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24章 夏桀的酒池肉林,是盛世景象還是亡國預兆?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這元妃自從六月五日含淚離開了夏都城,被諸位賢臣的妻子送出關城,然後她們便返回了。元妃和兒子獨自一行悲傷地前往洛國。路上所有聽到這個訊息計程車民男女都哭泣不已,像孩子送母親一樣圍著車子送行。元妃早上晚宿,行車緩慢,但她只在車中進食,並未進入城衙館舍。護送元妃的人,只是在車周圍搭起了帳篷。經過十餘天的行程,元妃回到家中,穿著素色的衣服拜見母親,見了兄弟姐妹和姑姨。她自己帶著幼子以及一個乳母、兩個老婢,封閉了一間靜室,自給自足。每天早晨,她都朝著皇宮的方向朝拜,常常向天地祈禱,祝願夏王安樂,幼子健康成長,能夠繼承先王的宗祀。對於前來探望的皇親國戚和親朋好友,元妃即使面對最親近的人也拒絕相見,說:“我是罪人,在這裡等待死亡,怎麼敢見人。”她所使用的食物和衣著都變得粗糙低劣,弟弟也時常供給她。親戚們送給她的禮物,她都推辭不受。哎呀!她真是一個賢德之人。後來的鐘伯敬用七言十絕來悲傷地弔唁,並唱著悲傷的歌曲說:“當年王輦度金鑾,君是吳仙妾綵鸞。二十年華零亂去,不勝霜露夜漫漫。”第二首歌曲唱道:“六宮春樹自依依,芒草連天望眼迷。不似金籠綠鸚鵡,年年猶傍翠華啼。”第三首歌曲唱道:“西風剪地藹花秋,敗葉珊珊散不收。還想君王湖上樂,綠波輕漾採蓮舟。”第四首歌曲唱道:“玉笙猶在耳邊廂,吻目還疑金殿光。良夜不知河洛遠,飛禪悄度又昭陽。”第五首歌曲唱道:“夢裡深宮覺尚猜,君王何遂赦前非?荒雞嘹亂知非舊,卻恨芳魂去復回。”第六首歌曲唱道:“深宮想得住嬌人,巧作游龍亂雨雲。前度陽臺今密鎖,也應難人舊精魂。”第七首歌曲唱道:“舊國於今春豔陽,舊時人遠錮幽房。宵宵但仰勾陳畔。猶祝君王萬歲長。”第八首歌曲唱道:“燕鴻常去有歸期,去婦終生遂別離。一隔君門便千里,況真千里哪勝悲。”第九首歌曲唱道:“大河東下水如斯,只見東流不見西。去國時光偏縷縷,舉頭望漠自離離。”第十首歌曲唱道:“桐花落盡蓼花飛,俱已如今事已非。二十年前渾是夢,只今猶是未醒時。”

阿離到達洛國後,發現元妃過著如此的清苦生活。她先是告訴洛君:“君王即將召喚元妃,但是新妃很嫉妒她,常有人來觀察和打聽,你可以讓國人都說元妃不在這裡。這樣可以保護元妃,等待君王的召喚。”阿離來到元妃的幽靜房間敲門,元妃開啟小窗戶看到阿離,兩人痛哭流涕。元妃哭著問:“國王過得快樂嗎?新妃有沒有命令人來殺我?”阿離回答說:“沒有這些事情。”元妃問:“那麼你是怎麼來的?”阿離回答:“我來問問元妃和太子過得是否安好?昨天因為出現了天象,所有的賢臣都請求君王召回元妃,所以我來親自看看情況。”元妃說:“如果君王派你來,那麼一定會有信物,你現在這樣只是暗中觀察我而已!如果你遲來一步,別人來了,我今天就必死無疑。不過,君王的後代還在這裡,他可能也不放心。” 元妃說完後又哭了起來,阿離也跟著哭,情不自禁。阿離請求能看看太子,瞭解他的安危情況,還向元妃請求一枚玉扣作為信物。

