感到愉悅。妹喜唱歌非常動聽,一旦她起舞,整個天下彷彿無人能敵,她一揮手,整個天下彷彿無法容納她的美麗。用七言十絕的格式來寫歌,其中一首是:“蒼虯飛海澇天街,輸得龍宮度曉咳三十六環齊舞袖,一時吹擁上陽臺。”其中第二首是:“一天春雨度春風,帶日舞風上玉樓。二八雲鬟低揉亂,不禁恩愛淚交流。”其中第三首是:“嬌羞初度入君門,入得君門便愛君。一度君恩零亂後,意慵難復理春雲。”其中第四首是:“君恩好處不勝愁,意又憐君臉又羞。嫩柳啼鶯聲款款,落花隨水恨悠悠。”其中第五首是:“落紅如淚錦斑斑,贏得君王帶笑看。幾度對君合玉淚,欲言還怯又承歡。”其中第六首是:“不知窗外日頭西,猶替君王攬玉衣。生怕曉寒侵悄夢,更將溫玉代柔絲。”其中第七首是:“柔荑溫玉服君王,初夏重衾尚怯涼。幾度玉龍翻暖浪,君身何但錦衾良?”其中第八首是:“深宮樂事夜漫漫,夢裡還應唱合歡。覺聽午雞疑是曉,卻將纖手動羅幔。”其中第九首是:“曉起深宮日已斜,雕龍寶燭紹春華。朝饔尚未停歌舞,又卜開筵玩玉蟆。”其中第十首是:“歡歌妙舞樂洋洋,願得君王萬載長。留戀春風玉清裡,莫教春雪度垂楊。”

從此以後,桀王和妹喜一直晝夜相伴,不知道時間過去了多久。直到半個月後,外面傳來了很多擊鼓奏事的聲音。一直攝理國事的趙良,面對眾人的不滿和反對,已經無法控制他們了。這種情況激怒了桀王,他召開了朝會,結果發現有大量的臣民前來上奏國事。他們所舉報的都是一些冤枉和不公的事情,比如田賦和兵車的問題。桀王非常生氣地說:“有什麼急事,居然要擊鼓驚動宮中。”他下令讓武士將那些舉報奇冤異枉的人全部斬殺,以絕後患。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以後有人再來擾亂朝廷。桀王下令將田賦和兵車的問題全部交給太師趙良處理。他命令左右將大鼓打破,再也不允許有人打鼓。桀王下令之後,他看到關龍逢等幾位臣士似乎要進來陳述他們的意見,於是他趕緊下令罷朝,沒有讓他們進來。因為桀王下令罷朝,臣民們都沒有機會進入宮廷,國事全都交給太師趙良處理。桀王自己轉身進入宮殿。從這以後,桀王可以隨心所欲地出入宮廷,再也沒有人來打擾他了。這時是五月二十二日。當時,商侯派遣大夫壽常推薦一位賢士伊尹來到夏都已經有十天了。

商侯自從三月四日以伊尹為師以來,每天都與伊尹談論關於天地人之間的奧秘、性命之微妙,闡明德行之全功,以及如何教化民眾的要術。商侯日夜不停地與伊尹探討,對這些話題充滿興趣,如同桀王得到妹喜一般,感到無比愉悅,忘記了疲倦。他們志同道合,言談甚歡,就像是找到了知音一般。對同一人既有愛慕之情,但由於品德和容貌的差異,使得情感和態度大相徑庭。同樣,對同一件事物,由於理解和需求的不同,導致了道理和慾望的差異。即使是同一位被信任的人,也會因為安定與危難、太平與混亂、國家的興亡等因素,使得一切驟然改變。而後來的人馮猶龍為它做了一篇銘文,稱::“愛情和時光一樣短暫,江鳩在雨中呼叫,蛇和蚯蚓躲在陰暗處,雞和鳧在日出前嬉戲。這些事物都像是在描繪天地,而君子們喜歡聚集在一起談論賢才,而小人們則只關注外表和美色,難怪會有這樣的差別。唉,一旦失去天命,就會墜入深淵,只有專注於修心養性才能夠得到拯救。如果沒有良好的品德,即使有才學也難以得到人們的尊重。如果領導人沒有好的德行,國家的命運也難以扭轉。再加上那些跟隨宮廷生活的臣工們,怎麼能不被驅逐呢?就像魚在淺水中游泳,麻雀在草叢中嬉戲一樣。但是,這些東西並不是因為善惡不同而獲得不同的結果。”

原來商候在商的時候,他並不知道為什麼要征伐有施國,只是因為大夫旬範回報了執行命令的情況,所以商侯只是免除了征伐而已。而夏都的人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商侯聘請了伊尹,這是他父親交給他的任務,要輔佐天子,拯救天下。商侯正和伊尹商議如何教化夏王,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聽說夏王因為有施國的歸順而班師回朝,於是商侯請伊尹前往夏朝。

