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看書

第24章 周天子的衰落:楚國自稱武王,中原的局勢生變

天才一秒記住【UU看書】地址:www.uukanshu.co

話說陳桓公的庶子叫做名躍,是蔡姬所生,而蔡侯是名躍的親戚。由於陳國和蔡國的軍隊一起進攻鄭國,陳國派遣了大夫伯爰諸擔任將領,而蔡國則派遣了蔡侯的弟弟蔡季擔任將領。蔡季向伯爰諸私下詢問陳國的事情。伯爰諸回答說:“新君佗雖然篡位繼位,但人心並不服他。此外,他喜好田獵,常常穿著便服在郊外捕獵,不顧國家政事。將來陳國一定會發生變亂。”蔡季說:“我們為什麼不去討伐他的罪行並將他處死呢?”伯爰諸回答說:“我並非不想這麼做,只是恨自己力量不夠啊!”等到周王軍隊戰敗,三國的軍隊各自回到自己的國家。蔡季將伯爰諸的話告訴了蔡侯。蔡侯說:“如果太子免既已死亡,那麼接下來應該由我的甥子繼位。佗篡奪王位,是一個罪大惡極的賊,怎麼能長期佔據權力和財富呢?”蔡季建議道:“佗喜歡打獵,我們可以等他外出打獵的時候襲擊並殺掉他。”蔡侯認為這個主意不錯。於是,他秘密派遣蔡季率領一百輛兵車,埋伏在邊界附近,等待著逆佗出來打獵,然後襲擊他。

蔡季派遣偵察員打探訊息,回來報告:“陳國的君主佗三天前出行打獵,現在在界口屯駐。”蔡季說:“我的計劃成功了。”於是他將車和馬分成十個隊伍,每個隊伍都化裝成獵人的樣子,向著佗的方向前進。當蔡季和他的隊伍前進時,剛好遇到陳國的隊伍打死了一隻鹿。蔡季駕著戰車搶走了這隻鹿,引起了陳國的君主憤怒。陳國計程車兵輕身前來抓捕蔡季,但蔡季駕車逃走了。陳君招呼著他的車徒趕了過來。突然聽到一聲銅鑼響,十個獵人隊伍齊齊上前,將陳君逮捕起來。蔡季大聲喊道:“我不是別人,我是蔡侯的親弟弟蔡季。因為你們國家有逆賊佗殺害了國君,我奉我哥哥的命令來這裡討伐逆賊。我只殺掉這一個人,其他人都不追究。”所有人都跪倒在地,蔡季一個一個地安慰他們,說:“陳國的公子名躍是我蔡侯的外甥,現在我要扶持他成為君主,你們怎麼看?”眾人一起回答道:“這個決定非常符合我們的心願,我們願意前往協助。”蔡季將逆佗立即斬首,將頭顱懸掛在車上,然後長驅直入陳國。事先跟隨陳君出獵的一群人眾,為蔡季開路,表明蔡國人民討伐叛賊、擁立新君的決心。於是,市井中沒有驚恐,百姓們歡呼著迎接蔡季的到來。蔡季到達陳國後,命人將佗的頭顱祭奠在陳桓公的祠堂。然後,他們擁立陳國公子名躍為新君,即厲公。這是發生在周桓王十四年的事情。公子佗篡位只有一年零六個月,為了這短暫的富貴,卻要揹負萬世的惡名,真是太愚蠢了!有一首詩作為證:“弒君指望千年貴,淫獵誰知一旦誅!若是兇人無顯戮,亂臣賊子定紛如。”陳國的公子躍繼位後,與蔡國相處得很好,幾年都沒有發生什麼事。這段歷史不再提及了。