阿離回到都城後,竟然進了宮殿,先將玉扣交給妹喜,對她說:“元妃已經被殺了,但我們不能告訴君王,因為他可能會思念她的兒子而來索要,那樣會帶來更多的麻煩。我們只能說現在一切都很平安。”妹喜聽從了她的建議。阿離接著去見桀王,向他哭訴了之前發生的事情,讓他知道元妃實際上是過著苦難的生活,但太子卻很安全。桀王聽後也感到動情,但因為妹喜在場,所以截住了阿離的話,說:“既然她過著這樣清苦的生活,我們就不要殺她了,讓她自生自滅吧。”於是阿離就請求能夠安排一下太子的安全。桀王於是下令給了她一塊玉和一枚金環,然後讓他離開。妹喜揹著別人詢問他,他回答說:“如果不這樣做,君主不會相信我,恐怕也不會高興。”妹喜聽了之後加重了對他的賞賜。

阿離於是奉君主的命令回到洛國,安慰元妃和太子。他更加囑咐洛國人要保護元妃和太子,並警告說,除非他親自來,否則如果有人擅自冒充君主來到這裡,都要仔細盤問,如果是假的就殺死他們,不要容許這種事情發生。因此,元妃和太子得以安全。同時,阿離還在夏宮中暗中保護巧全,最終事情沒有被洩露。後來二十年,阿離去世了,太子已經成年,妹喜也過上了安定的生活!憑藉妹喜的妖邪,而又有神手能夠掩蓋的,那就是至誠能夠感動天地,驅使鬼神。後來的詩人餘季嶽曾經寫下一首詩說:“莫道宵群悉佞諛,其中也有義仁徒。阿離救母還全子,多少賢臣未得如。”

妹喜心情安寧,舒適愜意,只是一味地討好桀王,專享寵愛。與桀王同住在容臺裡,這裡並不深邃。她想要設法讓桀王開心,於是對桀王說:“我承受了君王您的寵愛,如同天高地厚,生死難忘。但願君王萬歲,讓我終身報答您的恩情。”桀回答說:“百歲的人,在世界上很少見。一百歲的人群,更是難以遇到。就像冬天的夜晚稍微漫長一些,白天又短暫;夏天雖然白天漫長,夜晚卻短暫。人們雖然想要盡情地享受白天的快樂,長夜的歡愉,但無奈長庚星在西邊落下,啟明星在東邊升起,人生有多少不如意的時候!”妹喜說:“我想要縮短白天,延長黑夜。用月份代替天數,用年份代替月份。點燃蠟燭代表白天開始,熄滅蠟燭代表黑夜開始。您認為如何呢,君王?”桀王回答說:“這個主意非常妙啊。”

於是他們在宮中制定計劃,動員了數萬名農民,開挖了一條長達四五里的隧道。他們用磚石捲成了一條長長的通道,這個通道里沒有天光,只能聽到人聲,被稱為“聆隧”。他們從聆隧進入,開闢了一個面積達二十里的地下空間,內部建造了一座宮殿,名為“長夜宮”。在宮殿中,所有的器物都非常美好,並且應有盡有。圍繞著宮殿,四周都有走廊和房間,男女輪流守衛。宮門懸掛著一對高大的蠟燭,可以合抱。點燃它們就是白天,熄滅它們就是黑夜。進入宮殿之後,他們以五天為一天白天,五天為一天黑夜,十天才到早晨。他們出了長夜宮,回到容臺上。有時候,他們在臺上舉行朝會,然後再返回長夜宮。在長夜宮裡,燈光和蠟燭非常明亮,實際上每天有五分之一的時間是白天。總體來說,這裡就像一個永夜之中的世界,長夜的樂趣是獨一無二的。夏天時,長夜宮裡會開啟幽靜的小巷,引入地風,讓人感覺不到炎熱;冬天時,周圍燃燒著炭火,讓人感覺不到寒冷。嘈雜的鼓吹聲,在外面聽不到。外面的喧鬧聲天動地,在裡面也聽不到。每個房間都點燃著燈燭。男女僕役們成隊等候差遣,嬪妃們成隊遊玩。桀王和妹喜手牽手,脫去衣衫赤裸身體,放縱慾望狂歡,已不再是人類的道德了。設宴的地點就像閻王爺的地府,歌聲宛如鬼魂發出的咿嗚聲。桀王陶醉在歡樂中,忘記了生死。妹喜跳舞揮動著她的袖子,自己哼唱著歌曲。其中一首歌曲的歌詞是:“長夜兮綿綿,君王兮分旃。乾坤兮改立,日月兮悠延。”其中第二首歌的歌詞是:“二曜兮無功,二儀兮鬱蒙。厭風塵兮欲避,闢宇宙兮幽宮。”其中第三首歌的歌詞是:“暑寒兮不知,霜露兮無期。春秋兮易換,安有兮傷悲?”其中第四首歌的歌詞是:“重扃兮洞天,舊館兮群仙。此間兮一日,人間兮十年。”其中第五首歌的歌詞是:“風日也何曾經,雨露呵誰飄零,冰雪也那能凝。既無兮凜列,”其中第二首歌的歌詞是:其中第六首歌的歌詞是:“只有兮春溫,更無兮夏冬。居此間兮萬年,又何始兮何終?”其中第七首歌的歌詞是:“長夜兮曷旦?漫漫兮何已?笑昔人兮無居,患猛獸兮洪水。洪水今蚩尤,居是今無由。天地兮崩頹,忽不覺兮何憂?”後來的鐘伯敬寫了一首絕句,讚歎道:“窮民度日已如年,暴主將年作日延。似此光陰能幾日?南巢應有誰恨天。”

