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15章 太叔段VS鄭莊公:親兄弟間的權力鬥爭,誰將笑到最後?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在鄭國開府的那一天,西邊和北邊的地方官都來祝賀。京城太叔段對這兩個官員說:“你們所掌管的土地現在都屬於我的封地了。從現在開始,所有的貢賦都必須交給我,兵車也必須聽從我的徵調,不可有所違背。”這兩個官員早就知道京城太叔是國母最疼愛的兒子,有成為繼承人的希望。今天見到他風采出眾、才華橫溢,他們不敢違抗他,也同意了他的要求。太叔藉著射獵的名義,每天出城訓練士兵,並吸收了一些二流的人才,全部都登記入冊。他又以打獵為藉口,襲擊並奪取了鄢和廩延兩個地方。兩地的行政長官逃到了鄭國,於是他們將太叔領兵奪取城池的事情,詳細地報告給了莊公。莊公聽了之後,微笑著沒有說話。在場的一個官員高聲喊道:“可以處決段了!”鄭莊公抬頭看了看,發現是上卿公子呂。莊公問:“你有什麼高見嗎?”公子呂上奏說:“我聽說作為臣子是不能擁有兵權的,如果擁有兵權,就必定會被誅殺。如今太叔在國內倚仗母后的寵愛,在國外依靠京城的堅固,日夜訓練兵馬,講習武藝,他的志向是不會停止篡奪的。主公如果您借給我一部分兵力,直接去攻打京城,抓住太叔並帶回,才能永絕後患。”鄭莊公回答道:“太叔段還沒有犯罪,怎麼能處決他呢?”子封說:“現在兩個城邑都被攻佔,甚至到了廩延,這些土地是我們先君的領土,怎麼能一點一點被割奪呢?”鄭莊公笑著說:“太叔段是姜氏最疼愛的兒子,也是寡人最疼愛的弟弟。寡人寧可失去領土,也不願傷害兄弟之情,違背國母的意願。”上卿公子呂又說:“臣並不是擔心失去領土,而是擔心失去整個國家。現在人心浮動,看到太叔勢力強大,都在觀望。不久城內的居民也會心存二意。如果主公今天容忍太叔,恐怕將來太叔無法容忍主公,到時候會後悔莫及。”鄭莊公說:“卿不要妄言,寡人會好好考慮的。”

上卿公子呂出去之後,對正卿祭足說:“主公因為宮闈之私情,而忽略了國家大計,我非常擔心!”祭足說:“主公才智過人,這件事情肯定不會坐視不管的。只是因為這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不方便公開。你是貴戚之卿,如果私下去請教他,他一定會有定見的。”上卿公子呂按照祭足的話去請教鄭莊公,又請求再次見他。鄭莊公問道:“你這次來有什麼事情?”上卿公子呂回答說:“主公繼承位子,並不是國母的意願。萬一內外聯合,發生叛變,鄭國就不再是主公的了。我晚上睡覺都不安穩,所以再次請求見您!”莊公說:“這件事涉及到國母。”公子呂回答:“主公難道沒有聽說過周公誅殺管叔、蔡叔的事情嗎?做事猶豫不決,反而會引發麻煩。希望主公能早日下定決心。”莊公說:“我已經深思熟慮過了!雖然段確實有不道德的行為,但尚未達到公然叛逆的地步。如果我現在誅殺他,姜氏必定會從中阻撓,只會招來外人的議論,不僅會說我不夠兄弟友情,還會說我不孝。我現在選擇置之度外,任由他去。他依靠寵愛得意忘形,無所顧忌。等他公然叛逆時,那時我就可以明確地定他的罪,這樣國人就必然不敢相助,而姜氏也無法辯解了。”上卿公子呂說:“主公的遠見超出了臣的能力。但是我擔心一天天過去,太叔段的勢力會越來越大,就像爬滿了牆的蔓草一樣難以除去,怎麼辦呢?如果主公必須要等到他先發制人,那就應該儘快挑戰他。”鄭莊公問道:“你有什麼計策嗎?”上卿公子呂說:“主公長時間不去朝廷,無非是為了太叔。如果我們現在宣佈主公迴歸政治,太叔必然認為鄭國內部存在空缺,會發動軍隊進攻鄭國。我預先安排部隊藏在京城附近,等到太叔出城之後,我們會立刻進攻並佔領京城。主公從廩延一路殺來,太叔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就算有翅膀,也難以飛走。”莊公說:“你的計策非常好,一定要慎重,不要洩露給其他人。”公子呂辭別出宮門,感嘆道:“祭足的預料,可以說如同神仙了!”