這時南方的一個國家,叫做楚國,國王的姓氏是羋姓,他們是子爵。楚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顓頊帝孫重黎的後代,擔任高辛氏火正的官職,他能夠光耀融洽天下,被稱為祝融。重黎去世後,他的弟弟吳回繼承了祝融的職位。吳回的兒子陸終娶了鬼方國君的女兒,並懷孕十一年。最終,先開左脅生下三個兒子,然後再開右脅,又生下三個兒子。這些兒子中最長的一個叫做樊,姓己,被封在衛墟,成為夏朝的伯爵。後來商朝的成湯伐夏桀,樊被派去協助,最終被滅掉了。次子名叫參胡,姓董,封地在韓墟。周朝時期,韓墟成為胡國的一部分。後來胡國被楚國所滅。第三個兒子名叫彭祖,彭姓,封地在韓墟,成為商朝的伯爵。商朝末年,韓墟才開始滅亡。第四個兒子名叫會人,妘姓,封地在鄭墟。第五個兒子名叫安,曹姓,封地在邾墟。第六個兒子名叫季連,羋姓,是季連的後代。有一位名叫鬻熊的人,他博學有道,周文王和武王都曾經拜他為師。後來,他的後代以熊為姓。在成王時期,提拔了一批文武勤勞的人才,其中鬻熊的曾孫熊繹得到賞識,被封為荊蠻的統治者,胙給了他一塊土地,建立都城于丹陽。五代以後,傳到了熊渠,他深得江漢百姓的擁戴,越分封為王。周朝的厲王暴虐無道,熊渠為了防止他的侵略,不敢再自稱國王。後來,熊渠的第八代傳人熊儀繼承了這個家族的衣缽,又被稱作若敖。再後來,熊儀的兒子熊眴繼承了家族傳統,被稱為蚡冒。蚡冒去世後,他的弟弟熊通殺死了蚡冒的兒子,篡位自立成為新的國君。

熊通是一個好戰的強者,有篡位自立成為國王的野心。他看到其他諸侯都對周朝表示敬意,不斷地前來朝貢,但他仍然觀望不動。當週桓王在與鄭國的戰爭中失敗後,熊通更加無所顧忌,決定實現自己的僭越計劃。令尹鬥伯比進言道:“楚國已經很久沒有使用過國王的稱號了,現在想再次稱王,恐怕會引起恐慌和反感。必須先用強大的武力來制服其他諸侯才可行。”熊通問道:“具體該如何實施?”鬥伯比回答說:“漢水東邊的國家,只有隨國是最強大的。您暫時派遣軍隊去威脅隨國,同時派遣使者去求和。如果隨國順服了,那麼漢水、淮水一帶的其它國家,就沒有不歸順的了。”熊通聽從了鬥伯比的建議,親自率領大軍,駐紮在瑕地。同時派遣大夫薳章去隨國求和。隨國擁有一位賢臣名叫季梁,還有一位善於阿諛奉承的臣子名叫少師。隨侯喜歡聽阿諛之言而疏遠賢臣,因此少師很得寵。當楚國的使者到達隨國時,隨侯召集了季梁和少師這兩位臣子前來商議。季樑上奏道:“楚國強大,隨國弱小,如今楚國來求和,其用心不可測。我們暫且外表上應承,內心則要加緊準備防禦,才能確保沒有憂患。”少師說:“請讓我去奉送求和的盟約,前去探查楚軍的情況。”隨侯於是派遣少師前往瑕地,與楚國結盟。鬥伯比聽說少師要來了,向熊通建議說:“我聽說少師只是一個奉承諂媚的人,靠著討好得到了隨侯的寵愛。現在他派人前來探聽我們的虛實,我們應該隱藏我們的強大實力,展示我們的老弱,讓他們看到我們的虛弱。這樣,他們就會輕視我們,變得驕傲自滿。等到他們驕傲自滿後,就會變得懈怠,這樣我們才有機會得到勝利。”大夫熊率比說:“季梁在那邊,他對我們有什麼好處?”鬥伯比回答說:“我們不是為了今天而行動,而是為了未來而謀劃。”熊通同意了鬥伯比的計策。少師進入楚軍的營帳,四處觀察,發現楚軍的戈甲都已經腐朽,士兵們要麼年老體弱,要麼不堪戰鬥,於是露出了輕視的表情。少師對熊通說:“我們兩個國家各自守著自己的疆域,不明白上國求和的意義何在?”熊通虛假地回答說:“我們的國家連年遭受荒災歉收,百姓疲憊瘦弱。我們擔心小國會聯合起來成為障礙,所以希望與上國結為兄弟,互相援助,成為唇齒相依的關係。”少師回答說:“漢東的小國,都已經受到我們的號令控制,您不必擔心。”熊通於是與少師結盟。少師離開後,熊通傳令撤軍。