桀王花費了半年時間建造這座長夜宮。因為有一些民夫工作不力,被殺了一百多人。其中一些人甚至被迫屢次勞作,累死了一千多人。儘管他們只在長夜宮裡度過了七十多天,但這對於外面的人來說已經過去了兩年多的時間。桀王帶著妹喜離開了長夜宮,回到了容臺上。正當他們剛走出聆隧不久,突然天地崩裂,聆隧五里的地方坍塌成了一個深潭。桀王等人非常驚恐,但很慶幸他們已經走出來了。聽到外面的臣子嘈雜喧譁,桀王心懷惡意。於是他命令武能言前去問趙太師,為何如此喧譁?應該如何處理?趙良長期專權,但每次留下大事都是為了等待桀王的決定。因此忠誠的臣子們不會去依附趙良。趙良心裡實際上很恨這些人。桀王便安排了毒計,告訴武能言說:“臣子膽敢喧譁,是因為君王仁慈,法令不嚴。前年我們實行了嚴格的法律,民眾就不敢喧譁了。但在祭祀天神的那一天,各位臣子居然阻止了我的行進,這使這種行為變得習以為常。如果君王想要過安靜的生活,就必須採取嚴厲的刑罰。”武能言回答說:“是的,陛下。”於是桀下令明天要舉行大朝會,進行賞罰,此事傳遍了天下。商朝的諸侯們也來參加了朝會。雖然天下的諸侯們都害怕桀王,但他們還是隻得前來參加了朝會。那時是桀王在位的第二十三年。

關龍逢等人紛紛進諫,說道:“如果賞罰不明確,那麼天下就不會服從。我們希望君王暫時寬恕天下,禁止喧譁。如果他們不改,那麼殺他們也不遲。君王剛剛招攬了賢聖之士,卻又急於殺害群臣,恐怕會引起天下議論。”

桀王見到伊尹,看到他端莊肅穆地站立著,桀王的心自覺慚愧。他命令暫時把那些臣子囚禁起來,等待處理。接著他在朝堂內坐下,召見了伊尹,賜他席位,同時也讓趙良、曹參、于振等人一同坐在旁邊。桀王問伊尹道:“尊者是聖人吧!你認為我應該怎麼做呢?”伊尹回答說:“陛下也只是治理天下的一位君王而已。”桀王問道:“怎麼才能治理天下?”伊尹回答說:“要仁慈待民。”桀王又問:“怎麼才能做到仁慈?”伊尹回答說:“要聘用賢能之士。”桀王又問:“怎麼才能知道誰是賢能之士?”伊尹回答說:“正直而又能忠言進諫的人才是賢能之士。”桀王默然不語。伊尹也不再開口。桀王隨後就停止了朝會,回到宮中。他對伊尹表示愧疚,下令釋放了那些被囚禁的臣子。