伊尹非常明白,夏朝的國君已經無法挽回他的錯誤了,他也無法拯救夏朝。前往夏朝,行動是白費的,留在夏朝也沒有任何意義。商侯也知道這樣做並不理想,但他卻說:“只要盡到先商候的心意,滿足小子的意願,發揮夫子的才能,暫且就這樣去做吧。”伊尹接受了命令,並前往夏朝,商候和大夫壽常也跟隨著他。他們致辭推薦賢才,並祝賀他們取得了勝利,同時也關注著夏王近來的行為。最終,伊尹和壽常到達了夏都。

桀王已經五天前回到了都城。全國人民才知道這是因為一個女子的原因,導致他發動了戰爭。而關龍逢因為回國的那一天不方便進言,只好等到第二天。而今天桀王已經進入宮殿,已經有半個月沒有出來了。費昌是一個非常沉著冷靜、能夠忍受壓力的人。他從不張揚或透露任何事情,只是靜靜地保護自己,實際上是在隱藏自己的才智,以便在合適的時候發揮作用。伊尹等人便寄居在費昌的家裡。因為伊尹向費昌表示了主人的意思,他很清楚費昌的才能和品質。費昌也因為了解伊尹後,才知道商侯是一位有德之君。伊尹等人等待夏王出朝,一天接著一天地等待,但夏王卻始終沒有出現。伊尹想要離開,但費昌等人堅持留下來等待時機。伊尹也希望能夠親自見到夏王。

一直等到十天之後,也就是五月二十三日,夏王突然駕臨朝堂。費昌和國中的重要官員們陪同伊尹、壽常等人,從關龍逢等處進入朝堂。當時,夏王桀非常憤怒,對百姓進行了殘酷的鎮壓。宮殿下的土民擋住了前進的道路,朝臣們無法前進,而桀王已經命令殺死了很多人!伊尹感嘆道:“唉!這種事情還能挽回嗎?竟然有人蒙受奇冤,還想透過自己申訴來洗清罪名。如果生前不能明辨是非,那還不如去世之後向上帝訴說呢。”關龍逢等人一直等到桀王的鎮壓結束,才急急忙忙地帶著朝臣進入宮殿,但是桀王已經退朝了。這是伊尹第一次去朝見夏王,只得到了與費昌講了十天的好話而已。費昌想要伊尹繼續留下來,但伊尹說:“美色可以迷惑人的心,這樣做沒有了好的道德,還不如現在就離開。”於是,他告別費昌,回到了商侯的身邊。這就是伊尹先去見了夏王桀,後來又去見了商王湯的緣由。費昌送伊尹離開三十里,流淚而別。

伊尹和壽常一起回到了商國,於五月二十四日離開安邑,六月二日抵達商邱。商侯聽到這個訊息後,親自到郊外迎接。他問伊尹:“先生為什麼這麼快就回來了?”伊尹回答說:“桀王的寵妃已經進宮了!我還沒有機會獲得一見,卻看到了桀王下令殺死了無辜的百姓。”商侯惋惜地說:“唉!這些百姓真是不幸啊,竟然落到了這種地步!”伊尹說:“恐怕情況還會變得更糟,我剛剛結識了他們國家的賢臣費昌。我想先安靜地住下來,治理好國家,並觀察夏王的變化。”於是,商候仍然帶著伊尹住在館舍裡。伊尹問:“有沒有賢能的人前來投奔您呢?”侯爺回答:“沒有。”伊尹掐指一算,說:“賢能的人即將到來了!我已經侍奉您三個月了,天下難道沒有一個瞭解您的人嗎?”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萊朱就到了商邱。萊朱是奚祁的後代,最初被封在薛地。後來豕韋氏併吞了他的國家,宗親們四處逃散到了萊夷,也就是今天的萊州。奚氏一家人在萊土客居,後來在那裡生了一位兒子,取名萊朱,因為他有像赤色蛇一樣的紋樣,所以又被稱為仲虺。仲虺小時候就很聰明睿智,長大後博學多才,具備很高的才智,不會糾纏於瑣碎的細節,深刻明瞭帝王治國的道理,對世俗的做法則持輕蔑態度。他認為天下已經沒有君主了,民眾也失去了信仰,這種情況下很難有所作為,也難以表現出自己的才能,因為這是一個缺乏道德和價值觀的時代。等到聽了商侯三次聘請伊尹的事情後,他就開始感嘆:“堯舜的時代已經來臨了。”於是他拿起柺杖來到商侯這裡。

商侯得知後,便與伊尹一起乘車到城門外迎接他,然後一起進城,一起討論了關於天命和君王的道德治理方面的問題。伊尹的話得到了萊朱的認同,萊朱的話也得到了伊尹的認同,他們三個人的思想是一致的,心意相同。商侯非常高興,邀請萊朱與伊尹一起居住。他立即派人前往迎接萊朱的母親和妻子。從此以後,商侯以伊尹為師,萊朱為傅,共同以道德為準則來治理國家。半年後,慶輔從徐州來到商邱。再過一年,湟裡且從雍州來到商邱。不知道這兩位人物的具體身份和來意是什麼,下次故事繼續會逐漸揭曉。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大唐:劫持長孫皇后,氣炸李世民 穿書:手握重兵的女主被舉報欺君 我刷影片被古人各種討論 絕名榜 人在漢末,我乃常山趙子龍 俠宸 帝主穹蒼,王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