少師回去拜見隨侯,講述了楚軍疲憊不堪的狀況:“幸好我們達成了盟約,立刻班師回朝,他們非常害怕我們。我希望您能借給我一部分軍隊去追擊楚軍,即使不能全部俘虜回來,也能搶走一半,讓楚國以後再也不敢小看隨國。”隨侯覺得少師的話有道理。正準備發兵,季梁聽說了這件事,急忙進來勸諫說:“不能追擊,不能追擊!楚國自從若敖、蚡冒時期開始,世代修明政治,佔據江漢地區多年。熊通殺死侄子自立為君,兇暴更勝從前。他們無故求和,實際上包藏禍心。現在他們用老弱之師展示給我們,不過是在引誘我們。如果我們追擊,必定會中計。”隨侯卜卦之後,得到不吉的預兆,於是決定不追擊楚國軍隊。熊通聽到季梁的反對意見後,又召見鬥伯比,請他出謀劃策。鬥伯比提議:“我們可以在沈鹿地區召集其他諸侯國家開會。如果隨國前來會議,他們必定會服從我們。如果他們不前來,我們可以以他們違背盟約的罪名攻打他們。”熊通於是派遣使者前往漢東諸國,通告他們在孟夏之朔在沈鹿舉行會盟,以期達成共同的目標。

到了約定的時間,巴、庸、濮、鄧、鄾、絞、羅、鄖、貳、軫、申、江等國都到達了沈鹿地區開會,只有黃國和隨國沒有前來。楚國派遣大夫薳章去責備黃國的使者。黃國的君主派人前來道歉。另外,楚國還派人去責備隨國,但是隨侯不服。熊通帶領軍隊前往攻打隨國,在漢水和淮水之間駐紮。隨侯召叢集臣商討抵抗楚國的策略。 季梁說道:“楚國剛剛聯合各國,以軍隊來攻我們,他們的鋒芒非常銳利,我們不能輕敵。我們不如透過卑躬屈膝的方式,向楚國請求和平。如果楚國願意聽從我們的請求,我們可以恢復舊好。如果他們不願意,我們就只能忍氣吞聲地接受他們的要求。楚國會因為我們的卑躬屈膝而驕傲自滿,他們計程車兵會變得懈怠。但是如果我們看到楚國拒絕我們的請求,我們計程車兵們會變得非常憤怒。我們的憤怒和他們的懈怠或許可以給我們一次僥倖的機會,去贏得這場戰鬥!”少師聽到季梁的建議後,不以為然,反而說道:“你們為什麼這麼害怕呢?楚國遠道而來,他們只是自尋死路而已!如果我們不趕緊發動攻擊,他們可能會像上次一樣逃跑,這樣我們就會再次失去這次機會。” 隨侯被他的話所迷惑,於是讓他擔任戰鬥的右翼,季梁則擔任總指揮,隨侯本人則親自帶領軍隊出征,御楚軍,佈陣在青林山下。季梁站在車上,向楚軍方向望去,對隨侯說:“楚國的軍隊分為左右兩翼。楚國的習俗是把左翼看作最重要的,國君必定在左翼。他的精銳部隊肯定會聚集在那裡。我建議我們專攻楚國的右翼,如果我們能夠戰勝右翼,那麼左翼的軍隊也會受到影響而喪失士氣。”少師說:“我們不能躲避楚國的君主而不去攻打他,否則我們會成為楚國人的笑柄。”隨侯聽從了少師的建議,先攻擊楚國的左翼。楚國軍隊迎戰,以吸引隨國軍隊上鉤。隨侯衝進楚國的軍陣中,但楚國四面埋伏的軍隊都起來反擊,每個人都勇猛精強。少師與楚國的將領鬥丹交戰,只打了十個回合就被鬥丹砍倒在車下。季梁保護著隨侯,勇敢地戰鬥著,但楚國計程車兵毫不退縮。隨侯棄車而逃,混入了小部隊之中。季梁則殺出一條血路,成功脫離了重圍。對隨國的軍隊進行點驗後,發現只剩下了三四分之一的人。