二月份,又動員了數萬名民夫開鑿聆隧,修建長夜宮,並挖掘了五十里長的水池。這些民夫非常不滿。關龍逢對朝中計程車人說:“現在我不得不服從君王的意願,因為反抗必然會死。但在這個亂世中,即使活著也沒有任何益處。”朝士黃圖說:“不行。現在只有老臣公能維護宗社。希望您留下來,我來先走。”

三月初一這一天,黃圖被抬上棺材。等到桀王出現,朝臣們立刻大哭起來,喊著:“哎呀!夏國要亡了,萬民都怨恨國王。這位烈士先去世了,不忍看到他的屍體被在外國處決。”桀王非常生氣,命令武士把黃圖拖進棺材裡,然後蓋上棺材蓋。關龍逢勇敢地前來救援。桀王說:“你們都是反對我的惡黨。” 於是他把關龍逢抓起來關進牢裡,然後在棺材裡燒死了黃圖。伊尹聽到這些話,辭別了費昌而離開。這是第二次離開。只是救了關龍逢幾個月的緩死而已。又回到亳都順從商候。他對商侯說:“這樣賢士已經被殺了!我們不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伊尹繼續講論道德,強調要行善和仁慈。再說,自從朝臣黃圖去世後,所有人都在嚷嚷著不願服役。桀王說:“既然萬民都這麼不守法,就等到農事結束再說吧。”商侯聽到這個訊息後說:“國家大事仍然可以有作為。” 於是他只好再次邀請伊尹前來,幫助夏桀處理朝政。桀王再次召見伊尹,商議說:“你以前說正直的勸諫是賢明的,這樣的行為雖然有助於樹立聲望,但是實際上是違背了君命。您覺得該怎麼辦?”伊尹回答說:“所謂美名,是說出的話必須是美好的話;所謂美好的行為,是行動者必須是好人。如果陛下能夠行出美好的事情,那麼美名就與陛下相關了。而我這個臣子,怎麼可能有美名呢?”桀王默默地讚賞了伊尹的回答,然後結束了朝會。他下令釋放關龍逢。從那以後的幾個月裡,桀王每隔三五天就會出來一次,聽聽伊尹的建議,稍稍減輕民間的負擔,並赦免了一些罪過。趙良忌恨他,因為他不圖謀自己。就私下對桀王進諫說:“陛下寬容了群臣,恐怕還會有人喧譁不滿。”桀王點頭同意了。