第二天早上朝會,鄭莊公假傳一個命令,讓大夫祭足負責代理國家事務,自己前往周朝拜見君王輔佐治理國家。姜氏聽到這個訊息後,內心非常高興,心想:“太叔有福氣能當上國君了!”於是她寫了一封密信,派心腹人把信送到京城,約定太叔在五月初旬興兵攻打鄭國。這時候是四月下旬。公子呂預先派人在重要路口潛伏,抓獲了攜帶密信的人,當場將其殺死,然後將密信送給了莊公。莊公開啟信封看完後,重新封好,另外派人假扮成姜氏派來的人,將密信送到太叔那裡。索要回信,約定在五月初五日行動,要在城樓豎起一面白旗,以便確認接應的地點。鄭莊公看到信件後非常高興,說:“段太叔的叛變證據就在這裡,姜氏怎麼可能繼續保護他!”於是他進入宮中向姜氏告別,只說要去周朝,但實際上他沿著廩延道慢慢前進。上卿公子呂帶領兩百輛馬車,在京城附近埋伏等待著。這些情況就不必細說了。

太叔接到了母親姜氏的密信,和兒子公孫滑商量,派公孫滑去衛國借兵,答應給予重賞。太叔自己率領京城周圍的軍隊,假稱是奉鄭伯的命令,讓段監管國家。他們舉行祭祀儀式、豎起旗幟、犒勞軍隊,然後浩浩蕩蕩地出了城。公子呂預先派遣了十輛兵車,化妝成商人模樣,悄悄地潛入了京城。他們等待太叔的軍隊行動,然後在城樓上放火。公子呂看到火光,立刻領兵殺來。城中的百姓開啟城門迎接公子呂,沒費多少力氣就奪取了京城。當時,公子呂就貼出安民告示,上面詳細講述了莊公的孝道和友愛,以及太叔背棄道義、忘恩負義的事情。滿城的人都說太叔不對。

太叔領兵出征,但沒過兩天,就聽說京城發生了變故。他心裡非常驚慌,連夜趕回京城,在城外駐紮下來,準備攻城。然而,他手下計程車卒紛紛私下議論。原來,軍中有人收到了城內的家信,信中提到莊公非常厚道,而太叔卻不仁不義。一個人傳給十個人,十個人傳給一百個人,大家都說:“我們背叛了正義,跟隨了邪惡,這是天理難容的。”於是,他們紛紛譁然而散。太叔點兵時,發現士卒已經走了大半,他意識到人心已經發生了變化。於是,他急忙朝著鄢邑方向奔走,希望能再次召集眾人。然而,他沒有想到莊公的軍隊已經趕到了鄢邑。當他到達共城時,便說:“這是我過去的封地。”於是,他進入共城,關上城門,獨自守衛。莊公率領軍隊進攻共城,共城只是一個小小的城邑,根本抵擋不住兩路大軍的攻擊。就像泰山壓碎雞蛋一樣,很快就被攻破了。太叔聽到莊公已經到來,嘆息道:“姜氏害了我啊!我如何有臉去見我的兄長呢!”於是,他拔劍自刎而死。胡曾先生有一首詩說:“寵弟多才佔大封,況兼內應在宮中。誰知公論難容逆,生在京城死在共。”這首詩說莊公養育了一個惡勢力,以封堵了姜氏的嘴巴,成為了千古罪惡的雄主。詩歌如下:“子弟全憑教育功,養成稔惡陷災兇。一從京邑分封日,太叔先操掌握中。”

莊公撫摸著段的屍體,痛哭一場,說道:“這個痴兒怎麼會落到這個地步啊!”於是他簡化了段的行裝,發現姜氏所寄的書信還在。他把太叔回給姜氏的書信,連同自己的信件一起封好,派人送往鄭國,讓祭足呈給姜氏觀看。莊公立刻下令將姜氏送到潁地安置,並立下誓言說:“除非到了黃泉,否則我們不再相見!”姜氏看到這兩封信,感到十分羞愧,無地自容,自己也覺得沒臉再見莊公,於是立刻離開了宮門,前往潁地居住。莊公回到國都後,發現姜氏已經離開,心中感到非常愧疚,嘆道:“我已經不得已地殺了弟弟,怎麼還能忍心讓他的母親也離開呢?我真是犯了天倫之罪啊!”