隨侯對季梁說:“是我沒有聽取你的建議,才會落到這樣的地步!”然後問:“少師在哪裡?”有一名軍人向他報告說,少師已經被殺了,隨侯聽了之後嘆息不止。季梁說:“少師是一個誤國之人,你何必為他感到惋惜呢?現在我們必須儘快請求和平,這是最重要的事情。” 隨侯回答道:“我將聽從你的意見,現在把國家交給你處理。” 季梁於是前往楚國軍隊的陣地請求和平。熊通非常生氣,說道:“你們的君主違背盟約拒絕會盟,用兵相抗。現在你們兵敗求成,我不相信你們的誠意。” 季梁臉色不變,從容地回答道:“以前,少師是一個奸臣,他貪圖權力,強迫我們的國君去參加戰鬥,這並不是我們國君的意願。現在少師已經死了,我們的國君也認識到了他的罪過,我們派出使者向你們臣服。如果你能夠寬恕我們的過錯,我們將率領漢東各國的君主,在你的庭院裡侍奉你,成為你的南蠻屬國。這是我們的請求,希望您能考慮!”鬥伯比說:“上天不想讓隨國滅亡,所以去除了那些阿諛奉承的人。隨國目前還不能被滅掉。不如同意求和,讓他們倡導率領漢東地區的國君,到周王那裡頌揚楚國的功績,並藉機獲得封號,以此來鎮服蠻夷。這樣做對楚國沒有不利之處。”熊通說:“好。”然後派遣薳章私下與季梁交談,說:“我們國君統治江漢地區,想要周天子授予一個封號,以此來鎮服南方的部落。如果你們能夠幫我們請求周朝的恩惠,帶領南方的部落一起向周朝請命,如果我們得到了周天子的封號,那麼這將是我們國君的榮耀,也是上國的恩賜。我們會收回部隊,等待你們的回覆。”

季梁回來後對隨侯說了這件事,隨侯也不敢不遵從。然後季梁代表漢東諸侯,向周天子頌揚楚國的功績,請求周天子王室授予一個王號來鎮壓南方的部落。但是,周天子桓王不同意。熊通聽到這件事情後非常生氣,說:“我的先祖熊鬻,曾經輔佐過楚國的兩位君王,但只被封了微小的一個國家,遠在荊山上。現在我們的地界擴大了,人民都臣服於我們,但是王室卻沒有給予我們更高的封號,這樣是沒有給予獎勵。鄭國人還射擊過我們的天子的肩膀,但王室卻不能進行懲罰,這樣也是沒有給予懲罰。沒有獎勵也沒有懲罰,怎麼能夠稱得上是一個王呢?而且,王號本來是由我的先祖熊渠自稱的。既然如此,我也要復興舊號,為什麼還需要得到周朝的支援呢?”於是,熊通就在中軍帳中自立為楚武王,並與隨國的人結盟後離去。漢水以東的各個國家,都派使者前來祝賀。周桓王雖然對楚國很生氣,但卻無可奈何。從此以後,周王室越來越弱,而楚國的勢力卻越來越大,越來越不滿足。熊通去世後,兒子熊貲繼承了王位,並將都城遷到了郢。他徵召附屬於群蠻的勢力,勢力逐漸壯大,對中原構成了威脅。後來如果不是因為在召陵之戰和城濮之戰中擊敗了他們,那麼楚國的勢力就無法被遏制了。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四合院:一心搞科技,卻要我修仙 重生,我在美利堅當大佬 抗戰:我鐵血少帥,震驚晉西北 大秦:天生反骨,嬴政直接破防了 秦始皇:駕崩後,朕為大秦找外掛 幾年離索,錦書難託 文武雙全朱厚照