到了九月份,夏桀又讓民夫進行大規模的工程,修建長夜宮,並挖掘出一座池塘。這項工程需要徵收大量的酒和米來供給。妹喜想到一個辦法,開闢了一個二十里長的池塘,四周堆起了土,將宮殿移至池塘上方,並在池塘周圍砌起了磚石牆。在池塘周圍種植樹木,宮殿和房屋交錯排列。池塘周圍又修建了一個圓形的池塘,每個池塘的周長都是三里,它們之間透過溝渠和池塘相連通。在池塘的中間修建了一個土墩,墩子裡有一口井,井水可以通到泉源。把泉水渡過來用來釀酒,然後把酒倒入池塘中。酒的深度可以沒過人的脖子,這個池塘被稱為酒池。在土墩的外圍修建了一座山,把酒糟放在山頂上,這座山高得可以看到十里之外的地方。在池塘裡放置了數十隻小船,又在池塘上面修建了一個肉林,樹木上掛滿了獸肉和煮熟的禽類。在亭子裡,都擺放著鼓樂。來遊玩的人們,有少男一千六百人,少女一千八百人,他們都穿著各種不同的服裝,有些人甚至扮成馬,使用人力代替馬力,運輸車輛和轎子。眾中有一些人高舉著獵獲的野禽和野獸,嘈雜地喊著。還有一些人在準備各種美食,嘈雜地忙碌著。還有一些人在船上搖晃著,暢飲美酒,嘴裡咕噥著話語,頗有些含糊不清的樣子。每個人穿著彩色的衣服,在池塘中間遊覽。夏天時,會給池塘搭上寬大的棚子,遮擋陽光。冬天時,會在周圍設定火炕和大爐子,燒柴取暖,讓池塘周圍變得溫暖。春秋季節如果沒有雨水,就會去掉池塘周圍的柵欄。桀王和妹喜乘坐華麗的車子,周圍有敲鑼打鼓、吹嗩吶、舉著旌旗的隨從,他們一起遊覽亭臺樓閣,穿過肉樹林,隨意設宴暢飲歡快。人們放任地射殺野禽野獸,然後將其製成美食享用。他們也切下獸肉來品味。他們甚至放棄陸地,乘坐小舟在酒池上暢遊,用杯子舀起酒水喝下。小船繞著糟堤在池塘上游玩,池塘中傳來鼓樂和吹奏聲。在熱烈的氛圍中,桀王命令幾個內臣敲鼓,其他的年輕男女則都脫下衣服,跪伏在池塘周圍,雙手插入池中,用嘴巴吸酒。然後,一聲鼓響,就有三千人像牛一樣大口暢飲酒水。妹喜聽到這番景象大笑不止,池中的酒淺了數寸,男女們都已經醉了。接著,命他們全都脫下衣服跳入池中,邊游泳邊唱。大家都顛倒浮沉,互相戲弄追逐,在酒中跳舞歡合,這被稱為“醉淫”。有些人靠近岸邊扳著船,稱之為“醉顛”。有些人在水中浮動跳躍,稱之為“醉螟”。有些人喝得過於沉醉而沉入水中,稱之為“醉溺”。桀王非常開心,也脫下衣服暢遊,稱之為“醉狂”。妹喜非常高興,扭動身體跳舞,稱之為“醉舞”。還有人帶著酒意高歌,稱之為“醉歌”。他們唱的歌詞是:“世路多愁兮,人生兮幾何?行樂兮糟堤,合歡兮酒河。”第二首歌唱的是:“桂掉兮蘭撓,苗席兮棠舟。周遊兮酒泉,登望兮糟丘。”第三首歌唱的是:“錦幕兮為天,醇醴兮為淵。遊人兮醉暖,酒造兮坤乾。”第四首歌唱的是:“酒滿兮天河,肉滿兮山阿。樂取兮無盡,鼓掉兮行歌。”第五首歌唱的是:“酕醄兮酩酊,溺酒兮忘生。醉死兮極樂,笑人兮惺惺。”第六首歌唱的是:“披髮兮解衣,鬧歡兮醉迷。弄來兮給漿,弄來兮啜醨。神禹來兮治水,莫誤疏兮酒池。問主人兮雲未知?”

為製造酒池,又花費了半年的時間,造成了數千名民夫的死亡。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一直享受著音樂和歌舞表演,持續了整整二十天,從未出過門。一些臣子開始嘈雜喧譁,桀王很生氣地走出來說:“趙太師的話是對的。”關龍逢對費昌說:“如果我死了,你們還可以繼續生存,我不死也沒有什麼用處,如果你死了也同樣沒有意義。我是夏朝的忠臣,你是夏朝的人才。”關龍逢接著向桀王直諫道:“作為國君,應該謙遜、恭敬、誠信、節儉,愛護百姓。這樣才能使天下安定,國家穩固。而現在君王您卻用財如無底洞,殺人如麻,簡直視百姓如草芥。只怕您不久後就會滅亡!人心已散,天命也不會保佑您,滅亡就在眼前。您怎麼還不稍微收斂一些,從醉生夢死的狀態中清醒過來呢?”桀王聽後大怒,說道:“我本來就打算滅亡你,你卻想滅亡我?到底誰該滅亡呢?”於是,他喝令武士將關龍逢殺死。這時是桀王在位的第二十四年,戊辰三月九日,關龍逢被殺害而去世了。伊尹聽到這個訊息後,十分憤慨,摘下帽子離開了桀王的身邊。隨後,他又回到商候的身邊,這是他第三次投奔商候。在商候的勸導下,伊尹勉強在桀王身邊做了三五個月的好人,便設法又回到了商候的領地亳地。伊尹勸說商侯道:“忠臣已經被殺死了!這種事情絕不能再做了。”但又不知道商侯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和打算,這些在後面的文中再來詳細闡述。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南明的崛起 鄰國皇帝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凜冬已至,丞相,北伐吧! 三國之力挽狂瀾 蒼穹餘慶 穿越到大秦覺醒系統 白話三國志【典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