話說潁谷封人,名叫潁考叔,他為人正直無私,享有孝友的美譽。看到莊公將姜氏安置在潁地,他對別人說:“儘管姜氏是不好的母親,但莊公作為兒子卻不能不盡孝。莊公這樣做,實在是太傷害道德倫理了!”於是,他找到了幾隻鴞鳥,假借獻野味的名義,來拜見莊公。莊公問潁考叔:“這是什麼鳥?”潁考叔回答說:“這是貓頭鷹,它在白天看不見泰山,但在夜晚可以觀察到秋毫微縮,擅長於觀察細節但卻不懂得大局。小時候,它的母親哺育它,但長大後,就會咬死自己的母親,這是不孝順的鳥,所以我們捕捉它來食用。”莊公沉默不語。剛好這時宰夫送來一隻蒸羊,莊公命人割下一肩肉賜給潁考叔食用。潁考叔只挑選了最好的肉,用紙包起來放到了袖子裡。莊公對此感到奇怪,便問他為什麼這樣做。潁考叔回答說:“我的家裡有位年邁的母親,我家境貧寒,每天都去野外打獵來取悅她的口腹,從未嘗過如此美味的食物。如今國君賜予我這份恩惠,但我的母親卻無法分享到一絲一毫的好處。我思念母親,如何能嚥下這食物呢?所以帶回家去,想為母親做一碗湯羹。”莊公說:“你可謂是一位孝子!”說完後,他不由自主地長嘆了一聲。潁考叔問道:“主公為什麼嘆氣呢?”莊公回答:“你有母親在身邊照顧,可以盡到一個兒子的責任和義務。我作為一個諸侯,反而不如你呢!”潁考叔裝作不明白,並問道:“姜夫人在宮中健康無恙,為什麼說沒有母親呢?”莊公向潁考叔詳細講述了自己與姜氏、太叔一起策劃襲擊鄭國和安置潁邑的事情。他感嘆道:“已經發過黃泉之誓了,現在後悔也已經晚了!”潁考叔回答說:“太叔已經死去了,姜夫人只有一個兒子,而且也沒有好好地照顧她,和貓頭鷹有什麼區別呢?如果以黃泉相見為歉,我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問題。”莊公問:“有什麼計策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考叔回答道:“我們可以挖地見到泉水,建造一個地室,先讓姜夫人在內居住。然後告訴她主公想念她的情感,預計姜夫人想念兒子的情感不會少於主公想念母親的情感。這樣,主公在地室中與姜夫人相見,並沒有違背黃泉之誓。”莊公聽了潁考叔的建議,非常開心,便命令他帶領五百勇士前往曲洧牛脾山下,挖掘了十多米深的泉水,然後在泉邊搭建了一間房子。房子建成後,他們在旁邊架起了一座長梯。考叔去見武姜,婉轉地傳達了莊公悔恨的心情,表示現在想要接她回去孝敬。武姜聽了非常悲喜交加。潁考叔先帶著武姜前往牛脾山地室中。莊公也乘坐車輛趕到了這裡,從長梯上下來,跪倒在地上,口稱:“我一直沒有做到孝順,追悔莫及。請國母原諒我的罪過!”武姜說:“這是我自己的罪過,與你無關。”然後她用手扶起莊公,母子倆緊緊相抱,大哭不止。於是他們一起登上梯子離開了地穴,莊公親自攙扶著武姜上了輦車,自己則握著駕車的繩索走在旁邊侍奉。國人看到莊公和母親一起歸來,都用手撫摸額頭表示敬佩,稱讚莊公的孝道。這都是考叔從中調停的結果。胡曾先生寫了一首詩,說道:“黃泉誓母絕彝倫,大隧猶疑隔世人。考叔不行懷肉計,莊公安肯認天親!”莊公因為感激考叔能夠盡心照顧他的母親和兒子,所以賜予他大夫的爵位,並且讓他和公孫閼一起執掌兵權。這些事情就不再細說了。

接下來說的是共叔的兒子公孫滑,他曾請衛國的幫助,但是在中途聽到共叔被殺的訊息,於是他逃到衛國,並向衛國伯父訴說了伯父殺死弟弟並囚禁自己母親的事情。衛國的桓公說:“鄭國的國君行為不道德,我們應該支援公孫滑來討伐他。”於是衛國興師出征,向鄭國發動軍事進攻。不知道勝負結果如何,只能等到下一次再說了。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七號博物館 德利曼尼亞 隋朝戰神 夢迴一九二二 諸侯編 一覺醒來穿越成李世民十四子 五石神伏地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